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振宁干了哪些坏事?干了哪些正事?

2017-05-03 航亿苇 人生茶馆

请点击上方“人生茶馆”↑↑↑,立即“关注”航亿苇公众号

网路上贬损杨振宁的言论很多,那咱们就先看他干了那些坏事吧。

其一,杨振宁娶了小他54岁的翁帆为妻。此乃老不正经。

其二,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毅然加入美国籍,据称老父亲劝其归国效力亦被断然拒绝。此乃不忠不孝不仁。更甚的是还在纽约长岛教授区买了房子。1948年,杨振宁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而杨振宁的同乡、朋友、西南联大校友邓稼先,1950年一拿到博士学位就回国了,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造出了原子弹,还因此得了癌症,死时刚60出头。可见,杨与邓相比,人格上大大的不如。

其三,杨振宁与李政道同拿诺贝尔奖,后两人闹掰了,形同陌路。定然是杨振宁人品上有问题,才让李政道不理他了。

其四,杨振宁1964年正式拥有美国国籍,到2017年宣布放弃美国国籍,纯属作秀。

其五,杨振宁贪恋清华大学给他建造的带电梯的二层别墅,值1000万人民币呢。而他在美国纽约的房子只有100万美元(600多万人民币)。

其六,杨振宁信口开河,乱拍官方马屁,刻意标榜自己的爱国。他大吹中国高等教育水平高:“从教育年轻人的角度讲,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还说清华北大的本科教育比哈佛麻省理工都好,是“世界一流”。中国这好那好,杨振宁确实不时张嘴就说。有人说他是一个“精致的爱国主义者”,实质只爱他自己。

其七,回国养老,骗吃骗喝。

其他,也看不到扬振宁有什么大罪了。可这七条,基本全部不能用来否定扬振宁。

1)杨振宁与翁帆成婚,是你情我愿,不关他人事。以此贬损他,纯属道德绑架。如今,不仅年龄相差很大的老夫少妻多,少夫老妻的例子也层出不穷。他们妨碍第三者了么?

2)杨振宁到目前为止,仅娶了两任妻子。发妻叫杜致礼,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他们于1950年结婚,直到2003年杜致礼病逝,两人相守了53年。不考虑其他因素,他1950年娶大名鼎鼎的杜聿明长女为妻,在当时那种政治气候中,能回国效命吗?杨父杨克纯(杨武之,长期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系主任或代主任,1950年代因患糖尿病,休养在家,躲过了一些政治运动)确实劝过儿子回国,称“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中国,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我们能够造飞机,也能造汽车,人人都有学上,此时此刻的中国正是需要你的时候呀!”可扬母却顶了回去,“你不要专讲这些。我摸黑起来去买豆腐,排队站了三个钟头,还只能买到两块不整齐的,有什么好?”后来杨振宁得了诺奖,名声大了,也就让国内对他很看重。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回忆说,在那个特殊的乱世,当时有两个口号:“会英文的就是美国特务,会俄文的就是苏联特务”,邓稼先也在挨整之列。他被调到青海的“221基地”去,被一批士兵和工人狠斗,理由是有两次核试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在这危急的时刻,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中国,到上海之后定了一份要见的亲友名单,其中第一个就是邓稼先。杨振宁要见他。周恩来命令把邓稼先召回了北京,侥幸得救。邓稼先房子问题,也因杨振宁得到解决。许鹿希因此说:“我对这件事情总觉得冥冥之中上天有个安排,让杨振宁来救邓稼先一命!其实,无意之中他还救了一大批中国搞核武器的人。这样的巧合真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简直太绝妙了!我至今想不出该怎么表达,我为此非常感激他!”

3)杨振宁与李政道分道扬镳一事,两人都不想说真相(仅有限回应)。谁是谁非,谁能评判?

4)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有点象征性的。这样的事作秀不作秀,与个人品德无甚关系。与那些贪官及子女削尖脑袋要归化为美国人,杨振宁究竟代表什么?

