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这样一个选题,编辑就“不枉此生”了:揭秘新京报“纪念香港回归20年”特刊幕后 | 手记
还记得香港回归20周年的前一天,刷屏朋友圈的那张“很香港”的报纸版面吗?
这是新京报推出的“纪念香港回归20年”特刊《香港回归20年北上导演12人》,是新闻手工业者们的匠心之作。新京报文娱团队再次以创意和实力征服众人,其“很香港”的气质、独特的阅读逻辑和视觉设计为“寒潮”中的报纸再添精品。
标题这句式,熟悉的同学看到会会心一笑,仿自香港导演吴宇森的金句“不枉此生”。发出这样感慨的也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新京报文娱部编辑、该策划报道统筹许乔洋。他从自身角度详细讲述了40天16个版的完整制作过程,从策划到采写,到视觉设计再到新媒体传播,一不小心瞎说了不少大实话(哈哈)~希望了解这个优质策划幕后故事的同学跟着他的文字来一探究竟吧。
Text | 许乔洋 新京报文娱部编辑
Via | 新京报传媒研究(id:xjbcmyj)
“纪念香港回归·北上导演12人”这个专题,算是文娱部门今年上半年最大的一次策划。见报版面16版,总字数近4万字,采访对象12个,此外还有两款不同方向制图的封面,一个相关的混剪视频,12位受访导演的音频剪辑,以及新媒体公众号对所有内容的重新再制作。基本上部门所有的编辑都参与其中,还包括电影组的三位记者,与其他部门的联动还有动新闻的编导,以及备受“折磨”的制图和美编。每一个都是这个选题能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功臣。
整个的操作过程其实时间非常紧迫,但因为每一部分的要求执行得比较细致,最终出来的效果算是达到了预期。尤其是同行之间肯定更多一些,毕竟在现在这个流媒体时代,内容方面大家都做得比较快餐,“抢流量”的必然结果是会牺牲一些深度,从而造成的现象是,即使有不多的优质内容出现,依然是“小聪明”居多,“苦功 夫”太少。
在这个专题上,传统纸质媒体的“工匠精神”是得到认可最多的地方,不少媒体资深同行也表示:“好久没见过这样的策划了”。全国文娱媒体里,对于香港回归20年,目前也只有新京报做了这样有里有面、整体成型的策划。我和媒体朋友们喝酒时也开玩笑说:不见得我们做得有多好,实在是同行的衬托。
笔者作为统筹编辑之一,多少参与了这个选题制作的各个层面,下面从不同角度回忆一下这一个多月的过程。如果你嫌啰嗦,可以不看,因为有很多废话。
本来,“香港回归20周年”这个比较大的时间节点,能够操作的选题其实非常多。单就“文娱”这个范畴之内,演员、电视、音乐都有可以针对的目标,但由于整个气候和各种限制,最终还是选定了电影导演这个群体,一是和创作比较紧密,不会被过多引申到其他领域,二是他们相对有一定的年纪和资历,能保证内容不至于流于轻浅。
最初确定要制作这个策划,是在5月的第三个周末,大概5月20日左右,确定出刊时间为6月30日,因此整个制作周期只有40天,据我事后推算,这个时间大概是可以出一个16版专题的极限了,再少应该就完不成。
如上所说,香港回归可做的角度不少,但从自身情况出发,部门电影组的人员相对齐整,电视、音乐人手都不足,香港电影本身影响也够大,所以准备从电影方面的名 人下手。最初确定的采访大名单,不止有导演,还有男女演员和知名的幕后工作者(比如编剧、摄影等),但我最初列的名单实在太长了,至少有300个备选。
后来经过反复商讨,决定放弃明星和其他幕后人员,单做导演。毕竟,不客气的说,演员们虽然影响力大,但文化水平确实多数堪忧,尤其面对20年时代变迁,很容易总结得比较无聊,变得事倍功半。当然他们的档期也不好调,在时间限定内采访不到的可能性也蛮高。
这样选择的后果是,缺少了明星美图,必定会牺牲一部分版面的美感,诸位导演气场虽然强大,但不要说英俊,长得体面的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只能从封面制图等其他美术方面下功夫,这个其后再讲。
初步策划和采访大名单确定,这已经过去了一周时间。
确定大名单后,三位记者开始紧锣密鼓地约采访。原定采访对象其实是20人,20年20人嘛,听起来比较好听。但从版面出发,16版20人,除去可预见的广告位,很可能每个人只能做半个版,有点太局促了。
再加之有些重点导演实在是没有约到。这一点大概也是这个策划无法弥补的缺憾吧,从我的角度看,至少周星驰、王家卫、许鞍华、杜琪峰、陈可辛、林超贤这几位导演是不应错过的,不过这几位导演或因回归话题比较敏感、或身在国外,或拍戏,或其他一些不可言说的理由拒绝了采访。
文字内容本身策划要求并不复杂,主文+同题问答+大数据,是个非常基本的结构,但是没有这个基础是绝对不行的。20年时代变迁,人们对香港的情怀浓厚,要求文字能把情怀和感触体现出来。最后的成稿,我个人认为大概只有一半能及格,如果不是时间紧迫,其中有几个导演的稿子应该重写,太“行活儿”,不够生动。
