查看原文
其他

2017 最佳独立杂志榜单出炉,没有独立精神,就没有好杂志

2017-11-27 胡莹 好奇心日报


今年那些重要的独立杂志为这个世界贡献了什么?

11 月 20 日,2017 Stack Awards 最佳独立杂志奖项公布。

好奇心日报历来关注 Stack Awards,它由专注于提供独立杂志订阅服务的 Stack Magazines 网站创立,也是全球唯一一个专门为独立杂志而设的奖。创始人 Steven Watson 是个疯狂的杂志爱好者。他认为,独立杂志就像是《怪兽电力公司》里的怪兽们,每一本都形态各异,性格不同。

你可以把 Stack 看作一个线上杂志专卖店,每月支付 5.5 英镑,就可以定期获取优质杂志,用户永远不知道这个月会收到什么杂志,但能了解 Stack 的品味。此外,你在收到杂志的时候,也会被告知为何要阅读这本杂志——因此,说 Stack 是个独立杂志推荐机构,比简单说它是个销售者更合理。


纸媒衰退趋势已经持续多年,而且仍在继续。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无数状态被发送到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理论上,你可以在 Twitter 上利用它的 Twitterstorms 功能持续跟踪某件事的长期进展,可以在 Instagram 上窥见另外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在 Tumblr 上寻找各种感兴趣标签下的多种内容,还可以在 YouTube 上大家每天发表的视频日志中探索多种有趣的内容和视角。

信息爆炸,一个普遍的看法是,这并不是一个办杂志的好时代。

但事实上,近年有越来越多的独立杂志诞生,它们一出生,就撇开了传统杂志那套围绕发行量、渠道、订阅用户的陈腔滥调,不再拘泥于过往杂志的信息功能,去探索那些被主流的文化范式所忽略的内容。

就像 Devin N. Morris 说的那样,“独立的自创杂志有一种能够鼓励人们深入体察现实的力量。 这不是简单地点赞,也不是轻易发出的文字信息,而是一种亲自与现实产生交互的渴望。”他是针对有色人种创立的独立杂志 3 Dot Zine 的创始人。

关于独立杂志的定义,按照 Steven Watson 的说法,如果创始人参与了整本杂志的制作过程,且负责杂志财务决策的人同时也负责杂志的内容设计,便可以被称之为独立杂志。

Steven Watson 曾与另一个杂志推荐平台及书店 magCulture 的创始人 Jeremy Leslie 合创了 Printout,东伦敦最专业的独立出版沙龙,每两个月举办一次线下交流活动。 在一次对谈中, Steven Watson 描述了他挑选杂志的标准:

“最重要的标准是,它们表达了些什么。有很多杂志放在书架上很好看,但是你仔细翻阅,会发现其中空无一物。并不是说每本都得像 The Outpost 那样,但是你必须能够感受到和杂志创造者们的某些联系,理解到是什么让他们全身心去做这本杂志。我觉得这是独立杂志最令人兴奋的地方,每当我看见一本有观点的新刊号出来,我都会一阵震颤。”

“同时,Stack 挑选的杂志必须包罗万象,因为订阅服务面向所有人开放。它们当然可以专注于某个独特的领域,但是不能闭塞排外、不能让这个领域之外的人感到遥远和被冷落。Stack 在挑选的时候也会让各个领域和主题保持平衡。”

正如它的口号:Magazines that matter。

2017 年度最佳杂志——Buffalo Zine

“严肃的时尚杂志时代已经结束了。Buffalo Zine 是现在世界上最有趣的艺术和时尚杂志之一。”时尚潮流媒体 Dazed 这样形容它。

Vice 的评价则是:“聪明而不会让读者觉得自负,有趣,但不只是关注有趣的人,它以不断革新的审美和口味,定义着自己作为杂志届先锋的身份。”


但 Buffalo Zine 的“时尚”可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时装杂志的样子,它不关注秀场、时装、美妆、明星,其实是一本探索非主流青年文化的杂志,就像它的杂志名一样,指的是那些言行粗鄙的男孩或是反叛者。


