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两会丨北师大人的声音(二)

目录导航

1

程建平:加强大学生群体疫后心理重建

2

张志勇:优化布局教师资源配置 应对人口变动趋势

建议国家出台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配备标准

3

马晖玲:积极拓展环保领域“两法衔接”新路径

4

李蓬:强化使命担当加强基础研究

5

刘林:设立“数字技能+”百万大学生培训项目促就业

6

张兴赢: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评估和预报能力

7

陈军:借鉴台湾新竹科技园,推动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8

王宁:推进“艺术+科技”深度融合

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美育传播体系

9

吴文科:成立杂技研究专门机构 推动杂技艺术高水平发展

10

包安明:为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



01

程建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加强大学生群体疫后心理重建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学业与就业压力、家庭关系与个人情感等问题困扰。程建平呼吁,在后疫情时代,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疫后的心理重建。


    程建平建议:一是出台专门指导意见,完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领域的课程思政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二是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高校校医院开设相关门诊,并推动三甲医院与高校校医院建立良性合作机制。为高校创造条件,在校医院内建设精神科(心理科)。三是进一步加强心理学科建设,通过增设编制岗位数量、投入专门学科建设经费,帮助高校建强心理学科人才队伍。围绕心理方向,设置一批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专项课题,为心理学发展、人才队伍壮大、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提出具体方案。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者:刘博智 黄璐璐



02

张志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


优化布局教师资源配置 应对人口变动趋势

    近年来的人口变动和流动趋势给教育资源配置带来了复杂的挑战。“从近期和中长期看,人口变动和流动必然对学龄人口分布带来深刻影响,直接影响教师资源的供给和布局。”张志勇认为,面对人口变化新形势,面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特别是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要求,需不断优化布局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师资源供给标准、弹性和适应性,应对人口变化和高质量教育带来的一系列新挑战。


    张志勇在研究中发现,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我国义务教育学位需求总量将缩减,城乡学位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别较大。全国城镇人口不断向发达地区、经济活跃地区转移,伴随学龄人口的不断迁徙,教师资源出现了人口流入区域缺编和人口流出区域空编并存的现象。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国建设也对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张志勇建议,一是尽快出台公办幼儿教师编制配备标准。随着各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需求的逐步下降,按照现有编制标准,中小学教师资源供给总体将出现“过剩”,这为国家财政供养教师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为出台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配备标准提供了可能。


    二是加强人口导入区教师编制供给力度。今后我国人口向东部过度集中趋势开始缓解,西部地区开始出现人口回流现象,区域均衡发展势头已现;直辖市人口增长将从高速向低速转变,并将呈现趋于稳定的低速增长状态;省会都市圈的人口增长未来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地级城市总体上基本处于“不上不下”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各省要高度重视对人口导入区教师编制资源的专项供给,每年根据学龄人口增长情况,给予专项编制指标。


    三是实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师配备专项行动。为适应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需要,各省要全面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启动实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师配备专项行动计划,确保用三至五年时间,配齐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劳动、心理健康教师。


    四是尽快调整优化县域中小学教师编制配置政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演进,乡村、乡镇人口占比会继续减少,县域人口仍将是我国未来城镇新增人口的主要供给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为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提供了重要机遇。国家应尽快调整已实施了近20年的小学1:19、初中1:13.5、高中1:12.5的教师编制标准,逐步降低中小学标准班额,按照班师比核定教师配备数额。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者:杨三喜


建议国家出台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配备标准

    张志勇表示,目前由于缺乏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政策,一些省份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中,有编制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总体上不足一半。“教师工资待遇是学前教育成本的主要组织部分,公办幼儿教师配备不足,无疑增加了家庭的学前教育成本。”


    因此,张志勇建议,我国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即将进入下降期,义务教育教师编制资源将由长期处于短缺紧张状态的“紧约束”,进入逐步过剩状态下的“软约束”,为国家出台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提供了战略机遇期,国家应通过学前教育立法,进一步强化政府学前教育责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尽快研制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督促指导各地按国家编制标准合理配备幼儿教师,全面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学前教育。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记者:叶雨婷



