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电影大师展的云导赏
与去年的“匈牙利电影大师展”、“俄罗斯电影大师展”、“孙瑜导演作品回顾展”、“西班牙电影大师展”、“意大利电影大师展”、今年1月的“法国电影大师展”、3月的“英伦电影大师展”一样,上海艺术电影联盟2021年4月主办的“波兰电影大师展”也推出网络云导赏。通过以下这篇由热心观众木译原创的文章,引导大家进入本次“波兰电影大师展”的几部名作,大家可以在看完影片之后再来阅读此文,银幕上的影像和银幕下的文字互相印证,会有更多收获与启发。
苦难与悲情——波兰电影学派概述
可歌可泣的波兰历史
波兰地处欧洲腹地,北临波罗的海,西接德国,其余部分与众多中东欧国家接壤,包括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和俄罗斯。近代的波兰历史可追溯至1918年,那一年,一战结束,奥匈帝国瓦解,沙俄帝国末代皇帝尼古拉斯二世被满门处决。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1月,波兰复国,距此前亡国已近百年历史。然而重获新生的波兰第二共和国在当时国际大环境下,未能将波兰人民带上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的康庄大道。相反,在东西苏德两个大国的虎视眈眈下,注定了波兰人民的苦难还将继续。1939年9月1日的一声炮响,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率先从西面对波兰发起进攻,拉开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帷幕。早已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心照不宣地从东面进攻波兰。一个月后,波兰战役结束,德苏两国全面占领波兰,瓜分波兰。这也是波兰历史上第四次被德俄两国瓜分。在之后的岁月里,波兰人民为了谋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直至二战行进尾声时的1944年“华沙起义”最为壮烈。
二战结束后,波兰成立了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随着冷战的爆发,波兰再次成为东西两大阵营交锋的桥头堡。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洪流下,二战后涌现出的波兰电影,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沉重感。其中,尤以安杰伊·瓦伊达(Andrzej Wajda)开创的波兰电影学派更为突出。瓦伊达也因此被誉为“波兰电影之父”。
安杰伊·瓦伊达
瓦伊达与罗兹电影学院
1926年3月,安杰伊·瓦伊达出生在波兰的苏瓦乌基(Suwalki),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父亲则在军方任职。1940年,瓦伊达父亲与其他被俘的波兰军将士被苏军在卡廷杀害,这就是著名的“卡廷惨案”。对于这段历史,瓦伊达和大多数的波兰民众一样,都未曾知祥,只知道是德军所为。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当时的档案渐渐公之于众,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
2007年,81岁高龄的瓦伊达据此拍摄了一部名为《卡廷惨案》的电影,并第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令人唏嘘的是,2010年,时任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在前往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准备参加纪念卡廷惨案70周年活动时,不幸飞机失事,撒手人寰。同机遇难的还有波兰流亡政府最后一任总统卡丘罗夫斯基。究竟是命运的鬼使神差,还是历史的宿命轮回,无人知晓。
1942年,16岁的瓦伊达投身于波兰的抵抗组织,并参加了波兰家乡军(Home Army)。二战胜利后,瓦伊达先是在艺术中心学习绘画艺术,后又至波兰罗兹电影学院学习电影。1952年瓦伊达毕业后,师从波兰电影大师亚历山大·福特(Aleksander Ford),在1954年作为助理导演,协助福特拍摄完成了《巴尔斯卡五少年》。福特也在1954年的戛纳电影节凭借此片获奖。福特后来长期执教于罗兹电影学院导演系,培养了一大批波兰电影界的优秀人才。
《巴尔斯卡五少年》
