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项特等奖!上海大学“挑战杯”斩获佳绩!

上海大学 2024-01-04


10月30日晚,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落下帷幕。上海大学在主体赛道荣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揭榜挂帅”专项赛获全国特等奖1项,同时该项目在最终擂台赛中获得“最具人气作品”团队。此外,还获得红色专项活动全国二等奖1项,揭榜挂帅专项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慰问了参赛师生,团上海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到我校作品展台参观调研我校参赛作品。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经过30余年的发展,“挑战杯”竞赛成为面向最广大青年学子的实践平台、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精神的第二课堂、提升青年学生协作能力和集体观念的有形载体。本届“挑战杯”竞赛强化校级赛事组织,吸引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评审制度更加科学,赛事权威性、公信力进一步提升。为积极推进十八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备赛工作,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学校前期通过举办“挑战杯”冬训营等系列活动强化备赛工作。在校领导、各学院以及相关部处的关心支持下,前期共有500余件作品申报,覆盖近5000名学生,形成了浓厚的学术创新文化氛围。


聂清副校长参观调研我校参赛作品

团上海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参观调研我校参赛作品


让我们来一睹今年获奖项目的风采!


主体赛特等奖


项目名称:“艺”呼百应,旧里焕新:艺术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分析所属学院:社会学院项目成员:周之叶、郑沅芷、张陈怡、罗苏妍、曹辰、高彧萌、赵晨阳、董霄指导教师:耿敬、王南溟、李朔严项目简介:项目以老旧小区艺术改造为切入口,深入调研和参与上海市陆家嘴街道14个社区艺术改造项目落地的过程。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目前社区治理存在公共议题设置索然、组织载体凝聚不足、社区治理激励阙如三个维度的困境,而艺术可以作为一种创新方式有效地缓解既有模式的困境。基于艺术融入社区的实践调研,深入分析艺术促进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分别从艺术议题如何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艺术项目如何搭建有效治理载体、艺术成效如何动员多元主体展开分析;再进一步探索艺术构筑城市社区公共性的新可能。专业艺术与社区生活的联结、党建整合多方社会力量、成效激发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目标的重要保障。同时与新闻传播学院和上海美术学院的学生实现紧密合作,参与策划“星梦停车棚”等多个改造项目,得到社区居民们的大力认可。项目就“艺术融入城市社区治理”这一新实践探索总结与展望,以期为我国现代化城市社区治理提供新思路。


“揭榜挂帅” 专项赛选题特等奖、

擂台赛“最具人气作品”团队

项目名称:基于集群自我意识与智涌的“海灵”信息采集控制模型所属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项目成员:宋子龙、陈曦、杜家辉、石钊翔 、张嘉朝、赵晓鸣、惠文博、吴建军指导教师:宋锐、解杨敏、钟雨轩项目简介:“海灵”寓意让控制模型像海洋的精灵一样飘逸灵动。上海大学“海灵”模型研发团队由未来技术学院7名研究生、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1名研究生组成,致力于通过多智能体协同的方式完成海洋区域信息采集任务。面向复杂海洋环境和动态时变场景下的区域信息采集任务需求,“海灵”控制模型重点解决了异构无人艇集群运动非一致性和多重任务约束下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一种创新的混合式集群协同控制架构,确保决策解的唯一性。同时,构建了多智能体任务均衡和冲突消解机制,提升集群复杂任务执行效率与航行安全性。未来,队员们将继续为我国海洋科技与装备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揭榜挂帅”擂台赛,团队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四个同获全国特等奖的学生团队同台竞技,在现场200名大众评审投票中以99票遥遥领先,获得“最具人气作品”团队。


