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解读 |难道就是因为我不够好,所以活该被家暴?
【事件回顾】
小林是一个九零后,丈夫八零后,2012年结婚,有一个女儿。小林和老公在杭州工作,女儿在老家由小林婆婆抚养。
小林怀孕期间,丈夫对她进行了第一次家暴,她被踢然后被按压在床上。从那以后每年都有几次家暴发生,每次都因家庭琐事引发。小林在吵架的时候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吵大闹,丈夫便会对其拳打脚踢。
在跟丈夫聊天中,小林经常觉得不被认可,不被尊重。有时会有被压迫的感觉不能反抗,会有死的感觉。小林在和别人相处时遇到不快时,丈夫会说是小林的问题;小林工作遇到问题时,丈夫会认为小林不是很用心;和小林吵架时,丈夫也认为每次都是小林没有把事情做好才引发的争吵。
同时,小林还表示她从小是由外婆带着的,13岁才跟着父母一起,经常会被打骂,被同学欺负。
最近一次报警后,公安对小林的丈夫出具了告诫书。
针对小林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做评估,咨询师发现小林
1.精神状态不佳:有肢体紧张,压抑、自卑等情绪;
2.社会功能:无法好好工作,觉得自己都不如别人;
3.生理功能:经常感到疲倦,头晕,有时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睡眠一般。
每个人未成年时的经历对其人格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小林因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未能建立起很好的安全感,咨询中也表示其与母亲关系十分紧张,各种原因导致其亲密关系容易出现问题。结婚后,丈夫的指责,加重了她对自己的不自信,对生活充满不安。通过一些心理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其认准目标,实现自我改变。
同时由于小林长期在丈夫对其贬低、不认可、不尊重的氛围下,自然而然地加重了她的不自信与自我责备。认为自己目前的遭遇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自己做得不好才造成的,为丈夫的暴力行为寻求合理化解释。进一步纵容了丈夫的暴力行为,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告诫书能够怎样起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作用?
告诫书通过送交、通知和监督等程序而起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作用。
一是告诫书的送交和通知。送交是公安机关告诫制度的必经程序。公安机关将告诫书送交加害人、受害人,是对加害人进行书面的、正式的警告和教育,对受害人给予公权力支持,有助于防止家庭暴力再次发生,保护受害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作为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反家庭暴力工作中承担了相应职责。将告诫书通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有利于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时了解情况,为下一步查访、监督提供依据。同时,通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使得家庭暴力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有助于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反家暴工作,对加害人形成舆论压力,并有效监督加害人,预防家庭暴力反复发生和不断升级。
二是告诫书的监督实施。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作为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与群众直接联系的最基层组织。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规定,市、县、自治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派出所。公安派出所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公安机关基层组织,在贴近群众生活、掌握群众情况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法律规定告诫书由公安机关出具,从实际执行程序看,出具告诫书的主要是公安派出所,也包括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出具告诫书的,应当根据内部机制通知当地公安派出所。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收到告诫书后,应派专人、社区民警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定期查访,检查告诫书落实情况,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可能再次发生的家庭暴力采取的一种提前预防措施,有利于及时消除家庭暴力产生的潜在因素。
——全国妇联权益部
《反家庭暴力法实用问答及典型案例》
家庭暴力发生和持续不是单一的当事人的问题、妇女的问题,用性别分析方法认识受害人处境,从社会系统、结构解释婚姻家庭问题,需要政府任责,多部门联动,要避免将问题个人化、简单化 。
在各种案例中,我们发现暴力冲突可能与传统角色分工有关,当然也与个人成长经历,母家庭影响,婚姻模式等复杂因素有关 。
而“受害人有责论”常常成为施暴人摆脱问责的理由。懦弱、无能、文化水平低、做不好事、情绪差……等等,都可能成为受害人被施暴的所谓理由。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无论受害人有什么样的行为,都不能成为施暴人采取暴力的原因。
同时长期行为暴力与精神施压,又会造成受害人低自尊低自我评价,认为“一切都是我的错。”如果没有社会与法律力量的强制介入,更容易为施暴人逃脱问责找到借口。
受害人的“懦弱”、“无能”,是因为社会支持不力,社会资源不足。他们也有潜能,帮助他们找到潜能,促使她们认知和能力提升,才能真正摆脱暴力关系。
只有落实反家暴法,实现资源连接,机构和部门任责,才能满足服务对象,实现对受害人的救助和保护。
如果需要帮助,你可以……
【报警】
报警是反家暴的第一步。
拨打110报警。报警之后,民警就会到现场。作为受家暴的一方,必须让警察开一张验伤单鉴定伤情。验伤单有两联,一联是警察记录的情况,第二联是医院伤情记录。有这一系列流程,家暴的证据非常确凿,就可以为下一步损害赔偿以及起诉等提供有力证据,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同时,报警也是对施暴者最有效和快捷的警告!
【线下咨询】
来杭州市上城区钱江路426号(地铁近江站C出口)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A座607室,寻求心理、法律志愿者帮助(拨打电话:88892535可预约咨询。)
【线上咨询】
直接在杭州合欢公众号留言您的称呼+电话+简单描述您的情况,志愿者将联系您。
加入合欢志愿者队伍
扫描二维码填写志愿者申请表
合欢与你,关注家庭暴力
——就在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