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风采丨朱亚华:玉质长怀兰蕙心,朱笔乐琢师者魂


时节如流,木铎长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自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一代代学子在校园里治学修身,成长成才,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走出校园后勤勉笃行,追求卓越,已为各界翘楚。今年是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华诞,我们特别推出系列校友采访文章,宣传母校育人成果和优秀校友事迹,传承母校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共同庆祝母校生日

校友简介


朱亚华,北京师范大学1994级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校友,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骨干教师,“为中国而教”导师。1998-2001年支教于云南麻栗坡县一中,2001年至今任职于北京市第二中学,执教20余年。

朱亚华毅然走上教育之路,是在高中毕业前春光明媚的三月。她正漫步听着广播,两会“提高中国人口素质”的呼声却突然溜进耳中。那一刻,心中的火苗苏醒了。


出身于外交官家庭的朱亚华没有选择父母的道路,而是投身教育事业。这是纯粹又果断的决定——高考填报志愿时,朱亚华的表中只有一行字: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


1994年,高考还是先报志愿后出分。老师都说她“疯了”,只有她知道,决定成为教师时,她的目标便只剩全国顶尖的师范学府,破釜沉舟,不留退路。所幸那年夏天,北师大外语系的录取证书如约而至,“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镌入她的生命。


24年,风雨兼程。从云南边境到京城中心,从支教志愿到骨干力量,温柔坚定的师者情怀,始终如一;为国执教的赤子之心,矢志不渝。



1


匠心独运致新知,克勤尽力育英才

朱亚华任教北京二中,至今已20余年。作为北京市东城区骨干教师和英语备课组组长的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系统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在学习上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由课内到课外的突破,掌握了解自我、规划未来、持续进步的能力。


快速更新的社会中,“可持续发展”并不容易。首先,与知识体系相对固定的理科不同,教育改革下的英语学科处于动态变化中,教育理念、内容不断更新,政策、环境、生源不断改变,在永动中跟上时代是一大挑战。在朱亚华眼中,以前的英语教学材料并不多,改革开放和网络发展却使材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优中选优,平衡课内外知识便成了关键。


除了变化的教学环境,更大的挑战在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如何在保证分数的前提下,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是教育者终生探索的话题。以诗歌教学为例,朱亚华先摘录各个时代的代表诗作展现诗歌之美,再通过电影《死亡诗社》的经典片段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又引导学生试作对偶、五行诗,介绍隐喻、类比等写作手法,激励学生创作佳作并在年级展示,形成知识输入、输出的闭环。“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朱亚华每学期都会带领学生阅读英文原版书籍,《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相约星期二》……学生们在文史哲的海洋中畅游,阅读水平与综合素质迅速提高。


英语教学并不是朱亚华唯一的目标,她更希望以此为媒介,唤醒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探求世界的向往。一次剪报作业中,一位男生表达了“人类就像火山灰一样毫无意义”的存在主义观点,深感理解的朱亚华与男生多次谈心,鼓励他规划自己的人生。在她的帮助下,男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提高,甚至在课堂讨论中主动分享自己帮助同学走出抑郁症阴影的经历。朱亚华感叹,教师只有真正观察、陪伴学生,全面帮助学生成长,才能使他们实现做学问和做人的共同发展。


朱亚华还认为教师需要具备四种素养:终身成长的学习力,观察世界的好奇心,善良、耐心、平和的品质,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老师这个职业一定程度上像在‘象牙塔’”,如何在相对清贫的物质条件下实现精神富足,是收获幸福的关键——知足而知不足,淡然而求前进。



2


灿灿萱草暖书堂,为华而教志馨芳

屏幕前,画册徐徐展开,古灵精怪的画面携着孩子们的笑脸,跃然眼前。它是《萱》,一位支教志愿者为班中13名孩子编撰的国画作品集,也是“为中国而教”送给朱亚华的特别礼物。


