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苹果又卖了 300 亿美元的手机,iPhone 为什么没像 Mac 那样被挤成小众?

2015-10-28 王杰夫 好奇心日报


iPhone 6s 推出的头个季度,苹果维系了自己在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

苹果卖 iPhone 卖到手软已经很难是新闻了。根据苹果最新发布的财务数字,今年三季度它卖掉了 4800 万部 iPhone,价值 322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赚了 1/3 还要多。这是在 iPhone 6s 仅仅卖了半个月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中国是苹果表现最好的地区,在这里苹果的收入翻了一倍。尽管 iPad 销售额下滑 20%,Apple Watch 也没比上个季度多卖多少,但有了 iPhone 和中国,苹果依然可以获得 111 亿美元的惊人利润,相当于 2.36 个 Google。


然而就在两三年前,面对 Android 的步步紧逼,iPhone 看上去不过是又一个 Mac 而已——开创一个市场,被竞争对手甩开、最终边缘化的产品。


苹果在 2007 年推出了定义智能手机的初代 iPhone,然而当 2010 年苹果销量首次在智能手机市场超过老大诺基亚的同时,苹果也被主打 Android 的三星超过。


而随着 2012、13 年两代 iPhone 5 销量增速放缓,苹果看上去又一次重演了 Mac 的失败。在 2012 年第三季度,苹果只卖了 2700 万台 iPhone,不到三星的 1/5。


然而谁能想到苹果借着大屏 iPhone 6 和 iPhone 6s 在去年年底一举翻盘,将三星撵下了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位置,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几近饱和的现在维持稳定的增长,并攫取了该行业几乎所有利润。


▲2014 年 iPhone 利润惊人的高,远远超过其它厂商的总和


今天 iPhone 不仅维持着超过 15% 的市场份额并持续回升,它也没有像 Mac 一样被软件开发者边缘化。在拥有相对严格的审核以及开发门槛的苹果应用商店,应用数量只比 Android 略少了 1/10。甚至当成名应用开放商推出新产品时,大多也会优先选择 iPhone,而不是用户更多的 Android 平台。


那么,为何苹果没有重蹈覆辙,Mac 输给了 IBM 而 iPhone 却成功逆袭了 Android 呢?或许应该先看看当年 Mac 为何会失败。


30 年前,苹果如何输给微软和 IBM?


1977 年,乔布斯和沃茨尼亚克在车库里启动的 Apple II 成为计算机历史上的里程碑,成为计算机个人化的第一步。不过尽管乔布斯从一开始便展现出营销天赋、但他并不是一个成熟的管理者。1980 年和 1983 年推出的 Apple III 和 Apple Lisa 分别因为基本功能和价格问题惨败。


直到 1984 年推出的 Mac,苹果才有了 Apple II 的继承者。对于摩尔定律驱动的计算机业,7 年实在太长了,1981 年诞生的 IBM PC 仅仅花了四年时间就占据了半数个人电脑市场。


▲1984 年苹果在广告中要颠覆老大哥 IBM 的地位,如我们所知,结果惨败


IBM 在 1981 年进入 PC 时选择的方式被认为是一件非常不 IBM 的事。作为一个长期将计算机软硬件卖给企业的垄断巨头,IBM 选择了开放:IBM PC 的技术架构对其它公司开放,任何公司都可以生产与 IBM PC 兼容的计算机。而微软的操作系统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 PC 能够运行相同的软件。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个人电脑的一切都不完善:缺少软件、缺少用户认知、缺少销售渠道。IBM 的开放让尽可能多的厂商参与进来,加速了个人电脑的普及。尽管 IBM 自己的 PC 业务最终被竞争对手击垮、卖给了联想,但 PC 最终成了最普及、软件商所绕不开的统一标准。


但所有这些导致 Mac 被边缘化的理由在 iPhone 身上都不复存在。


2007 年的苹果不再是 1977 年的苹果


与乔布斯相识数十年的 Brent Schlender 在 Becoming Steve Jobs 一书中将 1996 年重新回到苹果的乔布斯称为乔布斯 2.0。


经过苹果、NeXT、皮克斯这几家公司的洗礼,1997 年重回苹果的乔布斯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回到苹果后,乔布斯没有停歇地改造了自己创办的公司:精简产品线,革新 Mac 设计,启用全新的 Mac OS 操作系统等等。


更重要的是 iPod,iPod 让苹果从一个一年卖几十万台办公计算机的公司,成为一个每年卖出数千万音乐播放器的消费品牌。这款产品为 iPhone 的推出奠定了完美的用户基础。


到 2007 年 iPhone 推出时,苹果已经是一个营收 240 亿美元,利润 35 亿美元的庞然大物,并在全球开设奢侈品牌一般的苹果店,巨大的苹果标识、玻璃幕墙、摆放整齐的原木柜台都显示重回战场的苹果已经全副武装。


