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4种鱼菜果,是癌症、白血病帮凶!白送医生都不要,有人还天天买回家
提起白血病,很多人都会想起电视剧里常见的桥段——主人公偶然发现自己得了白血病,相爱的人最终阴阳两隔……
然而,年初一个新闻事件,却更加骇人听闻:在某县城,一家四口人接连被查出了白血病!
经过排查发现,罪魁祸首竟是他们一家长期吃的劣质粉条,里面藏着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甲醛。
甲醛——身边的“夺命杀手”
盘点甲醛超标物之前,咱有必要先科普一下甲醛的危害。
①甲醛刺激性强。达到一定浓度,可引起眼红流泪、喷嚏、胸闷气喘、皮肤过敏等问题。
②毒性大。长期接触,会引起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神经衰弱、免疫力降低,甚至引发呼吸功能障碍和肝肾损伤。
③甲醛属于1类致癌物,可诱发鼻咽癌、淋巴癌、脑瘤、白血病、细胞核的基因突变等。
④甲醛超标可能造成自然流产、早产或死胎,还会增加不孕风险。
甲醛是国家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但总有人为了牟利不择手段,把这样的毒物加到天天吃的东西里。
菜市场4种甲醛食物,白送都不要!
1. 劣质粉条、面条、饺子皮
甲醛能起到保鲜、防腐的作用。除了前面提到的粉条,一些面条、饺子皮也可能添加甲醛,这类案例并不少见。
添加了甲醛的面食,可能放好几天都不会发酸,而且,它的韧性更好,不易煮烂、断裂。
当然,这些特征有时并不好辨别,所以大家最好在正规商超购买,选择品牌包装食品,慎选小作坊加工食品。
2. 部分冷冻海鲜
不法商家在水产品中添加甲醛来延长保质期,还能让不新鲜的鱼变得鲜亮、有弹性。
有商家用甲醛溶液浸泡带鱼,这种带鱼一下锅就打卷、炸“开花”了。
剪开鱼肚子时,能听到“咯吱咯吱”的声响。
甲醛处理过的带鱼,肉质会比较瓷实,无法弯曲,大家选购的时候要多留意一下。
除了带鱼,鲳鱼、多宝鱼、虾之类的水产品也可能用甲醛泡过。所以,如果发现冷冻海鲜有刺鼻或辣眼睛的气味,就不要买了。(当然,气味也可能很淡)
3. 娃娃菜、草莓等蔬果
之前,曾有媒体做过暗访调查,曝光了娃娃菜泡甲醛的内幕。
娃娃菜、白菜、草莓这类“娇嫩”的蔬果,经过长途运输,容易腐烂变质。为了保持更好的卖相,有些经销商会非法使用甲醛喷洒。
所以,买菜的时候要注意有无异味。买回家后最好用流动清水多洗几遍,因为甲醛易溶于水。如果还不放心,可以剥掉最外层的菜叶。
同理,草莓之类的鲜嫩水果,吃前也要用流动的水多次清洗。
4. 劣质干货
干货,包括笋干、香菇、木耳、干鱿鱼和海参等食品。有不法商贩会用甲醛做干货防腐剂。
鉴别甲醛干货,可以用这3招:
一看:颜色是否正常。如果食品非常白,超过正常的白色,且体积肥大,可能用甲醛处理过。 二闻:是否残留有异味。 三摸:是否一捏就碎。
说完吃的,咱再说说用的。
家中这几样东西甲醛超标,碰都别碰!
1. 装修家具
比起食物,大家最熟悉的甲醛来源,应该还是室内装修。
去年,一篇题为《阿里P7员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的文章在网络上刷屏。近年来,这样的事件其实屡见不鲜:
新装修的房间,甲醛浓度往往较高。要想去除甲醛,最好的方法是保持通风。
但有些人入住新房心切,通风没多久就急着住进去,还有很多公司和出租公寓,基本一装修完就会投入使用。
要知道,甲醛的释放周期很长,可长达3~15年。
从目前建筑材料、家具的普遍质量来看,装修后最好通风5~8个月再入住,特别是体弱病患、孕妇、婴幼儿,更不能急。
除了通风,还要注意两点:
①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少选胶合板、压模板制成的地板和家具,少用涂料、粘合剂。
②避免过度装修。如果把每一样家具、装饰材料看作一个污染源,污染源越多,甲醛浓度越容易超标。
此外,像放置活性炭、硅藻泥、干茶叶等方法,效果有限,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且它们容易饱和,注意要定期更换。
2. 劣质仿瓷碗
仿瓷碗的外观像瓷,但质地轻、不易碎,很多餐馆、有小孩的家庭都会使用,但一些劣质的仿瓷碗,在高温下会释放高含量的甲醛。
有相关机构做过实验:用劣质仿瓷碗盛开水和热油,出现了甲醛严重超标的情况↓↓↓
并不是说仿瓷碗不能用,只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就可以放心使用。
购买时检查产品是否有QS标志、生产许可证和执行标准。
使用前将餐具放在沸水中煮半小时,一旦出现发白、起泡、开裂、散发刺鼻气味等情况,最好不要使用。
注意:即使是合格的仿瓷碗,最高也只能承受120℃的高温,一旦超过,同样会释放有害物质。所以千万不要用它装高温食物,或者放进微波炉加热。
3. 劣质衣物
一些不法厂家会在制衣过程中使用甲醛,以起到着色固色、防皱防缩的作用。
残留在衣物中的甲醛,可能经由鼻子吸入,也可能通过汗液渗透进体内。
所以,如果发现衣物有明显刺激性气味,千万别买。
还有,新衣服穿之前要充分洗晒,这样可去除其中一部分甲醛。
4. 劣质玩具
一些劣质的塑料玩具、文具、荧光棒等,可能含有甲醛等致癌物。不只塑料,一些实木玩具、毛绒玩具,也可能会释放出游离甲醛。
注意:选购儿童玩具,应认准“CCC”认证标志,没有的最好别买。
下面这张3D图片,藏着一种日用品
据说99%的人看不出来,不信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