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是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美国国会为她升起国旗:为人不为己,她的一生艰难而又灿烂

绵绵冰 精英说 2022-03-21


谢希德,一个熠熠闪光的名字,一位至今“活”着的先生。


这位先生的一生有多传奇呢?


2000年2月24日的美国国会草坪上,为了纪念谢希德为中美关系作出的贡献,一面美国国旗在美国国会山上空升起飘扬。随后不久,这面旗子专程为送到华东医院谢希德的病床边。


26岁的谢希德 1947年春节摄于上海沪江大学


这位与中国共产党同岁的科学家,被称为中国半导体“破冰者”,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

 

她如同一位斗士,虽承受满身病痛,却在教育、科研领域奋斗数十载,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代半导体人才。从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到大江南北,这项近代物理学的最新成就,奇迹般地在我国广泛普及。


谢希德铜像


而对于复旦大学的学子们来说,这位拥有传奇一生的伟大女性,是他们心中永远敬佩的老校长。人们都称赞谢希德:“做大学校长太厉害,以至于大家都忘了她是一个物理学家”。

 

今年的3月19日,是她诞辰100周年。时至今日,我们回望她的故事,依旧能够看到一位中国学者的智慧与胆识,一位中国女性的坚韧与顽强......

 

生于书香之家


1921年3月19日,谢希德出生于福建泉州,父亲谢玉铭是一位毕生奉献教育事业的老学者亦是有贡献的科学家


谢玉铭在美国留学时因精确测定了氢原子光谱的结构,被杨振宁誉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谢希德,从小就在父亲的书房畅游、耳濡目染,励志成为“中国需要”的科学家。

 

她出生的那一年,父亲谢玉铭被母校燕京大学请回教物理课程,他一边教书,一边进修高等物理,准备出国深造。


10岁谢希德发表的儿童诗歌《早起》


1923年,谢希德的父亲得到洛克斐勒基金社的奖学金赴美国留学,谢希德的母亲郭瑜瑾则在厦门大学念书。

 

谢希德4岁时,母亲不幸患病去世,父亲彼时仍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所幸幼小的谢希德在祖母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正安然成长。

 

拍摄于1937年的全家福,右二为谢希德,左二为谢玉铭。

 

1926年父亲谢玉铭学成后回国,在燕京大学物理系执教。


在谢希德7岁时,父亲与燕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生张舜英结婚。继母张舜英对她十分疼爱,这让年幼失母的她心灵得到极大抚慰,也为日后面对种种困难积累下原始的力量。

 

到北平后,谢希德成为燕京附属小学的“学霸”,直到11岁时进入燕大附中,在那里认识同班念书的曹天钦。“半路杀出”的转学生曹天钦,让谢希德第一次失去年级第一。

 

互为竞争对手,谢希德与曹天钦被对方的才气折服,他们一起探讨难题,畅谈救国抱负。这时的谢希德还不知道,这个长她1岁的大哥哥,竟会成为在日后陪伴她一生的人。


谢希德

 

学习的时光很快因战争结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让谢希德与曹天钦被迫分离。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谢希德随父亲南下,相继在武汉圣希理达女中和长沙福湘女中读完高三。但此时,谢希德遭遇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场磨难。


高中毕业的谢希德本来已被湖南大学顺利录取,却因为患上了腿痛系股关节结核而被迫休学。那时没有治结核病的特效药,生了这种病与被判无期徒刑差不多,轻者长时间卧床,重者终身瘫痪。


当时的通行疗法是在患者腿上打上石膏让病菌坏死。于是,谢希德带着病痛,辗转于贵阳、惠水养病,度过了4年的卧床时光。战乱期间医疗条件的限制,让她不得已一生都忍受着腿疾的折磨。



谢希德在湖南湘雅医院

 


就在这样的人生至暗时刻,她收到了一封又一封厚厚的信件,而给她寄信的人正是曹天钦。


谢希德(中)在贝满女中

 

信中,除了曹天钦对她战胜病魔的鼓励,还有满信纸的数学演算,在常人难以理解的数学符号之间,谢希德还读出了曹天钦对自己欲语还休的关心与爱慕。

 

慢慢的,这些“学术交流”长信,成了谢希德每天翘首以盼的东西。

 

1942年夏,她又考上迁至贵州省湄潭县的浙江大学物理系,但由于父亲不同意而放弃。后来全家从贵州搬到福建长汀县,父亲应聘为厦门大学数理系教授,谢希德靠着自学顺利考入了厦大数理系,父亲这才点头同意。


1946年夏,厦门大学毕业留念,前排左一为谢希德

 

重返校园4年后她离开病榻,重新站了起来。她勤奋好学,训练严格,基础扎实。尤其是在父辈们的亲切熏陶下养成了优良的学风。

 

1946年秋她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市沪江大学任助教。连绵不断的战火,辗转不定的生活,艰难困苦的环境,使她成为具有强烈爱国心的青年,立志继承父业,出国深造,为祖国未来奉献力量。

 

千难万险归国路


1947年,谢希德被美国史密斯学院录取,攻读物理学硕士学位。她以所有课程“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攻读硕士学位。


正当她在美国一心一意、刻苦学习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新中国成立了!

