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丨郅曉娜:《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附:宋鎮豪、汪濤序,後記)
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
作者:郅曉娜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定價:138元
ISBN:978-7-5732-0643-5
作者簡介
郅曉娜,1984年生,2013年畢業于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所工作。主要從事甲骨文與殷商史研究,尤其關注西方早期甲骨學史的研究。出版譯著《顔色與祭祀——中國古代文化中顔色涵義探幽》([英]汪濤)(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內容簡介
金璋(1854—1952)是英國人萊昂内爾•查爾斯•霍普金斯(Lionel Charles Hopkins)的漢名,他是20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駐華外交官,也是英國著名的甲骨收藏家和研究者。他1874年來華,1908年退休回英,最高官職是英國駐天津總領事。
金璋在任及退休期間不惜重金購買甲骨,並且專注於甲骨刻辭的研究。1908—1913年間共購買甲骨1013片(含護身符等僞刻),其中真品600餘片。1908—1949年間共發表論文56篇,書評27篇。其中,與甲骨研究相關的論文49篇,書評3篇(分别評論了《殷墟卜辭》《庫方二氏藏甲骨卜辭》《甲骨卜辭七集》三種著録書)。此外,劍橋大學圖書館所藏金璋檔案中還有10餘萬字與甲骨研究有關的手稿資料。這些著述涉及甲骨學與殷商史研究的多個方面,包括甲骨刻辭的釋讀、甲骨文字的考釋、商王世系和高祖稱謂、商代的天象、動物、占卜及占卜用語、數字、家譜等,在西方早期甲骨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書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最新搜集到的金璋手稿、書信、論文、著作等第一手英語資料,對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成就進行全面梳理和評價,深入了解金璋對早期甲骨學研究和中西方甲骨學交流所作出的貢獻,並通過與同時代其他甲骨收藏家和研究者的比較研究,明確金璋在甲骨學史上的合理地位。
目録
序一/1
序二/1
緒論/1
第一節 略論金璋與西方早期甲骨學/1
第二節 國内外研究金璋的成果綜述/11
第三節 本次研究的新材料和新發現/24
第一章 金璋的生平事迹略考/28
第一節 青少年時期(1854—1873)/28
第二節 在華工作時期(1874—1908)/34
第三節 退休回英時期(1908—1952)/41
第二章 金璋的學術研究概述/47
第一節 早年研究中國文化/47
第二節 天津期間初識甲骨/60
第三節 後半生獻給甲骨學/67
第四節 金璋學術行年簡表/78
第三章 金璋所藏甲骨的收藏與著録/89
第一節 金璋所藏甲骨的收藏始末/89
第二節 金璋所藏甲骨的著録情况/111
第四章 金璋的甲骨文字考釋(上)/126
第一節 《象形文字研究》中的甲骨文字考釋/127
第二節 金璋其他論文中的甲骨文字考釋/182
第五章 金璋的甲骨文字考釋(下)/194
第一節 金璋未刊手稿中的甲骨文字考釋/194
第二節 金璋考釋甲骨文字的成果總結/242
第三節 金璋對中國文字發展的理論認識/249
第四節 金璋甲骨文字考釋簡表/255
第六章 金璋對商代歷史的研究/280
第一節 金璋對商代世系及先祖的研究/280
第二節 金璋對商代天象的研究/288
第三節 金璋對商代動物的研究/296
第四節 金璋對商代占卜的研究/302
第五節 金璋對商代数字的研究/308
第七章 金璋與甲骨文家譜刻辭研究/315
第一節 金璋和方法斂討論甲骨文家譜刻辭/315
第二節 金璋率先發文研究甲骨文家譜刻辭/321
第三節 金璋和勃漢第争論庫1506的真僞/325
第四節 金璋對甲骨文家譜刻辭研究的價值/330
第八章 金璋對羅振玉甲骨學研究的吸收與譯介/350
第九章 中西方學者致金璋書信選譯/359
