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爱上同事,未婚先孕,与亲生儿子分离,却“培养”出无数名流精英

说姐 精英说 2019-06-24


有这样一个女孩,仅从个人生活来看,似乎并不光彩——她爱上同事,未婚先孕,生下儿子又将其送往乡下,未能日夜陪伴。


与此同时,她却三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获颁法国荣誉勋章,被授予荷兰皇室姓氏,从事的事业,改变了百万人的未来。


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创始人——玛利亚·蒙台梭利。近年来,我们总会在学校、幼儿园与培训机构的前缀看到这个名词,它在教育界的火热,已是现象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但回首蒙台梭利的一生,却充斥着反抗与斗争,也盈溢着心酸与无奈。始终不变的,只有一颗不分国界的献身教育之心。


如果你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那么一定不能错过她的故事与理念,正如她的遗言所讲:“看着我,更要看我指引的方向。”


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


1870年,意大利东部港城安科纳,一个女婴降生在一个由政府官员与家庭主妇组成的中产家庭。父母爱怜地给她取名为玛利亚,也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蒙台梭利。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所出生的那个年代,是一个对女性十分不友好的年代。当时的大学教授,甚至会发表这样的研究成果:“由于女性的大脑比男性小,因此女性并不适合进行学习。”


相比之下,她们更适合待在家里,相夫教子,成为主妇就是既定的宿命。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在如此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蒙台梭利是不幸的,因为她注定会遭遇许多世俗的桎梏;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位成长于书香门第、相对开明与有主见的母亲。


意大利人物传记迷你剧《玛利亚·蒙台梭利:为了儿童的生命》还原了一个场景——当蒙台梭利的父亲深信女儿的将来就是嫁人,在事业上顶多成为一名教师时,母亲却发话:


“如果一个女人将自己封闭在家中,那么她永远都不会学到任何东西。”


图片来源于《玛利亚·蒙台梭利:为了儿童的生命》


在母亲的影响下,蒙台梭利并不认同主流思想下女性应有的人生轨迹,她热爱读书,热爱钻研,并不顾父亲的反对,执意念了技术中学,成为全校“唯二”的女学生之一。


她骨子里就有一股劲,别人越是认定她做不了什么,她就偏要去做,以证明自我。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这样的固执与不听话,多多少少引发了父亲的反感与忧心,父女之间的冲突,也在蒙台梭利打算报考医学院时达到了顶峰。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在父亲看来,让女儿出去上技术院校,已是破天荒的宽容与特许,结果女儿还要得寸进尺去学医,要知道,当时的意大利根本就没有女医生,医学院完全是男人的主场。


稚嫩的少女坚持着自己的医学理想,和父亲顶了嘴,她甚至撇下一句话,宣告自己死活都不会做那些女性“才能做的事”。


“做什么都不当老师!”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彼时才20岁的她不会知道,自己的后半生,却在阴差阳错中朝着教育不断靠近。


1890年,在父女斗争中赢得胜利的她,以优异成绩进入了医学院。那一年,意大利仅有132名女性进入大学,其中绝大多数学的还是人文学科,换言之,是为了“做老师”。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拿女儿没办法的父亲,不得不在蒙台梭利报道的第一天“护送”着她上学,因为在当时的意大利,女性独处街头会遭到非议。


父亲的反对虽然简单粗暴,但总归还是出于疼爱女儿的心,而在真正进入大学以后,蒙台梭利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图片来源于《玛利亚·蒙台梭利:为了儿童的生命》


男生会用或警觉或玩味的眼光,打量着这个学院里仅有的女学生,有人吹口哨“你是来找丈夫的吗”,空气里弥漫着嘲讽与不屑。


的确,在医学这个被视作男性专属的领域中,一个女人,让他们深觉给专业蒙羞。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校园中的性别霸凌,蒙台梭利体会过不少:


