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少年读书成瘾,录取名校后却想自杀:我们为什么总是忽视孩子的痛苦?
前段时间,一则#家长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得抑郁症#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一位博主在微博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医生正在复诊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女孩才刚刚6岁,正在埋头看书,医生夸奖道:“这孩子真用功。”一旁的妈妈赶紧接了一句:“用功?假用功!”
医生摇摇头,无奈地跺脚:“又说了,又说了。”
图片来源自微博
根据美国研究者的调查表明,抑郁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0.4%~2.5%,在青少年中这一比率可能上升至5%~10%,这与澳大利亚及意大利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与如此高概率的儿童抑郁症现象相对的是,父母家长对此仍存在诸多误解。
一句来自父母的略带鄙夷和嘲讽的话语,可能轻而易举就让医生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在这些家长们自以为不了解的“儿童抑郁症”背后,所折射的并不仅仅是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更是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所面临的困境。
黄蘅玉博士在加拿大从事儿童心理治疗工作长达18年之久,她根据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撰写了《对话孩子——我在加拿大做心理咨询与治疗》一书,帮助家长和心理辅导人员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揭开儿童心理问题的误区,更在书中指出:“有时候病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情绪。”
图片来源自新京报
抑郁症,
并非成年人的专利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界,包括心理健康专家们都认为抑郁症只是成年人的一种专利:
孩子可能会因为打击和挫折而感到难过和失望,但是他们的情绪情感水平还没有成熟到发生抑郁的程度。虽然忧郁和焦虑被认为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但是它们只是暂时的——这只是一个发育阶段,青少年最后总会毫发无损地走出困境。
不过,到了1990年代,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意识到,低龄人群同样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此外,青春期开始发病的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比成年期开始发病的更加严重和难以治疗。
图片来源自Google
当一个孩子受到情绪的、身体的、和性方面的虐待,或被忽略,或遭遇重大的丧失,都有可能会引发儿童的心理问题。
当他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如果感到不高兴会哭会闹、大喊大叫,通过砸玩具、丢东西等行为来表达和宣泄自己的不高兴。而当他们慢慢长大之后,却不知道如何应对心中的“垃圾”。
有一个小男孩,长得胖乎乎的,十分可爱,但动手能力差,反应较慢,眼手协调能力更差,所以在小组协作项目当中,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合作。这让他感到十分委屈,原本随和的性子变得易怒,总是有意无意地将同学们的制作成果破坏,在班级里引发各种各样的小麻烦。
这些举动其实都是孩子宣泄内心不满和不愉快的一种方式,如果他们的需求得到了正确的倾听和满足,那么破坏性行为也将不复存在。
图片来源自Google
就像每个人拥有不一样的个性一样,不同的孩子面对同一件事的反应和承受能力也是截然不同的。
黄蘅玉在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某个班级里丢失了财物,失主暴怒,伙同一帮同学强行搜查了几个学生。结果被搜查的几个同学中有一个人采取了自杀行为,以死自证清白。而其他被搜的同学或许生气,却不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这说明,同样的一件事带给每个人的感受和反应是截然不同的,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和伤害也很难同等估计。
对于这些思想尚且稚嫩的孩子们来说,自杀并不是想要结束生命,而是为了终止痛苦,让自己不必再面对焦虑和不安。
图片来源自Google
病的不是孩子,
而是父母的情绪
很多成年人的抑郁问题其实缘起于青少年时期,其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非个人事件,而是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来自父母的影响最为深刻。
图片来源自Google
乔安娜的妈妈向心理医生反映,自己女儿的心理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因为自己的离婚,让女儿极度抑郁,不爱说话,并且有严重的自杀倾向:“这孩子整天说‘我死了算了!’‘我要走得远远的,让你看不到我。’这不就是要自杀的意思吗?”
