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国内首部真人心理实验纪录片:如果我生气了,你能抱抱我吗?
“我们结婚的话,你更看重经济实力还是颜值?”
“夜深人静时分,辗转侧身回望枕边人,你了解他吗?”
“我们明明那么相爱,可最后还是分开,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这是《幸福实验室》里提出的问题。
而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择偶标准是什么?吸引别人的优势又是什么?
图片来源/豆瓣
当情感焦虑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时代病”,越来越多现代人愿意从情感类综艺节目中,寻求感情的治愈与共鸣。
在最近这档评分高达8.5分的心理学实验纪录片中,这里没有什么明星大咖,也没有多少煽情催泪,却用一个个理性的真人实验,讲那些男女亲密关系中的潜规则一一揭示。
追求完美还是寻求“匹配”
纪录片的第一场实验,探讨的是“科学择偶”的概率。
节目中,40名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号码,头顶帽子上的号码象征着财富地位和经济水平。参加实验的人不知道自己帽子的数字,也不能说出对方帽子上的数字。
实验要求在15分钟内男女自由配对,配对成功后,两个人可以获得一笔奖金,奖金为两个人帽子上的数字相加之和,再乘以10 。(比如一个人帽子是1,另一个人帽子是30,他们就可以获得30+1=31*10=310元)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也就是说数字越大的人也,可能会越受欢迎,而帽子上的数字,也暗示着一个人婚恋关系中一个人的财富或者经济水平。参与者们则需要在15分钟内说服一名异性与自己组合,从而共同分享十倍于两人号码之和的奖金。
时间一点点过去,现场一些人显得很迷茫,有的被动等待有的主动出击,还有一些人直到最后一秒才仓促选择。
在实验游戏过程中,39号女生条件最好,选择面更广,很多男生第一时间找到她,试图以各种策略抢占她,同时39号女生也清晰知道自己的分数很高,坚信自己一定会等待最好的哪一个出现。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在游戏结束的倒计时的几秒中内,“自信等待”的她直接被18号强行拉走,最后只能接受这样一个结果。
对此,有心理学家聊到,这何尝我们在两性关系中权衡的写照:
很多人在最后一秒才匆匆做了选择,如果不是时间问题,他们恐怕可以无休止的挑下去。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有心理学家根据人类的互动关系进行了一个计算:
在100万人口里,至少有6000人可以是你的最佳配偶。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王勇教授解释:完美是良好的敌人。
如果一直等待,追求完美可能会错过美好。就如我们总是觉得“下一个会更好”,但兜兜转转有时结果却不如所愿。
19号女生等待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只能被2号强行拉走配对。
因此,如果一个人10年能谈10段恋爱,在遇到第三个、第四个的时候明确自己的目标,对方的经济实力、家庭、价值观与自己匹配后,应该进入婚姻殿堂了。
节目中很有意思的现象是,33号女生在焦急地挑选,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无奈时间都快结束,于是她被人怂恿去已完成配对的区域“挖墙脚”。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36号犹豫不决,经过挣扎和权衡后,他决定放弃28号,选择了分数、颜值更高的33号,两人一致答应对方:“你不准跑哦,我不想失去你”。
36号或许是面对公开录制节目,心中有所自责,“自己有些现实”。主持人形象化这段关系:这像不像婚姻里面的出轨、第三者插足?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彭凯平教授说,婚姻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你需要和别人去互动。
节目中27号如果此前关心男孩,建立良好的互动,如询问你喜欢什么,一旦牵手成功,你可以多拿一些奖金等等,这样36号男生不一定会被挖走。
选人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在待价而沽,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对象。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而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除了39号之外,大家基本都和自己价值相似的组队,号码的错位大部分都是在5-10之间,当1号和4号在一起时,主持人开玩笑称他们是同舟共济、相互扶持。
而十分“巧合”的是,根据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曾对5000对夫妻做了研究,发现大多数夫妻不是互补,而是匹配,这个匹配不仅是经济上的匹配,更是性格三观上的匹配。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用我们熟悉的话来说,就是门当户对,这在财产和精神上都适用。
生活中的感情也大多如此,成长环境相仿的两个人才容易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相似的价值观。
36个问题让你告别单身
著名心理学研究者陈海贤表示,社会人的属性分为很多层。
最外面的层次是年龄、工作等,是显性且外化的。再往深里说,就是价值观和成长经历,这是需要沟通了解才能获得的。而最里层的是,我们需要面对却不敢面对的爱与怕。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第三个实验就是“爱上陌生人”探索实验。节目组让参与实验的12对陌生男女,两两分组坐在一起,在45分钟内,让他们彼此提问并回答36个问题,回答之后让彼此凝视4分钟。
“我愿意与你分享从浅到深处的自我,于是我们便建立了亲密关系”,这就是这个实验的精妙之处。
第一个环节便是六组嘉宾分享并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如一位女嘉宾希望下辈子成为男生,这样就有更多选择的自由,也不受父母管束。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男嘉宾很好奇,女孩直言自己想出国,但爸爸却不肯放手,因为在他的观念里,女大不中留,女孩在外漂泊习惯了,就不会再回来。
男孩解释称,其实男性由发挥的空间很大,但也有自己的烦恼,如在社会上承受的经济压力是比较大的。
在一问一答中,两个人敞开心扉,更了解了彼此的内心世界。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第二个环节是态度的交锋。
