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第一个支持漂浮式风电研究的城市:深远海上的“不倒翁”在这里诞生 | 上海的科技禀赋

上海科技 上海科技 2024-05-07


众所周知,上海,是唯一一个叫上海的城市

是唯一一个能同时研制和生产

火箭、卫星、大型舰船、商用大飞机的城市

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国际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


都在上海诞生

上海,这座科技之城

绽放无数科技梦想

让我们一起寻找上海的“科技禀赋”。


范可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陆上)新能源事业部

科创中心副主任


作为设计负责人兼项目经理,范可参与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抗台风漂浮式基础风机——“三峡引领号”入选国家首台(套)目录,2项技术被认定为国际领先。目前,范可正主持及深度参与多项漂浮式海上风电领域的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


上海的“科技禀赋”:

它是一个比较公平的舞台


范可说:“相比于全国的其他城市,上海是一个比较公平的舞台。所以你有很多机会去做一些事情,包括科研项目和人才政策方面,我觉得支持力度也是很大的。这其实能很好地激发大家去做一些项目申报和人才申报。无论是从平台还是资金上,我觉得都特别好。尤其是近几年,我明显感觉到上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上海的“科技禀赋”:

上海市科委的支持


“上海实际上有很多给我们支持的地方。”范可举例说,“中国第一个支持做漂浮式风电研究的城市就是上海。”
从资金上来说,从2016年开展上海市深远海域海上风电重大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到2018年开展《深远海域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究专项》专项研究,再到现在开展漂浮式海上风电相关的多项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给予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她介绍:“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说,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去沟通,然后他们再去跟其他部门协调,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技术上,上海市海上风电的一些创新联盟由上海市科委主办。“比如风能中心定期举办活动,可以让风电厂家、施工单位,还有一些企业都非常方便地沟通和交流。”范可说。
“作为项目的承担方,我们会定期向市科委进行项目进展及关键技术的汇报。长期来看,这种定期的总结,是对我们上一阶段工作的一个回顾,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升是有好处的。”


上海的“科技禀赋”:

地理位置的便利性


在范可看来,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也毋庸置疑。“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长三角的一些优势,对我们很有帮助。无论是资源的获取渠道,还是信息与先进思维的提供交流,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作为海上风电的研发人员,范可对上海有着特殊的感情。“正是因为上海是沿海城市,我们才从这里出发,开始做海上风电相关研究。”


“上海科技”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作者:蓝悦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