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践行工匠精神,王曙群:“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 | 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产业创新奖

陶婷婷 上海科技 2024-02-14


他,历经跌宕起伏,

不失赤子之心,蛰伏一线数十载;

他,练就绝技绝活,

不忘开拓创新,连接“空中楼阁”;

他,践行工匠精神,

不止匠心至善,培养航天“梦之队”。



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上,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的班组长王曙群获得“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的“产业创新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何梁何利基金首次奖励职工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王曙群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企业生产科研一线特级技师、大国工匠。


午后,记者在一间会议室里见到了王曙群,年逾50岁、戴着窄框眼镜,印在深蓝色工装胸口处的五星红旗格外鲜艳,窗外明媚的阳光刚好洒在他的脸上,他笑盈盈地和记者打招呼。眼前这位随和的王师傅就是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缔造“太空之吻”的大国工匠,让他在平凡中如此不凡的秘诀是什么?


新时代技术工人不能只做“老黄牛”


截止至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中国航天陆续完成了30次太空交会对接任务。作为空间站的核心产品之一——对接机构的装调正是出自王曙群的团队。此时的王曙群在对接机构这个领域已工作了26年。


王曙群是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先后参与神舟、天宫、天舟、嫦娥等型号科研生产和发射任务。30多年来,他就好比一颗“螺丝钉”,扎根在航天生产一线,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大国工匠,带领着一群匠人打造国之重器。


成为产业工人的先进典范,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王曙群表示,新时代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科技快速发展、产业变革迅速,知识和技能也在快速“折旧”,产业工人只有通过学习和创新才能不被时代“折旧”。敬业奉献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任劳任怨的“老黄牛”,而是要有更多的产品创新和对后辈的传帮带……他就是这样默默践行工匠精神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1996年,王曙群所在工厂举办高级工培训班,得益于中级工考试获得全厂第二名的好成绩,他被破格录取,并在培训过程中正好赶上了对接机构产品研制。在对接机构研制的起步阶段,并无多少前人的经验可循,一切都得从零开始。12把对接锁是对接机构中的关键部件。为保证对接、分离成功,不但相关各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也要天衣无缝,而且对接时必须保持平稳、牢固,不能剧烈晃动。然而在试验中,王曙群发现,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产生了严重偏差,并且这种偏差毫无规律可循。从那天起,他便和这个问题较上了劲。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摸索,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王曙群马上提出,改变钢索旋向,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这个方案一举解决了困扰团队近两年的难题。


航天器的管路密封就如同血管对人体一样,直接影响航天产品的品质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然而在对接机构研制初期,采用熔焊技术制造的导管合格率仅为20%左右,管路多余物清洗合格率为77%左右。作为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暗下决心——必须攻克超细直径检漏管路制造这项关键技术,提高对接机构的可靠性。


经过反复试验对比,王曙群和团队将熔焊改为钎焊,对接焊改为插入焊,并通过数百次的清洗方案和工艺流程改进,优化确定了“三步走”的清洗技术路径。最终,这一“航天超细直径小腔检漏管路制造技术及推广应用”的科研成果,突破了国外航天大国对我国的长期技术封锁,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让“太空之吻”的精度小于0.5毫米


成功有捷径吗?在王曙群看来,科研是默默深耕,不走捷径可能是职业生涯中最快的捷径,航天产品不是“1”就是“0”,只有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才能保证每一项航天任务的圆满完成。对接机构中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是影响交会对接任务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安装在对接环上的上支点和安装在对接框上的下支点形成一个闭环的自差动回路系统。该回路系统由数百对齿轮与轴承组成,整个传动链长达约6米。


如此长的传动链,普通的齿轮传动精度一般最高只能调整到3毫米~5毫米,而对接环在初始位置、对接位置和极限位置的运动精度误差均要求不大于1毫米,俯仰、滚转和偏航角度均不大于2′,要求整整提高了5倍。之前反复调整,都难以保证对接环不同位置的精度要求,多次运动后重复精度更低。


王曙群通过对整个传动链的仔细分析,创造性地提出逆向调整方法——自上而下调整法。为此,他设计了专用装备,首先将对接环固定在极限位置,保证其位置精度,再通过调整传动链上的齿侧间隙,调整对接环在对接位置和初始位置的位置精度。通过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使对接环在各个位置的精度误差均不大于0.5毫米,各方向角度偏差均不大于1′,成功实现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各种姿态下六自由度方向均能够实现交会对接的目标,一举解决了总装精度调整难的问题。


30多年间,王曙群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使对接机构总装周期从3个多月缩短到40天,装配可靠性明显提升。同时,他还完成了15篇论文,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对接机构技术国家专利的主要发明者之一。


与时代同频共振,团队是航天强国有力后盾


“没有对接机构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没有团队的一起努力也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王曙群一直把自己的荣誉归功于他的团队,他们是走向航天强国建设的最有力的后盾。


随着型号研制工作量的增加,对接机构总装团队也由十余人的小团队,陆续增加到三十余人。然而,王曙群深知,作为一线班组,发展、培养、聚焦稳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才是解决“木桶”现象的根本所在。故此,他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激发全体组员的自身活力,发挥集体力量,才能让航天事业稳步发展。


通过探索与实践,王曙群总结提炼出基于精准对接、筑梦空间的“五零三化”的卓越质量管理模式,以“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为核心思想,构建了“两长九大员”的管理体制,采用了信号负责制与专业划分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实现生产操作“零差错”、测试数据“零疑问”、质量问题“零容忍”、在轨运行“零缺陷”的质量要求。王曙群所在班组也因此获得2018年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唯一获此殊荣的一线班组。


如今,王曙群为团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班组现有成员30名,近年来通过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岗位能力互学培训模式,实现了在岗10年以上的组员均取得技师职业资质,班组实现技师比例达到50%的目标,双师(技师、工程师)比例达到17%的技能型班组。


另一方面,王曙群代表产业工人发声,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改革,就必须要形成一套技能人才队伍成长的长效机制与精准实施。在王曙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后,在市人社局等有关方面支持下,他又推动成立了“火箭总体装配工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成为上海市首批资助的实训基地,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技术练兵,技能比武。


王曙群说,国家对产业工人的认可让大家有了获得感,产业工人的信心和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除了教年轻人手艺,他也在培养他们持续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努力获得价值提升。


近三年来,王曙群所在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培养了25名技师、67名高级工。同时,其工作室辐射了航天复杂结构件数控精密加工工作室、航天钣金精确制造工作室、宇航阀门工作室等,未来,他们都将有望成为航天工匠、上海工匠。他们将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佼佼者、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上海科技”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图片:季俊辉

编辑:拾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践行工匠精神,王曙群:“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 | 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产业创新奖

陶婷婷 上海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