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外学电影哪国强?本周末看完这24部片子答案自然揭晓

2016-12-14 刘海伯 电影山海经

本周六、周日,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季风书园将举行齐放·海外华人影像展·上海站放映活动,展映留学巴黎、伦敦、东京、纽约的华人影像作品,包括23部短片和1部长片。这个影展差点与上海擦肩而过,幸亏妖灵妖老师在上个月力挽狂澜,重新将这个影展划入上海放映版图,令观众能在这个周末享受到如此丰富的影像作品。一共23部短片、1部长片,体现了巴黎、东京、伦敦、纽约四地华人影像作品风采。




为满足广大艺术电影爱好者的需求,我们设立了四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放映,观众可以根据主题、路程远近和时间安排,自由选择参与任意一场放映,具体放映时间和地点介绍如下: 


【场次之一】齐放·海外华人影像展·上海站之巴黎、伦敦

2016年12月17日星期六下午13:30 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上海市曲阳路574号3楼数字放映厅,现场座位115座,免费观摩,先到先坐,坐满为止,纯放映,无见面会) 


【场次之二】齐放·海外华人影像展·上海站之东京、纽约

2016年12月17日星期六晚上18:30 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上海市曲阳路574号3楼数字放映厅,现场座位115座,免费观摩,先到先坐,坐满为止,纯放映,无见面会


【场次之三】齐放·海外华人影像展·上海站之巴黎、伦敦

2016年12月17日星期六下午13:30 季风书园活动厅(上海市淮海中路高安路,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站厅内,现场座位120座,免费观摩,先到先坐,坐满为止,纯放映,无见面会) 


【场次之四】齐放·海外华人影像展·上海站之东京、纽约 

2016年12月18日星期天下午13:30 季风书园活动厅(上海市淮海中路高安路,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站厅内,现场座位120座,免费观摩,先到先坐,坐满为止,纯放映,无见面会




【放映片单】


巴黎

片单:

1. 胡伟导演作品《房东》Propriétaire 24分30秒

2. 季巧微导演作品《心愿》Le vœu 24分22秒

3. 武帅导演作品《叙利亚青年》jeune-syrien 20分

4. 朴清导演作品《萨特》Satyr 6分43秒

5. 王方之、张宇旋导演作品《花园余影》 Les feuilles superposées 12分9秒

6. 陈冠导演作品《F**K》 17分钟


导语:不存在的巴黎(文/装蛋)


在这次齐放2016海外华人作品展的四位选片人中,我是唯一暂无海外留学、生活经验的一位,这样的“缺失”,使我没有她们三人那般对其选片城市有着更为亲密的身心感受。于是,对于巴黎的阅读,就多数来自以往的影视、文学作品,或是这两年的一些头条新闻:ISIS恐袭、难民潮、欧洲杯、罢工……想起卡尔维诺笔下的巴黎,这是“一本巨大的参考书”,“包罗万象为别的城市望尘莫及”。


对应到这次选片,在已知有限的可能里,我也确实试图寻找它的丰富。


第一部,来自《酥油灯》导演胡伟的前作,《房东》。被指引的男人,寻找失踪的主人。游走于城市间,看见,从天而降的死物,急驰而过的摩托,包裹在饺子里的骰子,集会上的中国舞狮。城市空间的荒诞、奇异,暴露无疑。全程手持的摄影,照应人物内心。而街头男主驾车被Volga汽车追逐的场景,以及结尾字幕之后的意外之画,又极具一种悬疑、犯罪片的气质,仿佛穿越到了梅尔维尔的影像世界。



影像心理学的物化呈现,继续在第二部作品,季巧微的《心愿》里被导演所尝试,虽然套路有些老旧,没有尝到多少新酒。生活在巴黎的中国老人蒋太太和她的孙女,各自怀揣愿望和恐惧,等待她们的结果。在影片中,细腻的情绪捕捉,以及值得玩味的空间道具应用,也延伸着观者的想象。



