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3岁无儿无女,耗费12年“拿命办学”,改变1645名女孩的命运,没钱没权的她救了一代人

Cheryl 精英说 2021-06-17


最近,“姐姐来了”四个字被赋予了一种令人动容的魔力。


“养父性侵案”中为李星星辩护的中国首位专职公益女律师郭建梅,到网络上多位女艺人集体发文为星星发声,她们的努力都被网友们总结为“姐姐来了”


图片来源自网络


因为身为女性,所以她们更能看到女性的痛苦,更能体会女性受到的压迫。一句“姐姐来了”不仅是简单的口号,更是一股实实在在的力量。


而在遥远的云南,还有一位这样的姐姐。


她一生清贫,12年“拿命办学”,建成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


她没有家庭、没有孩子,但这一千多名女孩都叫她一声“妈妈”。


她就是张桂梅。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为了省钱,她多年不吃肉,后来吃点肉就会呕吐;为了让女孩们能够上学,她跨越山路,一家家登门家访;为了照顾学生,她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吃住都和孩子们一起......


即使是在这个不宣扬“自我牺牲”的年代,她身上所具备的最纯粹的奉献精神和最真挚的教育使命感,都让每一个看到这个故事的人心生动容。


她说,不论是多是少,改变一代人的命运,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


“班级里莫名消失的女孩”


张桂梅,祖籍辽宁。


在她只有18岁的时候,跟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并在这里认识了自己深爱一生的老公。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他们彼此相爱,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就在张桂梅以为自己的余生都会在这个宁静的云南小城度过的时候,1995年,丈夫突然因病离世。


万分悲痛的张桂梅不愿继续留在这片充满回忆的土地,选择来到更为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教书。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她刚来华坪县民族中学教书的时候,发现班级里的女生数量特别少。甚至有时候课程刚上到一半,一些女生就从课堂上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张桂梅觉得奇怪,跑到大山里,决心一探究竟:“这是我的学生,我得负责把她们找回来”。


然而大山里是另一个世界,这个原该坐在教室里接受教育的女孩被迫早早嫁人,生儿育女,重复一代又一代背靠土地的生活。眼前的现实让张桂梅感到愤怒,她惋惜地说:“才刚刚十几岁的姑娘啊......”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在贫苦落后的山区,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


有一次,她发现一个高三女孩突然不来上课,于是去家访询问缘由。发现小女孩的妈妈把大女儿留在家里干活,却把刚上初二的儿子送去县城里补习。


张桂梅气的骂她:“你脑子有病啊?你姑娘是高三,是要高考的!你不送她补习,反而送小的去?”


对方却理直气壮地回答说:“可他是儿子。”


张桂梅敏锐地察觉到,让这份贫穷延续的,不是行为的懒惰,而是思想的无知和愚昧。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张桂梅除了教课,做得最多的事就是跑进大山,追回女孩:“我拼老命,一边教书一边往回找孩子。”


学生家里没钱,她自掏腰包,也要请求家长让孩子继续回去读书。


可是,钱是有数的。为此,张桂梅只好一省再省,她说:“最起码,让我自己教的班级里50多个孩子不会因为交不起书费辍学。”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生活清贫、工作繁忙,日积月累,张桂梅的身体开始拉响警报。


1997年7月,张桂梅因病入院。然而,当年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如今轮到自己,凭借这两年的微薄收入,根本无力支撑。


但等她从医院检查回来的时候,学校的老师和县长找到她,对她说:“张老师,你不需要怕,你别看我们再穷,我们都会救活你。”


接下来,县里组织了捐款,乡亲们五元、十元的帮扶,一共筹到了6000元的医药费。


这6000元,成为了张桂梅的救命钱。提起往事,她声音哽咽:“我没能为这个小县做过什么贡献,却给他们添了这么多麻烦。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能多活两年,我能做些什么有价值的事情呢?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病愈之后,张桂梅把“感恩”深深埋进了自己的心里,把全部精力都投注到了教育事业当中。