 

在美国5年的求学生涯,让她在世界物理学界开始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国,为国效力。但彼时新中国刚成立,她对马列主义不甚明了,回国后可能会发生很多难以预料的情况。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谢希德面临新的抉择。

 

但很快,她就说服了自己:在祖国迎来新生的岁月里,自己出国求学,没有为祖国做什么贡献。现在祖国急需大批建设人才,我怎能留在国外呢?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再等了。


在这张照片背面,谢希德写下“在校园等谁?”

 

谢希德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巴不得马上回到中国”。在一张校园独照的背后,她还写下了我 “在校园等谁?”的语句。她在等曹天钦学成,一同早日报效祖国。

 

在朋友的帮助下,曹天钦收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的聘书,谢希德回国后的工作也有着落。按照原先的约定,他们的计划是:由曹天钦到美国与谢希德结婚,然后一起回国。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不久后美国政府宣布:凡在美国攻读理工科的中国学生,一律不许返回中国大陆。钱学森就是在那时被“扣留”,谢希德也不幸“上榜”成了美国的监视对象。


谢希德在美国留学


美国特工甚至进入麻省理工,对谢希德等留学生进行“调查”,甚至连谢希德的私人信件都会被拆开反复检查。

 

在不能归国的日子里,谢希德更加发愤读书,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仅用2年时间就拿到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的博士学位。

 

1951年,谢希德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

 

归国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但她归国报销的心无比坚决。谢希德计划以赴英国结婚为由,先与曹天钦汇合,再一起取道回国。一天清晨,谢希德来到英国驻波士顿领事馆,填写了一份申请去英国的登记表。但是,由于战后面临的经济困难,英国政府严格控制外国人入境。

 

谢希德解释说,她并不是到英国就业,只是准备从那里回到自己的祖国,英国剑桥仅仅是其中一个过路站。英国官员又提出要求,“请你交出一份证明,确实说明3个月之内离开英国到香港或到别的什么地方,那时我再给您签证……”。

 

然而,3个月离开英国的保证,又会给她离开美国带来困难,这似乎就是一个“死循环”。


 

考虑再三,曹天钦决定向老朋友李约瑟博士求援。在他的亲自过问和担保下,谢希德获得一张特殊的“通行证”,凭此证件,她谢希德就能进入英国。

 

有了入境证明,美国方面若没能开具出境证明,谢希德还是到不了英国。一天下午,谢希德来到移民局,以到英国结婚为借口,办妥了出境证明,但正式证明要等上船后才能拿到。

 

当时,英国最大的邮船伊丽沙白王后号停靠在纽约哈德孙港。谢希德提着简单的行李登船不久,移民局即有人登船查问,她镇定自若地一一作了回答,终于拿到官员递过来的正式出境证明。

 

等到航船看不见码头时,她提着的心才逐渐放下来,立刻给期待中的曹天钦发了电报,请他准时到南汉普顿城接她。到了英国,办了婚礼,随后把喜讯告诉了父亲、母亲和弟弟们。


曹天钦与谢希德1951年在英国举行婚礼

 

1952年8月,他们告别了剑桥,途径印度、新加坡、吉隆坡、香港,来到深圳和广州。10月1日谢希德夫妇抵达上海,当时正是新中国成立的第四个国庆日,上海街头万人游行庆祝人们自发唱起《歌唱祖国》,雄壮而嘹亮的歌声让谢希德久久不能平静:报效祖国,就在今朝。

 

1952年曹天钦谢希德夫妇乘坐归国的“广东号”轮船


至此,冲破重重阻挠,“曲线”归国的故事,终于划上圆满的句号。


两人此时早已不在乎两天两夜不眠的旅途疲劳,满心欢喜,怀着激动的心情,准备迎接充满希望的明天。

 

执掌高校育人才

 

顾不得长途奔波的疲惫,顺利归国后,谢希德夫妇两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在那个计算机还是由电子管组成、体积占据好几间屋子的年代,谢希德敏锐地意识到,半导体科学将改变今后的计算机科学。于是,她果断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积极投身于半导体物理学的研究。

 