第一節 方法斂致金璋書信三則/360
第二節 葉慈致金璋書信二則/367
第三節 勞佛致金璋書信二則/369
第四節 庫夀齡致金璋書信三則/371
第五節 明義士致金璋書信二則/374
第六節 袁同禮致金璋書信三則/376
第七節 白瑞華致金璋書信三則/380
第八節 其他人致金璋書信三則/383
第十章 金璋對西方早期甲骨學的貢獻/387
附録一 金璋學術論著目録/395
附録二 金璋引書目録/403
附録三 金璋所藏甲骨整理表/406
後記/442
序 一
郅曉娜博士2007年從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考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跟着我攻讀碩士學位,開始學習甲骨文與殷商史。2010年碩士畢業後又考上了我的博士研究生,繼續在我指導下研習甲骨文與殷商史,2013年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之後留到古代史研究所(當時稱歷史研究所)工作,一直跟隨我左右,至今已有16年。
郅曉娜的本科專業是漢語言文學,她在常耀華指導下學習過一些簡單的甲骨學知識,但歷史學基礎和文獻學基礎都很薄弱。不過她英語基礎好,本科就考得了英語專業八級證書。那時候歷史系一年只有5個碩士招生指標,當年有6個學生通過初試進入復試階段,她是其中一位。復試分專業筆試、專業面試和英語口試三個環節。在面試環節考官問她是否接受專業調劑,她表示堅決不接受,自己本來備考的是其他學校文學專業,後來聽説宋老師招碩士才轉而備考的社科院,如果不能學甲骨就不來了。這些事情是事後其他老師跟我講的,作爲導師,面試環節我是回避的。那年我名下已經有了一名北師大的保送生陳昂,所裏建議我不收她,但我看她初試和復試成績都還可以,英語基礎也好,學習甲骨決心大,就把她收下了。我把她招入門下,曾遭到有些老師的質疑和否定,但事實證明我是對的。
郅曉娜雖然史學起點比較低,但她頭腦靈活,聰穎好學,眼手筆三勤,自學能力强,善於發現問題,文思清晰,才氣充盈。她碩士入學後,我給她列了甲骨學專業的閲讀書單,設立了甲骨金文學概論、先秦歷史文獻、夏商周考古、甲骨文獻類目、殷商史專題等課程,通過自學和面授的形式上課,並請青年學者劉源博士帶她和陳昂一起研讀《卜辭通纂》。從她提交的期末課程作業來看,她還是很快入了門的。2008年我主持張世放甲骨的墨拓工作,請齊文心先生到研究室來教年輕人墨拓甲骨,作爲預習熱身,郅曉娜也參與了這項工作,學習了基本的甲骨墨拓技法。2008年底她通過一次學術會議認識了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汪濤教授,就主動翻譯了汪濤的論文《商代祭牲:顏色及意義》,並寄給作者審閲,由此獲得了翻譯汪濤未刊博士論文《顏色與祭祀》的機會,2009年她就完成了書稿的翻譯工作,此書最終於2013年3月出版。2010年她完成了碩士論文《出組卜辭材料再整理》,此文雖然没有達到我的預期效果,但仍展現出她搜集和整理甲骨材料的基本素質。郅曉娜在讀博期間就出版了譯著,發表了幾篇學術論文和譯文,我安排她爲《重慶三峽博物館藏甲骨集》製作甲骨摹本,她也能如期完成。這些成果也爲她順利留所工作打下了基礎。
2013年7月郅曉娜入職古代史研究所,開始從事甲骨文與殷商史、國際甲骨學交流史的研究。根據入所的慣例,她先後被派到所圖書館和院人事局進行了幾個月的鍛煉。其間我安排她翻譯了“俄藏甲骨釋文簡説”,並接待了愛米塔什博物館甲骨保管員瑪麗婭女士的北京之旅。當年,國家檔案局和文物局等部門委託我擔綱撰寫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甲骨文申報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録”與“甲骨文申報世界記憶國際名録”兩種文本,郅曉娜參與了申報文本的英文翻譯。她專業性的翻譯水準獲得了文物局等相關部門的贊揚。甲骨文於2017年10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録”,郅曉娜也爲此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2014年她參與了我組織的山東博物館甲骨墨拓工作。