Buffalo Zine 在伦敦和马德里设有两个编辑部,他们以独立和朋克的态度诠释主创团队对于社会、文化的看法,不设限制地地去报道挖掘时尚、艺术与青年文化,无所谓潮流,也并不试图制造潮流。

从杂志的编排和美术设计来看,风格具有爆炸性的杂糅味道:综合了摄影,绘画,看似凌乱的穿插式的页码和专题呈现,给人应接不暇和快速变化的视觉印象。刚接触这本杂志,你可能会被这种年轻的暴怒的朋克精神所误导,认为这是一本泄愤的文青杂志,但细细读下去才会找到,编辑们在诗一般的语言和值得玩味的摄影图片中,暗藏着他们对整个社会的体认。



Buffalo Zine Issue 5


他们不愿意把自己限制在独立小众的清高境地,这个小小的转变始于杂志第四期,用浮夸的复古风格解构了一次大众消费文化。

“从第四期开始,我们考虑了做杂志的真正目的。这不完全是爱好,而是基于广告和商业关系的一盘生意,” 主编 Adrián González 在杂志开篇的编辑信中写道,“所以我们决定这期的主题和金钱、广告、促销、购买、销售以及爱和欲望有关。”



Buffalo Zine Issue 6


不管是 1980 年代的商业目录册、低廉的八卦小杂志、1990 年代的意大利 Vogue,还是宜家广告、炸鸡品牌、超市手册和垃圾邮件等等,都被编辑拿来当作素材。

你不仅能看见各种突出的折扣和价格数据充斥页面,令人心跳加速的俊男美女搔首弄姿地推销商品,还有著名电影女星 Juliette Binoche、Emmanuelle Seigner 和 Isabelle Huppert 化身普通消费者的时装大片,演绎无聊生活中的你我他。

而这次专题的文字板块同样有料,主编请来了 Thurn und Taxis 皇室公主 Gloria 作为客座编辑,后者邀请知名艺术家 Jeff Koons 一起去购物同时做了个有关“零售治疗法”的采访。

2017 年度新刊——Anxy Magazine

也就是在这两年,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焦虑、抑郁、压力、恐惧、愤怒这些情绪,压得大家都好像喘不过气来。

它们就像是时代病一样,不知道为什么会陷入这种状态,却一定会感受到这些负面情绪。心理疾病开始被正视,有人提出,它的严重性甚至与癌症可以相提并论。

但与得生理性疾病不同的是,人们在遭遇心理疾病时,往往带着羞耻的心态选择独自承受,并不愿意与他人或者在公开场合来探讨这个问题,Anxy 的诞生提供了一个渠道。

这是一本专为文化工作者解决负能量与压力的杂志,期待你有机会勇敢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


创始人 Indhira Rojas 找来了一批在出版、设计领域经验丰富、专业过硬的好手,而 Anxy Magazine 给予读者更强信任感的,还在于专业的顾问团队,既有在湾区执业的家庭心理治疗师,又有在美国大学教授心理学课程的注册艺术治疗师等等。

以创刊号来举例,Anxy 围绕“愤怒”这一主题,从独家专访、随笔文章、特别报道、视觉故事和对症建议等多个维度来创作,甚至请来了加拿大小说家、《使女的故事》的作者 Margaret Atwood,讲述了她自己从愤怒这件事情中所获得的极富创造性的能量。

Margaret Atwood





年度最佳编辑——MacGuffin Magazine Amsterdam – Kirsten Algera & Ernst van der Hoeven

年度最佳艺术总监——MacGuffin Magazine Amsterdam – Kirsten Algera & Ernst van der Hoeven

这两个奖项都颁给了 MacGuffin

MacGuffin 是去年 Stack 评选出来的年度最佳杂志,它没有主流杂志那些固定栏目、广告版位的格局束缚,所以留给了编辑团队足够的施展空间。

MacGuffin 本身意指无关痛痒,但用以设定或推进剧情的物件、事件或角色,对于其创始人而言,MacGuffin 是生活中不起眼,但对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平凡物件。

