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美国女孩因买不起卫生巾被迫辍学:被忽视的“经期贫困”背后,是隐性的“月经羞耻”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梅洁在文集《西部的倾诉》中这样写道:
她们的女儿长大,像母亲的童年一样去放羊、去捡发菜,去挖甘草根,再长大像母亲少女时一样用破布袋草木灰侍弄月经。
她们经历着"贫困——得不到教育——愚昧——更加贫困"的人生怪圈,而西部低素质人口却在成倍翻番地剧增。
这部20年前的西部报告文学,尖锐而犀利地指出了一个当今世界仍普遍忽视的女性困境——“经期贫困”。
每个月,世界各地的女性,不论是身陷贫困的肯尼亚,还是跻身发达国家已久的美国和英国,许多女孩都被迫穿上带血的裤子,为没有足够的卫生用品而烦恼,为“月经来潮”感到尴尬和羞耻......
图片来源自网络
当五分之一的美国女孩因为买不起卫生巾被挡在校园门外;当“月经羞耻”无时无刻不捆绑和束缚着女性的一生;当正常的生理规律被污名化,冠以“肮脏”和“恶心”,被视为谈论的“禁忌”......
我们如何以一颗平常心面对“月经”,将成为这个社会正视女性困境,打破“经期贫困”的重要一步。
“因为买不起卫生巾,
我只能辍学”
“月经贫困”(Period poverty)指的是,女性因经济负担能力不足或受落后观念等因素制约无法在经期内得到足够的卫生用品,从而无法有尊严地度过生理期。
根据 Always Confidence 的调查,近五分之一的美国女孩要么提前辍学,要么就是因为无法负担起经期产品而被迫旷课或辍学。
面对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信息,美国一档综艺节目和 Always、Walgreens 合作,请女性匿名分享她们关于“经期贫困”的秘密。
我们或许很难想象,不仅仅是在贫穷落后的印度和肯尼亚,就算是在这些发达国家,女性依旧普遍面临着由生理期带来的贫困问题。
当她们买不起这些卫生用品时,就可能因此而缺课、失业,甚至面对外界的指指点点和异样眼光。
在美国,卫生用品被归类在“非生活用品”的品项,需要缴纳更多的商品税,并且卫生用品不包含在医保中,也没有任何补助,整个社会都在“无意识地”忽视女性的基本需求。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在2016年的访谈中回应过这个问题:“我想这是因为大部分负责税制制定的人都是生理男性,而他们并不完全了解女性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第一次买卫生产品靠的是我自己一个人,并且直到如今。
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累加起来有多贵,特别是还要给比我年轻的妹妹购买,这意味着,当我要购买新一批的用品时,我们几天都吃不上东西。
CBSN的纪录片《月经》中就曾描述过这样一个现象:
每隔一段时间,公厕中的卫生纸总是被偷走,那一定是附近的女性做的,因为她们需要将免费的卫生纸当作替代的卫生用品,而那是她们无力负担的。
图片来源自网络
即便女性因此蒙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在当前社会,月经在家庭和社会中,仍然是一个禁忌的话题,外界的沉默和回避更在不知不觉中加重了女性的“羞耻感”。
在来月经期间,我不被允许进入厨房并操作,这让我感到非常羞耻。
我会非常谨慎是不是有弄脏衣服,并且有一点点感到恶心。
我觉得对于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事情感到羞愧是有点疯的,即使我自己对此感到羞愧已经有15年了。
只是,月经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理规律,并不应该成为女性受到“批判”、“鄙视”和“惩罚”的理由。
纽约议员格蕾丝曾表示:“有些女孩买不起这些产品,就可能因为月经而缺课、失业、面临羞辱。我认为这是一个人权问题,妇女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
