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乘热打铁,接着说说数学启蒙,这篇由最近喜欢带娃到大自然去玩的小伙伴莫愁主笔,春暖花开,说说在自然环境里如何做数学启蒙。
1.到底要不要教?2.可以教什么?3.可以怎么教?
之前有读者留言说,不是说学前不要学知识性的内容吗?为什么要给孩子数学启蒙?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不教是指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而不是无视孩子发出的学习信号。
“
数学焦虑是许多成人成长过程中不幸的一部分,而幼儿往往比这些成人更加自信,更具探索精神,实际上幼儿喜欢并渴望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幼儿的坚持性、专注参与、假设检验精神、风险承担精神和自我调节等非常珍贵的品质经常出现,但很少被发现和认可。
”中美两国幼儿数学大纲,尽管表述和细分上有差异,但是整体差别不大。学前数学知识,简单粗暴地概括为:数与量,图形与空间这两大主要部分。又要怎么教呢?
因为数学的本质是高度抽象化的逻辑知识,但是学龄前孩子的思维模式却主要是具象化的。所以中美一致强调动手、实物、真实场景、实际操作、游戏化的方式来教。具体来说,孩子的思维模式发展过程是“直觉—表象思维(1岁半左右开始 )—抽象思维(5-6岁才开始萌芽)”,所以必须有一个“操作实物—表象思维—抽象符号”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中,孩子才能逐渐从具象上升到抽象。与其说是教,不如说是我们的孩子做好了学习数学的准备,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我们只是创造环境让孩子探索。
数学启蒙不止数数,形状、时间、空间、推理都是数学,但数量关系依然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的核心问题。今天就以数与量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带孩子去大自然玩的时候跟孩子做数量启蒙的玩法。大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难度逐渐升级,前面为后面做铺垫。
孩子在动作的基础上,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即1个、1个叶子合起来是“许多”叶子,“许多”叶子可以分成1个、1个叶子;1粒红豆和许多红豆。孩子有比较多和少的直觉能力,但是这个直觉往往依赖的是所占的空间,而不是数量,所以拿叶子大但是数量少的跟叶子小但是数量多的比较,让孩子感受多和少的真实含义:
以上这些看似不是数学,其实是前运算阶段的重要铺垫。
这个其实是比较简单的一部分,因为孩子这个阶段机械记忆和模仿能力是很好的。多教几次,孩子很快就会从1数到10,再掌握了节奏,接下来数到20、50甚至100也并不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会数量了,因为孩子并不知道他唱的这些数意义何在,跟他唱的其他儿歌有什么区别。到了野外,此情此景,可以顺便跟孩子来个《山村咏怀》,把数字放进来:“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比如,跟孩子一起捡落叶,让孩子点着数,一共有多少片?等孩子数静态的熟悉了之后,可以数动态的,池塘里的鸭子有多少?数大的熟悉后,可以数细微的。根据教育部的课题研究,3-4岁的幼儿点数完物体后,如果问他“一共有几个?”,往往会出现下列表现:⑥固定用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数来回答(如对“3”的印象最深,不管点数到哪儿都回答“3个”)。这些错法,我儿子几乎都曾经犯过,听起来都好可爱,并不生气,只想笑。这是孩子逻辑思维发展过程中常见的情况,只是需要大人更多的示范:点一个数一个,停下来的那个数就是总数。我们点数的方式也不局限于数静物,声音、动作、感受都可以,这个时节,户外常听到斑鸠的声音,让孩子停下来,安静地听一下,鸟叫了多少声。有天出门玩之前前,接到天气预报,说傍晚可能有8级大风,请做好防范准备。夏天对8级大风这个词,产生了兴趣。我也就顺势把小学自然里学到过的风的等级的儿歌念给他听:零级烟柱直冲天, 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 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 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 十一十二级陆地很少见。