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风采丨李艳:立德树人,倾心教育


时节如流,木铎长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自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一代代学子在校园里治学修身,成长成才,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走出校园后勤勉笃行,追求卓越,已为各界翘楚。在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系列校友采访文章,宣传母校育人成果和优秀校友事迹,传承母校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共同庆祝母校生日

校友简介


李艳,1989年毕业于北师大外文学院。现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教师,北京市中学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研员,北京普通教育名师研究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专业学位兼职导师。曾获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北京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带领团队进行科研探索,进行区级、市级课题的研究,并发表多篇论文。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师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光荣使命。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用勤劳和智慧,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北京师范大学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培养了一批投身教育行业,辛勤工作、默默付出的人民教师。优秀校友李艳,便是其中一员。


1


家校熏陶,立志从教

受到家庭氛围和老师的影响,李艳选择从事教师行业。李艳的母亲是老师,所以她从小跟着母亲出入学校。她坦言:“见到学生们看我妈妈和其他老师那种敬佩的眼神,我就非常向往,想以后也成为他们。”此外,学生时代遇到的优秀教师对李艳的职业选择也影响颇深。中学时,数学老师关爱学生、教学严谨,作图水平很高,写的阿拉伯数字极具美感;英语老师在她英语学习遇到困难时不断督促她,给予她很大帮助。亲其师信其道,在高中报志愿的时候,李艳坚定地选择了北师大,就是想成为像他们一样受人爱戴的人,“就像那首歌一样,长大后我也成了你。”


1985年,李艳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在师大学习的四年,李艳接触到了更多优秀的教师,“我记得钱瑗教授给刚入学的我们讲如何查字典、如何学英语。我在后来的课堂上还不断告诉学生,查到一个词要把它弄懂、弄透、弄全面才能放过;我记得陈达兴教授非常耐心、细致,并且在我们当教师后还经常指导我们;我记得王蔷教授对我们的教学指导深入浅出、通顺易懂,不管是什么样抽象的学科理论,经过她的演绎和解释都让我们能够理解到位,应用自如;我还记得程晓堂教授的严格要求,他督促我们以严谨的求学作风,高效认真地对待所有学术问题。这些老师就是我的榜样,就是我正在模仿的英雄。”



2


细心耐心,造就良师

1989年7月,李艳从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进入到学校工作。刚参加工作,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就摆在她面前——“学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渴望学习,教学并不如预期中的那么得心应手。”李艳面临着和其他新手教师一样的问题,怎样才能快速从学生转变为老师?起初,李艳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是“跟学生交朋友”。但李艳渐渐发现,学生只把她当成朋友,越来越忽视了她的教师身份。她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上课时会遭到学生的质疑、挑战。李艳坦言自己那时候经常被学生气哭。但是李艳并没有气馁,她坚信只要努力干,就会有收获。借助学校平台的引领,李艳成功度过了这段适应期。


经历了“朋友式师生关系”带来的波折,李艳渐渐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于“学生的引导者、激励者、帮助者”。什么样的定位都离不开“爱学生”。与此同时,李艳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愈发炉火纯青,她的公开课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李艳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进入了稳定期,她算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了。但李艳并不甘心止步于此,她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2000年,李艳选择去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进修,认真研究英语教学法,包括听、说、读、写、心理等各个领域。在这次学习中,李艳收获颇丰,“感觉教学技能升级了一个层次。”


进修回来后,李艳给自己提了两个小目标。第一个是希望自己每年都能够做一两次公开课,为此她虚心向同事学习,在实践中探索任务型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第二个是每年写一到两篇论文来总结教学反思。“可能刚开始写得不怎么样,像写总结似的,后来慢慢成形,写成的论文基本上都能获一、二等奖或者被期刊发表。”


在年复一年的实践和反思中,李艳从新手教师蜕变为教研结合的优秀教师。她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职业生涯步入了上升期。这时,李艳萌发了当特级教师的想法。但真当她站到了这个高度,李艳陡然感受到自己身上有了更大的责任,“我觉得必须得继续努力。”就这样,她持续保持着教学激情,不断完善自己,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李艳能在工作上持续进步,首先是因为她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保持教育激情。李艳坦言,良好心态和教学激情都出自于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大都是从学生那里获得的。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只要他们学业有成或事业顺利,李艳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当教师”这件事,帮助她对抗平凡、索然无味的日常生活,保持热情和激情。