2007 年之后,苹果以一年一台 iPhone ,两年一次 iOS 系统升级的频率推进着智能手机业务。iOS 1.0 时期的多点触控与原生多媒体功能;iOS 2.0 时推出的应用商店;iOS 3.0 的跨应用文本编辑,以及整合第三方应用的通知栏;iOS 4.0 的多任务功能。通常 Android 对其上一代功能还没学好,iPhone 的新一代功能就已经面世了。


Xbox 业务负责人在离开微软后的一次采访中谈到乔布斯时说,苹果最可怕的地方是它几乎完全不犯错。就像 2013 年人们以为苹果要被打败时,大屏幕的 iPhone 就在最后关头上演单骑救主的好戏。


手机是比个人电脑更个人的电脑


不论苹果的决策有多么正确,如果这是一个没人在乎品质的市场,坚守高端最终一样会被边缘化。即便在 Mac 已经复苏的今天,大量的工作软件和游戏还是可以只支持 PC。


但手机不是个人电脑,它比个人电脑更个人。


个人电脑崛起后,它攻占的第一个场所是办公室。当然随着个人电脑价格下降以及笔记本的出现,它也按照盖茨的理想成了每家每户桌上都有的东西。但你从没想过它是你生活的中心。


但手机不是这样,从睡醒后第一眼看的时间到睡前刷社交网络,手机成为一个 24 小时陪伴用户的电子设备。人们或许可以接受共用一台电脑,但几乎没有人会共享一部手机,它私密且专有。


而消费者对工具和对自己身边 24 小时相伴的东西有着不一样的期待。就像很少有人愿意花上千块去买一把漂亮的 Leatherman 工具刀,但花同样价钱买件衣服却很平常。而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差别就这么大。


在智能手机这里,苹果提供了软硬一体的优秀体验、如艺术品般极致的做工、优雅合手的设计,以及不菲的价格。但用户愿意为这些事物付钱,既然它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智能手机除了苹果,其它都差不多


结果是需要极致体验的用户相当一部分选择了 iPhone。Android 手机平均售价已经只有 iPhone 的三分之一,三星、索尼再也卖不好三五千元的手机,但 iPhone 却越卖越好。


三星错过了让 iPhone 成为另一个 Mac 的机会


如果说乔布斯回归苹果后有什么失手,恐怕就是他生前最后一年坚持小屏幕用户体验更好。他的继任者库克延续了他的坚持。


2012、2013 两年,iPhone 5 系列坚守 4 英寸小屏幕的同时,三星用同等的价格卖着 5 英寸以上屏幕的 Galaxy S 和 Note 系列,而且销量更好。


但三星没有利用好这几年,当时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都占到市场总额的 30% 以上,三星曾被认为是下一个苹果。遗憾的是,它没能建立起品牌,诺基亚破产时,科技圈哀悼不绝,而三星 2013 年业绩大幅下跌时,除了理性分析外,普通用户毫不在意。


▲苹果对品牌的注重完全不像个科技公司


三星的大部分市场开支都用作渠道推广,也就是给运营商、商家的销售提成。它通过像渠道商让利来获得虚假繁荣的市场份额。从分析看,三星 2013 年 350 亿美元的营销开支,只有不到 1/3 用于广告宣传,其它的都用来让利给渠道商,这笔钱本应该用在更好的地方。


利用企业效率做老二的想法似乎已经深入三星骨髓,诺基亚很早就夺取了 Symbian 系统的控制权一家独大时,它在当老二;但当它在 2010 年成为老大以后,既没有能力利用自己的话语权从 Google 手中夺取 Android 系统的控制权、也没能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的软件团队。今天它的软件体验甚至还不如中国厂商的千元手机。


手机市场有一家独大的传统。从功能机时代一直到智能手机早期,诺基亚都是手机市场份额最大品牌。自 1998 年起,诺基亚将第一手机制造商的头衔保有了 14 年之久,在其鼎盛时期,市场份额长期维持在 50% 以上。除了手机本身的质量和价格因素外,品牌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


而三星失败之后,已经看不到新厂商能从残酷的价格战中杀出来,建立与苹果抗衡的品牌。而今天智能手机的产品形态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未来两三年也很难找到什么独家技术可以催生与苹果相抗衡的对手。


在下一次类似苹果颠覆诺基亚的技术突破到来前,我们恐怕很难看到 iPhone 的衰落了。



题图来自:japantimes、elitereaders、Eric Pickersgill《remove》



人人都想搭上《星球大战》卖东西,但为什么它在中国还是不热?



这里有 10 部电影,收纳了纽约的美好与黑暗 | 电影与城市



富豪榜排名又变了,现在都是谁在主导这个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