主体赛二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和运动想象的脑控康复轮椅所属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项目成员:马跃、竭荣昕、曾慧、付饶饶、李深、柯思雄、李琦、徐柏洋指导教师:杨帮华、夏新星、杨扬项目简介:为了解决脑卒中患者康复与行动不便问题,本项目提出一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和运动想象的康复轮椅,康复轮椅将两种脑机接口技术结合,采用异步控制的方法结合增强现实技术,通过注视闪烁屏幕的方向图标控制轮椅的移动,在左转右转的同时使用电刺激仪带动患者肢体运动,让患者在使用轮椅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完成康复训练。本作品经过多次实验后推广至北京天坛医院进行试用,经过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验证能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主体赛二等奖

项目名称:农业保险助力粮食安全调查研究:以水稻稳产保供为例所属学院:经济学院项目成员:苏畅、毛润仪、汪文静、曹敬群、姚欣彬、范乐瑶、施雨菲、贺泽楷指导教师:刘亚洲、尹应凯、巫景飞项目简介: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就是守住国家安全的底线。本团队通过实践调研明晰我国水稻稳产保供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把握农业保险对分散农业风险、护航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现行农业保险的优化空间,创新设计“气象指数保险+储蓄”模式,从时空维度帮助农户分散农业风险,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这对我国未来出台支农政策以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指导意义。团队共由8名本研学生组成,包括经济学院苏畅、毛润仪、汪文静、姚欣彬、施雨菲、贺泽楷,新闻传播学院曹敬群,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范乐瑶,各学院学生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和学术素养,通力合作,展现了我校各学科交叉应用和求实创新的精神风貌。


主体赛二等奖

项目名称:高山与远方:“精准施策”育民族栋梁——基于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优惠模式的实践研究所属学院:社会学院项目成员:汪芷萱、黄焱堰、沈余飞、张承思、杨飞絮、王永健指导教师:范明林、汪丹项目简介: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在全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特殊性与文化特殊性,其整体教育发展基础较薄弱、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内部教育质量不均衡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亟待改善。因此,为探究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本项目以“高等教育优惠模式”为落脚点,通过对 30 余个西部民族地区的走访调研,对当地少数民族、汉族学生与教育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辅以对政策文本的梳理分析,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内高等教育优惠模式的发展。进而,分析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优惠模式如何因应民族发展的理论总方针与地方实际而转变的内在逻辑,并对高等教育优惠政策“精准施策”的成效及其尚存问题进行评估分析,最后从三方面对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优惠模式尚存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主体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戈壁滩上建花园,屯垦戍边塑精神——兵团精神的历史溯源与传承路径研究所属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项目成员:阿丽亚·叶尔布拉提、万世洁 庄仪霖、阿尔娜·吾木提、阿卜杜萨拉木·阿布力海提、郁琪琳、阿勒马斯·阿布都热依木、张颐熙指导教师王晴川、虞国芳、金桥项目简介:上海大学“兵团精神”创新实践团队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积极探索兵团精神的传承路径,深度讲述兵团故事、发掘兵团文化、弘扬兵团精神。该实践团队师生行程数万里,活动足迹覆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个师(市),发放问卷2668份,采访了270位兵团人,整理出十余万字的兵团口述史,完成了十万字调研报告。团队还创作了《兵团往事》系列纪录片,推出了兵团精神宣传片《小白杨礼赞》和《忆兵团往事,育时代新人》,发表深度报道《一对父子32年的亮剑团追寻路》《17年坚守:一棵白杨守边疆》等作品,受到“青春上海”“学习强国”等十余家主流媒体热情关注和报道,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红色专项活动二等奖