采访中当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采访形式(面采、电话或邮件)、采访时间都经过多次变化,期间不同导演陆续出稿,最后一篇稿子发到邮箱已经是6月23日,距离出版只有一周。
以一个单独的特刊来说,封面和封底的美感和创新至关重要,既要涵盖主题,又要有巧思和融合,还要让人眼前一亮,不能low,不能土,不能太简略。最终的特刊封面和推广封面图都颇受好评,效果算是达到了预期。两款封面图最初的创意都是来自主编金秋,副主编甘丹和我负责具体执行。
1、“招牌版”封面
第一款香港街景招牌封面,我简称“招牌版”,其实概念比较简单,就是寻找有香港特色的街道照片,将导演的姓名合成到香港街道最有代表性的各种招牌上。但图片本身非常重要,我和甘丹大概找了几百张备选,最后甘丹在视觉中国里找到了最后使用的这一张,除了透视感比较好,处于视觉中心的出租车,有一种在路上的运动感,比较契合策划主题“长路伴你闯”。
制图美编许英剑老师(两款封面都是他制作,牛!)提亮了色调,又增加了原图上许多没有的招牌,并按照香港招牌上字体重新制作导演名字。实际上关于图片的处理有蛮多,比如改变了出租车的位置,以留给大标题空间,标题背后的虚化色度也做过多次调整。这是看封面的人不可能知道的,总之许老师快被我们烦死了。
2、“歌词版”封面
但真正让他烦死的不是这一张,而是另一张由粤语歌词拼成导演姓名的推广图,简称“歌词版”。这一款原定是特刊封面的备选,主要是担心“招牌版”香港特色太明显,和“北上”主题稍有差异。
横向粤语歌词,纵向显示导演姓名,这个前期工作是由我来做的,这也是我做本次策划最快乐的时光,作为70后,香港歌曲中毒很深。12个导演名字大概30个不同的字,要在相对流行的粤语歌词找到相应的字眼,大概搜索了一两千首歌词吧,期间重温了很多老歌,相当愉快。最后得出结论:黄霑的想象力、黄伟文的词汇量,都比林夕强太多了(加上本特刊的主文黄赛人老师,是我最感谢的“三黄”)。
查歌词说起来愉快,但实际上也是有bug的,你知道有多少歌的歌词里有“刘”字或“吴”字(刘伟强、吴宇森)吗?——几乎没有,不信你去查查哈。
歌词基本确定后,制作方面许英剑老师被我百般折磨,字体、字号、简繁体、底色、颜色深浅等来回不知改了多少遍,因为当把歌词和导演名在版面对齐后,每一次的修改,原来对齐的名字就会串行或歪斜,然后再第N次重新对齐。
最后的版式制作及LOGO设计也多亏了美编顾乐晓老师,因为我本身没什么想法,最后还是用了香港漫画分镜格的方式,找各种线框也很麻烦,排版的时候试了好几次,弄得她也很无奈。
另外,香港漫画形式这是最初的封面创意,当时还找了远在日本的漫画家陈哲老师,试了几种方案,但最终因难度太大,遗憾放弃了,给陈老师添了不少麻烦,一并感谢,将来有机会再合作。
前面说的主要还属于传统纸质媒体制作方面,当然,很多内容可以转化到新媒体,但独属于新媒体优势还是要凸显,这方面意识我始终还是不足,当金秋确定要和动新闻工作室的同事一起制作混剪视频时,我还没意识到这个东西的流程和复杂性。
混剪视频的主要执行编导是动新闻的温浩亮同学,在整个混剪视频制作中我们沟通过很多次,大概也是这个月被我烦得不行的人之一,聊了很多电话和微信,至今也没见过面……
混剪视频出来效果不错,超过预期。其中素材的整理,剪辑的勾连,BGM的使用,文案文本的沟通,节奏的变化,其中还包括采访录音的嵌入,每一步都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和配合的,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非常感谢动新闻的同事们。
至于微信公号等方面,新媒体编辑田偲妮和吴奇函最后几天基本都加班到深夜,主要问题在于每天公众号发布的条目有限定,编辑好推送后再也无法修改,一旦发现文稿或形式有错误,只能删掉重来。这方面新媒体为电影组具体执行的编辑记者擦了好多次屁股,让人深感羞耻。(戳这里复习)
没有任何辛苦是白费的,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幕后工作能在成品上体现得也许只有三分之一,但如果没有经过那些反复和修改,结果上打的折扣只能更多。
我个人虽然是统筹之一,但性格太过散漫,对所谓成功和成就感比较淡漠,这辈子真正着急上火的时刻非常之少,所以连累着其他同事都替我上火,所以只能感谢大家的包容。常常有说不出口的抱歉,过两天也就忘了,希望给添了麻烦的朋友也都尽早忘了就好。
哈哈。
近期好文荐读:
中国大学生读书简史:一代不如一代?
1997-2017,20位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