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三门湾⑤丨家乡的小桥
编者按: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些独特事物,让人远离家乡后仍然念念不忘。本文作者在台州长大,这座小桥既是他的成长伴侣,也是打开故乡记忆的那把钥匙。
我的家乡名叫新河小镇,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有了文明的气息,明洪武年间以水得名,扬名于明嘉靖年间,戚家军在此歼灭倭寇千余人。一条金清港横穿其间,为小镇人民带来了水路交通上的便捷。小镇因水道得名,也因水运迅速发展。
水乡江南,有粉墙黛瓦,有飞檐翘角,也有烟雨朦胧中曼妙女子撑着油纸伞缓缓走过的小桥
初中那年,我在金清港北上学,家住港南。每天上学、放学骑车回家必经之路便是寺前桥。那是一座始建于清嘉庆初年的大型五孔桥,桥呈拱形,共有五个平台,平台间以石阶相连,石阶上有两道深深的凹痕,是力工拉车碾过留下的烙印。
那时的我喜欢和同学们推着自行车到顶层台阶,然后骑上车顺着凹痕直接从桥上冲下,也不知震坏了多少根辐条,挨了多少骂。
推动互联互通是老桥最初的使命。老桥串联起两岸街道。岸边设有码头,昔日大小船舶停靠,各类货物沿着船舶源源不断向内陆输送,是台州市内重要的内河水路交通枢纽。港北有一条老街,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是当年的临江商贸核心区,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商人顾客们在此驻足贸易。每逢集日,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其南边正是金清港,港面上的寺前桥桥身玉白,绿植点缀,宛如一条白玉腰带,衬托着金清港的平静淡然,又仿佛在诉说着这数百年的历史沧桑
老桥因港而建,港边的老街也因港而兴。老街两侧建有两层小木楼,南边的小木楼临水而建,错落有致。街面以采自附近长屿硐天【注1】的青石板面铺就,更显岁月沧桑。江边多处设有台阶,可以缓步走近水面。天气晴朗时,家住附近的女人们搬着一筐衣物在江边浣洗。不远处,可见几名端坐在小马扎上的中年男子,戴着遮阳帽,手握钓鱼竿,聚精会神地盯着水面的浮标,不敢有丝毫松懈。旁边的水桶里正在努力跳跃的胖头鱼、白鲢是他们今天的收获。岸边的空地上奔跑着三五成群的小孩和狗,欢声笑语间一副岁月静好。人间烟火气,大抵如是。
桥身两侧的围栏和桥底布满矮矮的灌木,倒影在平静的江面上,郁郁葱葱,偶尔一艘满载货物的小船经过,带起一阵涟漪,吸引着过往游人驻足观赏。金清港的北面有一座小山,山名披云,山顶制高点有一烽火台,据说为当年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此抗倭期间修建。烽火台高3层,登上顶层,往北远眺可一览新河镇全貌,隐约还能识别出当时的新河所依托周边山势建设的防御工事,抵御倭寇入侵的大抵轮廓。
随着“基建狂魔”的稳步发力,近年来金清港上又新添了两座钢筋混凝土的新桥,更加丰富了港南港北的交通网络,商贸往来愈发便利,也赋予了互联互通一对崭新的翅膀。新桥车水马龙,交通便利。随着新桥的贯通,我路过老桥的机会日渐减少,随后我也去了更远的地方求学,更少踏上这座桥了。近年来,偶有放假回家,趁着天气晴朗,我也会回到这座桥上,坐在桥边,仿佛可以看到十几年前的同学少年欢声笑语间骑车路过桥上的情形。
寺前桥亲历了水运时期的锦绣繁华,也见证了陆运发展的日新月异。我相信在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座小桥,她是青春奋斗的见证,饱含成长印记,是孩时的纯真记忆,也是成年后我们对家乡的思念与眷恋。
(注1:长屿硐天风景区,系北雁荡山余脉,犹如海上一座狭长的岛屿而得名。)
作者简介
陶慧杰:
中共党员,设计管理处电仪系统科。
生活中需要自得其乐。
编辑:陶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