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牌港资包装企业撤离大陆:究竟是走麦城,还是步李嘉诚后尘?

2014-11-21 关国平 包装地带

[摘要]继前段时间我们报导了合丰集团出售旗下位于东莞凤岗的纸品厂后,东莞再次爆出恒泰、群胜、信胜、洛琪、镇泰等老牌港资企业相继结业的消息。请看“包装地带”微编为您带来的详细报导。

开篇先说说什么是港资包装企业?

本文所指的港资企业,并非指90年代后期内地老板为了争取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在香港注册公司,资本香港一日游后再回到大陆兴办的企业。这类企业在中国铺天盖地,但并非本文所指的真正意义上的港资,比如美盈森、合兴、玖龙虽然打着港资的旗号,但并不属于本文讨论的港资企业范畴。

本文所指的港资是上世纪80年代初登陆中国开办的港资企业。这些企业家通常是解放前或解放初移居香港,在港英当局的管辖下成长,未曾经历过新中国的政治洗礼,也未在建国后三十年无休止的运动中受迫害。他们通常是在50、6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时期积累了雄厚资本,并在80年代初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机会在大陆开设工厂。这类企业的代表有理文、雅图仕、鸿兴等。

港资企业在一些外国资本对改革开放初期红色政权的经济政策还存在些许恐惧和狐疑时率先登陆中国大陆,为中国大陆带来了宝贵的资本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来,多数老牌的港资包装企业或撤资中国大陆,或抛弃包装实体转战其它领域。

客观分析港资企业撤资情况

那么,现在回归正题,近两年来合丰、华通、旺达、快联达、长盛、中大、华彩、有余等一大把在中国包装业界扬名立万的大型包装企业关厂的关厂,出售的出售,脱实(脱离实体经济)的脱实,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此,“包装地带”梳理了一下近两年来异动频频的港资企业,发现港资包企的异动大致可以归类为四种类型:

1、经营不善型:旺达、洛琪

比如刚刚在今年关闭全部五家工厂的旺达集团,其倒闭主因在于激进的扩张政策遇到了经济大退潮。洛琪的关厂主要是利润微薄、竞争激烈、管理不善,加上包装行业持续低迷,老板最终选择黯然关门。

2、提前跑路:华成、有余

“绝不赚最后一个铜版”,这或许是李嘉诚总是能够在风暴来临前全身而退的秘诀所在。当然,有如此想法的老板可绝不止李超人一个人。

深圳有余下属两家纸品厂,是一家年产值高达7亿的纸箱包装企业,该厂老板大邝生在2008年工厂如日中天的时候将两家出售给了日本凸版公司。虽然老板后来宴请当初为他效力二十年的大陆员工时老泪纵横,声称后悔当初出卖有余的决定。且不论这是否真的是大邝生肺腑之言,但如今看来,这绝对是高位出逃的范本。

无独有偶,位于东莞塘厦的华成纸品厂,也是一家产值两亿的工厂,老板洪重褀在2010年将工厂出售给了旺盈集团。事后看来,2010年应当属于08年4万亿刺激后包装行业的顶峰。

3、战略撤离型:快联达、合丰 、华通

2013年9月22日公司,高峰时期员工高达7000人的东莞快联达包装无任何征兆突然宣布倒闭。其总经理解释,由于海外订单急剧减少,这家企业股东不愿继续投资,决定撤离。

前不久,合丰集团宣布出售其在大陆的大本营--凤岗合丰纸品厂。合丰此次出售的不仅有大陆的厂房,还有香港的物业。合丰集团在大陆经营三十年,到凤岗合丰售出时,企业一直处于赢利状态。

4、转型其它产业:长盛、力嘉、中星

前天,香港长盛集团旗下包装事业的创始工厂恒泰纸业结业,长盛旗下的恒胜、群胜、信胜全部关闭,宣告长盛集团完全退出了包装行业。据悉,公司现在把主要财力物力和财力放在房地产及地皮经营上。

2012年,力嘉国际把横岗力嘉的工厂用地高价(据说是25亿,一说60亿)卖给另一家企业,斥资6亿在东莞桥头新建包装厂。此外,力嘉在湖南株洲买地兴建工厂一年多后,高价卖给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净赚1亿。

原中大集团现改名香港中星集团,集团老板近两年来频频将股权转让给某国企及CNA等企业。而且,目前公司已经将经营重心转向娱乐和融资租赁业务。

究竟是败走麦城,还是步李嘉诚后尘

撤退的港资包装企业规模大,名头响,影响力巨大,其给中国包装工业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示范效应不可估量。

“包装地带”看来,港资包企撤离中国,大致有如下原因:

1)房地产泡沫、天量印钞造成包装企业经营困难

港企自从2005年中国开始确立房地产经济支柱政策以来,中国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房地产大跃进。现在,其恶果已经暴露无遗。由于天量M2导致人民币购买力大幅贬值,造成实体企业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目前包装行业的普通工人的工资平均在3000以上,较十年前猛增一倍。但是企业的税务负担并没有实质性削减,加上垄断性企业也从民营和港资企业上抽取超额垄断利润,造成包装企业经营已然十分困难。

2)竞争加剧,企业亏损严重,企业不得不关门

由于包装企业早期利润丰厚,并且技术门槛不高,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同行竞争十分激烈。价格战、贿赂风弥漫了整个行业,最终导致企业亏损,在中国制造业退潮的大趋势下,眼见无望扭亏,遂停止挣扎。

3)土地财政的影响不容忽视

土地和空气、水等资源一样,本身是公共资源。现在的土地财政却给土地赋予天价,出售土地来维持地方财政运转,实质上是一种超前举债的行为,最终需由全民买单,由后代年轻人来偿还。很多企业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将90年代初在大陆购置的厂房用地高价转让,从而获取暴利。这一现象在包装行业不胜枚举。

4)中国政府一系列的政策错误,让港人失去信心

土地财政、08年的4万亿、国进民退、08年劳动法、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都给包装企业造成很大的负担,部分港资企业老板意兴阑珊,趁中国经济尚处于稳定时期抽身撤离。

5)不可预测的政治风险,近段时间以来的香港占中事件,让这种风险越来越大。

总之,港资企业撤离中国大陆,有些实属无奈,有些则是看空未来中国经济走势。但实体经济是支撑中国楼市、支撑政府财政、支撑社会稳定的基石,如果实体经济崩塌,中国经济可能面临失速的风险。

当然看多中国的港资老板 也大有人在,比如雅图仕集团的兄弟公司利奥集团,在三年前进军瓦楞柔印领域,现在又准备斥巨资进军彩印包装领域。在1989年之后,很多港资老板开始抽离资本离开大陆。结果选择留下来的港人赚得盆满钵满。长盛集团的老板洪东群就是典型例子,1990年恒泰纸业的股东纷纷移民撤出大陆,股份被洪东群全部买下,结果恒泰赶上了千年不遇的中国制造业狂潮。

看空与看多,究竟谁会胜出,相信只有时间才会给出答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