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棣花民间人才多,此后生文字功夫了得,书画更是一绝!

2016-09-10 李木南 丹凤论坛

原题:画扇


作者|李木南

原创作品

评:李木南,棣花人,自幼酷爱绘画、写作。简短的作者简介和很好读的作品着实令人想知道作者更多的信息! 小说《名人》众网友说“好读”,《画扇》更是展示出作者绘画的功力,棣花已经出了贾公、谭毅等一众优秀作家,是否还有李木南或者更多的人才等待大家去发现?耐心读,你会发现... ...


夏天又至,天气愈来愈热,我便开始了画扇。

从开始画工笔至今己有十一二年了,从没有画过扇子。不画扇子的原因,一是难以卖到合适的空白扇子创作。二是不懂怎么在扇面上画,构图啊,熟宣生宣问题啊,等等。

一次去商州卖颜料画笔,随便问一下店老板,有空白扇子吗?老板说:有。取了一把,空白的,一面有撒金,扇梁上有雕花。问价格,老板说熟人了,二十四。感觉有些贵,只买了一把,回来一直放到那。直至一个月前,天气热才想起来那把扇子,怕放久了跑矾,就在上面过稿,准备去画。可扇面很厚不好过稿,一面打上灯光,另一面模模糊糊的画,过完稿,一身的臭汗,实属不易啊。

当然不用过稿画写意也好啊,可我还达不到逸笔草草,只能双面画费时费力的工笔。

第二就是不懂在扇面上的构图了,有一次在一个微信工笔画的群里问所谓的大师们:画扇面有什么技巧?大师说:所有的画画法,技巧都差不多。不管这个回答案是否周全,但确也一语惊醒梦中人。

还有扇面生熟宣的问题,要买到两面都是熟宣的折扇是有困难的,淘宝上找了好多次也没有。画过几把才知道通常扇子的两面中撒金的一面是生宣或半熟的宣纸,未撒金的一面才是熟宣。所以熟宣的一面可以画复杂些,生宣或半熟宣上可以画简单些。但只要在半熟或生宣上控制好水份也是能画好的。

扇子是分许多种的。

小时候家里常用的是竹编的六角形扇子,价格不贵,也好用。那时没有风扇,空调,它只是纯粹的纳凉功能,竹编的扇面会扎手,不具观赏性,偶尔会用它拍苍蝇。

还有大蒲扇,一种棕树的叶子做成的。常见的画面是村东头的退休老教师李大爷,拿着它,坐着可以摇的靠背椅上,在树荫下昏昏欲睡,旁边再配上一壶老茶,一只猫,蝉在树上“吱---吱---吱---”的叫着,宁静而又田园。

团扇多是圆形的。“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诗描写在皇宫石阶旁,宫女举起轻罗小扇扑打萤火虫,这“轻罗小扇”就是秀美雅致的团扇。“团扇,因扇,美人病来遮面。”团扇是中国人发明的,主要是给美人用的。在明代折扇流行之前,团扇是最为盛行的扇子形式。它的扇面主要是绢,也有生熟之分。扇面上可以用来做画,现在流传下来的许多宋朝的小品画,圆形构图,多是那时团扇的扇面。

折扇是从日本经高丽传到中国的。中国人崇尚“天圆地方”,那种曲曲折折,长宽不等的东西,中国人是发明不出来的。但中国人会创造,他们在折扇上画画,表达自己的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一枝衰柳,一只墨蝉;几 竿 竹子,几株兰花;春花秋月,山峦起伏。扇面中,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与大幅山水的山高水远相比,更能表现出天地自然的内心世界,传达出更加细微恰切的情感。折扇体现了中国人以小见大的哲学思想,小小的扇面不比大的水墨,西方的油画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差。中国的文人画里不乏精品的扇面。而且同一名家的作品,扇面的价格往往高于其它作品。

无论在小县城呆多久,骨子里还是向往田园:一架瓜,一张藤椅,一壶老茶,一把折扇,正值家乡的莲花盛开,对着满池的莲,清风徐来……神之,往之……



本文作者李朝辉,作品署名李木南或李慕南。陕西丹凤棣花人,自幼酷爱绘画,写作。

注:因近期投稿量大,部分作品发布有所延迟,尊重原创,请勿一稿多投,敬请理解!


陕西丹凤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danfengluntan微信号


丹凤最大综合性资讯平台

原创优秀作品,将推送至今日头条—家在丹凤

联系QQ:2755318016

投稿邮箱:2755318016@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