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吹过稻田我会就想起您,再见袁老


5月24日上午10时,

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

在长沙举行。



送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

铭德厅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

“沉痛悼念袁隆平同志”

横幅下方是袁隆平同志的遗像

袁隆平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

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殡仪馆外,

数万民众排起长队

前来送别袁隆平院士。



在送别的花束上

一位高三学子写下

“青年定当不负您所望”




“先生在的时候脚下禾苗丰茂,

先生走后

有他脚印的地方都铺满鲜花”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悼念现场

大厅两面墙上

贴满了全国各地

200多家单位和个人

向袁隆平院士家属发来的唁电


5月22日下午
袁老在长沙与世长辞
享年91岁
巨星陨落,举国悲痛



袁隆平(1930.9.7-2021.5.22)出生于北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组旧照

回顾袁隆平一生:



青年袁隆平


袁隆平早年在实验室进行水稻研究。


湖南省农业科技人员袁隆平(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右)、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


1978年3月21日,全国科学大会上,湖南省代表袁隆平在小组会上发言。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左二),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1981年6月6日,袁隆平荣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1997年10月21日摄于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稻试验田


袁隆平还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


袁隆平在实验田观察水稻长势(2007年5月10日摄)。



袁隆平手稿



在生前最后一段时光,

这位用一生致力于使人类远离饥饿的老人,

还在关心天气怎么样,

禾苗长得好不好。


今日别后,

就让我做你的“禾苗”,

去你梦里到过的地方。

先生千古!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排版:77  校对:小小柯  审核:小钱

_

大家在看

_


热文

今天,送别袁老!

热文

痛心!甘肃山地马拉松赛事21人遇难。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热文

吴老,走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