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她被社科院派到甘肅敦煌掛職鍛煉一年,暫時離開了科研崗位,我囑咐她鍛煉期間不要忘了學術研究,並安排她以“德國柏林民族學博物館藏甲骨的整理與研究”爲題申請2015年留德博士後項目,可惜未能入選。2016年我吸納她爲“甲骨文合集三編”項目組成員,具體承擔了焦智勤所藏甲骨的校重和選片工作。2017年郅曉娜加入了我主持的社科院創新工程項目“殷墟甲骨文的整理研究與著録”,負責山東博物館藏甲骨照片的整理和編號,並參與了我組織的天津博物館甲骨墨拓工作。2018年底我安排她接手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項目“古代史所藏清華甲骨拓本的整理和研究”(項目編號:G1007)。經過十年的工作歷練,郅曉娜在甲骨實物的整理、墨拓、研究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國際合作交流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優勢,成爲甲骨文與甲骨學研究的後起之秀。今年她以“德國柏林民族學博物館藏甲骨的整理與研究”爲題申報了2023年度國家留學基金委訪問學者項目以及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希望她能順利入選,爲甲骨文與甲骨學研究做出更大的貢獻。
郅曉娜對西方甲骨學者L.C.Hopkins(金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3年前。2010年9月郅曉娜博士研究生入學後,我開始考慮她的博士論文選題問題。正好年底的時候倫敦大學汪濤教授來訪,我邀請他到研究室作學術報告,報告結束後一起吃飯,談及這件事情。汪濤教授提出英國甲骨收藏家L.C.Hopkins(金璋)的甲骨藏品和檔案資料都保存在劍橋大學圖書館,郅曉娜英語好,可以利用這個優勢去整理一下,他可以協助解決出國經費問題。於是我們初步商定把《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作爲她的博士論文選題。汪濤教授回英後就積極幫忙申請到了一筆經費,可以資助郅曉娜在英國生活三四個月。我又從課題經費中給她支付了往返英國的機票。就這樣,她從2011年4月到7月在英國待了三個半月,把金璋所有的論文資料、檔案資料等全都搜集了回來。回國後她利用一年時間對這些資料進行了細緻整理,完成了文獻分類、文字録入、重點摘譯等工作,又利用一年時間撰寫了20萬字的博士論文《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從金璋的生平和學術研究、金璋甲骨的收藏與著録、金璋對商代歷史的研究、金璋與所謂家譜刻辭研究、金璋的甲骨文字考釋成就等五個方面,闡述了金璋在甲骨收藏和甲骨研究上所做的一系列貢獻。這篇博士論文後來還榮獲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二等獎。
2017年郅曉娜以博士論文爲基礎,申請到了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本書就是該項目的最終結項成果。經過多年的沉潛和修改,這篇20萬字的博士論文擴充到了30多萬字,內容更爲系統和豐富。原《緒論》部分進行了擴充,並增加了提綱挈領式的《略論金璋與西方早期甲骨學》一節。原第一章《金璋的生平和學術研究》擴充爲《金璋的生平事迹略考》和《金璋的學術研究概述》兩個章節,采用了不少新的檔案資料。原第五章《金璋的甲骨文字考釋成就》調整爲《金璋的甲骨文字考釋(上)》和《金璋的甲骨文字考釋(下)》兩個章節,並對文字考釋內容和評價部分進行了大量修訂,吸收了最新的文字考釋成果。新增《金璋對羅振玉甲骨學研究的吸收與譯介》《中西方學者致金璋書信選譯》和《金璋對西方早期甲骨學的貢獻》三個章節。尤其是《中西方學者致金璋書信選譯》,爲第一手檔案資料的首次翻譯,加强了本書的學術史價值。
金璋是清末時期的英國的駐華外交官,他於1874年來華,1908年退休回英,最高官職是英國駐天津總領事。他在天津的最後兩年(1907—1908)開始關注和研究甲骨,並在美國駐山東濰縣傳教士方法斂的幫助下購買甲骨,退休回到英國之後仍然繼續甲骨的購藏和研究活動,專注甲骨研究40多年,成果豐碩。金璋的著述涉及甲骨學與殷商史研究的多個方面,包括甲骨刻辭的釋讀,甲骨文字的考釋,商王世系和高祖稱謂,商代的家譜刻辭,商代的天象、動物、占卜及占卜用語、干支和數字等。可以説金璋是這一時期英國最活躍、成果最多的甲骨學者,對於甲骨文發現初始階段甲骨文收藏與釋讀的早期探索,以及促成甲骨學成爲國際性“顯學”,起到了篳路藍縷、窮盡綿力的推進作用,他在西方早期甲骨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這本書,從西方早期甲骨學史的獨特視角,對金璋的甲骨收藏和甲骨學研究成就進行詳細考訂,並通過他與其他甲骨學者,尤其是與中國早期甲骨學者的對比研究,闡述他在中國甲骨學國際化上所做的重要貢獻。