英语学科知识的时常“保鲜”,是李艳能持续进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教师需要学习前沿知识,“就像一个高级饭店不断地变更菜谱。”一旦教学方法长期不变,学生就会感到无趣。“保鲜”不仅能让学生有新鲜感,也能让自己越教越有新鲜感,保持教学的热情。李艳笑称,好的学生既费老师,也费材料,“要想学生走得快,老师就得跑起来。”想要跟上时代,引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进步,教师自己必须永远走在学习的路上。但教师也要认识到,“弟子不必贤于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和学生应当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授之以渔”更重要。



3


师德为本,真诚待人

李艳不仅在教学上做出了显著成果,生活中也受到了大家喜爱,这与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密切相关。李艳坚持师德为本,真诚待人,并认真处理好和同事、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关系。


在谈到教师的基本素质时,李艳指出,教师的基本素质是师德。“师德是爱学生,愿意和他们在一起,愿意帮助他们成长为栋梁人才。”先为其友,再做其师。无论是学习问题、同学关系问题还是情感问题,学生都乐意向李艳求助。曾经有个失去双亲的学生,性格跟刺头儿一样,谁也不能接近。但李艳对他关怀备至,他腿骨折了,李艳就天天晚上把他送回家;他成绩差了,李艳主动给他讲作业。慢慢地,李艳和他的交流越来越多。这个学生字写得不好,可有一天他送给李艳一张“hand writing”,上面的字迹好看得让人难以置信。到高考的时候,他不仅努力学习英语,性格也发生了向好的改变。以真心待人,得到的必然也是真心。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教师,要和学生、家长、同事打交道,被问及处理好这些关系的秘诀时,李艳坦言,真诚和共情是关键。


李艳认为良好的同事关系可以带来更好的工作状态。她所在的英语组氛围融洽,比如,没有课的老师会帮最后一节课的老师准备一杯果汁,同事之间还会一起下厨,分享自己的厨艺作品。大家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经常聚在一起备课、整理资料,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就这样,李艳所在的英语组有将近20人获得了英国剑桥TKT的证书。


在处理和家长的关系时,李艳特别强调“真诚”。“当你用真心去对待他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会摆平。”教师在和家长交流时,一定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诚,不能站在对立面,也不用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要和家长平等地沟通。而在处理和学生的关系时,李艳认为关键在于共情,特别是年轻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家长共同想办法。曾经有位家长,因处理不好和孩子的关系向李艳求助,李艳在了解后发现这个孩子酷爱外国的赛车游戏,也因此拥有了大量英文表达的机会,李艳当众夸奖了他的长处,称他是“英语大神”,并在课堂上鼓励他回答问题,树立自信。经过不懈努力,这个学生的成绩有了起色,和家长的关系也逐渐缓和。



4


传承未来,寄语青年

对正在求学的师弟师妹们,李艳表达了自己期待:“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因为一张口、一动笔,就能告诉学生你的英语水平。锻炼演讲表达能力,因为站在讲台上的你,就应该是学生目光的焦点。学好青少年心理学,因为学生的心理可不是你想象得那样简单。最主要的是,你希望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就去成为什么样的老师!”


对正在迷茫的新手教师,李艳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是稳住心态,不要慌。”学生的成绩不是一两个月就能立刻提升的,关键是要持之以恒。静下心来,新手教师应当多观察其他老师的做法,多分析自己班上学生的特点,从各种渠道学习技能,并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访谈的最后,李艳也为即将迎来百廿校庆的师大送上了诚挚的祝福:“希望120年的北师大未来更加辉煌!”



文丨赵子鸿 陶传奇编辑丨成欣怡责编丨何胜男审核丨元静







往期回顾



殷殷祝福,庆母校百廿华诞(三)


《大山的女儿》热播!从文秀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