她每天五点多就起床,担任多门课程的教授工作,经常批改作业到深夜时分......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2001年,张桂梅还兼任了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院长。一开始,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2岁,最大的只是12岁。为了照顾这些孩子,张桂梅干脆和孩子们住在一起,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回去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儿童之家的工作和教学工作中的亲身经历,让张桂梅的内心萌生了一个想法,她想创办一所学校,让这些山区女孩们能够免费接受高中教育。


她说:“我不甘心,我就是想让女孩上学。”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我有一个建学校的梦想”


面对一座全免费的女高梦想,张桂梅这么多年积攒的积蓄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没有人脉,没有财富,作为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奉献了多年的老师,张桂梅手中仅有的不过学校和政府颁发的“优秀教师证”


思来想去,张桂梅只能选择最“朴素”的方法——一点一点去募捐,她形容自己就像是个“乞丐”。


不上课的时候,她就带着自己的优秀教师证件和个人身份证走街串巷,去找人筹集经费,五块也好,十块也好,她想着积少成多,总会成功。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但她真正走上街头的时候,接收到的不总是同样的善意,有人冷嘲热讽,有人视若无睹,有人恶言相向:“你戴着一个眼镜,斯斯文文的,做什么不好,怎么做一个骗子呢?”


为了筹钱,张桂梅四处奔走,甚至被工厂里的保安放狗咬过。无助的她疲惫地依靠在街头沉沉睡去,醒来时已经是万家灯火。那时候没有人相信她,梦想的信徒,只有张桂梅自己。


整整5年时间,她只筹集到1万元。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但就在张桂梅打算放弃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情让一切出现了转机。


2007年,张桂梅当选人大代表,前往北京开会。在排队入场的时候,她被一位女记者拦住。


女记者提醒她摸一摸自己的裤子,她才发现上面赫然一个大洞。因为经常去到大山深处家访,身上的钱又都捐给了学校和贫苦的孩子,衣服碎了这么一个大洞,自己却没有察觉。


记者对她说:“等你开完会,我来接你,我想听听你的故事。”


第二天,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登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这个疯狂而伟大的梦想获得了来自全国的支持,张桂梅知道,也许自己的女高梦有了实现的可能。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很快,华坪县委、政府协调出土地,省、市党委政府划拨了100万元的办学经费,帮助张桂梅完成梦想。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建成。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我改变的是一代人”


学校落成之初,苦难重重。


华坪女高第一届招收了 100 名学生,其中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因为入学分数没有门槛,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成绩始终提不上去。


其实外界一开始并没有对华坪女高的升学率有太高的要求,老师们觉得这里的孩子目标能够考上职大就够了,但张桂梅觉得远远不够:“如果只是想考职大,那不需要来到这所高中。我要求我们的孩子们,至少要考上二本。”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张桂梅的严格要求让不少老师打起了退堂鼓,加上学校条件简陋,建校才半年时间,17个老师中有9个顶不住压力,选择了辞职。


眼看着学校就快要办不下去,县里计划将学生分流到其他高中继续就读,并承诺依旧全免费。桂梅内心充满了失落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但她整理老师的资料准备任务交接时意外发现,8名老师中有6名是党员。她迅速把老师们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革命战争年代,党员在,阵地就在,今天我们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死守这块教育扶贫的阵地。”


大家对着墙上临时画的党旗宣誓,话没说完,在场的人都泣不成声。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从此以后,“放弃”这个念头被这群冲锋陷阵的教育战士们彻底抛诸脑后,整个学校施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华坪女高的孩子们,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夜里12点后才休息,3分钟内要从教室赶到食堂,吃饭不超过10分钟,每件事都被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


尽管外界都在批评“埋头刷题”的教育方式不好,但张桂梅没有办法。缺少顶尖的师资力量,没有足够的财政资源,女高的孩子们能够拥有这样的教育机会,已实属不易。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埋头苦学到深夜的样子,张桂梅不是不心疼,但她说:“我不这么干,我的学生就上不了浙大。我的学生可以考到浙大、厦大、川大、武大。”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去年,华坪女高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但张桂梅还是不满意,她希望她的孩子们都能上一本、双一流、甚至是清华北大。


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孩陈明思说:


“我想考出去,东三省,因为那里比较远。我不想局限在这个小小的地方,我想走出去。我们那个村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同龄人就已经结婚了,生小孩,干农活。”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从办校至今的11年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走出大山的孩子们,毕业后的第一个月工资,全都自愿捐赠给学校,帮助下一届的女孩们继续学习,创造奇迹。


张桂梅说:“我不提贫困,贫困对女孩来说,也是一种隐私。我们就叫大山里的女孩。” 


她像一位母亲一样保护着这里的女孩,不光是要改变她们的命运,还尊重她们的隐私,给予她们走向无限可能的自信。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我付出的几乎是生命”


记者问:“为了这所学校,你付出了什么呢?” 张老师笑了笑:“我几乎付出了我的整个生命。”


从女子高中创办的那一天,张老师就完全舍弃了自己的生活。她和学生一起住学校宿舍,凌晨起床,深夜入睡。


一开始她是孩子们的老师,但后来,她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 10 余种疾病。她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肺部有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


图片来源自新华网


6年前,因为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张桂梅停止了授课,转入幕后。她每天负责检查水电安全,督促大家起床吃饭、锻炼身体、巡视课堂,她又成为了孩子们的保安、宿管,以及她们口中最亲切的“妈妈”。


她无儿无女,却成为了这一千多个女孩的妈妈。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不仅仅是张校长,为了维系学校正常的教学体系,仅有的8名老师轮番上阵,咬牙坚持。


男老师结婚的时候,头一天结婚,下午就回来上课。女老师开刀做肿瘤手术,医生刚说她能自己穿衣服了,就立刻收拾出院,赶回来上课。


所以张校长说:“我们的成绩,是用命换来的。”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张桂梅每年都会迈进大山深处,亲自家访。办学11年,家访走过的路将近有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基础差没关系,读不起没关系,只要你想,这里永远为你敞开大门。


十多年来,张桂梅把“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改变贫困”的理念传递到大山的更深处,传播到更多人的心里,去挽救更多女孩的命运。


周围人都担心她的身体,医生甚至说她的生命可能不会超过2年,只有她不在乎:“我的病我知道,没法治,如果把时间留给治病,那孩子们怎么办,我不想留有遗憾,要对得起这片热土!”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这么多年过去,她先后荣获过“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等许多荣誉称号。


但对于张桂梅来说,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她把多年来积攒的奖金、工资和社会各界捐赠的10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了山区孩子和教育事业。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从清晨拿着小喇叭喊孩子们起床,到夜晚一层层地巡查完教室和宿舍楼,回到位于顶层的小房间里,不是不想拥有自己的时间,只是一忙活,一天就过去了。


因为身体不好,张桂梅上楼的时候,只能用手拉着栏杆,攀扶着前进,记者问她为什么不住在一楼,她摇摇头说:“反正每天都是要查房的。”


推开小房间的门,她没有独立的房间,作为一校之长,张桂梅只占用了一张窄小的单人床铺。记者好奇道:“为什么要住在靠近门边的位置?”张校长回答说:“靠门近一点,那有什么事,我不能第一个出去挡着点什么啊?”


她能够挡住点什么呢?

 

可能是挡住那些“女子读书无用论”的愚昧思想;挡住那些企图把女孩拉离课堂、早早结婚的家长;更挡住那些外界对女子高中一切“不可能”的质疑和偏见。她用自己柔弱的身体,排除万难,为女孩们编造了一道通往光明未来和无限希望的道路。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一开始办校的时候,张校长觉得自己也许只能坚持一两年,但等到真正迈入校园,踏上讲堂,大山里女孩儿们充满希望的眼神,让她不忍舍弃,更不愿舍弃。


从当初那个近乎于天方夜谭的梦想到如今一本率全市第一的奇迹,张校长默默地扛住了一切,而这一扛,就是很多年......


图片来源自面对面采访


作者:Cheryl,精英说90后作者,英国海归,用心写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Reference:

央视视频《面对面: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

中国青年网:张桂梅:一千多个孩子的“妈妈”


魔都夜跑火热来袭🔥




CITY NIGHT JOGGING 魔都夜跑火热来袭6公里趣味通关跑等你来挑战!运动,社交两不误获得保持快乐、满血复活的能力7月4日(周六)19:00
更多详情扫描海报二维码小伙伴们一起报名吧!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