03

马晖玲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积极拓展环保领域“两法衔接”新路径

    除了自动监测领域环境违法行为,污染环境犯罪还包括危险废物环境污染犯罪等。在马晖玲看来,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对于环境执法司法十分关键。


    马晖玲表示,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涉及环境、国土、林业、水利等领域,办案涉及面广,跨行业、跨领域的情况较为常见。首先,建议对生态环境保护案件,继续强化多方联动工作机制的运行。其次,针对环境污染案件办理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加快推进“两高”有关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相关司法解释的修改完善,切实推进生态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第三,建议加快推进行刑衔接工作专家库和培训师资建设。由最高检、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分别组织用好专家库,定期开展联合调研和培训,指导和支持地方重大案件办理。


来源:检察日报



04

李蓬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强化使命担当加强基础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李蓬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创新源头,创新人才培养和汇聚的主阵地在高校。必须强化使命担当,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李蓬代表说,接下来要持续深化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重点支持基础学科发展壮大,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布局交叉前沿领域基础研究,推动多学科深度融合,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记者:刘温馨



05

刘林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设立“数字技能+”百万大学生培训项目促就业

    刘林针对现阶段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他在全国两会前做了专门调研,并写了一份关于“科学研判、有效引导、积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提案。


    刘林认为,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能够解决今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因去年底今年初的疫情造成高校就业工作和企业招聘工作比往年启动晚,加之全面复苏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今年应以延缓就业为着力点,长短期措施结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具体举措上,刘林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扩大高校“访企拓岗”行动,动员高校一线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行动中来,深入挖掘有效岗位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影响。


    二是借鉴2011年“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研究生教育项目经验,在满足研究生人才培养条件的前提下,选择一批优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方面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试点,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一方面缓解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一方面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三是由人社部门、工信部门牵头设立“数字技能+”百万大学生培训项目,动员有实力的战略新兴行业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为期2至3个月数字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由人社部门利用失业保险基金提供培训补贴。通过培训形成短期过渡阶段,既能缓解当前阶段需求矛盾,又能为数字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增加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机会。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程婷



06

张兴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评估和预报能力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世界各国纷纷按下‘快进键’,中国‘3060’双碳目标和进程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双碳目标的制定也是向世界释放出中国将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和美丽世界建设的定力与担当,也为我国坚持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张兴赢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能源转型,助推“双碳”目标有效落地的提案。


    张兴赢提到,我国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禀赋,近十年我国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爆发式增长,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较2021年提高1.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但是,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看天吃饭’的特点,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特征。特别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频发、强发、并发的态势,频发的极端事件对新能源供给、需求等环节都将带来重大风险。”张兴赢说,同时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并网也表现出比负荷侧更强的“不确定性”,保障电力可靠供应面临巨大压力。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正在成为引发我国结构性缺电的主要因素,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装机地区因为缺少灵活性资源配套,面临无风日、无光时严重缺电。另外,灵活性不足正在引发弃电限电卷土重来,2021河北地区弃风率已经接近5%,达到近几年最高值,青海弃光率更超过10%。


    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生产、传输、调度、运行等对天气气候条件的依赖度将越来越高,同时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不足也日益凸显,对加快能源转型带来诸多挑战。


    因此,张兴赢建议:首先,保持战略定力,稳步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开发和高质量发展,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西北地区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推动西南地区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其次,提高能源系统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评估和预报能力,提高能源气候安全早期预警能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新能源和负荷功率预测精准度,从源头消除预测偏差。加强电网调度机构与发电企业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方面的衔接协同。针对极端天气频发,组织开展极端条件下电力安全防控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此外,张兴赢建议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破解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矛盾,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时空互补性,最大程度减小其间歇性和波动性,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友好性;充分发挥大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运行统筹协调,实现电力余缺互济。