《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首次全面搜集和分析了金璋出版過的各種著述,首次整理和研究了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收藏的金璋檔案資料,並利用了英國國家檔案局和英國皇家亞洲文會的相關檔案資料。在扎實的資料搜集基礎上,對金璋青少年時期、在華工作時期和退休回英時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考訂。對金璋“早年研究中國文化”“天津期間初識甲骨”“後半生獻給甲骨學”三個階段的學術研究進行了總結,並編訂了《金璋學術行年簡表》。對金璋的甲骨學論著、手稿、書信等原始資料進行了仔細讀和條分縷析,全面考證了金璋在甲骨收藏、甲骨文字考釋、商王世系、天象、動物、占卜、數字等商代歷史、甲骨文家譜刻辭等方面所做的具體工作,對其主要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陳述,分析其甲骨研究的閃光之處,指出其甲骨研究的失誤之處,並通過與同時期中國甲骨學者的對比,總結了金璋對中國早期甲骨學成果的廣泛引述和譯介情況。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到,金璋是英國早期甲骨學史上研究成果最多、影響最大的甲骨學者,也是西方早期甲骨學史上除明義士之外,研究成果最多、影響最大的甲骨學者。他在甲骨收藏與甲骨研究上都做出了重要成績,尤其對中西方甲骨學的國際交流做出了突出貢獻。本書構建了金璋甲骨學研究的全幅圖景,是西方早期甲骨學史研究領域的最新力作,填補了學術界對金璋這位西方早期甲骨學家研究的空白。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艱深”,《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這本書前後歷經十多年,精品打磨,出版在望,真是令人欣慰!通過此書,讀者可以追踪甲骨文與甲骨學發展史略的一個側面,對甲骨文物整理研究及其學術史價值將有所認識,對前賢學者的矻矻業績與殷殷操守有所申揚,亦足以助力甲骨學科的傳承與啓新。序以誌之。
宋鎮豪
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
2023年5月11日
序 二
給人做序是件不容易的事。除了對書的內容有深入研究,還要對作者本人有所了解。郅曉娜自2007年開始跟着宋鎮豪先生專攻甲骨學和殷商史,一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習和工作。我們從2008年初次相識到現在也有15年之久,其間雖然見面機會不多,但對她的研究和生活也常有所聞,一直關心。現在看到她這部四百多頁專著的校樣,內心也頗有感觸。
我本人是1986年到英國留學的,進入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跟隨艾蘭教授讀研究生,最早是想研究古代神話學,那也是艾蘭的主攻,但恰值艾蘭跟李學勤、齊文心先生合作出版了《英國所藏甲骨集》,正寫一部用考古材料和甲骨卜辭討論商代宇宙觀的專著《龜之謎》,讓我翻譯成中文,引起我對甲骨文極大的興趣。剛好李學勤先生也常在倫敦訪問,就試着求教於李先生,開始自學甲骨文,没想到最後我的博士論文就以甲骨文中的顏色爲題了。1993年春取得博士學位之後,我繼續留在亞非學院任教,研究方向和教授課程也以中國考古和古文字爲主。1998年5月,臺灣中研院史語所和臺師大國文系合作舉辦了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與會的二十餘位代表,除了史語所和臺灣各大學研究甲骨文的學者之外,還有中國大陸的古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也有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學者。我提交的論文《甲骨學在歐美:1900—1950》,就是想在世紀之交,系統梳理一下西方學界甲骨學研究的基本發展軌迹以及研究成果。那篇論文寫得頗費時力,所有的原文都得查閲,僅西文引用的著述就有55種之多。同一個題目,我後來又增加了1950—2000年的內容,用英文發表在游順釗先生1999年12月在巴黎法國國家科研究中心組織的甲骨文發現百周年紀念國際會議上(論文集於2001年出版)。那篇論文的引用書目也到115種。