这本半年一刊的杂志,一期只讲一种物件,拓展和延伸其相关设计、人事和趣闻,希望把设计品从展厅带回日常生活。如此以单一主题贯穿全书的做法,也正是考验编辑团队功力的部分。

最近出版的这期 MacGuffin,主题是“水槽”,相比于橱柜、冰箱、锅碗瓢盆或是精美刀叉,水槽之于厨房的存在感不显眼,却没它不行。在 MacGuffin 编辑团队的策划下,水槽终于以一个立体化的身份被解读,编辑用拟人化的手法站在水槽的角度讲述了“我们是谁、我们又如何生活着”的水槽简史,同时也向读者呈现了不同群体眼中水槽的模样,比如杜松子酒爱好者、屠夫或是病理学家。




此外,在这期杂志中,你还可以看到各种大开脑洞的水槽,比如 kommunalka 水槽、情景水槽、无底水槽,都有何用处。

年度最佳封面——Eye Magazine

创刊于 1990 年的伦敦独立杂志 Eye Magazine,聚焦于平面设计、印刷和视觉文化,内容涵盖任务访谈、设计教育、评论等。它的特点之一是不采用真人摄影,而使用一幅设计师自创的主图,配合由简单线条所组成的 Eye 字样作封面,从内到外都是丰富的视觉体验。

今年发行的第 94 期更为封面带来新的突破,出版社与设计师工作室 MuirMcNeil 合作,制作了 10 个种子图样,利用 HP 数字印刷机上的 Mosaic 程序,自动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图案,再以数字印刷出 8000 本 Eye Magazine,因此,市面上流通的 8000 份第 94 期杂志,每一本的封面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你对这 8000 个封面的创造过程感兴趣,不妨点击我们 8 月份做过的详细报道:《一本杂志出了 8000 个完全不同的封面,是怎么做到的?

年度最佳摄影——Four & Sons

墨尔本独立杂志 Four&Sons 是过去两年 Stack Awards 提名奖项的常客,它着眼于“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狗,引领我们思考为什么不能活出狗狗所带给这个世界的美好和鼓舞人心的生命特质,而不是去抱怨这个不公不义的世间乱象。

Four&Sons Issue 8 封面


创始人 Marta Roca 和 Christina Teresinski,就是两个狗狗的超级粉丝。

他们以“狗与文化的碰撞”为主张,设计每期的杂志内容和拍摄,换句话说,他们希望借由杂志记录狗狗和人类的关系,他们借由采访与拍摄去发掘狗狗和人类的故事,用文字与照片记录狗狗和不一样生活背景的主人的日常生活,除此之外让读者更了解不一样品种狗狗的生活习惯和文化。


当然,人类与狗狗的关系不单单只是指生活表面,其实狗狗和人的艺术创造力也有很大的关联,Four & Sons 也有相关报道,小狗成为了编辑团队的灵感源泉,整本杂志做的都是狗和文化相关的内容,涉及艺术、摄影、音乐、文学,甚至数学领域,各种不一样的艺术形式都能看到狗狗的踪影。



想象一下,这样的创作团队为狗狗拍摄的图片,不管是从选题还是情感的角度来出发,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年度最佳插画——Weapons of Reason

Weapons of Reason 是 2015 年 Stack Awards 评出的新刊奖和最佳插画奖。今年再度斩获最佳插画奖,可见其在插画方面的出众表现。

如果仅从杂志名来判断对一本杂志的印象,Weapons of Reason 一眼看上去就透着学理、枯燥的气息,当然,它讨论的议题也都很严肃、比如全球变暖、超级大城市、政治口号的修辞问题等等。

Weapons of Reason Issue 4 封面


但 Weapons of Reason 选择了一种简单易懂的写作方式,和能够与读者迅速建立亲近关系的排版风格,比如圆滚滚的可爱字体,和充满流行文化夺目感的配图用色。