罗兹电影学院成立于1948年3月,由波兰著名电影大师、剧作家里翁·席勒(Leon Schiller)一手组建成立。学校成立之初,分为表演和导演制片两个院系。后来,波兰将学校和波兰电影工业迁至离华沙仅有一个半小时车程的罗兹(Lodz)。罗兹是波兰的第三大城市,战前就是波兰的工业重地,二战时期未像华沙遭到德军报复性毁灭,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都保存完好。罗兹在波兰语中意为“小船”,著名的波兰钢琴大师鲁宾斯坦就出生在这座城市。这座城市后来也因为波兰电影而闻名于世。
电影学院的名称起初命名为国立高等戏剧学校,后席勒改用他个人名字进行命名,史称“里翁·席勒国立电影、电视与戏剧学院”。1949年,学院衍生出两个分支机构,一支迁回华沙,另一支则依旧驻守在罗兹。直到1958年,两组人马合并,罗兹高等戏剧学院并入,并以罗兹电影学院命名,学院孕育了波兰电影学派。波兰电影学派,由此而生。此次影展的四大天王,就脱胎于这个时期的波兰电影学派。1954年,后起之秀罗曼·波兰斯基加入了这个团体,波兰斯基的启蒙导师正是安杰伊·蒙克(Andrzej Munk)。
安杰伊·蒙克
与罗西里尼的“战争三部曲”一样,瓦伊达也有着自己的“战争三部曲”,分别是1955年的《一代人》,1957年的《下水道》和1958年的《灰烬与钻石》。瓦伊达在1965年还曾拍摄了另一部影片名为《灰烬》,此处不应和《灰烬与钻石》混淆。
瓦伊达的“战争三部曲”以1944年华沙起义为时代背景,涵盖华沙起义的前前后后,刻画了战争环境下人性的复杂和残酷。《一代人》基于波兰小说家博赫丹·切什科(Bohdan Czeszko)的小说完成,他也是该片的编剧。
影片描绘了在纳粹德国铁蹄下,一群年轻人如何反抗纳粹,加入抵抗组织的故事,与此同时,影片还糅合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日后成为国际著名大导演的罗曼·波兰斯基也在该片中完成了自己的处女秀。
《下水道》直击华沙起义,是第一部展现华沙起义的电影。影片声情并茂地刻画了波兰家乡军为抵抗纳粹德国,在城市下水道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该片荣获了1957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这也奠定了瓦伊达在国际影坛的地位。
《一代人》
1990年瓦伊达荣获欧洲电影奖的终身成就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三人,前两人则是大名鼎鼎的费里尼和伯格曼。
波兰电影学派
《一代人》一直被认为是波兰电影学派的开山之作。1954年,当时波兰著名的电影制作人、电影学者亚历山大·杰基维茨(Aleksander Jackiewicz)就提出波兰电影应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流派,展现波兰的历史,反映当下的社会问题本质。在这个论调的影响下,罗兹电影学院的教授安东尼·博希维茨(Anoti Bohdziewicz)提出了波兰电影学派这一概念,并将瓦伊达的《一代人》归入这一流派。
在去年俄罗斯电影大师展的云导赏中,曾谈及斯大林去世后,苏联“解冻”时期电影艺术的创作,这股春风也吹到了波兰。波兰电影学派的兴起和发展也和时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56年波兰十月事件爆发,温和派领导人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上台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波兰的电影创作者也借此担负起重新构建波兰本民族电影的历史重任。波兰的电影创作小组制度油然而生,去年匈牙利电影大师展的云导赏中,我们曾介绍过该小组制度对匈牙利电影新浪潮运动产生的影响。
《一代人》
当时,波兰当局对艺术创作松绑,推动电影创作小组的运行模式,成立了八个由影人主导的创作团队,自行解决预算分配和内容拍摄。这个创造小组制度其实也沿袭了罗兹电影学院电影小组的集体创作方法。每个小组里有一名总负责的艺术总监(通常是具有导演身份的人担任),一名剧本写作指导,一名影片制作主管和其他若干青年电影导演、编剧和制片人。这几个小组里最为著名的是“KADR小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是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Jerzy Kawalerowicz),组员有瓦伊达、蒙克、库兹。虽然电影的上映仍要受到波兰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查,但许多志同道合的的导演在创作小组之间相互支持帮衬,完成了一批未受太多干扰的作品。且因冷战隔阂,当时中东欧的电影运行模式并未受到当时西方商业模式的影响,波兰电影创作者也不用太担心票房收入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创作大环境下,波兰电影学派应运而生。因此,有人在评判波兰电影学派的登上世界电影史舞台的标志事件,除了有学者认为是瓦伊达《一代人》的上映,也有学者认为是从波兰的十月事件开始。