她被强制要求必须要所有男生入座后,她才可以入座;课堂上,总有人故意挡住她的视线,制造障碍,让她看不见教授的板书;小组作业中,她也总是被孤立的那个。


更糟糕的是人体解剖课,面对裸露的尸体,有女人在场显然“不合适”,到最后,她不得不等到下课之后,夜深人静之时,一个人跑到太平间里研究人体、练习解剖。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以上种种,都让20岁出头的蒙台梭利怀疑人生,在巨大的压力下,她几近放弃。


有好几次,她都想到写信要求退学,但不愿服输的心态又拉扯着她,让她犹疑不决。


在沮丧中,蒙台梭利偶遇了一个罗马街头的乞丐小孩,她惊奇地发觉,这个孩子虽然衣不蔽体、浑身脏污,却聚精会神地玩着一小张红纸,好像那才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这个有趣的现象吸引了蒙台梭利,她从这个孩子的专注、认真与好奇中获得了鼓舞,而在很多很多年以后她才明白,孩子的天性中,本就蕴含着更多足以触发变革的力量。


整理好纷乱的思绪,蒙台梭利重新回到了学校,她用比以往努力千百倍的态度投入学习,遇到男同学的冷嘲热讽,她毫不畏惧:


“你们吹得越猛烈,我就飞得越高!”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就这样,蒙台梭利一路在医学领域读到了博士,从1890年到1896年,仅仅用了六年时间,就成为了罗马大学第一个医学女博士,也成为整个意大利第一批女博士之一。


她又一次成功地证明了自己。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她改变了万千孩子的命运

却与自己的孩子分离


1896年,博士毕业后的蒙台梭利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了她的医学事业当中。


她成了当时唯一一个持有执照并配有助理的女医生,在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成果,并在罗马大学医学院教授课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蒙台梭利是当之无愧的学霸级女神。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如果她后来没有成为教育家,历史上会多一位名垂青史的医学家也未可知,然而,就像是命中注定那般,蒙台梭利遇见了一群孩子,牵引着她朝着教育事业不断前进。


随着蒙台梭利接到新任务——在罗马大学精神科门诊开展工作,她在走访精神病院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许多孩子。


他们大多都是孤儿,或呆或傻,在精神病院里过着毫无生气的生活。外界的欢声笑语、鸟语花香仿佛离他们很遥远,在这里,只有如死亡一般的寂静与沉默。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她发誓要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起码,要帮助他们找回尊严,找到在这个文明社会里基本的位置。


她联合另一位精神病领域的专家——蒙特萨诺博士,为这些精神病院的孩子们开设了一个康复项目,一开始,他们的确尝试着使用医疗手段,但到头来却收效甚微。


图片来源于《玛利亚·蒙台梭利:为了儿童的生命》


就在此时,蒙台梭利想到,对于儿童们来说,最重要的或许并非治疗,而是教育。


她也观察到,这些孩子虽然看着愣愣的,但在玩弄小物件的时候却异常专注。她突然想起了那个在街头专心玩纸片的乞丐孩子,仿佛一道闪电击中了她——任何孩子,是否本身就具有主动探索并沉浸于此的专注性?


图片来源于《玛利亚·蒙台梭利:为了儿童的生命》


那么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完全可以“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天性,帮助他们成长。


蒙台梭利潜心开发了一套很像玩具的教具,将拼写与数理能力的锻炼融入其中。


图片来源于《玛利亚·蒙台梭利:为了儿童的生命》


她引领着孩子们沉浸在各式各样趣味横生的教具中,带着他们触摸并感受每一个字母与数字,当其中一个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孩子顺利摆出她的名字时,她几乎喜极而泣。


图片来源于《玛利亚·蒙台梭利:为了儿童的生命》


儿童具有探索与专注的天性,感官学习是帮助他们开发潜能的重要方式,在内在驱动力的支撑下,将迎来阅读与写作的爆发期……


带着蒙氏教育方法的雏形,蒙台梭利将精神病儿童们带入了意大利国家考试的考场,她谎称这是一群正常孩子,想要看看在创新教育方法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和接受传统课堂填鸭式教育的孩子们相比,是否会有进益。