但黄蘅玉从学校方面了解到,乔安娜并没有表现出特别需要关心的地方,她自己也明确否认有自杀的念头。
原来,乔安娜的妈妈在离婚之后,一直跟女儿不停地抱怨前夫的不是,女儿听了心烦,于是不想理会她。作为妈妈,她的焦虑情绪和对生活的不满怨恨,悄无声息地影响到了孩子,而真正需要心理疏导和帮助的,恰恰是她自己。
图片来源自Google
事实上,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依赖家庭给予的安全感来应对和接受外部的世界。当父母对孩子态度冷淡的时候,他们会本能地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而不是分辨和划分责任。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如果家长性格强势,孩子更大概率成长地胆小自卑。
父母控制欲强、焦虑感重,所养育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抑郁症高发群体,他们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沉默寡言,但却对外在的事情和遭遇耿耿于怀。
在受到父母的压迫和控制时,他们倾向于隐忍,而不是反抗。将所有的过错归咎于自己,常产生无希望、无助感。而当这种不满和攻击情绪无处消化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图片来源自Google
黄蘅玉第一次见到曙光时,他还是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衣冠不整,身上还隐隐弥漫着一股怪味,这在福利制度优渥的加拿大实属少见。
曙光是被学校辅导员要求来接受心理治疗的。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做作业要反复检查、反复修改,一遍又一遍,老师担心曙光身上的完美主义倾向最终会发展成为强迫症。但曙光的父母不愿意承认,他们督促儿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即使孩子不愿换衣服、不洗澡,也全然不在意。
黄蘅玉多次强调,要求曙光接受系统的治疗,但曙光的父母一次次取消会面:“现在学习很紧,曙光不能耽搁学习时间来看心理医生。”
图片来源自Google
等到黄蘅玉再见曙光时,他已经在读十二年级。空调房里,曙光裹着一件油光发亮的羽绒衣不愿意脱下,和父母挤在一张沙发上,一声不吭。黄蘅玉预感,他的症状日益严重。
但曙光的夫妇仍在喋喋不休,为儿子被学校要求停课两天而感到愤愤不平:“明天还有数学测验,曙光去不了,那成绩怎么算?”
“请您千万要跟老师说,不可以算0分,这样会影响上大学,影响曙光的成功的。”
在曙光的脑子里,一直回荡着:我必须成功,必须每门功课的成绩都达到95分以上,这样的强迫思维令他深陷焦虑,时刻感到不安和惶恐。但与此同时,他的勤奋和专注令父母满意,他们觉得儿子很争气,没有任何问题,一切都只是学校老师对他的偏见。
黄蘅玉的治疗建议再次遭到了拒绝,曙光被爸妈领回家,继续重复之前的生活。
图片来源自Google
时间很快过去,有一天,黄蘅玉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曙光打来的,他已经超过了16周岁,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治疗。再见曙光,他仍旧裹着那件油光发亮的羽绒服,头发脏乱,身上萦绕着一股怪味。
他告诉黄蘅玉,自己已经拿到了加拿大两所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一两年来,他发了疯地读书,没日没夜地学习,现在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但他整个人却像是被掏空了一样,空空荡荡的,找不到接下来的方向和生活的意义。
“我成功了,对吗?”曙光问道:“我没有力气再读书了。我已经垮掉了。我想我该死了。”
图片来源自 Google
在属于曙光的故事中,周围的老师、同学和心理辅导人员都早早地发现了异常,但父母却固执己见,他们不断逼迫孩子向着理想的方向奔跑,只要生理没有出现问题,那么一切都不足为惧。等终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时,已经悔之莫及。
治疗只要开始,
永远不会太晚
在中国,儿童青少年中大约有37%左右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逐年趋升。其中,10-12岁儿童抑郁症障碍的患病率为3.1%。
此外,抑郁障碍也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因素,国内对1393名11-18岁儿童少年的调查发现自杀观念发生率为23.5%,自杀未遂发生率2.6%,其中33.3%为多次自杀未遂。由此可见,儿童少年抑郁障碍患病率和自杀危险性高,必须及早诊断和治疗。
图片来源自Google
在治疗方向上,儿童的药物治疗相对占次要位置,心理干预对治疗儿童抑郁症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由于孩子年纪较小,缺乏足够的自理能力,往往需要家长的介入和帮助,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走出心理的困境。