在所有的歐美甲骨學者中,不論是從著述的數量還是時間跨度,金璋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但是,因爲金璋的研究論文都用英文發表,國內學者幾無知曉。我當時寫的論文只是一個概述,没有過多涉及具體內容。劍橋大學圖書館裏收藏有金璋舊藏甲骨和未公布的檔案,另外位於倫敦市區的皇家亞洲文會也收藏了一些金璋的資料,我感覺到很值得做一個個案研究,包括那些僞刻。幾年過去後,一次訪問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宋鎮豪先生提到郅曉娜碩士畢業,正考慮博士論文選題,我們都覺得以曉娜的學術專長、個人興趣以及英文基礎,由她來研究金璋,可謂不二人選。次年,得到中英學者基金會贊助,曉娜來到倫敦,一頭便投入了金璋研究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記得她每天在亞非學院和皇家亞洲文會圖書館查閲資料,還搭乘火車往返於倫敦和劍橋之間;她省吃儉用,把經費都用於複印和照片費用。回國後,她利用這批資料順利完成了博士論文,還獲得了社科院研究生論文二等獎。
眼前這部書稿,就是曉娜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和擴充,完成的一部洋洋灑灑超過三十萬字的厚重佳作。十年磨一劍,談何容易!也許有人會問,金璋研究甲骨文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個世紀了,而且外國人研究中國古文字無非隔靴搔癢,還有必要如此深入研究和介紹嗎?其實,我們前進的每一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金璋發表了近60篇論文,還有未刊的8篇,可謂高產。打開書稿,只要細心讀一下曉娜精心編製的“金璋甲骨文字考釋簡表”,一共321個甲骨字,或是獨立考釋,或是對其他學者的考釋加以補充,開創之功不可没也!而且,金璋對甲骨文字的考釋並不是就字論字,而是聯繫起商代的歷史、王室譜系、占卜祭祀,甚至農牧業和天象;不少真知灼見,今天看來仍有啓迪之效。曉娜在書中對金璋的這些成果都做了簡要的歸納;更珍貴的是,曉娜充分利用了近十年來最新的研究來評價金璋的貢獻,讓人能够很快了解當今學界對一些關鍵問題(例如“家譜刻辭”)的討論,以及仍待解決的問題。這就超越一般意義上的介紹了。另外,雖然金璋的甲骨收藏真品大部分早已公布,《金璋所藏甲骨卜辭》和《英國所藏甲骨集》爲學界所熟悉,但還有一些分散在其他一些出版物中。從史實還原的角度,曉娜通過方法斂、庫壽齡、葉慈等人與金璋的通信,追溯了金璋甲骨收藏的來源和公布情況。書裏還收録翻譯了一批中外學者跟金璋的未刊通信,很有價值。例如,方法斂1907年6月1日、18日寫給金璋的信,明義士1933年2月13日、15日的信,難得地記録了早期甲骨文研究的第一手資料。還有袁同禮1940年1月5日、7月24日、8月14日的信件,當時是十分艱難動蕩的抗戰時期,身爲北平圖書館代理館長的袁同禮,仍然孜孜不倦地同外國學者交流學術成果,並寄贈了剛出版的《長沙古物聞見記》,他寫道:“儘管政治混亂,中國仍然生產這種學術作品。”
今天的中外學術界,資料共用和成果交流都不再是難題了。更讓人欣慰的是,研究的深度前所未有。就拿曉娜的《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這部書爲例,可謂迄今爲止最全面、最深入的對一位英國漢學家的研究專著。英國學界自身也從未有堪以比肩的著作。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回顧歷史,我們深知當今這個積極的結果來之不易。還希望將來跨國度、跨文化的研究能給我們帶來更豐碩的成果。
謹與曉娜和其他年輕學人共勉之!
