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就湖州这一个!

湖州发布 2023-12-10



  2022年4月,湖州成功获批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单位建设国家试点,为全国唯一。一年多来,这项工作进行得如何?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有关情况作介绍。


点击图片回看直播



  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提出“开展规范化示范单位建设”新要求。湖州抢抓先机、提前谋划,率先开展研究和探索,并于2022年4月成功获批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单位建设国家试点。


一年多来:


  围绕建设目标和试点要求,全市上下高度重视,高位推进、高效落实。按照“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全域覆盖”的思路,扎实推进“3+6”工程(3是指市、县、乡镇“3”级联创;6是指机构设置规范化、队伍组建专业化、装备配置现代化、业务管理制度化、数字赋能高效化、综合保障体系化“6”化共建),努力打造规范执法、严格执法、智慧执法、精准执法的“湖州样板”。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

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效


01执法能力实现“四升一降”

  人员到岗率提升约30%,装备配备量提升约44%,环境问题发现率提升约30%,执法办案效率提升约10%,执法案件争议发生率降低约79%。

02执法绩效居浙江前茅

  2022年度执法工作考核居第一,执法履职效能评估、综合执法指数居全省第二,环境信访下降率约24%。

03大案要案屡创新绩

  查办了“COD去除剂”干扰在线监测数据案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案件,获三部委“两打”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全国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等荣誉,1个集体、5名执法人员受到省级立功表彰。

我市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

已高分通过省级验收

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01实施三级联创,夯实基层基础

  首创执法统一标识应用建设指南、数字化办案区建设指南和基层中队建设方案,探索了“独建、联建、合建”三种建设模式。按照人员、装备、场地、资金、制度“五到位”原则,7个市、县级执法队和32个乡镇执法中队完成标准化改造。着力配强执法力量,着力配足执法装备,着力强化队伍管理,执法装备资源向一线集中。

02强化数字赋能,迭代执法方式

  建立执法管理制度约30个,对执法活动各环节进行细化规定,统一全市执法文书、流程、标准和裁量。推动数字化执法办案,“执法检查+调查取证+办案过程”全链网办。深化环保“E企管”平台建设应用,对企业实行“红黄绿”三色赋码和分级管控,同时探索助企纾困新举措,建立“先提醒、后执法”的亲清服务模式,有效预防环境违法违规行为超1000家次,有效助力经济稳进提质。

03创新多跨联动,提升治理能力

  在行刑衔接方面:建立了生态环境领域重大案件办理制度,抽调公安、生态环境骨干人员成立专案组,实行作战化指挥;首创“生态联勤警务站”模式,常态化开展联合行动。2022年以来查办涉10人以上大案3个。在执法联动方面:以污染防治攻坚为抓手,联合外单位及局内部业务处室人员力量组建专门队伍,统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环境问题督查整改等日常工作,实施“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在监督帮扶方面:统一组织执法督查力量下沉乡镇(街道)驻点帮扶,实现全市79个乡镇(街道、园区)全覆盖。

  下一步,将以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升各项执法效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坚实的执法支撑和保障,为全省乃至全国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创造更多“湖州经验”。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

进行了回应


问: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湖州有哪些特色亮点或者首创性的工作?


闵肖立:补充介绍一下规范化建设的几项特色工作。一是构建形成了以“六化”为重点的建设指标体系。我们委托生态环境部评估中心作为技术支撑,在深入学习研究中办、国办关于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改革精神及生态环境部关于“十四五”执法队伍建设规划重点任务等基础上,借鉴学习了公安部、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等做法,同时结合我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现状问题短板和实际需求,形成了“六化”建设指标体系,在生态环境系统中也具有首创性。二是构建形成以“基层”为重点的三级执法体制。将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和“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一体推进,延伸执法触角,在重点乡镇派驻32个执法中队,建立市级统筹指导、区县具体承担、乡镇分片执行的三级执法监管体制。着力推动形成“金字塔形”执法队伍,基本建成生态环境执法“半小时通勤圈”,有效提高问题处置效率。三是构建形成以“盲区”为重点的跨界共管机制。我们与周边2省、5市、4县区均建立生态环境区域联动发展合作框架,深化区域环境共管、污染问题共治、环境风险共防、信访矛盾共调,已组织开展跨界联合执法25次。今年4月,湖州市吴兴区与苏州市吴江区将两地4.6公里分界线两侧各1公里范围作为交叉联合执法区域,着力解决边界区域多头管理、监管盲区等问题,获得当地百姓好评。“互延一公里”经验做法也被浙苏两地多家媒体聚焦报道。


问:从刚才的介绍来看,这次的规范化示范单位建设主要是针对各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能否介绍一下今年全市生态环境执法打击情况?


钱明忠:今年以来,我们结合省厅“绿剑2023”执法专项行动和我市实际,主要以从严执法来助推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通过统筹市区县执法力量,紧紧围绕低碳转型、水气土废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组织开展“利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如除险保安、“清废净土”、噪声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大气监督帮扶等。截至9月底已对480起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对302起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处罚款2490万元。


在环境污染犯罪打击方面,近年来,根据部、省统一部署,主要重点为涉危险废物、在线监控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领域。我们一直以来与市公安局环境犯罪侦查支队联勤联动,持续加大环境污染犯罪打击力度。从2019起由生态环境执法骨干与公安环侦干警组建的湖州市生态环境“利剑”专案组实体化运作。截至9月底,我市已移送且由公安立案的危险废物环境犯罪案件3起,刑事强制61人,办理涉危废行政处罚案件8件;由公安立案的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犯罪案件2起,刑事强制9人,涉该领域行政处罚案件14件;办理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政处罚案件25件。


问: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个“一号工程”总体部署,很多部门都推出了柔性执法政策。作为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特别是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我们有哪些举措?


慎佳泓:生态环境执法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在严厉打击恶意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也积极做好服务企业、帮扶企业工作。今年我们推行了营商环境优化的系列举措。一是实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将114家治污水平高、环境管理规范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实行无事不扰。二是常态化开展非现场监管。全市建设了100个高空瞭望、36套黑烟抓拍和1套固定式遥感道路监测设备,将1万余台重型柴油车联网接入OBD车载诊断系统,安装废气处理设施用电监管设备455套、在线监控设施395套,借助科技手段提高问题发现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三是强化对企业的日常培训指导。今年以来全市分行业、分领域、分对象组织开展专场培训20余次,通过“送法入企”“集中宣讲”“点餐服务”等多举措开展普法宣传。还邀请涉气、涉水、涉风险管理方面的专家现场“把脉问诊”,精准开出环保“药方”。同时推行线上学法积分抵罚款措施,提升企业环境意识的同时减轻企业负担。四是实施轻微违法免罚。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全面贯彻教育和处罚相结合原则,充分考虑《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三服务”全力打造环境执法效果最优市十八条意见》,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今年以来已办理不予处罚案件25件,免予处罚金额约150万元。




来源: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金臻瑶‍‍‍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视频:王迅、朱慧、贺霄翔、卢丞权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看见”栏目,点击“我要分享”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精选推荐






点个,点亮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