第五组俊男靓女组合的观点让我很诧异。关于爱与感情在你的生命里有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男方表示自己不在意也不重视感情,特别提到前女友是付出型女孩,自己不会因为对方的付出而展现出更多感激。
漂亮女孩是付出型女性,她在交流互动中感受到了男方的冷漠和抗拒,另一方面总觉得他似乎有很多的故事,让他丧失了爱人的能力。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陈老师解读说,这个男孩在说自己没有爱人的能力是传递某种信息。
一方面隐晦传达出希望得到别人了解和关注的信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有个壳,把自己与其他人区隔开,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因为害怕,所以潜意识里增加了自我保护的躯壳,第三组女嘉宾因爱而产生了怕。
她发现心仪男生有鼻毛时,为了暗示自己对他的爱,送了对方一个鼻毛剪,却被果断拒绝。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这种直接表明心迹的方式或许并不可取,但正因为没有把握,害怕被拒绝,她采取了最直白的方式:尽管怕,但还是为了爱去走进对方,寻求亲密,哪怕是被拒绝。
第三组嘉宾一路通关到了第三个层面——家庭与人际关系层面。
男孩表示:我的家族是一个很大的家族,爸爸有5个兄弟姐妹,他们挤在小房子里很融洽。希望自己结婚后能有经济实力买一个大房子,与他们住在一起,等他们老了,也不会孤独,整日谈天说笑一起变老。
女孩虽然与男孩的价值观不太一致,但却觉得男孩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们家的亲情感很浓厚。”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女孩从小都是独身女,从小就在国外接受教育,因此和父母聚会,也都是聊政治、经济,没有太多所谓的家庭氛围。
感受到了男孩的阳光、自信与温暖的心灵,她很动容。男孩了解女孩成长的环境与经历后,便试图走近她,更愿意站在女孩的角度思考问题。
最后是分享隐私的阶段,嘉宾们在经历了感知、换位思考的阶段后,更能像朋友一样敞开心扉,接纳对方。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即使“你说我听”的方式如此简单,但有多少人没有再试图走近过彼此?
陈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节目来告诉大家,人们是如何带着心里的怕慢慢靠近对方。
此时,我的秘密变成了我们的秘密,我也变成了我们。
你需要什么,我便给你什么!
节目最后一个实验最具有深意,也为处于焦灼状态的夫妻提供了最好的范本:
通过沙盘游戏,来了解你的亲密伴侣真正在想什么,以及你们之间隐藏了哪些问题。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沙盘疗法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疗法:夫妻在一个装着沙子的箱子里,用微缩玩具来共同搭建特定的场景,以此来表达自己,这个过程可以让夫妻双方直观显示内心世界,更细致的体会自己在关系里的感受。
第三组夫妻被老师认为是最好的爱情模样。
三号夫妻结婚一年多以来,两人都忙于工作琐事,很少交流,但真正有了特别的独处时光,他们都愿意为彼此考虑,迁就对方,为彼此改变。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两人结婚前,丈夫典型的花钱大手大脚,做事也是没有自律性,如果自己能挣20万,可能就将钱花光,用在旅游、交友等各个方面。
但妻子却自律性很强,也对任何事情都有规划。
但遇到彼此之后,笃信双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两人都开始为彼此改变。
丈夫不再贪玩,学会了持家省钱。妻子不再刻板的规划生活,就算自己每一步都井井有条,她也会改变中间的一些环节,配合丈夫等待未知与惊喜。
尽管丈夫有缺点,妻子都是包容他的,她清楚老公为了自己,努力在改变。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在实验中,老公总是不遵守游戏规则,咨询师问他,你是不是对规则有自己的看法。妻子打圆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人家不让带打火机,他就身上装三个,让人家拿走两个。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丈夫为妻子放弃了年薪二十多万的工作,来到北京从头开始打拼。月薪刚开始只有四五千,除了睡觉,80%的时间都在工作,但他从没和妻子抱怨过。
妻子却能很体谅:他来北京真是受苦了。与此同时,当很多人结婚都看房子、看彩礼时,妻子对这些从未没有要求。
在日常的一蔬一饭中,他们都在互相付出,也看见了彼此的付出。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第四组夫妻的相处模式是大多数夫妻相处的写照,因为婚姻里有争吵、厌恶、平淡、矛盾,以至于我们拒绝看到对方的真实想法。
实验开始后,妻子放置了一个魔法球,她认为老公应该理解自己的想法。魔法球代表着想象力不受限制,给老公发挥的空间。老公看到这个球,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只觉得莫名其妙。
他只能暂且搁置妻子的想法,按照自己对妻子的理解,去拿了几个青蛙,作为一种快乐的象征,和谐的氛围。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这正是他们曾经关系的图谱。为帮父母偿还债务,4号老婆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兼职多份工作,生活完全被工作占满。
真正压垮她的是丈夫的态度。有一次半夜回来,水槽里的碗就那样乱七八糟地摆放在那里,没有人洗,老婆崩溃了。
老公觉得,妻子的焦虑也让自己承受了压力,而不想刷碗,就是自己反抗压力的一种方式。
图片来源/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夫妻关系在无声的反抗中降到了冰点,连彼此沟通的力气都没有了。每次吵完架,丈夫会说,你怎样才能不生气嘛,她说,生气的时候你就抱我一下。
或许,这种彼此伤害后的拥抱可能是没有温度的,关系并不会得到改善与调整。
这个拥抱仪式告诉我们:他做第一次还不行,但他做到第十次的时候,你就应该感谢他还记得这个要求,做到第二十次时,你就更应该感激他,还陪着你。
最后,两个人就在这样微小细节的关爱下,重新选择接纳并理解对方。
通过《幸福实验室》的情感模拟,我们窥见:
所谓幸福,只不过是放下戒备与猜疑,寻求契合的对象,相互支撑与扶持,建立一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这样的人生旅途,才有希望与温暖的底色。
Reference:
纪录片《幸福实验室》
精英说社群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