作为一名热衷公益教育事业的教师,朱亚华与“大山里的孩子”结缘已久。1998年毕业后,她自赴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第一中学支教3年。学生中有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县理科状元,更不乏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名校学子。她就像从天而降的引路人,伴着孩子步入校门,又带领他们走向大山外的世界。


任教于“26万人中只有100多个高中生”的国家级贫困县,担子分外沉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材料设备落后,高水平教师人数严重不足;乡村教师甚至常面工资被拖欠,又要帮学生垫学费的困境。即便如此,创设丰富多彩的英语课程与活动,仍是朱亚华心之所向。她支教的3年里,学生们既参与英文戏剧比赛,自编自导英语晚会,欣赏《罗马假日》等电影;也在周末上山采野花时,伴着吉他高唱《音乐之声》。直到高三去州里参加口语考试时,朱亚华带去的十几名学生全部轻松拿下90多分,她才意识到,3年陪伴使孩子们更阳光自信,能与大城市的学生同台竞技。作为北师大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她为他们提供了“改变”的契机。


支教结束后,朱亚华回到北京,但她与乡村教育的缘分远没有结束。2009年,她受“为中国而教”项目创始人沈世德的邀请,为项目首届6名志愿者分享支教经验,后续也作为“未来教育家”项目导师参与新人培训,启迪心怀梦想的青年教师。


朱亚华坦言,乡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相比,物质、精神层面上都有基础性不足,这些是支教很难改变的。但支教的核心目的,是“带来更多的可能”,让原本只在村中种地的孩子有更宽广的视野,更多发展的机会,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愿望。缺乏兴趣爱好的孩子用绘画、篮球充实生活,不知山外世界的孩子萌发“去城里”“去昆明”“去北京”的念想。无论未来去城市工作,还是建设新农村,孩子们心中都洋溢着希望:“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如今,社会愈发重视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教育扶贫政策力度不断提升,“为中国而教”等支教项目也乘风前行,为志愿者提供更完善的生活保障和更广阔的就业前景;更多名校毕业生满怀洋溢的热情和强大的创造力,投身支教事业。朱亚华坚信,这些青年绝不是大材小用,他们能为乡村教育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她也鼓励有支教理想与现实条件的师大学子积极关注相关信息,“放开手脚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社会服务的同时,收获精彩的人生阅历与精神财富。


灿灿萱草,熠熠辉光。深怀理想主义的“普罗米修斯”们播下的火种,终将使乡村孩子焕发蓬勃热情,涌现无限力量。



3


行远自迩素履往,笃行不怠木铎宣

毕业20余年,朱亚华的“师大印象”仍鲜活如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师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欣赏、接纳各色学子,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学生并不一定要成为教师,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自由、自信地从事理想行业。“只要想成长,师大总有无限空间。”


对于有从事教育行业意向的师大学子,朱亚华也提出几点建议。首先是热爱,进取与激情可抵奋斗路上的挫折痛苦。其次是自我规划,达成考取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书的硬性要求,参加“未教赛”等教学活动积累经验,关注目标学校的招聘要求。最后,大学期间获得的教育理论知识较为基础,与教师工作的现实要求存在脱节,因大学生不必成为“教育专家”,而应以专业知识“equip yourself”,为走上实践岗位打好基础。


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人才的理想标准也随之改变。从“专才”到“通才”,综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强,专业过硬、视野广博的“终身学习者”愈受青睐。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也不可忽视,“教学不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更是教育者之间的协作与互助。”未来的教育人才是什么样的?朱亚华期待着。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朱亚华还将在杏坛驻守很久,即使桃李已无言开满天下。2018年高考日记里,送别毕业生的她写道:“勇敢地前行吧。我不会去追,追也追不上;但如果彷徨或疲惫时若想回来看看,我随时恭候。”她在哪里,师者之魂就在哪里,学生们坚信不疑。



文丨周欣宜 宋美仪编辑丨成欣怡 责编丨何胜男审核丨元静







往期回顾




百廿校庆 校旗传递丨北师大校友为母校送上殷殷祝福(三)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光明日报》整版报道!北师大师生畅言从教信念、育人志向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