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16-12-25 人文之窗
《人文之窗》努力打造中国最佳综艺微刊,欢迎关注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试读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3周年,我们编发一首由我国三大合唱团演唱的《沁园春 雪》和这首词发表后的巨大政治影响,纪念这位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




人民解放军合唱团、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167z804kx&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首词的巨大政治影响
沁园春 雪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中央政府从南京迁移到了重庆。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 毛泽东飞抵重庆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期间,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同时向他“索句”。毛泽东便把9年前创作的《沁园春·雪》书赠给柳亚子,并致信云:“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


柳亚子得到毛泽东的回复,欣喜万分,深为毛词那磅礴的气势、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所折服,不久,他就作了一首“次韵毛润之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的和词,并把这首“和词”和毛词一并交给《新华日报》,要求同时发表。


《新华日报》因未征得毛泽东本人意见的缘故,不便同时发表这两首词,只好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而这首《沁园春·雪》却因此在报社内部披露,并被传抄出去。




柳亚子“和词”一发表,立即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人们很想拜读毛泽东的“咏雪”原作。当时重庆民营报《新民报晚刊》的副刊编辑吴祖光对此事尤为热心,他四处奔波,几经周折,终于得到《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吴祖光如获至宝,感到这“自铸伟词”、 “大气磅礴”的咏雪之作“睥睨六合,气雄万古”,是“可遇难求的最精彩的稿件”,于是在11月14日该报副刊《西方夜谈》的显著位置上以《毛词·沁园春》为题隆重推出这首杰作。


一时间,山城轰动,人们竞相传诵。




这场“轰动效应”,使得国民党当局惊恐万分,坐卧不安。蒋介石看到这首词后恼羞成怒。他问专门为他起草文件的秘书陈布雷:“你看毛泽东的词如何?”陈布雷如实答道:“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


深知文化可攻心的蒋介石马上反应,必须以诗词的形式予以回击。按说蒋介石自己能写出一首胜过毛泽东的诗来,是最有说服力的。但他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根本不是毛泽东的对手。1926年的《江西日报》创刊号上曾发表过蒋介石唯一传世的一首贺诗:


  祝《江西日报》诞生

  蒋中正

  呀!好革命的怒潮呀!

  呀!这掀天倒海的潮流,

  竟已仗着自然的力,

  挟着它从珠江来到长江了。

  ……

  呀!好革命的怒潮啊!

  呀!好革命的势力!




平心而论,蒋介石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与毛泽东相比确实差的太远了。


蒋介石忿忿地对陈布雷说:“我看他毛泽东野心勃勃,想当帝王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你要赶快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


12月4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等报刊同时登出了“围剿”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和词。易君左等一批御用文人以“唱和”为名,以“反帝王思想”为幌子,骂街似的大肆攻击毛词,妄想把毛词的巨大影响“扫荡”下去。重庆文化界的进步人士纷纷加入了以唱和为形式的论战行列,跟国民党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毛泽东看了由王若飞收集的重庆国民党报刊攻击《沁园春·雪》的所谓“和词”和文章后,在给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齐生的信中说:“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并付一观”。




为了消除这首《沁园春·雪》的巨大影响,国民党还煞费苦心地暗中通知各地的党组织,要求会作诗填词的国民党员每人写一首或数首《沁园春》,拟从中遴选几首在意境、气势和文笔能超过毛泽东的,然后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公开发表,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比下去。


这次征词活动,虽然各地先后送来不少应征作品,但都是一些平庸之作,没有能和毛词相比的,组织了这么大规模的征集活动,却没有征得一首“满意”之作,国民党很是伤脑筋。


后来,他们虽在重庆、上海等地又拉了数名“高手”作了几首,但仍拿不出手,再后来也就只好不了了之,直到国民党逃离大陆,也没有哪个能写出“毛泽东级别”的词作。




由于国民党的这次活动是暗中进行的,又未成功,所以一直秘而不宣,就是败退台湾后,他们都对此事也守口如瓶,惟恐世人讥笑。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由当年参与这次活动的国民党要员透露出来,被台湾政论家孟绝子得知而公之于世。


艺术追求含蕴,词中别有洞天。这首词《沁园春·雪》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却并非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它隐藏了太多的秘密,包纳着无尽的玄机。其中的每一句都意有所指,是诗人所思所想的真实流露,是诗人对许多重大问题给出的回答。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




诗人认为,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等这样一些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英杰,都是才雄武威,完成了统一的大业或凭着武力使远近慑服,但可惜他们都是文采不足,稍欠风雅,对于人民的疾苦和要求,也是少宽厚仁慈相体察的心肠。


正是有了上述认识,所以毛泽东才喜欢握笔而不喜欢摸枪,毛泽东一生与书为伴而一生未发一枪。在长征途中,贺子珍为他缝了一个装笔墨纸砚的多层口袋,他开玩笑地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最后三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铿锵有力,余味无穷。“俱往矣”,好一句惊天之语!言有尽而意无穷,堪称为点睛妙笔。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带领。“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那一刻思接千载,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豪情万丈,那一刻傲视古今。


猜你喜欢


|人|文|之|窗|
 
616

《人文之窗》中国最佳综艺微刊,如果您也喜欢,请长按下图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