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聆听,并具备同理心,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的情感。
说姐在地铁上看到一位爸爸带着小女儿,女儿一路上很开心,叽叽喳喳地讲述着自己在学校里发生的故事和遇到的烦恼。一旁的爸爸显然有些心不在焉,回应的都是“嗯,哦。”之类的语气词,显然两者之间并没有达到有效的沟通。
图片来源自Google
一位新移民到加拿大的小女孩,情绪抑郁。置身于新的国度、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接受新的文化、新的语言,这一切都让她无法适应,成绩自然也一落千丈。
她感到非常失落,自信心受到打击,但幸运的是,她有一个非常好的聆听者——她的妈妈。对于女儿面临的语言困境和文化冲击,她表示非常理解,并且感同身受:“我无才无能,又不懂英语,我帮不了我的女儿,只有听着,心里也着急。”
虽然妈妈没办法给予女儿实际的支持,但是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女儿乐意向妈妈倾诉自己的烦恼,并且寻求帮助,这也给予了她们克服困难的动力。
图片来源自Google
第二点是了解孩子的想法,不是依靠主观的臆测选择所谓好的解决方式,而是通过观察和沟通来真正了解孩子。
8岁的小学生摩根在学校上课不安心,与同学吵架,制造混乱,老师理所当然地请来了家长。摩根的妈妈表示很困惑,因为儿子一直十分乖巧懂事,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在后续的了解中校方发现,摩根妈妈与摩根的父亲离婚了。为了不影响儿子的情绪,他们从来不当着儿子的面争吵,也不在儿子的面前说对方的坏话。离婚后,摩根的父亲搬了出去,摩根周末的时候也可以和爸爸出去玩。夫妻两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么做可以维持儿子的正常生活。
但在摩根的内心世界却充满了困惑,他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要离婚?爸爸妈妈从来都不吵架,他们现在也能够好好地说话,那为什么要离婚呢?
图片来源自Google
第三点,学会等待。很多时候,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并不懂得如何等待。
有孩子和黄蘅玉分享自己的焦虑,自己从幼年起,每天起床后就在妈妈一声声“快点、快点”的催促中开启焦虑的一天,她不明白,难道人生都是这样吗?
儿童的兴趣和关注点与成年人不同,所以他们往往需要等一下,等一下去完成缓慢的操作;等一下去开启别样的思维过程;等一下去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述;等一下去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什么可以等,什么不可以等,需要在相互沟通中商讨解决,这样才能有效地缓解冲突。
图片来源自Google
事实上,孩子们比我们想象中更具备理解能力,他们不需要被催促着成长,而是需要空间和时间作出选择,确定自己想要的方向,这样更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一位在钢琴上极有天赋的小男孩,在父母期盼已久的钢琴独奏会上大放异彩,周围充斥着掌声和赞扬。
但男孩却并不以为意,他说:“我已经完成了爸妈的目标,钢琴独奏会成功了,所以不用再碰钢琴了。我把我最宝贵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我不喜欢的钢琴上,这是很残忍的。”
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投入到儿童抑郁症的临床症状以及早期诊断的研究工作中,但外界对于儿童抑郁症的认知还十分有限,很多家长并不能及时捕捉到孩子的心理情绪变化,或是忽视出现的一些情绪问题。
想要帮助一个孩子走出抑郁的困境,问题可能并不仅仅出现在儿童自身,还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紧密相关,只有通过多方位的共同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才能帮助他们远离负面情绪,走向美好未来。
作者:Cheryl,精英说90后作者,英国海归,用心写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Reference:
张曼华、陈楠:儿童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心理干预
心理学神奇小小:儿童出现抑郁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黄蘅玉:对话孩子,我在加拿大做心理咨询与治疗
弗朗西斯•马克•蒙迪莫: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
新京报:孩子,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