《下水道》
波兰电影历史学者斯塔尼斯拉夫·奥奇梅克(Stanislaw Ozimek)曾把波兰电影学派划分为四个阶段,我们把这次展映的影片分别对应到这四个阶段,给观众一个基本的框架。
初创时期(1955-1956),在这个时期许多新的拍摄理念和手法还暗含在充满诗意的社会主义现实创作之下,《一代人》(1955)就属于这个时期;鼎盛时期(1957-1959),在这一时期,绝大多数电影制作者关注战争主旨,特别是德军占领下的波兰,展现波兰浪漫主义的革命情怀,《下水道》(1957),《英雄》(1958),《夜车》(1959)这几部影片都是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衰微阶段(1960-1961),在这个阶段,导演更注重体现个人情感特别是底层主人公的命运,《修女乔安娜》(1961)就诞生在这个阶段和尾声(1962-1965),这个时期产生的电影已经和学院派的主旨和诗意化的表现方式渐行渐远,学院派也日渐势微,比如《萨拉戈萨手稿》(1965)。
其实很多学者对波兰电影学派终结的时期都有不同的看法,1961年,1962年,1963年这三年都有被学者认为是波兰电影学派结束的年份。但无论哪个年份作为波兰电影学派的结束年份,可以肯定的是,1965年以后,随着波兰当局对电影审查制度再一次收紧之后,波兰电影学派基本上走到了尽头,不再对波兰的社会历史发表观点,转而走向改编民族文学的道路。
奥奇梅克还把波兰电影学派分为三类,以瓦伊达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派”,以蒙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派”和以卡瓦莱罗维奇为代表的“心理实验派”。幸运的是,此次展映的六部影片既涵盖了这三种类型,又贯穿了整个波兰电影学派的起承转合。
《修女乔安娜》
蒙克的“英雄”
瓦伊达和蒙克当时都向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取经,向整个波兰社会要题材,一改之前平淡无奇的社会主义写实风貌,但他两人的拍摄手法和风格也是大相径庭。波兰电影学派的大师们并不是以某一种相同的观念来审视波兰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历史。相反的,他们是以各种论调和不同电影风格来展现之前的禁忌话题,比如1944年的华沙起义,以及正视家乡军的命运多舛。
瓦伊达的《下水道》和蒙克的《英雄》都是描写了华沙起义,剧本都是由耶尔齐·斯蒂芬·斯塔温斯基(Jerzy Stefan Stawinski)撰写。不过斯塔温斯基和蒙克的合作更为紧密。除了《英雄》之外,蒙克的《铁轨上的人》和《倒霉》均出自他手。瓦伊达的《下水道》透露着浪漫主义情怀,国家责任和个人悲欢在他的影片里紧密相连。而蒙克的电影更趋理性、务实。
《英雄》
蒙克的《英雄》同样关注的是华沙起义,差不多是在瓦伊达的《下水道》上映八个月后与观众见面。《英雄》讲述了两个小故事,虽然片名叫“英雄”,可是该片中两个主人公完全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英雄。蒙克以黑色幽默的基调调度整场影片,以客观真实的笔触展现波兰的战争创伤和对英雄主义的崇敬。与传统英雄主义影片中,人们在枪林弹雨的冲锋不同,他镜头下的主人公却拿着酒瓶翻滚。《英雄》最终成为了一部另类的“反英雄”的电影。
蒙克之所以这样处理,源于他自身就参与了华沙起义,亲眼见证了华沙起义的惨绝人寰,也与那个时代大肆宣传个人英雄主义密切相关。蒙克自己就曾坦言,“这部电影就是要展示传播不惜一切代价成为英雄的这一理想是如何影响那些天生不是英雄的人以及如何使他们成为英雄的”。
《英雄》
蒙克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童年在克拉科夫,是波兰的第二大城市,在1596迁都华沙之前,克拉科夫在近五百五十年的历史中一直是波兰的首都。蒙克中学毕业后不久,二战爆发。波兰被德国占领后,蒙克来到了华沙,因为是犹太人,他不得不隐姓埋名,以建筑工人谋生。1944年,蒙克参加了华沙起义。
二战结束后,蒙克曾短暂地在华沙技术大学学习过建筑学,却因为身体原因,他离开了学校。后又在华沙大学学习过法律。最终他来到了罗兹,1951年从罗兹电影学院毕业后,开始了电影职业生涯。在拍摄了几部短片和纪录片后,1957年,蒙克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铁轨上的人》,该片也是波兰电影学派的代表作,表现手法与《公民凯恩》相似,被称为波兰版《公民凯恩》,是波兰电影在1950年代的重要作品。此后,蒙克又拍摄了《英雄》(1958)和《倒霉》(1960)。1961年9月20日,蒙克在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拍摄《女旅客》一片后,返程途中,在罗兹附近遭遇车祸,不幸英年早逝,年仅四十岁。参与过华沙起义,拍摄了《英雄》的英雄就以这样一种宿命的方式告别了人间。两年后,由蒙克的助手维托尔德·勒希维彻剪辑完成的《女旅客》在波兰大银幕上映。