1956年,当国家要建立自己的半导体人才储备时,希望谢希德来北京开展工作,谢希德为了祖国,毫无迟疑,立即动身来到北京。很少有人知道,当时她的儿子刚刚出生5个月。


谢希德与儿子

 

为了实现国家12年科学发展规划,北大、复旦、南京大学、厦大、吉大等5所大学的物理系的部分师生汇集于北大,共同创办半导体物理专门化。黄昆任教研组主任,谢希德任副主任,他们通力合作,撰写了一部专著《半导体物理学》。

 

谢希德醉心于中国半导体科学,废寝忘食。1958年,因为过度劳累在一次实验中突然晕倒。同事们把她送到医院才发现,她已经身患重病1年多了。


谢希德先生与爱人的订婚照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命运对谢希德的考验接踵而至。

 

1966年,在丈夫曹天钦刚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研究不久后,夫妇二人便被卷入运动之中,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的她又被确诊了乳腺癌,精神、肉体双重痛苦折磨着她。

 

在无数个病痛之夜,她仍旧执着地投身科研,从病痛和困难中涅槃重生。


谢希德在就医期间仍在工作

 

十年浩劫过去之后,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让谢希德夫妇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83年2月,谢希德受命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成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自从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后,每学期开学时,师生们都能听到她的工作报告以及学校在新学期的打算。她的报告既讲成绩,又讲问题,言简意赅,一个小时之内散会,深受师生员工的欢迎。其实,要做这样一次报告,谢希德不知花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1978年复旦大学副校长谢希德教授作表面物理学术报告

 

骏马始终需要伯乐的点拨,才能有千里之跃,而不会困于槽穴。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在谢希德身边学习和工作多年,对于对谢希德德知遇之恩深有感切。在回顾自己取得的学术成就时,对导师的尊敬、爱戴之情溢于言表:


 谢先生极其认真地指导我写的每一篇论文,修改的笔迹遍及文章每一页。我从事理科学习,本以为自己已经被训练得严谨不苟,但看到谢先生的一圈一点,就会感到十分羞愧。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谢先生在她的博士生专业课程上,对她亲自指导的学生采取特殊规定——若考试分数仅为‘及格’要作不及格处理——这是中外闻所未闻的要求。作为谢希德教授的学生,能够受到这样严格要求的训练,实在是一种幸福,终身受益无穷。”    


与学生边走边聊的谢先生

 

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去,为祖国留下更多人才,储备谢希德在工作之余,坚持为学子向世界高校写推荐信。沈丁立教授也是谢希德送出国的,当时他认为公派出国,就是一国的“使者”,要不负“使”命,学成而归。

 

“谢先生从来不对学生说,你应该回国,但是她自身的经历,就是对学生学成后归国的一种无言鼓励和鞭策。”


谢希德与复旦大学的教职工同乘“巨龙”班车

 

“送师生出去,让知识回来。”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她如同一位斗士为中国的半导体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撑起了一片天。


在短短几年间,先后开设普通物理的光学、力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七八门课程。她善于组织课程内容,保证最大信息量,由浅入深、条理清晰,学生深得教益。

 

1984年谢希德校长向里根总统赠送纪念品


如今许多科技骨干,还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方守贤、丁大钊、王启明等都是她的得意门生。

 


1999年12月的一天,当来自北方的寒流又一次袭向上海的时候,与疾病斗争了几十年的谢希德病情加重。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仍坚持工作。每天接发电子邮件,处理大量的事务,直到发生急性心衰和呼吸衰竭,再也无法站立,才不得已停止工作。


2000年3月4日,与癌症斗争34年的谢希德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79岁。她一生追求学术,在生命的最后,她仍不忘造福一方,在遗嘱中写道:“把我遗体捐给中国医疗事业。”


晚年的谢希德


回首谢希德的一生,虽天赋其才,然而命运也带给她难以言喻的曲折和磨难,她用常人难以企及的坚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书写了灿烂、辉煌的一生。而她的一言一行,在艰苦奋斗的学子心中,种下了不灭的火种。

 

大国崛起,不忘前程。让我们再次致敬,这位女性楷模、了不起的科学家。


reference

广东共青团:新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她的故事看哭无数人

王增藩:为祖国鞠躬精粹

人民日报客户端:回望大师谢希德:一生所求惟报国

中国科学报:谢希德:半导体之母的天空

 

作者:绵绵冰,90后新闻记者,努力以温柔眼光看待世界。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联合国全球聚焦远程培养计划


你是否梦想成为一名国际公务员,

却找不到展现中国青年风采的舞台?

精英说邀请你
参加联合国全球聚焦远程培养计划
与联合国国际组织现任官员互动
让优秀中国青年站上联合国舞台
快来扫描海报二维码咨询吧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内容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