“被世界忽视的女性难题,
月经贫困”
在微博评论中,很多人都表示,自己身边从来没有遇到过女性负担不起经期用品开支的案例,因此没有想过“月经贫困”如此普遍地存在于世界上的很多地区。
图片来源自微博评论
其实,全球有4000万女性正在经受月经贫困,在中低收入国家,有超过50%的女性选择自制经期卫生用品。
根据非洲女性教育家论坛(FAWE)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肯尼亚中学八年级前女孩的辍学率达到了65%,贫民窟女孩想要获得卫生用品往往只能依靠结婚或是性交易。
图片来源自网络
平均来说,女人一生中有2535天是经期,相当于人生中将近7年的时间。
BBC曾经推出过一款“月经开销计算器”,假设一位女性从12岁开始来月经,55岁时停止,那么她一生中需要花费1604.52英镑(约14702元人民币)购买卫生用品。
图片来源自网络
由于欧盟将卫生用品归类为“奢侈品、非必要产品”,高昂的税金导致卫生用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有人认为如此重税是对女性生理的歧视。
在英国,征收卫生巾“奢侈品税”最严重的时期,税率达到了17.5%(1991年),一直到2017年,在女性议员的争取和众多女性学生的呼吁下,才勉强降到了5%。
即便如此,据“英国计划”(Plan UK)的一项调查显示,2017年时,英国14岁至21岁的年轻女性中,仍然有49%的人因为经期而缺课,每10位女性中就有一人买不起卫生用品。
图片来源自网络
而在Netflix短片《月事革命》中,一位印度女性就曾诉说过她上学时经历的故事:
我一直读到中学,当等我来了月经,读书就变得十分困难。
问题是来月经的时候,换月经条对我来说是很难的事,我必须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换,每次我都要跑很远,而且我必须经常换。然后老是有男生在附近转,他们老是盯着我,在他们面前我不能换。
月经来后,我试过一年,希望有所改变,但什么也没变……
然后我就辍学了。
图片来源:Netflix短片《月事革命》
在印度,仅有12%的月经来潮者有机会使用正常的卫生用品。
电影《护垫侠 Padman》中的医生表示:当地医院每个月都有10-12名女性因为无力负担卫生用品,在生理期时使用炉灰或脏布处理经血而生病,甚至不能生育,还有不少女性因此而死亡。
图片来源自网络
到了中国,根据中国福基会爱小丫发布的《2016中国农村留守女童生存发展报告》中显示,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父母长期外出,亲子关系残缺,对生理卫生知识疏忽指导,导致留守女童大多缺乏卫生意识。
有的留守女童对月经、怀孕等青春期性知识毫无概念,最极端的情况甚至有在怀孕4、5个月之后,才被发现曾遭受性侵。
数据显示,11.6%的留守女童偶尔穿内衣内裤,4.79%留守女童从来不穿内衣内裤;而在内衣内裤换洗方面,高达22.06%的留守女童一周换洗一次,2.9%留守女童半月以上才洗一次......
连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都极为欠缺的留守女童,很难想象她们如何面对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又有什么合理的渠道可以得到足够的生理用品?
图片来源自网络
对于这些女孩来说,她们的命运陷入了“死循环”:贫穷——无法支付卫生用品——失去教育机会——无法完成阶层的跨越——继续贫穷,这样的恶性循环让贫穷在女性群体中持续传递,令她们深陷泥潭,不可自拔。
“月经是疾病,
流出来的是坏血”
在印度的传统中,月经被视作不祥之兆。
来了月经的女性会选择沉默,甚至很少有母亲会跟女儿讲述月经的知识。当老师在纪录片中向女孩们提问,“谁的妈妈告诉过女儿什么是月经”时,数十位女生中竟只有一人举起了手。
在信奉印度宗教的老奶奶看来,月经是“流出来的是坏血”,所以每当经期到来女孩们丝毫不知道需要如何应对。
图片来源:Netflix短片《月事革命》
与此同时,生理期间的女孩不可以进寺庙,不可以向任何神祈祷;不能待在屋里,必须独自一人住到屋外。在这期间她们什么都不能做,不可以跟人接触,更别提回到学校上学。