项目名称:平凡何以不凡?——讲述百位中国好人故事,传承党的百年红色基因所属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项目成员:潘志成、王雅迪、荆小溪、孙牵夕、曾颖、杨晓菲、徐一航、伊妹儿指导教师:严三九、王智君、朱珈仪项目简介:“讲述百位中国好人故事,传承党的百年红色基因”是上海大学青年学子自2021年6月起开展的社会实践项目。团队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受访对象年龄跨度很大,他们挖掘整理100余个好人故事,完成调研报告16万余字、融媒体作品142部。经过六十年的时光,如今的雷锋精神仍旧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子一步一个脚印,奔赴全国各地,只为做好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记录者、传播者。步履不停,笔耕不辍,他们拿起纸笔、扛起相机,不断挖掘身边的好人故事,以好人讲述为视角,从字里行间体悟伟大红色精神,以专业实践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揭榜挂帅”专项赛一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脉冲设计的CD-QAOA所属学院:理学院项目成员:王亚鹏、吴羽、姚航指导教师:陈玺项目简介:相较于传统的基于量子门的量子计算,团队采用更底层的脉冲调控方法,并结合绝热捷径技术(STA)开发了基于脉冲设计的CD-QAOA算法。研究以组合优化中的Max-Cut问题为例,展示了该算法具有高精确度和短操控时间等优秀特性。此外,该算法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生物制药、交通流优化、金融决策等相关问题。


“揭榜挂帅”专项赛二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模拟对话与动作生成的AI数字人赋能平台所属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项目成员:俞玮、曾佳文、王耀扬、冯赫阳、诸佳炜、郭超鹏、王菲、杨为致指导教师:王瑞、王向阳项目简介:本项目开发出一款AI数字人编辑平台,融合多模态生成技术,旨在为用户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数字人编辑体验。采用最新的深度学习算法,以打造高度逼真的数字人形象,全面支持多模态信息输入,能够根据个性需求与数字人进行互动。


“揭榜挂帅”专项赛二等奖

项目名称:分心疲劳驾驶检测所属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项目成员:朱硕、吕京、张涛、周子豪、赵毅指导教师:王永芳、陈伟项目简介:本项目是基于云端协同的疲劳驾驶检测项目,以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旨在开发高效、精准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通过抓取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表情、眼动和身体特征,提取出反映驾驶人员状态的关键数据信息,实时判断驾驶人员的疲劳状态,最大程度上降低因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风险。本项目采用云端协同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与处理、模型训练与优化,极大地提升了项目整体的研究与开发效率。团队成员由跨专业背景的上大研究生组成,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社会心理学和商科等专业领域。项目成员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项目运营经验,为项目的运营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进度管理。团队成员凝心聚力、共同合作,融合多领域知识,以开发出高效、精准的疲劳驾驶识别系统,为道路安全贡献上大力量。


“揭榜挂帅”专项赛二等奖

项目名称:GREAT告警定位所属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项目成员:彭中星、文涛、陆珉俊、谈伟伟、孙艺珊、刘逸飞、魏安琪、白洁松、胡爽爽、侯吟丞指导教师:徐树公项目简介:基于高精度烟雾检测模型对火点进行图像中二维像素点坐标的定位。以相机模型理论为基础,建模二维像素点坐标与地球经纬度之间的映射。打通检测定位流程,建立对火点快速响应的一体化监控平台。


“揭榜挂帅”专项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GREAT_DMS所属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项目成员:高一麟、钱建宇、魏清杨、薛晨晖、钟智勇、丁子骏、蒋骏、郭博慧、包美璇、丛敬儒指导教师:徐树公、陆恒杰、朱聪聪项目简介:基于多任务架构设计整体模型,共享主干网络精简模型架构同时利用多任务之间的相关性。设计置信度引导的困难场景优化方案,解决离群难例的数据标签歧义问题。引入了基于知识蒸馏的增量学习方案,在对局部数据进行单一标注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新/老类别的并行预测。


上大学子将“自强不息,道济天下”的校训精神镌刻在“挑战杯”的奋斗历程上,学校也将进一步强化育人功能,写好“挑战杯”后半篇文章,优化规章制度建设,共同维护好高水平赛事的声誉和公信力。新征程的大幕已经打开,让我们怀着满腔热情与奋斗之志在挑战筑梦之路上勇毅前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来源:校团委编辑:黄馨责编:周婷南


往期推荐

甘作传媒“新兵”!为人师表是这位上大老师践行数十年的信条

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

最美的上大之秋,来了!

点个“赞”和“在看”,和上海大学一起加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