5)清华大学给杨振宁建造带电梯的二层别墅,是他要求的么?人家清华共建那样的别墅3套呢,是专给世界级的科学家居住的。那其他人呢?还有一个重要事实,杨振宁认为自己在美国的房子用不着了,就卖掉,把得来的100万美金捐献给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那别墅,有人探究过,也算不多有多豪华。在京城,房价别疯狂推高后,1000万人民币的一栋别墅,算得了什么?

6)杨振宁对国家的感情,他主要还是在希望国家强盛这个层面。作为那个时代的人,又是一名科学家,他不愿意介入主义之争,别人将他的某些话放大起来评论,他也没有刻意回应。他接触的到的人与事,不在普通社会生活方面。他又不是社会学家,没有必要因他的或许不当言论而过度解读。

7)杨振宁用得着回国骗吃骗喝吗?毕竟他一生也积蓄了一些资产,并且还曾与发妻杜致礼主动掏腰包,在中国设立奖学金呢。再说,他的长子杨光诺是美国电脑工程师、次子杨光宇是美国化学家、杨又礼是美国医生,都是高收入职业。他如果愿意安享天年,干嘛不留在美国与儿孙享受天伦之乐?实际上,杨振宁当年决定回国定居,是清华大学力邀的结果。这老头心中确实有些属于他的那种爱国情怀,渐渐就从中美两边跑变成主要留在中国了。美国人对老了的名家敬而不重这现象是有的,美国得诺奖的也太多了。在中国,好多地方都要求得讲学啥的,让他感到越老越重要,这会让他获得更多心理满足,倒是有的。但如果他愿意去韩国,你以为韩国人不愿意将他当宝贝吗?还有,清华给杨振宁的年薪是100万人民币的“友情价”,不到杨振宁在美国工资的三分之一。可这100万人民币,他又全部捐献给清华大学。他不缺钱。杨振宁个人捐献,累计已达600万美元(现价换算成人民币超过4100万元),目的是用于引进人才。此外,他有些藏品(名画等)、个人物品(包括诺奖奖章等)也捐给了国家和一些大学。

1997年,曾有人写了一篇《空中巧遇杨振宁教授》(《廉政瞭望》,又名《四川监察》,1997年第10期,),记述他与杨振宁的巧遇。那一年,杨振宁75岁。文章是这样写的:817日中千1205分,上海虹桥机场,7号登机口排起了长队。我突然看,前方有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也在排队。这不是杨振宁教授吗?像他这样的人物,怎么没人陪同?我先上了飞机坐在后舱的座位上。一会儿,他居然也坐在后舱我这一排。他穿一件普通衬衫,载一块一点无光亮的普通手表.。飞机起飞了。我说,“杨教授,您好!”他迅速回过头来,看看我这个陌生的旅客,和蔼地说:“你好。”于是有了下面一些对话。

“您怎么一个人呢?没有人陪同您?(他笑)“我身体很好,一个人就行。在西方都是这样,不用人陪,另外过去一般是我太太同行,这次她的腰提东西时受了一些伤,在香港休息,我先来了。”

“那您怎么不坐头等舱呢?”他立即回答:“省钱呗!

“不是有单位请您,招待您吗?”“是呵,这样可以给国内的接待单位节省一些钱。”

由此观之,杨振宁的所谓“坏”,均没有实质性的事实依据。但杨振宁的伟大与优秀,却有有力的事实依据作支持。

其一,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比较牛的一件事。

其二,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简称“场论”)。这是比诺奖更牛的科学成就。后论有50多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得奖就与这个“场论”有关。也即“场论”在这个领域首先开了一个“天窗”。1960年代,物理学家格拉肖、温伯格、萨拉姆等,就引用了杨振宁“场论”的数学结构,即非阿贝尔的规范场理论的数学结构,尝试构造一个完整的弱相互作用的理论,被看着重要物理学成果。