第三部《叙利亚青年》,与第四部《萨特》,又似乎存在着某种有趣的互文关系。看片名,前者的指向相当明确,事实也如此。来自武汉,现留学于巴黎八大的导演武帅,私图以一种纯粹的在地的视角,对现今法国所面对的难民问题作出他的部分判断。但他并未选择一种宏达的主题切入,而是通过刻画一位局内者在多种身份之间的穿梭,完成他的观察。而《萨特》并非与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有直接的关系,其法文名satyre(古希腊神话中的森林之神,亦有“好色鬼”的翻译)则更能准确的把握影片的气质与核心内容。另外值得肯定的是,导演朴清使用一组图片摄影构成全片,但图片与图片之间仍充满着影像的叙事节奏和流畅度,小巧灵活。



第五部,王方之与张宇旋导演作品,《花园余影》,一对父与子的故事,然,有意思的是,导演们尝试将心理空间、文学空间,以及物理空间有机结合,装置在一间可供阅读的房屋内,颇具想法,只是结尾处的音乐处理,在个人看来,过度饱满了。



第六部,终于看见了一开始便能想象到的有关中国留学生的故事,陈冠导演作品《F**K》。讲述有关男女之恋的故事,韩国导演洪常秀是江湖老手,在这部短片里,有某个画面也让我产生了一种在看洪氏电影的错觉,一对情侣恋爱初期相处时的那种尴尬气氛,把握的那么准确。而结尾处的突然转折,也似乎寓示着一种群体性的落差与错愕。



最后,仍需要表达的是,每一个片单都是片面的,而我个人也更希望在这里能向大家展现一种“未完成”的作品,除去胡伟的《房东》在我看来有较为成熟的影像风格外,其他五部/六人皆有可期待空间。这是一次有关(海外)城市的展映,判断单个导演、作品的重量固然重要,但也希望大家多留意影片传递的各城市气质,以及整个选片的架构,谢谢。



伦敦


片单:

1.朱晓闻导演作品《乡绸》30分钟

2.Clare Liu导演作品《Acompletestory:betweenthestrait》(海峡两岸的完整故事)25分钟

3.许泰丰导演作品《轻轻摇晃》86分钟



导语(文/Linlin)


今年六月,公投“脱欧”让英国的政治制度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而另外一件让英国倍受关注的事件,就是苏格兰独立公投。这两次公投前后英国政府的举措和社会的反响都被反复曝光,正因为公投这种直接民主,对观望者来说,都是很刺激又新鲜有趣的。英国的政治制度有保守的因素,同时也是先进有效的,形成与中国不同的社会组织。青年时候在英国留学的经历,对每个人都会产生长久的影响,从观察事物的角度,讨论问题的方式,对待人生的态度,都有可能变得“西化”。这种影响很深,甚至在回国之后,才初次体会到“文化冲击”。英国是非移民国家,即使通过特殊渠道移民成功,也很少人能“逐渐”变成“英国人”。连“英国人”这个词到底是English还是British都是需要在这里生活过才更有体会,而任何直白的定义都不能解读人们敏感的情绪,因为这些定义与身份之间的张力又被英国人诡异的幽默感掩盖,变得扑朔迷离。


伦敦是欧洲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华人创作者在这个多文化融合的环境里,很自然养成多角度的观察习惯。为本次“齐放——海外华人影像展”伦敦部分选入的三部影片的导演分别来自上海、台北和越南,虽然都是华人,现在也都在伦敦生活和工作,各自表达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出生于上海的朱晓闻曾在多个国家求学和工作,很自然得关注全球化、移民以及地域性的话题,她几年前就用一部作品探讨国际间的远距离恋爱中十几对情侣是如何沟通去抹平地域和文化的差异。这次选入影展的《乡绸》是她2015年完成的最新作品,纪录了美国洛杉矶第一家进口中国真丝面料的商铺店主富有传奇色彩的家族奋斗史。片中的店主王先生是第二代移民,却仿佛把旧的中国味道封存在那个店里,与现实格格不入。



刘纯聿是来自台湾的影像艺术家,《海峡两岸:完整故事》原本是双频录像装置,片中并置的两个被访谈者分别是刘纯聿自己,和来自重庆的媛。面对同样的关于1949年国共内战后国民党迁播到台湾这样宏大的历史事件相关的问题,她们分别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认知,通过家庭故事和口述历史的对比,我们看到两个角度的关于“中国/台湾”的想象,相互印证,构成了一个更完整的故事。