它色彩明快、极具设计感的排版,说句玩笑话,就算是拿去做摆拍道具,也怕是要比千篇一律的 kinfolkCereal 高级不止一点点,当文艺青年们还在关注生活美学的时候,你已经在思考纷争不断的人类世界所面临的严峻考验的议题了。

年度最佳虚构类文学——Harvard Design Magazine

哈佛设计杂志(Harvard Design Magazine)创刊于 1997 年,是设计学界的重要刊物,过去一直为设计专业的学生们不断提供关于城市设计、园林建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014 年全新改版后,杂志覆盖到艺术、科学、文学等超越界限的更广领域,用主编 Jennifer Sigler 的话说,“要克服设计话语的孤立性”,从保留学术性、丰富文字与视觉上入手,更广泛地挖掘、倾听来自建筑、科学、文学、艺术各领域的声音。

2017 年的最新刊,编辑团队关注的切入点是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千禧一代,17 岁正是危险的、令人兴奋的年纪,那除了人类,建筑、物体、思想的 17 岁会是什么样呢?

年度最佳非虚构类文学——Rouleur

每六周出版一期的英国自行车独立杂志,报道记录关于自行车、公路赛的大小事。不同于其他广告画册一样的同类产品,Rouleur 更加富有人文色彩,是一本鲜活而有见地的单车杂志,他们更专注以独特的视角采集视角特别的摄影照片和精彩生动的故事。


Rouleur 从不单纯做自行车赛事新闻,或者常规的器材测评,他们更愿意在杂志中讲述退役公路赛车名宿、欧美老牌以及手工车架匠人的故事。

在 Rouleur 的讲述中,自行车不只是一个用来比赛的冰冷的器材,而是一件生活艺术品。自行车运动也不只是速度和功率输出,而是人类对自然的示爱。

他们曾写过一篇“意大利 Fizik 工厂访问记”的报道,介绍了这个座垫厂商 Fizik 是如何在很短时间内,把自己生产的座垫卖给自行车行家,又成功地让许多职业车手也选用了他们的产品。

在最新一期的报道中,他们又讲述了连续五次赢得环法自行车赛的车手 Alasdair Fotheringham 的故事。



年度最佳学生杂志——Crumble

Crumble 是一本双年刊,由一群充满热情的建筑专业学生创立,试图在爱丁堡引发关于建筑的公共讨论。


在创刊号中,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主题问题:什么才是紧急事务?内容涉及菌菇如何作为建筑材料,灾难后修建的难民营,伊朗的可持续建筑,住房危机等多个议题。


即将在 2018 年 1 月出版的第二期主题为“计划是什么?”,如果你感兴趣,不妨来看看这个年轻的组织如何花费两年时间精编出一本杂志,带着强烈的现实参与感,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讨论建筑。

看完今年的榜单,你也许会心存疑问:这些看上去很难吸引到广告金主的小众杂志们要怎样才能活下来?我们推荐你阅读 Stack Award 第一年颁奖时我们曾做过的一篇报道:《这里有2015年最棒的小众杂志,我们还聊了聊怎么做这个生意》,或许能够帮你解惑。

但也有不少“少数派”独立杂志并没有把它做成一门生意的打算。就像一本专注于移民问题的杂志 The Hye-Phen 的创始人 Shakar Mujukian 说的那样,“做杂志是一种呐喊的方式和手段。你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平台,定义自己的描述方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即便看到 Kinfolk、Monocle 的风光,他们也不是都想要活成这些高人气刊物的模样,最重要的,还是基于独立精神的表达。

图片来源:It’s Nice That、Anxy Magazine、MacGuffin Magazine、Four&Sons、Rouleur、Crumble

“我们只剩三周了”,美国将取消网络中立法,为何有人要抗争?


创业圈总不说人话,我们试着翻译了一下他们想要表达啥


黄线,禁停,上海出租车司机的个人问题 | 二零一七故事④



- 关注好奇心研究所,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