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彩虹原创】读书

2016-12-20 张彩虹 丹凤论坛

读书


作者丨张彩虹

原创作品

从小喜欢读书,这个习惯来自父亲的遗传。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正赶上粉碎“四人帮”,学校举行庆祝大会,老师让大家写发言稿在大会上演讲。那时候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三年级学生都还不会写作文,我编了四句顺口溜,好像是:“打倒四人帮,人民喜洋洋······”什么什么的,现在都忘记了,其他同学什么也写不出来。老师准备让我上台朗诵我的“诗”,我很得意,但后来只是让高年级同学上台了,我终于没有朗诵成,但这对我也是个不小的鼓励,毕竟自己比别人还强那么一点点!

那个年代,农村人几乎就没书可读,家里有书的人家极少。我爸爸在地质探矿队工作,大多就在荒山野外,生活枯燥乏味,或许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他喜欢与书为伴,省吃俭用买了好多书。四大名著是齐全的,还有他那个年代的《欧阳海之歌》、《红旗谱》、《暴风骤雨》······我上初中时,就先捡能看懂的看。我家离棣花中学还有三里路,上学路上我给小伙伴们讲我看过的小说,他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那个年代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一样贫乏),到了各自教室门口还不想离开我,那满脸的不舍使我很有成就感。到了放学时间,他们就等在半路上,听我接着讲书。我的表哥在另外一个村子,他和我是一个年级而不同班,也听说了这事,我有次去姨妈家走亲戚,他打趣说我都成说书先生了,搞得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呢!

上初中时,我的作文就经常被当做范文在整个年级四个班读,每个语文老师都喜欢我,我的语文成绩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后来上了高中,同样如此,作文还在年级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那时候多亏爸爸的藏书,我比别人多看了些课外书,我写作文时就有东西可写,平时谈吐就显得比别人见识多。那个年代,只要有书看,就很幸福了,管它小人书、旧课本、没皮没角、半边拉跨的只要是书拿起来就看,也没有挑拣的余地。

参加工作后,离家远,多少个孤独寂寞的日子,都是用书来打发的。是书陪伴我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是书给了我知识、力量、工作能力;是书教会了我宽容、豁达,为人处世之道,它就像是我几十年的老朋友、闺蜜。它在我浮躁的时候给我带来了宁静,在我伤心的时候给我带来了安慰,在我闲暇时给我带了快乐,在我工作中给我带来了帮助,我至今感恩它、离不开它。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在这个喧嚣与浮躁的时代,我还是对它情有独钟,隔段时间不买书不看书我就会觉得空落落的,我就会觉得生活里少了什么。

近几年,进了机关单位工作,闲暇时间多了,我就写写散文随笔之类,试着在报纸上投稿,不时有文章发表。每当发表一篇,那种喜悦之情无以言表,觉得生活也随之丰富多彩、富有激情了。对读书的爱好,是我今生莫大的财富,虽说工作在外地,但我从来没有觉得寂寞无聊过。有书陪伴的日子永远不寂寞,有书陪伴的日子永远是充实而快乐的。

当早晨第一缕阳光到访之前,拿起心爱的书读一段,你就会觉得整天心情愉快;在中午享受完美餐后,泡一杯清茶,捧起书安宁的读一段,你会觉得生活是如此美好;在宁静的夜晚,沉醉在书的海洋里,倾听哲人先贤的教诲,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你会觉得惬意无比、此生足矣!

读书的人不寂寞,读书的女人有魅力!


相关阅读

【张彩虹原创】学说普通话

【孙丹平原创】铁中老李

【王晶晶原创】永远有多远

【屈莉原创】外地的和尚会念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