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起点SCIE期刊——Carbon Energy 2022年第一期上线

CarbonEnergy Carbon Energy 2022-09-16


  2022年1月,Carbon Energy第四卷第一期正式上线。

■ 本期由南京工业大学吴宇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孙永明教授、韩国延世大学Jong Hyeok Park教授、成都大学姚卫棠教授、中南大学刘开宇教授&刘鹏高博士、南京工业大学邵宗平&周嵬教授、北京化工大学谭占鳌教授&温州大学邹超教授、深圳大学陈光明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张其春教授与国家纳米中心王汉夫研究员和我们分享碳能源的美妙世界,共有3篇综述文章和5篇研究论文。

  全部论文均为开放获取,可免费阅读全部文章。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Carbon Energy 2022年第一期主页下载阅读并引用所有文章。

  Carbon Enregy纸质版已在国内发行,邮发代号为32-280,欢迎至各地邮局或中国邮政微邮局公众号报刊订阅栏目订阅。


Cover


Back Cover



RESEARCH ARTICLE

南京工业大学吴宇平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的Fe-N-C单原子催化剂(Fe-mPDA@HPCS),该催化剂以多层多孔碳球(HPCS)为核心,单铁原子掺杂间苯二胺涂层(Fe-MPDA)为功能壳层。该新型单原子配位催化剂具有设计良好的多孔结构、超高的比表面积(涂层)和粒径均匀的催化剂颗粒(HPCS),在MEA尺度上提供了优化的水/气传输路径,从而实现高ORR活性和燃料电池性能,同时上述特性为平衡活性(密集的单原子活性位)和传质性能(层次多孔通道)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材料研究方向。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南京工业大学吴宇平教授团队Carbon Energy:新型单原子配位催化剂助力ORR活性和燃料电池性能


RESEARCH ARTICLE

华中科技大学孙永明教授课题组将KNO3均匀植入金属Li中制备出“Salt-in-Metal”结构的Li/KNO3(LKNO)复合负极,深入探索了“Salt-in-Metal”电极中“Salt”对Li金属负极电化学性改善的内在机理,为锂金属电池的实用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华科孙永明教授Carbon Energy: 深入探索硝酸盐对锂金属负极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稳定作用


REVIEW

韩国延世大学Jong Hyeok Park教授团队总结了人工光合作用生产附加值化学品的最新进展。文章从人工光合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各种氧化还原反应在人工光合作用中的应用,包括CO2还原,氧还原反应、氧化剂制备和有机合成,并介绍了提高这些反应效率或选择性的策略。最后,在综述中也讨论了今后在开发增值化学品领域人工光合作用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展望。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韩国延世大学Jong Hyeok Park教授Carbon Energy:人工光合技术的新机遇——应用于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


RESEARCH ARTICLE

成都大学姚卫棠教授团队提出N,O,P三元掺杂的空心生物质炭球 (NOP-PB) 作为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实现了超长循环稳定性和优良的倍率性能,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对掺杂改性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成都大学姚卫棠Carbon Energy:N,O,P三元掺杂空心生物质碳球促进钾离子电池高效性能


REVIEW

中南大学刘开宇教授和刘鹏高博士全面总结了MXene基材料在锌离子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中的应用。作者回顾了MXene材料在锌离子储能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MXene在正极中的应用,基于MXene的不同作用,可以直接用作活性电极、导电材料、衍生材料和基质材料等以提高锌离子储能体系的电化学性能。此外,本文总结了MXene作为锌金属负极和电解液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进一步所需的结构设计,MXene在锌离子存储中的反应机理等关键问题。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中南大学刘开宇Carbon Energy:浅谈MXene在锌离子储能中的最新进展


RESEARCH ARTICLE

南京工业大学邵宗平和周嵬教授团队采用静电纺丝技术辅以杂原子掺杂,合成了自支撑形式的α-MoC和β-Mo2C多相复合物(CM/MoxC@NC)。作者调控相结构实现了材料HBE的改善,并对碳化钼的相转变机理做了系统研究。该工作揭示了潜在的相变机制,并强调在催化剂设计中应考虑相结构与HBE的联系。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南京工业大学邵宗平&周嵬Carbon Energy:自支撑多相钼基材料(CM/MoxC@NC)高效析氢


REVIEW

北京化工大学谭占鳌教授和温州大学邹超教授等人对窄发射荧光碳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综述首先介绍了荧光碳点的发光机制,讨论了影响碳点发光色纯度的多种因素。随后,文章重点总结了目前窄发射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荧光传感、光电器件和生物成像等领域中的应用,同时展望了窄发射碳点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北化工谭占鳌/温大邹超Carbon Energy:窄发射荧光碳点的研究进


RESEARCH ARTICLE

深圳大学陈光明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张其春教授与国家纳米中心王汉夫研究员提出了设计构建"水泥-钢筋"纳米结构制备n-型Bi2Te3/SWCNT复合材料柔性薄膜的方法。采用SWCNTs和Bi2Te3的混合物的墨水溶液浇筑法,以SWCNT作为连接线(即“钢筋”),将Bi2Te3纳米层(即“水泥”)组装和串联起来,得到了n-型Bi2Te3/SWCNT自支撑柔性薄膜。当SWCNT 含量为2wt%时,复合材料薄膜表现出最优异的热电性能,即热电优值(ZT)达到0.47。此外,该薄膜表现出优异的柔性和高空气稳定性,在柔性和可穿戴电子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陈光明&张其春&王汉夫Carbon Energy:“水泥-钢筋”纳米结构的Bi2Te3/SWCNT复合热电材料薄膜


往期

集锦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1年第六期上线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1年第五期上线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1年第四期上线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1年第三期上线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1年第二期上线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1年第一期上线


欢迎投稿

Carbon Energy--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高起点新刊,欢迎您下载、阅读、投稿!

期刊网址丨

www.carbonenergy.org

投稿网址丨

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cey2


国内邮发代号:32-280(欢迎至邮局订阅纸质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