汪濤
於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2023年5月12日
後 記
本來不打算寫後記的,但想了想,還是要寫一下,因爲心中有話要説。
這本小書是在我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完善而成的。自2013年博士畢業以來,至今正好十年時間。想當初剛畢業的時候,徐義華師兄就語重心長地跟我説,抓緊時間把博士論文修改了争取早日出版。我嘴上是答應了,可心裹覺得急不得。金璋的論著都是英文,語言古拙晦澀,單是讀懂他的語言、理解透他的意思,就已經很費勁了。他的研究涉及甲骨文字的考釋詞條就有300多個,還有真假難分的庫1506家譜刻辭,這些都超出了我當時能够駕馭材料的能力範圍。我的博士論文雖然完成了,關於金璋甲骨學研究圖景的基本框架搭起來了,內容貌似比較豐富,但我自己清楚短板在哪裏,哪些論述是模糊而不到位的,哪些是無法決斷而故意回避的,尤其是文字考釋問題,現代學者對甲骨單字的釋讀和形義解釋不斷推新,令我眼花繚亂,更加不敢下筆。我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常言道“十年磨一劍”,我這本小書怎麽也要磨上十年再出版!今年正好是第十年。説實在的,這十年裏,由於工作的耽擱和生育了兩個寶貝,真正用來磨這把劍的時間屈指可數。然而,這把劍無論磨得好不好,現在終究是要亮出來,供大家檢驗了。
此書的出版,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宋鎮豪先生。我從2007年開始跟着老師研讀甲骨文與殷商史,讀完碩士再讀博士,2013年博士畢業後又留在古代史研究所工作,繼續在老師指導下開展學術研究。掐指一算,我在老師身邊,耳濡目染,已經16年了。我在學術上的每一點進步都歸功於老師的不斷提携和教誨。我的學術視野的開闊,不迎合不媚骨的學術追求,面對壓力坦然淡定的生活態度,都離不開老師的精神影響。老師一貫都是很嚴厲的,對學生要求也高,師兄師姐們都怕他,但老師對我是寬容的,我成果不多,他並不催我,只是教我做事的態度。正是由於老師的寬容,我才能够安然拖延,不急於出文章,才有足够的時間慢慢搜集資料,補充完善小書的內容。小書寫成現在這樣,雖然仍不完善,但至少我內心覺得拿得出手了,不會給老師丟臉了。
我還要感謝汪濤老師。我在碩士期間翻譯了汪老師的一篇論文,通過電郵寄給他審閲。汪老師利用回國的機會叫我過去面談,把逐字逐句修改過的譯文稿件交給我,並邀請我翻譯他從未出版過的博士論文,這令我十分感動。我讀博期間,汪老師積極幫我申請到英國的經費,並邀請我去倫敦大學訪學,搜集金璋的檔案資料和論文資料,爲我的學術研究打下了很好的資料基礎。正是由於整理和研究了劍橋大學所藏的金璋檔案,我的學術視野被打開了,開始關注西方早期甲骨學史上的一系列人物,比如金璋、方法斂、庫壽齡、明義士、吉卜生、德效弿、葉慈、白瑞華等,這也開拓了我日後學術研究的範圍。
感謝古代史研究所給予的寬鬆科研平臺,讓我有足够多的時間消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感謝先秦史研究室諸位同仁在學習和工作上對我的指導和幫助!感謝家人的支持和陪伴,尤其是多年來父母幫我照看兩個幼童,我才有時間躲到咖啡館或自習室專心工作。感謝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對本次研究的大力支持!感謝上海古籍出版社顧莉丹女士和姚明輝先生對本書的辛勤付出!
在小書即將付印之際,最要懷念的是我的師母何巧珍女士。翻看微信聊天記録,我們從2019年底開始微信聊天,師母時不時地會給我發一些老師的最新情況、書法作品,或者發一些哲理小文和短視頻,或者和我討論一些圈子裏的人和事。當然,師母説的最多的還是如何做人、做學問。師母的名言,“少管閑事多做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想就通;從別人身上找問題,一想就瘋”,“搞甲骨不是一日之功夫,別看有人起勁,未必能出成果。自己冷靜下來喜歡就去做,是人生樂意做事情,不是爲別人而做”,“做人良心不虧,做事執着認真”,“做好學問不追名利,冷靜思考學術問題”。這些既是師母對老師學術品格的總結,也是對我的不斷鞭策。師母對小書的出版一直寄子希望,她突然病逝的前一天下午,我去醫院探望,她還説起這本書,希望能盡快出版。現在小書就要付印,師母却已不在,令人悲痛不已。願以此書告慰師母在天之靈。
郅曉娜
於静心共享自習室
2023年5月12日
書 影
感謝上海古籍出版社惠賜書訊並授權發布!
微刊小編:芃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