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即将消失的老行当:篾匠

2018-02-25 张继梅 旅课草堂

手艺人,守艺人

小时,常听母亲说起她的竹凉席。那是她刚嫁到我们家,爷爷请一个老篾匠打的。年轻的母亲逢人就夸凉席是如何凉快、光滑、舒适,还夸这个打凉席的篾匠是个能人。那床凉席确实比家中另外几床要好,篾细,打得精巧美观。夏天躺在上面,透气吸湿,柔滑软凉,舒适可人。

母亲很爱惜这床凉席,每天临睡时,都要用湿毛巾把它擦个遍。夏天过去了,凉席该收起,她用温水和着清洁剂清洗。洗后,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绝不放在太阳下暴晒。这床凉席陪伴了母亲三十多年,也是我们全家的宝贝。

打凉席的老篾匠姓席,村后席老湾人,好像他就是为篾匠而生,姓氏与职业如此巧合。他们湾中出了几个篾匠,数他手艺最好。席篾匠瘦高个,小眯眼,有着一副深土黄色干瘪而多皱的面孔。每年秋收后,他背着个大大的帆布包,穿着老旧的蓝色中山装,腰间系着个厚实的黑色大围裙来到我们村。帆布包是他的工匠箱,里面装有破篾刀、破竹刀、磨刀石、小锯、小凿,还有一件特殊的工具就是“度篾齿”,这玩意儿不大,却有些特别,铁打成,像小刀一样。安上一个木柄,有一面有一道特制的小槽。它的独特作用是插在一个地方,把柔软结实的篾从小槽中穿过去后,篾的表面会修饰得更光滑和圆韵,这种刮篾方式起到打磨的作用。席篾匠通常是一进村就大声吆喝:“打簸箕打筛子喽……”声音高亢悠扬,随着秋风一路飘到村里,让人联想起红色经典影片《红灯记》中那个隐着身份的地下共产党“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

席篾匠在我们这一带颇有名,每年正月十五村中扎龙,得把他请上。因为龙头龙身以竹篾编织而成,村中只有他会。他还会扎“竹马戏”中演员骑的小马,栩栩如生,非常好看。他剖的篾片,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砍的扁担,上肩轻松,刚韧恰当;编的筛子,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编的凉席,光滑细腻,凉爽舒坦。

村人看到席篾匠来了,大人小孩赶忙围上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女主人早已清点家中那些破损的竹制品,把那断了几根篾条的物件一一拿出来,交到席篾匠手中,他一阵倒腾,立马焕然一新。有的实在补不住的,需要换新品。朴实热情的女主人就把席篾匠请到家,好酒好菜招待着,让重新做一个。

席篾匠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一根笔挺的毛竹砍回,去掉枝叶,架在板凳上,拿出小锯,“刺啦刺啦”锯去用不上的竹蔸,竹杪。处理好竹子,首先是破竹,破竹是很需要功力的。先要在竹根头对称地砍出一个十字的口子,把它劈成四片,这个用破竹刀完成,只听见“啪啪”的一声声脆响,竹子迅速开成四瓣。破竹后,最关键的是要会剖篾和撕篾,将竹皮竹心剖开,分成“竹青”和“竹黄”。“竹青”是最外面的层带着竹子的表皮,最为结实,柔韧且极富弹性,适合编织细密精致的篾器,像菜篮、水果篮一般都是用“竹青”编的。“竹黄”是不带表皮的篾,需求量大,筲箕、箢箕、箩筐一般用“竹黄”编织而成。

剖篾,撕篾,就是把篾片开层,把篾片剔成薄薄的篾条或者篾丝。篾片可以被剖得像纸片一样轻薄,纤细。最后是刮篾,刮去每条竹篾上的毛刺边棱,这个用“度篾齿”完成。篾条穿过“度篾齿”来回拉几次,篾绒纷纷落下,鸭绒般地堆成一地。篾条的宽度,六条并列,正好一寸,厚了不匀,薄了不牢。在“度篾齿”上拉过后,篾条变得均匀细薄、柔软光滑,宽窄有致,青黄相间。