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女孩还会被赶到牛棚或者山上去,直到月经结束。
比如在尼泊尔农村,不管是少女还是成年妇女,只要月经来潮,就必须要住进“月经小屋”里,一直到月经结束。
月经小屋地方狭小,环境恶劣,当地报纸定期会出现女性在月经小屋内冻死、被蛇咬伤,或是被强奸的新闻。
图片来源自网络
事实上,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印度,全世界都存在着普遍的“月经羞耻”问题。
长久以来,经血都被认为是不干净的、污秽的、需要避讳的存在。女性们无法坦然面对自己的月经,认为将月经来潮的信息暴露在公众场合是不雅和难以接受的。
来自女性长辈“约定俗成”的遮掩,让很多女孩在面对月经期时会产生一种不自觉的羞耻感。“惊慌失措”、“羞耻”、“丢人”、“尴尬”,这些字眼成为了许多女性联想到月经时最常见的形容词。
去年,一名14岁肯尼亚女孩因为初潮不小心弄脏了衣服,竟被女老师骂“脏”还把她赶出教室,女孩回家后因不堪羞辱上吊自杀。
图片来源自网络
即使是在开化的西方国家,也并没有完全正视月经。
印度裔加拿大艺术家 Rupi Kaur 曾在 Instagram 上发布了一张裤子上沾上经血的照片,很快就被删除。
图片来源自网络
Rupi Kaur 十分不解:
“为什么我们会对某种能赋予生命的自然过程如此恐惧?为什么我们不小心从包包里拿出卫生棉条时会急着收好?为什么我们会悄悄地说“月经”,却如此正当地喊出荡妇、贱人,和妓女?这里面哪个词造成的伤害最大?
我们身体运作的方式有哪部分是让人羞愧的?……强调阴道除了做爱之外还有其他用途的事实,就好像是对我们精心修饰的女性身份,及其美好的形象进行正面攻击。”
图片来源自网络
其实月经从来都不仅仅是女性的问题,它是这个社会共同回避的隐性“误区”。
如果男性不能正确认识到女性的月经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那么就会对此产生不必要的“偏见”和“误解”,加重女性对于月经的羞耻感。
图片来源:Netflix短片《月事革命》
武汉疫情严重的时候,微博上有博主为前线奋战的女医护人员们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可以关注到女性需求,为她们提供女性用品。
底下却有评论在说:“人命都保不住了,还关心裤裆那点事。”
图片来源自网络
卫生用品的缺位反映了社会对女性需求的忽视,而这样的言论背后,更让我们看到了男性对于女性经期困境的误解,以及隐秘在内心深处的“月经羞耻”。
我们渴望追寻的,是一个可以公开讨论女性经期的、开放的、平等的社会环境。
而想要让更多的女孩子们逃离经期贫困,就必须打破“月经沉默”,让外界更多地关注和正视女性面临的经期困境,让贫穷女性能够便利地获取到物美价廉的、安全的卫生用品,有尊严、体面地度过生理期。
图片来源自网络
所谓的“月经羞耻”,其实是女性身体正常的生理现象被潜移默化的社会观念赋予了偏见和歧视,而这些不正确的现象和被忽视的需求直到今天仍然困扰着女性。
月经并不羞耻,女性身体和女性需求需要被尊重、被正视。
图片来源自网络
我们有理由去相信,一切重大的改变,都是从个人的“不方便”开始的,也正是因为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人们的观念才能在历史洪流中缓慢却超前行进。
作者:Cheryl,精英说90后作者,英国海归,用心写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Reference:
海外综艺字幕翻译及发布:微博@长谷川细作
新浪公益:2016中国农村留守女童生存发展报告在京发布
3号厅检票员工:我也拒绝“月经羞耻”。
健康届国际:卫生巾居然是奢侈品?还要收税?英国医院这一招让女患者拍手称快
识装:有一种女性贫困,叫做月经贫困
丁香园:全球至少5亿女性缺乏经期用品,月经这一生理过程为何成了禁忌?
子女教育:一包卫生巾,对她们来说,是需要用身体交换的奢侈品
拾文化:给所有姑娘免费发卫生棉,这里彻底消灭了月经羞耻
精英说8月线上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