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知丨刘钊:说字解词——保
保*
说字解词专栏
刘钊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说文解字·人部》:“保,养也。从人,从
“保”字像大人负抱婴儿的形象,这个“大人”就是“保母”“保傅”的“保”。“保”最初应该就是照顾抚育婴儿的人,后来变成一种职业或职官。《礼记·内则》说:“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保”不光要照顾抚育婴儿,还负有待婴儿稍长后对其进行辅导教育的责任,《大戴礼记·保傅》说:“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对稍长后的婴儿进行辅导教育,即《礼记·文王世子》所云:“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保”字的这个义项后世有一个同源词,即“鸨”字。“保”字的这个义项为何用“鸨”字来记录,目前尚无合理的解释。“保”是照顾教导孩童的人,“鸨”是管理教导妓女的人,又称为“老鸨”“鸨儿”“保儿”“抱老”。济南话把舞台上的媒婆和鸨母称为“老鸨子”,东北方言中把孵蛋的母鸡称为“老鸨(读为抱)子”。孵蛋母鸡的“老鸨子”的“鸨”,其本字猜测应该是“孵”字,当然用“鸨”或“抱”字也通,且很形象,这充分体现出“保”“抱”“孵”“鸨”诸字之间含意相因的关系。
古汉语中有些词,包含着两个立场相对的义项,这一点在“保”字中也有体现。“保”字像大人负抱婴儿的形象,大人就是“保母”“保傅”的“保”,婴儿就是“保子”的“保”。《大戴礼记·王言》:“上之亲下也,如腹心;则下之亲上也,如保子之见慈母也。”文中“保子”就是指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从大人的立场讲,是对婴儿的“抚育”“保护”“保佑”“保障”“保证”“持有”,从婴儿的角度讲,是对大人的“依仗”“凭恃”“依怙”“依附”“依恃”“依靠”。《汉语大字典》“保”字义项⑨为“依;附。”⑩为“仗恃;凭借。”《汉语大词典》“保”字义项⑫为“依靠,仗恃。”⑬为“归附”。其实《汉语大字典》义项的⑨和⑩,《汉语大词典》义项的⑫和⑬可以合并。如果说之间稍有差别,也是在不同语境下的义位变体,或是翻译成现代汉语后语感的微异而已。这些义项的词义就来自“保”字中与“大人”立场相对的“婴儿”对大人的“依仗”“凭恃”“依怙”“依附”“依恃”“依靠”。关于古汉语中“保”字有“依仗”“凭恃”义,郭在贻先生在《训诂丛稿》中曾有过专门论述。其实古书中这种用法的“保”字还有很多,且常常被误解,值得留意。如《韩非子·存韩》篇云:“韩居中国,地不能满千里,而所以得与诸侯班位于天下、君臣相保者,以世世相教事秦之力也。”《韩非子·奸劫弑臣》说:“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陵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系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两文中“相保”一词坊间各种注译本或不注,或译为“保全”“相安无事”“照顾”“护养”等,都是不合适的,“相保”就是“互相依靠”的意思。《汉书·朱买臣传》:“是时,东越数反覆,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颜师古注:“保者,保守之以自固。”按颜注非是,这里的“保”即“依恃”之义。《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延岑引张邯、任良共击异;异击,大破之,诸营保附岑者皆来降,岑遂自武关走南阳。……悉遣诸营渠帅诣京师,散其众归本业,威行关中。”胡三省注:“保,与堡同。”按胡注非是,“保附”为一词,不能将“营保”当成一词,因下文还有“诸营”可证。“保附”就是“依附”。
与“保”密切相关的词还有襁褓的“褓(又作緥)”,襁褓的“褓”本就作“保”,后加意符“衣”旁分化出“褓”,体现在字形中,就是“保”字早期形体中表示襁褓或缠束襁褓并连于大人肩背的带子的部分。“褓”的同源词有“胞衣”的“胞”。与“保”和“褓”相关的词还有“堡”,“堡”指有围墙的村寨或堡垒,字本作“保”,后加意符“土”旁分化出“堡”。“堡”与“保”字的“保护”“依恃”义相含,即“堡”内之人可依恃“堡”而得到保护,与“褓”字的“保护婴儿的包裹”义亦相因,即“褓”内之婴儿可依恃“褓”而得到保护。“褓”指保护婴儿的包裹,“堡”指保护人的带围墙的村寨或堡垒,性质相同,用途相近。
最后可据此图释稍作总结:“保”字像大人负抱婴儿形,从“大人”与“婴儿”相对的立场看,在名词用法上,“大人”就是“保母”“保傅”之“保”,后世的同源词有“鸨”,婴儿就是“保子”之保。在动词用法上,从大人角度讲,具体而微是对婴儿的“负抱”,扩而虚之则是对婴儿的“抚育”“保护”“保佑”“保障”“保证”“持有”,同源词有“孵”等;从婴儿的角度讲,则是对大人的“依仗”“凭恃”“依怙”“依附”“依恃”“依靠”。连接大人与婴儿的表示襁褓或缠束襁褓并连于大人肩背的带子就是“保(褓)”,同源词有“胞”。“保(褓)”又分化出“保(堡)”。
*本文为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出土文献学科建设与中国古典学的当代转型”(项目编号 G260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