    张兴赢还建议,发挥需求响应补充作用,加快推进储能技术发展。提高电动汽车等主要充电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和协同控制能力,大力挖掘电力消费端的调节作用。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监测、控制等相关装备关键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及调控互动技术的研发,加强整合系统运行、市场交易和用户用电数据,引导各类用户主动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加快制定各类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积极探索商业化储能方式,加快降低储能成本。


来源:澎湃新闻



07

陈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借鉴台湾新竹科技园,推动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陈军提交的《关于借鉴台湾新竹科技园发展经验,推动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的提案》指出,美国硅谷、英国剑桥、新加坡科学园、台湾新竹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园区,是目前世界上最顶尖科技创新园区的典型代表。作为我国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和高科技企业的出发地,近年来,中关村充分发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作用,持续深化先行先试改革,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培育高精尖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结合中关村发展实际,要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可借鉴中国台湾新竹科技园的相关经验。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营造鼓励创新的体制和环境。一是以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为目标,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填补国内(国际)空白、技术水平国内(国际)首创的高科技领域,制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长期发展规划。二是提升园区行政服务的集中化、便利化、智慧化水平,改造提升存量空间资源、优化调整低效空间资源,加强“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三是完善鼓励主体创新的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绩效考评制度,更好激励创新主体。四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评估、交易体系,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五是建立政策效果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园区创新生态。


    二、坚持自主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一是着力培育本土“专精特新”企业。全力支持国家实验室制度化、规范化运营,培养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二是支持各种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提升园区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服务水平,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成长。三是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医卫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完善“先使用后付费”政策机制,对学校和企业联合申请项目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建立高校专利开放性和共享性平台,促进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科研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四是加大对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建设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队伍,增强转化服务能力。


    三、外引、内培并举,打造高端人才蓄水池。一是健全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匹配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鼓励人才流动,为各类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条件和平台。二是借鉴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模式,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通过人才衍生创业培育高科技企业。三是参考台湾新竹科技园做法,对企业雇用本地科技人员占全部科技人员比例作出明确规定,不符合的企业则无法享受免税政策。四是完善企业收入分配机制,鼓励企业分配股份给员工,允许科技人员用其专利权或专门技术作为股份投资。五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在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强化服务保障。


    四、完善资本市场,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一是建立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发展。二是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风险投资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天使资金和风险投资,支持投资机构加大早期投资力度,激发早期投资活力。加大长期资本支持引导力度,培育“有眼光、有格局、懂科技”的耐心资本。开放保险公司、民营银行资金投资创办投资公司,发展中小板和柜台交易,促进风险投资和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三是深化企业信用融资试点,共享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推动开展信用担保贷款业务。


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辑:李宁



08

王宁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推进“艺术+科技”深度融合

    5G、8K、VR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为舞台艺术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王宁建议,以政策支持带动行业发展,发挥数字化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作用,加快成果转化,推进“艺术+科技”深度融合。


    “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科技是时代腾飞的翅膀。我们在‘艺术+科技’领域的尝试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王宁介绍,近年来,国家大剧院开展了全球首次舞台艺术“5G+8K”直播;自2020年4月至今每周推出涵盖歌、乐、舞、剧、戏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线上系列演出共170余场,总点击量超过45亿次,引发强烈反响。


    结合国家大剧院相关实践经验,王宁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机构、科技企业与艺术机构开展行业合作,支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产业模式,推动文化行业数字化转型。盘活资源,鼓励科技部门、科研机构筛选、推荐适用于文化行业的前沿技术并给予建议指导,把艺术作为科技成果落地实践的重要载体,加速新兴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转化。还应健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在数字媒体、光电显示技术、虚拟影像技术、视觉传达设计等领域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建立常态交流和多边合作机制,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艺科融合新平台。


    “技术创新能够推动艺术创新。”王宁建议,以最前沿的表现形式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打造新时代文化产品的优秀案例。加强艺术机构、科技企业、高校的跨领域合作,孵化国家级“艺术+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基地。还应支持智慧剧院、数字剧场等数字化文化阵地建设,探索建立艺术数字影像库,充实中华文化数据库,形成文化产品制作、展示、传播、存储的全链条科技融合示范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传播精准度,通过“5G+4K/8K”传输技术优化传播品质,有针对性地向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的数字化文化产品。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武红利