结果,蒙台梭利的方法胜利了。


图片来源于《玛利亚·蒙台梭利:为了儿童的生命》


如果当时有热搜的话,蒙台梭利绝对是高挂榜首、几天都撤不下来的那种类型,可就在她和她的教育奇迹红遍大江南北的同时,她本人却陷入了一段“不光彩”的关系中。


在为精神病院孩子谋福祉的过程中,蒙台梭利和她的同事——年轻的蒙特萨诺博士相爱了,虽然处于热恋,她却不愿步入婚姻。


因为在当时的意大利,一旦她成为蒙特萨诺夫人,就意味着她不得不放弃原有的事业,回归到相夫教子的角色中来。


对此,蒙特萨诺表示了理解,并向爱人承诺,自己也会终生不婚,保持忠贞。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然而,就在蒙台梭利怀上对方的孩子之后,却得知了他与其他女人订婚的消息。


她疯过、哭过、闹过,却无法改变被背叛与抛弃的事实。绝望之中,蒙台梭利还是生下了一个男孩,并在世俗压力下将孩子送往了乡下,以避免成为“未婚妈妈”的尴尬。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那一定是蒙台梭利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光。


她心灰意冷地离开了与前任相遇相爱的精神病院,转而回归校园,用读书科研来逃避现实的苦楚,仅仅三年,她钻研了大量教育学书籍,又让自己成为了一名人类学教授。


随后,她受到政府官员邀请,在罗马圣罗伦佐贫民窟,为穷苦儿童筹建“儿童之家”。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说起来也是讽刺,蒙台梭利将一生的热情都奉献给了儿童教育,自己却无法参与亲生儿子的童年,这样的她,过得并不容易。


一个她备受尊敬,将蒙氏教育继续推广并应用在贫民窟孩子的身上,并愈发确信——最好的学习,就是通过儿童自发的探索。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另一个她却卑微而苦涩,只能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溜到乡下,以陌生人的身份接近儿子,给他送些东西,陪他说说话。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称职的教育家,不称职的母亲,这是蒙台梭利的两面。如此无奈,又如此令人唏嘘。


在法西斯阴影下流亡

葬在异国他乡


虽然背负着在当时饱受诟病的“未婚妈妈”身份,但蒙台梭利的教育事业,的确自创建贫民窟的儿童之家以来,有了质的飞跃。


贫民窟的顽劣孩童,又一次在蒙氏教育法的熏陶下变得遵纪而有礼,好学而慎行。传统的僵化填鸭式课堂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应孩子需要、尊重孩子个性的教学环境。


1909年,蒙台梭利也开始着手出版并翻译相关的教育方法书籍,开设培训中心培养新一代蒙氏教师,在远如印度、日本这些国度,也有蒙氏学校的兴盛与建立。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在美国,蒙氏教育更是受到了巨大的欢迎。


1913年,全美就已经有了超过100家蒙台梭利学校,其中还有一家位于白宫的地下室,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千金一手创办。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全球各地关心教育、心系下一代的有识之士,都将蒙台梭利奉为教育界的先驱。


人们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接近并盛赞蒙台梭利,但这其中就有一个人,却对蒙台梭利的后半生产生了无法逆转的影响。那就是意大利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回首蒙台梭利的一生,她绝非一个热衷于政治的人,她与所有喜爱儿童的教育工作者一样,反感战争,爱好和平,并认为孩子是人类的希望,教育是进步的阶梯。


在一战期间,她不顾自身安危辗转于各国,努力为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孤儿们开办蒙氏学校,重塑下一代的希望与未来。


但这样的她,却在二战爆发前接受了墨索里尼的邀请,与法西斯独裁者站在一起,共同将蒙氏教育方法应用于整个意大利。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有研究者表示,这更像是一种互利关系。