卡瓦莱罗维奇的心理暗示
在这次展映的影片中,还有两部比较重要,出自于同一位波兰电影学院派大师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之手的《夜车》和《修女乔安娜》。这两部电影当时蜚声海内外,在波兰电影学派大行其道之时,赢得了不少国际奖项。
远在东亚的日本,当时也受到了波兰电影的影响。日本有一个著名的ATG影业,成立于1961年,活跃于上世纪60至80年代,坐落于日本新宿。ATG影业曾制作了众多入选《电影旬报》的上乘之作,对日本战后的电影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年开张在新宿的第一家ATG影业的电影院,引进放映的第一部影片就是《修女乔安娜》。
《修女乔安娜》
卡瓦莱罗维奇十分拿手运用心理战调动观众的神经,《夜车》就具有希区柯克式的镜头语言和解构,暗布惊悚气氛。《修女乔安娜》中的某些桥段也会给观众带来内在的恐惧,令人不寒而栗。《修女乔安娜》还因涉及到主人公披着宗教外衣下的情爱,在影片上映后,受到了天主教强烈的批判,甚至在布道时强调,信众观看此片是罪孽深重的。直到很多年以后,波兰籍教宗约翰·保罗二世观看了卡瓦莱罗维奇最后一部影片《你往何处去》的首映后,卡瓦莱罗维奇才与罗马教廷达成和解。
《修女乔安娜》上映后的一年,波兰斯基的处女作《水中刀》上映,依旧沿袭了惊悚片的路子,避免涉及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元素,剖析了中产阶级人性的空虚与悲凉,在世界影坛引起轰动。
《修女乔安娜》
卡瓦莱罗维奇出生在波兰的一个南部小镇格沃兹迪埃克(Gwodziec),父亲是个邮递员。当时这个小镇只有少量的波兰人,还不到总人口的10%,却混居了不少乌克兰人,占总人口的30%,以及占总人口60%的犹太人。卡瓦莱罗维奇的祖上也是从亚美尼亚移民过来的。就在卡瓦莱罗维奇出生后不久,这地方就成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属地。卡瓦莱罗维奇曾回忆,小镇是一个典型信奉东正教的小镇,镇上的人都很友善,战争爆发后,镇上很多人都不幸在二战大屠杀中殒命。这段经历也成为他日后拍摄影片的一个重要来源。
卡瓦莱罗维奇后来在克拉科夫学习艺术,在他30岁之前的职业生涯,他一直充当助理导演,学习电影拍摄。1952年也就是他30岁那年,他独立掌镜,完成了《乡村作坊》一片的摄制。其后凭借1956年的《影子》,一举成名,该片也成为了波兰电影学派的代表作,与蒙克的《铁轨上的人》、《倒霉》齐名。
尾声
波兰民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历史上的波兰经历了三次灭国、又三次复国。波兰电影学派背负了民族的重任和担当,他们的作品既受到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对波兰的占领,波兰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又受到冷战时期,苏联对东欧国家从严厉管控到逐步解冻的转变。既注重描写既往的历史,特别是二战期间苦难的历史,尤以华沙起义为重;又强调当下阶段,也就是波兰十月事件后,波兰整个政治、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着重于个体人性的剖析。波兰电影学派虽然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但电影学派的导演们以及他们的后任者依旧在波兰影坛不辞辛劳的耕作,前赴后继地创作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波兰电影,使得波兰电影始终在世界影坛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受到各国影迷的热烈追捧。
“波兰电影大师展”自4月24日开幕至4月28日结束。观众可以打开淘票票app,找到大光明电影院,再在排片栏下找到“2021波兰电影大师展”;或猫眼电影app找到影院影片排片栏下的对应片名,即可购票。
2021上海艺术电影联盟:
上海·电影·放映·影迷·交流
电影山海经|电影迷小小的家
长按二维码关注电影山海经
业务联络请添加:ledoul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