《轻轻摇晃》这个剧情长片是越南出生的英国籍华裔导演许泰丰(Hong Khaou)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他的父母最初从福建移居越南,后来又移民英国。到伦敦后不久,他父亲就去世了,而他母亲在英国三十多年却始终不会说英语。这个经历映射到片中的老人,她住在伦敦一个老人院里,会说普通话、闽南话、粤语、柬埔寨语等一大堆语言,可就是不说英语。虽然导演本人已经非常西化了,他却在这部影片中深入摸索母亲这一代人的经历,试图反思和定位。片中老人在与已经去世的儿子的男朋友,艰难结识的过程中,仿佛再一次经历了漫长无望的迁移,在最终的落脚处,因为无法承受更多改变,而尽力拒绝沟通。



纽约


片单:

1.廖逸君导演作品《Walking in my shoes》 2分钟14秒

2.缪佳欣导演作品《洗衣房》14分钟48秒

3.李爽导演作品《嫁给我,拿中国国籍》4分钟30秒

4.施昀佑导演作品《覆盖国歌(延迟国歌播放)》3分钟49秒

5.王拓导演作品《虚空画:现实与自然》10分钟09秒

6.常雨辰导演作品《项链》1分钟43秒

7.宋紫卉导演作品《当我们在谈论堕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16分钟47秒

8.陈筱薇(与Dalila Belaza与Paul Murnaghan合作)《复》13分钟43秒

9.方迪导演作品《赌侠之哥伦布的秘密》3分钟


导语(文/张涵露)


“身体/边界”集合了9位年轻艺术家的9部短片作品,虽然最终呈现都是视频形式,但是这些作品中涉及到的媒介包括了绘图、行为表演、舞蹈、声音、穿戴装置……9部短片铺开了一幅在美国,尤其是在纽约地区生活和创作的华人艺术家的思考与实践版图。身体是否有边界?身体的边界在于皮肤(肉身)、肤色(文化),感知(与外界的联系),还是行动(对外界的介入)?这十部短片皆尝试以微观角度映射出社会或政治大环境,身体在这里成为了私与公的不可见边界,身体化/具体化(embodiment)则是呼唤共感的方法论。艺术家将私人生活或微型研究媒介化,激发出更广泛的公共议题讨论。


艺术家简介


常羽辰(b.1989,中国山西),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2013年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研究生院版画专业,现工作和生活在纽约。个展包括:常羽辰:野蛮诗歌(Between艺术实验室,北京,2015),常羽辰:蛇与其他(否画廊,纽约,2013)。群展包括:第二十九届日本京都国际艺术节(京都市立美术馆,2015),IMPACT9国际版画会议艺术家书单元(恒庐美术馆,杭州,2015),2013北美版画双年展 (波士顿大学美术馆),马爹利关注未来英才计划入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11),十年曝光: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当代影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1)等。她的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图书馆,芝加哥Joan Flasch艺术家书收藏馆等公共机构收藏。



陈筱薇的创作包括录像、绘图和绘画。她探索自然环境、灾难、人类思想,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紧密关联。她最近专注于大幅绘图和绘画。生于1978年,陈筱薇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目前生活和工作在波士顿。她曾在波士顿美术馆学院担任客座讲师,2007年获得波士顿杰出艺术家大奖,2011年成为纽约著名的ISCP当代艺术中心第一位华人驻场艺术家,期间创作的十五米长卷作品。陈筱薇的作品源于她内心到指端的运动,画面实为其内心世界在外界的投射与延伸。(与陈筱薇合作的Dalila Belaza是住在巴黎的舞者和编舞家,与姐姐共同经营Nacera Belaza舞团;Paul Murnaghan是来自爱尔兰的声音和装置艺术家,也是一位策展人。)



