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丨金理新:《上古音略》(修订版)(附:书摘、书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上教语言学 Author SJYYX
上古音略(修订版)
作者:金理新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23年10月
定价:298元(精装)
ISBN:9787572019425
作者简介
金理新,男,1964 年 8 月生,浙江温州永嘉岩头人,温州大学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历史语言学研究会理事,《民族语文》编委,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历史语言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在《民族语文》《语言研究》《华中国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著有:《上古汉语形态研究》(2006)、《上古音略》(2013)、《汉藏语系核心词》(2012)、《上古汉语形态导论》(2021)等。
内容简介
《上古音略》(修订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增删:
1.对2013版做了订正,主要是对音系本身进行修订,尤其是对中古汉语知庄组上古汉语读音的重新构拟;
2.对2013版的分析做了完善,如分析中古汉语来母的上古音需要离析边音和颤音的界线等。
3.在2013版的基础上,加强了上古汉语形态方面的论证。
金理新教授的《上古音略》一书对汉语上古音进行了全面的构拟和研究,对《切韵》音系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认识,作者从观察音系的分布来分析“重叠”韵出现的原因,以汉藏语系语言为历史比较材料,从语音形式分析上古汉语的语法形态关系,本书从研究的方法、使用的材料到研究的结论,都具有开拓性,为汉语上古音研究开辟了新的境界。作者以发展的眼光处理古代文献材料,善于通过材料(谐声字、韵书“《切韵》”等),演绎论证出一套具有较强解释力的上古汉语语音系统。
目录
第一章 中古音系 /1
第二章 中古介音的来源 /13
第一节 介音-i- (一) /15
第二节 介音-i- (二) /34
第三节 介音-j- /53
第四节 介音-w- /74
第三章 A类韵母 /85
第一节 a元音韵母 /87
第二节 e元音韵母 /101
第三节 i元音韵母 /122
第四节 u元音韵母 /135
第五节 ɯ元音韵母 /152
第六节 o元音韵母 /172
第四章 B类韵母 /181
第一节 a元音韵母 /183
第二节 i元音韵母 /195
第三节 e元音韵母 /205
第四节 o元音韵母 /214
第五节 u元音韵母 /223
第六节 ɯ元音韵母 /232
第五章 C类韵母 /243
第一节 a元音韵母 /245
第二节 u元音韵母 /251
第三节 i元音韵母 /258
第四节 e元音韵母 /267
第五节 o元音韵母 /272
第六章 其他韵母 /279
第一节 -ʔ韵尾 /281
第二节 -h韵尾 /296
第三节 -s韵尾 /309
第四节 零辅音韵尾 /318
第七章 流音和半元音 /339
第一节 边音 /341
第二节 颤音 /356
第三节 插音 /364
第四节 k-词头与流音 /381
第五节 s-或m-词头与流音 /395
第六节 半元音 j- (一) /408
第七节 半元音 j- (二) /415
第八章 唇塞音 /427
第一节 三等D与唇塞音 /429
第二节 三等A与唇塞音 /437
第三节 pr-类辅音丛 /454
第九章 齿龈塞音和擦音/467
第一节 齿龈塞音与流音的融合 /469
第二节 齿龈塞音腭化 /483
第三节 浊擦音z- /502
第四节 齿龈擦音腭化 /516
第五节 齿龈擦音塞化 /535
第十章 舌面塞音和擦音 /549
第一节 舌面塞音 /551
第二节 舌面塞音卷舌化 /566
第三节 舌面擦音 /581
第三节 舌面擦音卷舌化 /605
第十一章 软腭音、小舌音和声门音 /621
第一节 kr-类辅音丛 /623
第二节 软腭塞音腭化 /637
第三节 不送气清塞音弱化 /649
第四节 送气清塞音弱化 /664
第五节 浊塞音弱化 /678
第六节 软腭擦音 /693
第七节 小舌擦音 /708
第八节 声门音 /723
第十二章 唇、齿龈和软腭鼻音 /735
第一节 唇鼻音m- /737
第二节 齿龈鼻音n- /750
第三节 软腭鼻音- /762
第四节 带词头s-的鼻音 /775
附录(1):上古汉语辅音表 /788
附录(2):《诗经》用字音表 /789
参考文献 /839
书摘