墨索里尼期望用这种高效教育方法,培养听话而守纪的机器;而蒙台梭利则希望借助领袖的力量,全面推广自己的教育模式。


她是有私心的,但从根本上而言,她从未真正屈服于那些反人类的理念。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1931年,当行事日益暴戾的墨索里尼突然要求全部蒙氏教师都必须效忠于法西斯主义,并勒令蒙氏学校的孩子们穿上特质军服时,蒙台梭利终于忍无可忍地爆发了。


在意大利迷你剧《玛利亚·蒙台梭利:为了儿童的生命》中,一个颇具戏剧化的场景被呈现——蒙台梭利直接在新学校的就职典礼上表示无话可讲,甩脸色给墨索里尼看。


后来,她对闻声而来的政府官员们说,自己辞职了,并且很快就会离开意大利。


图片来源于《玛利亚·蒙台梭利:为了儿童的生命》


蒙台梭利的“预言”没有错,自那以后,她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漫长流亡生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再回到自己的故乡。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她的儿子在得知真相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母亲身边。虽然对外蒙台梭利仍旧得宣称他只是自己的侄子,但在流亡中,母子团聚无疑是最好的礼物。


图片来源于《玛利亚·蒙台梭利:为了儿童的生命》


离开意大利的蒙台梭利,在荷兰和印度逗留数年,尤其在印度,受到甘地邀请的她,一力为当地的穷苦孩子创办蒙氏学校。


那种学校条件简陋,仅仅用棕榈叶子盖成,但每建成一所,就会有数百名孩子赶来上学,这让蒙台梭利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她没办法阻挡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关闭所有的蒙氏学校,更预见不到希特勒在德国焚毁所有与蒙氏教育相关的书籍,她能做的,只是每到一个地方,就为当地孩子奉献一切。


而由她所引导的这场教育革命,意义之深远,影响之广泛,一直持续到现在。



1952年,81岁的蒙台梭利在荷兰逝世。


时至今日,全球各地已有8000多所专门的蒙氏学校,以及14000多家或多或少地应用着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普通学校,如果算上私人机构,这个数字可能还要再翻倍。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有众多的名流富豪、行业精英都曾经就读于蒙氏学校,算是她的“学生”,其中,就包括谷歌、亚马逊及维基百科的创始人。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玛利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的一生是曲折的,她努力打破了时代的桎梏,挑战不公与歧视,却也经历过不光彩的恋爱、未婚先孕的窘境,缺席了自己亲生儿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那几年。


每个人都无法预见自己的生命走向与人生轨迹,只是遵循本心,坚持做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事,蒙台梭利便是如此。


而这份坚持,终将在无形中改变世界。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获取文中所出现节目的播放地址

打开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教育”


作者: 克里斯,精英说90后小编,香港传媒小硕,一个脱离高级趣味涉猎广泛的嗷星人。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公众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并按照转载要求来转载,违者必究。


References:

BBC纪录片 《玛利亚·蒙台梭利》

意大利Canale 5频道迷你剧 《玛利亚·蒙台梭利:为了儿童的生命》

小童视界  《献给身边的玛利亚·蒙台梭利们》

安潇AnnXiao   《这个精神气质非比寻常的女孩,成了未婚妈妈、被迫放弃自己的儿子,却用爱与教育改变了百万儿童的命运》

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师资培训部  《【图】带您了解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的生平》

中国教育研究 《蒙台梭利教育法:让孩子独立“做自己”》

Maria Montessori - Wikipedia

Biography of Dr. Maria Montessori | Montessori Australia Foundation

Maria Montessori | Biography & Facts | Britannica.com

What is Montessori Education? — Montessori Northwest

Maria Montessori: Learn about her teachings, life and lasting legacy 

Dr. Maria Montessori: An Innovator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海外留学、文化、生活,尽在精英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