方迪是一位中国艺术家工作于深圳,他的作品在探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表达了个人态度。他对社会实践感兴趣,常重新寻找自己的身份而介入到实际创作当中。作品常用多种艺术语言去探索城市生活的纠结与意义,同时反应我们快速而混乱的社会变化。方迪最近的作品HITME!个展于特拉华当代艺术中心(威明顿,2013),群展包括今日美术馆(北京,2015),广东美术馆 (广州,2015),莫斯科美术馆 (莫斯科,2014),马里兰艺术中心(巴尔的摩,2013),Connersmith画廊 (华盛顿区 ,2013),Uferstraße 8(柏林)。方迪的电影曾在芝加哥地下电影节(芝加哥, 2014)与Pantalla Fantasma (西班牙巴斯克, 2014)放映,获得的奖项包括Toby Devan Lewis Fellowship(2013)。本科毕业与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 



李爽是一名艺术家与写作者,现居纽约与上海,或者任何地方。她于2014年获得纽约大学(NYU)传媒、文化与传播学硕士学位。其兴趣焦点在于“媒介作为按摩”的力量,特别是这种力量与后殖民和全球化等问题交织后所产生的现象。最近,她的个展“怎么称呼”在北京Lab47展出。



廖逸君,1979年出生于上海,2008年毕业于美国孟菲斯大学摄影系,获摄影硕士学位。现居纽约。她获得的奖项包括纽约艺术基金会奖金,En Foco新作品大奖,LensCulture的曝光奖等。她曾参加PIONEER WORKS工作室项目、纽约州雪城Light Work艺术家居住项目、曼哈顿下城艺术协会艺术家工作室项目和纽约州伍德斯托克摄影中心做个艺术家居住项目,以及在纽约摄影俱乐部参与暗房工作室项目。 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展览,包括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亚洲协会休斯顿分馆、纽约花画廊、台北非常庙画廊,首尔KIPS画廊,黎巴嫩跑马现代艺术空间、英国FORMAT摄影节、荷兰Noorderlicht摄影节等。



缪佳欣1977年生于上海,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目前定居在纽约。他的创作起于摄影,历经行为艺术,专注于跨媒介表演性实践。他自己的身体出现在他大部分作品中,无论是赤身蜷缩在冰冷的纽约街头,还是藏匿于母亲的行李箱中被鞭挞,或是时不时仪式性地扮演他的另一个人格:穿西服的中国商人。他曾将自己位于布鲁克林的工作室改造为被实时监控的牢笼,以1美元每晚的价格出租给寻求住宿的人。他的作品试探个体与权威之间的暧昧和张力,在身份认知、种族、性别、性,以及社会阶级等多重层面诘问权力的运作。



施昀佑,1985生于台湾彰化,2014年取得芝加哥艺术学院雕塑创作硕士学位(MFA)。曾获邀参与2014史高希根雕塑与绘画学院、4-18哥伦比亚驻村计划(2015)、北极圈艺术家进驻计划(2015)。目前为台北市大安区住安里供餐中心驻站艺术家。



宋紫卉,1990年生于中国西安。 2013年至2015年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摄影专业,马里兰艺术学院摄影与数字媒体专业。作品以多种媒介探讨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权利及其个人身份。宋紫卉现工作于美国并从事机制批判相关理论研究。



王拓的实践涉及多种媒介,通过在预设情境下对他人真实生存经验以及文献行为化的介入,来揭示当代人类境遇与精神遗产之间不稳定的关系。他的作品中经常基于对已有的文献(如文学、电影、戏剧)的引用,来建立一个多重叙事的情节迷宫,在那里,有关当代社会的戏剧化的、幽默而荒诞的成分被展示出来。王拓的实践也同时探讨了人造观念和意识形态是如何从其历史背景中生发而出,并与持续变化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主题。王拓近期展览包括:国立台湾美术馆,台湾;TEN Multimedia Center, 地拉那,阿尔巴尼亚;Gezira Art Center,开罗,埃及;IMA Film Society,印度;Vox Populi,费城;HVCCA, 纽约;Residency Unlimited, 纽约和NARS Foundation, 纽约。王拓现主要工作生活于美国纽约。目前为皇后美术馆2015至2017年度的驻馆艺术家。




东京


片单:

1.李子峘导演作品《子非鱼》 30分

2.罗子峰导演作品《泡泡》25分

3.迪丽努尔导演作品《普拉提的夏天》10分

4.廖清导演作品《神农车垭》19分

5.刘茜懿导演作品《天籁籁》10分

6.杨毅恒导演作品《冬天,最后的碎片》24分


导语:超级迷失东京(文/刘茜懿)