韵书《广韵》收集了不少具有上述语音关系的异读字。我们从上述异读字可以看出同样的文字,中古汉语有-a和非-a异读。这种异读并非由于意义出现变化而产生的具有形态意义的异读,而往往是使用环境不同而产生的异读,或纯粹是无意义差别的异读。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这些文字用于记录专有名词时读-a,记录非专有名词时读非-a。专有名词具有逃避语音演变规则的能力,其语音形式往往具有滞后性。显然,读-a的是滞后的语音形式,而读非-a的是演变后的语音形式。这一点从亲属称谓“父”和“爸”之间的读音关系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从这种异读关系中,我们可以推定魚部的主元音应该是-a。具有相同语音条件的语词,因使用环境等的不同,语音演变速度也会不一样。有些语词会逃避语音演变规则,保持原有的语音形式,尤其是那些具有非语言特征的语气词,比如模拟自然界声音的拟声词。自然界的声音不会随语音演变而改变。如此,相同的语词会出现不同的语音形式。对于这种因音变而出现语音形式差异的语词,我们的先人会采用不同的文字记录。于是,相同的语词会有两个甚至数个记录文字。这种记录文字《广韵》搜集了不少。
——以上节选自《上古音略》(修订版)第88~89 页
龚煌城等学者都已经指出,汉语的之部跟藏缅语的前低元音a对应。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的之部、魚部都对应藏缅语的前低元音a 。这种对应关系跟汉代之部、魚部互文以及同对译外文的前低元音a一致。显然,之部、魚部是两个不同的韵母。两者尽管在《诗经》中可以合韵,但是彼此之间的界线仍然十分清晰。因而之部某些语词在藏缅语、汉代的汉语中已经跟魚部合流;或者之部、魚部本身就是一种形态关系,某些语词有之部、魚部两种读音。除了跟藏语的前低元音a对应,汉语的魚部也可以跟藏语的后元音o对应。这一点俞敏、龚煌城等学者都已经指出。试举之部的入声職部以及魚部的入声鐸部为例:
……
……
汉藏语音对应关系跟《诗经》職部、鐸部合韵正好一致。不过,職部、鐸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韵部。跟之部、魚部一样,職部、鐸部尽管有合韵现象,但是两者仍然有相当清晰的界线。汉语的職部、鐸部确实都可以跟藏语的ag/og韵母对应,但是两者藏语也有明显的倾向:職部跟藏语的og韵母对应而鐸部跟藏语的ag韵母对应。汉语的職部、鐸部之所以能够同时跟藏语的og/ag韵母对应,就在于我们在构筑汉藏对应时并没有考虑其中的形态意义。要是没有形态的介入,汉藏语音对应关系是多样的,不稳定的。
——以上节选自《上古音略》(修订版)第110~113 页
书评
《上古音略》是一部探索求真、新义迭出的好书。
——周及徐 教授
金理新教授《上古音略》重版,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上古汉语研究丛书”中有关汉语上古音研究领域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
金理新教授的上古音研究,在当今海内外同行之中可谓高屋建瓴,独树一帜。师承其同乡前辈,汉语音韵学大师郑张尚芳与潘悟云两位先生,金理新教授既对郑张-潘系统提出的“上古六元音”构拟有充分的继承,同时也突破师说,在许多重要构拟问题上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自我见解。
比如书中关于上古汉语声母半元音*j-的构拟问题,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上古音“新三家”系统,即郑张-潘、白一平-沙加尔和斯塔罗斯金皆接受蒲立本的意见,认为中古的半元音声母“以母”在上古汉语中应当构拟为流音*l-。对于这个“主流”意见,金理新在早年间就提出过不同的构拟思路,在《上古音略》中他对上古半元音的构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证据链条,主张以母及其谐声系中的相关声母,本为舌面或舌尖浊擦音。
除了使用丰富的古代文献和语言比较证据,《上古音略》中还吸收了最新的古文字字形的研究证据,辨明了长期以来的一些重要误解。如“邪”字左部偏旁,本不为“牙”,而是“与”字的讹变,一举廓清了长期以来关于上古“邪”及相关中古邪母字所谓的“喉牙音”谐声关系。
此外在韵部演变方面,上古鱼部演化到中古阶段发生的鱼韵与麻韵三等在舌齿音声母上的对立关系,一直是“六元音”构拟系统中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根据一般历史语言学的演化通则,如后代音类存在对立,则此种对立当映射到更早的语音差别。而鱼部字在中古鱼韵和麻三的两类映射,似乎不存在上古的音类差别。这一问题长期悬而未决。
《上古音略》第三章中采用极为细致的音类分析,指出麻三的舌齿音去声一类,实际由上古铎部入声受-s韵尾脱落而来,平上两类根据文献中的异读现象,当属语音演变中的不规范读音的羼入。此说虽未可谓对向来论难的一锤定音,但足称是对解决鱼韵麻三对立难题的重要推动。
金理新教授在上古音研究方面的成就向以观点独特、材料淹博著称,《上古音略》是金理新对其上古音体系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专业读者尽可由是书领略堂奥。
《上古音略》的修订再版,对近年来略显沉寂的汉语上古音研究而言,是一股强劲的回旋清风。自高本汉以来,向来有上古音研究“八大家”之说,《上古音略》在其后自成一家,足成阳九之数。
——王弘治 副教授
书影
感谢上海教育出版社惠赐书讯并授权发布!
微刊小编: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