你看下树是不是晃得更厉害啦?刚才树枝都摇了,是四级。当我们动用听觉、触觉、视觉等多感官的时候,大脑的不同区域都可以动起来,学习更有效率,孩子自己的体会也更深。唱起来、跳起来,画起来,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顺便教孩子识别数字,可以跟孩子一起唱《数字歌》:可能有人会想,不是有观点说不用着急去认数吗?其实不要着急于“只认数,不理解数所对应的量”,而不是抗拒认数。毕竟孩子连100多种奥特曼都认得出来,也不用担心认几个数字就把他的思维固定了。
“地上的小果子,我很喜欢,你不要捡黑的,捡红的漂亮一些的,捡3个给妈妈,好不好?”同时,还可以讲一下序数的观念,让孩子从大到小排列。但不用把捷径告诉孩子,孩子自己摸索,可能会错误几次,走冤枉路,但正是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了序数的含义。
等熟练按数取物了,就可以顺势加法了:
在这个阶段,一定不要丢开实物进行抽象的加和减。
因为以孩子现在的机械记忆能力,记住一个答案是简单的,但是或许并没有理解加和减的真正意义。
“5+2”让孩子从5片叶子加上2片叶子、5朵花加上2朵花、5个石头加上2个石头。
不用告诉孩子5个往后数两个,让孩子自己数,适当提示,多试几次后,孩子会知道,以大的数开始往后数几个,这个就逐渐开始接近加法的含义了:
手是特别好的教具,随拿随用,而且没有干扰因素,孩子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增加和减少,顺便还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精细动作。不信你试试看,孩子一开始总会有几根手指不听使唤,可爱极了,慢慢就熟练了。这个时候不要教简化的手势。什么比个枪就是8,大拇指和小指举起来是6,会干扰孩子理解加减。大家可以认真想一下,整数加减法本质就是20以内的加减法。最难的是1-10的部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过了前面的1-10,后面的反而是已经到万物的阶段了,就要水到渠成了。
以上差不多就是幼儿时期的数与量的主要知识了,确实说多也不多,可能有些孩子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还有其他各种花样的表现方式,万变不离其宗,本质就是让孩子逐步感受到数量关系。
以上是幼儿数与量的相关知识,其实大自然处处有数学之美,很多暂时孩子还学不上,可以顺便跟孩子说一说,让孩子感受数学和自然的奇妙。藏在花瓣数量秘密里的斐波那契数列:2、3、5、8、13……
我想,不少朋友经过高考和高数的蹂躏,可能对数学会有畏惧情绪,一方面会对孩子的数学启蒙产生抗拒和畏难心理,另外一方面,又可能会过度焦虑,担心孩子落后,过于追求进度。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不懂是正常的。你想想我们看谢耳朵的黑板是什么感觉,我们孩子看这些数就是什么感觉,大家本质都是在抽象,我们看不懂谢耳朵的黑板,孩子也不懂数,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觉得孩子笨呢?数学本身是简洁而优雅的,孩子也天生是喜欢数学的。教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觉得,怎么别人的孩子都会XXX了,我们怎么什么都不懂,给孩子压力,从而让孩子小小年纪就产生的心理阴影。不要把对数学的恐惧和焦虑传染给孩子。“如果孩子不能用我们教的方式学,我们就需要用他能学的方式教。”我并不指望我的数学启蒙能让我孩子的数学能有什么成就。我最大的期待,就是当他进入应试阶段,有一天学习数学遇到困难时,能够回想起幼年时跟妈妈在一起在山野烂漫间自在玩耍的时光,不对数学心生畏惧。【二胎】【养育男孩】【化妆】【重疾】【自闭症】【过敏】你好,我是小土,很高兴有缘相遇。我是两个男孩蛋蛋定定的妈妈,蛋蛋7岁,定定2岁半。
我是《婴幼儿睡眠全书》《妈妈有力量》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本硕,巨蟹座理工女,爱思考擅总结。可能你也是无意中关注到这个号,不管经历着什么,请相信生活会变好,人生种种只是经历,终会拨云见日,我们一起做更有力量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