其三,杨振宁还有相变理论玻色子多体问题;杨—Baxter方程;1 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非对角长程序;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CP 不守恒的唯象框架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等。这些成果,至少都是世界级的。杨振宁科研成果,一般人不能理解,那就去请教真正的物理学家。

其四,杨振宁在科学史上的历史贡献,有物理学专业的人员认为他其实超过大牌的霍金,在物理学历史领域可以直接排在爱因斯坦之后,和狄拉克并列,在薛定谔和海森堡之前,理由是朗道、费曼、杨振宁称为爱因斯坦之后最全才的3位理论物理学家,但是从他们的学术成就上来看,杨振宁还是要高他们一筹,并且他实际是当今在世最顶尖的物理学家。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认为,1901年至今100多年来,杨振宁的“场论”可排最前几名;若从牛顿开始300多年来,其排名也排在很前的位置。而就是评价低一些的,也认为他世界历史排位至少在10来名之内。1997年,日本《かがくしゃ》排名将将杨振宁列为第11位。1999年,千禧年物理学家评选(millennium poll physicist),以排名说不分先后方式公布古今最重要的18位科学家,杨振宁名列其中。

其五,1994年,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富兰克林学会授于杨振宁鲍尔奖(波维尔奖),颁奖词指出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只有牛顿的重力理论、麦斯威尔的电磁理论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的一句话总结一下杨振宁先生:他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其六,杨振宁1971年首次回国访问后,开始了中美两地的穿梭往来,推动中国做出几件很重要的事。一是促成中国大学的国际合作,如与复旦大学谷超豪等合作研究,令该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建立直接交流的合作关系。在1970年代,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是推动中国科普工作。三是于1978年提议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四是推动中国设立了“吴健雄物理奖”、“陈省身数学奖”等。五是亲自在中国大学讲课。2003年自美国返清华正式定居的头一年,他即亲自执教“大一物理”,其后多年亲自带研究生并给本科生讲课。六是通过他本人出资和他的社会知名度设立奖学金、基金等,帮助莘莘学子。1981年,杨振宁在美国石溪分校设立了CEEC奖金,从美国和香港募集资金,专门支持中国各大学、各研究所人员到石溪做访问学者,包括清华北美教育基金会、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奖学金”、海南大学“杨振宁特困优秀生奖学金”等。七是对中国重要科技决策、规则提出指导性建议。尤其在1980年代提出的指导意见,令中国一些科技投入与发展方向少走了一些弯路。1980年代初,中国真正懂科技并有世界眼光的科技方向决策人,几乎为零。

其七,1971年,杨振宁曾积极参加保钓运动。他和历史学家何炳棣、数学家陈省身都坚决支持保钓运动,被称之为运动的精神导师。当年台湾赴美留学生写的回忆录,谈到杨振宁在保钓运动中的影响力,征服了许多台湾学生。197110月,杨振宁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归还冲绳协定”听证会上作证。他从历史、地理和现实的角度全面讲述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

其八,1977年,杨振宁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任会长,促进中美关系。他与别人共同发起成立“全美华人促进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员会”,自费8000美金在《纽约时报》上整版刊登“致美国卡特总统公开信”及其他文章,敦促两国建交。公开信全文用英文发表,旁边加了八个中文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其九,杨振宁1958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其十,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是杨振宁倡导成立的。19995月,杨振宁在美国正式退休,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

其十一,杨振宁还获得过、费米奖、润福德奖、奥本海默纪念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莫斯科大学奖、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爱因斯坦奖、俄国波哥柳波夫奖、昂萨格奖、教皇学术奖、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等。

对于杨振宁这个人,也许有些评论对他有过誉之嫌,但他在世界科学史上的地位和物理学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远非一些人看重的李政道、邓稼先等人可以比拟,虽然李、邓也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不争的事实是,当今健在的物理学中,杨振宁若自称世界第二,便没人敢称第一。而杨振宁的为人,所作所为,整体上是阳光的、积极的,通达的,他至少没有真正伤害过什么人,相反的,对国家的贡献姑且不谈,只见他老是在助人,直接及简接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学人及刚刚入门的莘莘学子。这样的一个老人若不可敬,那我们究竟要去敬什么人?