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美育传播体系

    推动全民美育,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我国表演艺术行业蓬勃发展,场馆建设不断完善,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多业态融合发展焕发活力,但在全民美育作用发挥方面,缺乏系统性谋划和一体化推进。国家大剧院的最新数据显示:参与艺术消费的人群不断扩大,十年内音乐项目的平均销售率由77%提升至90%以上,但大剧院54万购票观众当中,2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占比仅为10%,说明从全民教育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的艺术普及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结合国家大剧院多年来的美育实践经验,表演艺术机构应努力成为全民美育的重要阵地,文化和教育行业要携手表演艺术机构共同发挥全民美育作用。


    王宁建议:要加强政府支持,文化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紧密合作,制定出台针对表演艺术机构的美育项目扶持政策,共同参与全民美育工作;要支持表演艺术机构创新开展普适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美育项目,将各年龄段人群全面纳入美育工作对象,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美育传播体系,不断扩大全民美育覆盖面、提升社会参与度;表演艺术机构要进一步盘活艺术数字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共同打造文化数字平台,赋能全民美育工作;要搭建全球表演艺术机构美育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和世界高水平艺术团体的交流合作,通过联合培养、艺术互展等形式,共享美育经验,促进文化融合。


来源:新浪财经



09

吴文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成立杂技研究专门机构 推动杂技艺术高水平发展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杂技的学术研究工作一直比较薄弱,掣肘杂技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创演繁荣。特别遗憾的是,全国范围内至今没有一所专门正规研究杂技的学术机构,从机制上桎梏了杂技发展历史和艺术形态的记录总结与传承发扬,滞后于其高速发展的创新实践和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


    为此,建议有关方面能从全面继承和弘扬杂技艺术文化传统的目的出发,积极创造必要条件,推动建立围绕杂技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肩负起全面发展杂技艺术的历史责任,承载起深刻传扬中华优秀杂技文化的应有担当。如在文化和旅游部所属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专门的“杂技研究所”,以改变杂技研究因缺乏专门学术机构,而影响全面传承的堪忧状况,为我国杂技的创新发展与更加繁荣提供相应切实的学术机构支撑。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我国唯一集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遗保护和智库咨询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现有的内设研究部门涵盖了戏曲、美术、音乐、舞蹈、话剧、曲艺、影视、摄影等艺术门类,唯独缺少研究杂技艺术的专门机构,该院有部分学者曾经或正在从事对于杂技艺术的历史与理论研究,并出版相关著述,具有成立杂技研究所的基本条件,中国艺术研究院也肩负设立专门机构开展杂技艺术研究的职责与任务。在该院成立内设的杂技研究所,除需增加必要的人员编制和相应经费,其它所有的相关条件都已具备。同时,在该院成立杂技研究所,对于完善研究院的学科建制,丰富研究院的学术内涵,壮大研究院的学术力量,扩大研究院的社会影响,有着非常重大及深远的作用与意义。


来源:中国文艺网

编辑:王解生



10

包安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为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

    包安明表示,近年来,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趋势已被充分证实,于是有人提出,未来是否可以在西北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干旱区林草植被稀少,生态灾害频发,造林任务艰巨,更需要坚持科学绿化。”


    经过反复调研,包安明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将围绕“科学推进干旱区国土绿化,助力美丽中国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提出建议:开展国土绿化空间区划;从现有的乡土树种草种中筛选出具有抗逆性强、耐干旱、耐盐碱等特点的优良树种草种,并进行科学配置;注重提升国土绿化状况监测信息化精准化水平等。


来源:新疆日报

记者:谢慧变



信息搜集丨陈昕 雷来才 何胜男
排版丨刘恋责编丨何胜男审核丨元静



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

避免收不到消息

请一定星标关注我们哦








关注两会丨北师大人的声音(一)


关于校友E卡申领及校友进出校园的通知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