在东京,每年有241万人位华人来此走动,近些年的日币贬值带来很多的流动华人人口。身为留日二代的我看到了两代留学生的习惯及面貌的变化。上一代比我们穷,我们比上一代迷茫。东京这样的亚洲第一大城市,他表面上容纳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其实还是有着很大的排外色彩。日本人在面对全球化努力改变着自己,外国人试着传达自己的模式,华人在此建立了小小的团体,似乎成功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有时我感到,在这里华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第几代人,都在处于一种都市游牧状态,永无安稳。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是磨灭不了的,我们知道如此,却来到东京;中日之间的矛盾是永恒存在的,我们却爱着东京,这个疯狂而冷漠,绚丽而凌乱的都市。一种看不清的力量逼迫着一代代创作者,在这里追寻着迷雾中的一线光芒。


在东京的西边耸立着早稻田大学,这里孕育了寺山修司,篠田正浩等日本文艺电影代表人,同时也设立着最著名的戏剧研究所。我选择的华人作品,全部出自于这所大学,我们在东京一起共度了快乐的时光,从一个学生当上了独立的创作者,从课堂走向了艰苦的片场,凭借以下作品在茫茫的东京找到了自己的语言。他们中有的人已经离开了东京,回到了自己的城市,一边工作,一边寻找着梦想的下一个阶梯。他们中还有的人,依然留在东京,进入了“迷失”的下一个阶段。在生活和归属的疑问之下,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下一个影视作品中。超级迷失,并不是一种否定,这种状态一辈子只有一次,它是一种美好。


李子峘导演的《子非鱼》讲述了一名留学生初来乍到东京,在日本的文化冲击和在日华人灌输他的被重构的日本印象中,迷惑,挣扎,试图在东京寻找自己的身份,获得心灵自由的故事。



罗子峰导演的《泡泡》讲述了一个日本小女孩与妈妈在东京的老房屋里发生的故事。女孩子最大的爱好是吹泡泡,脆弱而美丽的泡泡象征着大家的内心。此部影片反映着导演在留学期间看到的日本人民社会生活的苦与乐。



廖清导演的《神农车垭》根据真人事迹改编,讲述了一名日本女孩在湖北神农架旅行的过程中爱上了拉船的纤夫,在追寻他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成长的故事。



迪丽努尔导演出生于乌鲁木齐市,她在东京留学时利用暑假回国拍摄此部短片电影《普拉提的夏天》。导演在汉民族及维吾尔民族的双重文化交错中成长,后来在东京再一次受到第三方文化的冲击,铸成了她勇敢而开放的创作风范。故事讲述了居住在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普通小孩,一次小小的冒险。



刘茜懿导演的三维动画电影《天籁籁》讲述了一名经受孤独和压抑的女孩展开心灵的旅行的过程,是她在留学读研期间创作完成的视觉艺术作品。



杨毅恒导演的《冬天,最后的碎片》讲述了一个女孩在雪景中不断拍摄图片,故事中隐含的线索串联着过去和现代,以及未来,日本以及马来西亚两个国度,展现着迷幻的视像世界。杨毅恒导演来到东京后拍摄了数部短片电影,分别入选嘎纳电影节及威尼斯电影节。2014年他的长篇作品《榴莲忘返》入选了东京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



【活动主办】 

齐放民间放映联盟 

齐放是由影弟工作室和全国各地数十个民间放映团体、场地或组织者共同发起、开放参与的一项独立电影民间巡回放映的普及活动。(微信平台:齐放。豆瓣小站:齐放民间放映联盟)


【协办机构】

影像现场


【特别鸣谢】

薛旭春



妖灵妖的新书《等待电影的日子:电影101工作室20周年纪念志》已上市,欢迎前往亚马逊、京东、当当选购。购买完了记得晒购书凭证,我们负责抽奖送电影票兑换码。


上海·电影·放映·影迷·交流

电影山海经|电影迷小小的家

微信ID:Cinematographe


长按二维码关注电影山海经



点阅读原文购买艺联放映之《喊·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