离奇的是比较左的和道德居士老在骂他,而比较右的人又通过“精致爱国主义”羞辱他。最荒唐的是竟然有通常卑鄙的极左媒体反而为他说了一些公道话而引发社会关注。其他为他站台的,则主要是物理学界的一些人。南方周末、新京报等正经媒体虽然也有对他的肯定性报道,至少老航未见有真正有份量的文章介绍他。一个原因也可能就是贬损杨振宁的势力好强大吧。反正很奇怪的。每隔一段时间,社交网络就要有一波黑老杨的文章。可说来说去,一二三四五,都不在事实的基础上。

老航始终认为,评判一个人和一件事,必须从事实本身出发,必须依据事理,必须讲一点基本的逻辑。

2016年,对于中国建设超大对撞机的问题,学界又产生争论,高调的反对者正是杨振宁。他认为建造超大对撞机预算不可能少于200亿美元,未来可能是个无底洞,美国这方面有过失败的教训。他还说,多数物理学家,包括他自己,都认为超对称粒子的存在只是一个猜想,没有任何实验根据,“希望用极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中的粒子更只是猜想加猜想”。中国人均GDP少于巴西、墨西哥,有数亿农民与农民工,还有急待解决的环保、教育、医药健康等问题。建造超大对撞机,费用奇大,对解决这些问题不利。对这事,杨振宁或许思想有点保守,但可以看出他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与着眼点。

2011年,杨振宁回母校北京第31中学参加百年校庆活动。他回忆说,那时全校只有200多学生,且都是男生。班里年龄最小,身材也不高,常被大同学欺负。他找老师理论,老师开玩笑说:“我搭个擂台,让你们比武吧。”杨振宁没有采用这个方式,但他决心在学习上超过别人。如今,他仍然被人欺侮,并且也知道网路上对他的疯狂谩骂与攻击。但他很少直接回应。对与他与翁帆的婚姻,他说“不管今天大家对我们的婚姻是什么看法,到三十年、四十年以后,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罗曼史,我知道也相信,这会是将来世界对我们爱情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杨翁婚姻已经持续12年。而有人的婚姻,数周、数月、数年不等也就崩盘了。

杨振宁说话有些拐弯,不直接。他不太会直接批评一些社会上的不正常现象。现在,国内外博导都带有目的性、功利性,随便带博士生。为此,他专门批评美国一些教授。他说,“有一位在伯克利的教授,恐怕已经带了有六七十个博士生了,而我可能一辈子才带过十几个博士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我们带博士生的立场不同。我的态度就是:只有遇到好的题目,我才安排学生做这个课题。当我没有题目的时候,我可能就不会轻易接受博士生。而那位带了有六七十人的教授,即使在没有题目的时候,也会让新同学尝试一些可能拥有研究前景的课题方向。他们的研究逻辑就是:借助学生在不同研究道路上的大撒网探索,发现有价值的课题方向,自己再与学生共同研究进步,得到学术上的提高。”只是,如此含蓄的批评,对国内那些博导,真不够直接。

要理解杨振宁这个人,对有些人来说,实在太困难了。一是他们从不愿意多花的功夫去认识和了解他。二是理念先行,道德绑架。三是无法历史地、综合地对他进行分析判断。国内有多少人与事无法获得正解,就卡在如此的思维与判断的方式上。

杨振宁是一个哲学博士,怎么变成了大牌物理学家,有些不理解。那是PhD Doctor of Philosophy),为学术学位的最高级,意即对某学科的认知已经到了哲学的层次。准确地说,杨振宁属于“物理哲学博士”。

个人认为,在杨振宁身上,可以感受到积极人生的许多价值。我们原不因为成见、偏见,而误解、曲解、歪解这样一个世界级杰出的人类。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运营:馨亿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