这些工作做好,就开始编织了。定型、固边、编篾、锁口等等,每一步都马虎不得,环环相扣,极为讲究。篾条在席篾匠铁钳似的手里分外乖巧听话,任他摆布。纵横交织,一来一往,上下翻飞,潇洒利落,或编或织或拉或收,姿态如舞蹈般优美。编成硕大的竹篮,编成圆圆的竹筛,编成尖尖的斗笠,编成鼓鼓的箩筐,个个细密均匀,精巧牢固。

记忆中有一次,席篾匠来村中,这次不是专做篾活,而是教村中一个本家大伯学做篾匠。这位大伯已年过六旬,还寻思着学篾匠,真是应了那句“八十老翁学手艺,老来发奋”。

大伯年轻时一直在镇上开小饭馆,生意不错。我上学从他门前经过,常见他双手握刀在那剁包子馅。他拿刀稳,下刀快,不拉空力,长久剁馅炼就了一副好刀功。开饭馆是个辛苦差事,起早摸晚,夫妻两人从头发黑干到头发白,也是累了,后回到老家守着一片竹园。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了这一大片竹园,大伯就寻思着做些竹器来卖,换些钱。可他以前拿菜刀,现在拿篾刀,突然改行,还得从头学起,他决定拜席篾匠为师。

席篾匠答应收下这个比他小几岁的徒弟,他们师徒二人亦师亦友。大伯学得很辛苦,席师傅教得很认真。篾匠有自己的一套基本功:砍、破、劈、剖、撕、刮、编、织、削、磨,大伯样样都练个遍,双手被蔑片刮得满是口子,鲜血直流。后来,手全起了老茧,粗糙得像枯树皮一样。他起早贪黑,下了好大功夫,学会了编简单的箢箕。编得底平帮圆,上面安上梁把或绳索,拿到集市上换钱,难度大些的菜篮没学会,偶尔编个,松松垮垮、歪七扭八的。厨师终不是干蔑匠的料,大伯没能出师,席蔑匠也只好无奈作罢。后来,大伯成了我们这一带有名的半瓢水篾匠师傅。席篾匠年事已高,做不了竹器活,听说去年已去世。

篾匠,是一门很古老的手艺。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物稍有剩者,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牲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织的主要材料。

相传篾匠的祖师爷是泰山,春秋时期鲁国人。泰山原是能工巧匠鲁班的徒弟,他开始学做木匠,勤学好问,还挺认真的,但过一段时间,一有空,就钻到附近的竹林里去了。鲁班很生气,不看好他。临考试时,鲁班让每一个人做一张桌子,与泰山一同学艺的师兄弟都做得很好,唯独泰山做的桌子东倒西歪,不像样子。鲁班一气之下,把他赶回家,不再认他为徒。

其实这个泰山不善做木工,对做竹器兴趣很大。他回到家,找来大大小小、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竹子,开始做各式竹器。日子过得飞快,一晃过去了十几年。有一天,鲁班到镇江游玩,路过一条街口,忽见门口满是人。鲁班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个卖竹器的,再仔细看卖主,竟是自己的学生泰山。师徒相逢,喜出望外。泰山说起十几年前每每跑到竹园去玩,其实是偷偷练习劈篾,编织。鲁班听后,心生悔意,感慨万分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从此,这句话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塑料品取代了篾制品,人们对篾制品的需求量大大减少。这些熟悉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最后只能在厚重的历史书上看到它们的身影。

作者简介:张继梅,河南新县人,80后文学爱好者,偶写小文,点缀生活。

*编者申明:文章由本平台原创首发,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旅课草堂所有,转载请联系旅课草堂。(@后台君小狄,微信dhy178743499/电话18810650742,欢迎交流!)

-----------------------推荐阅读---------------------

-----------------敬请关注:旅课草堂-----------------

旅途,是最美的课堂||乡村,是最美的世界

乡村美学营造第一门户

乡土情结人士早餐必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