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Carbon Energy首届青年编委(第二批)名单公布

Carbon Energy Carbon Energy 2022-09-16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Carbon Energy的青年编委团队也迎来了最后17名成员,至此我们很高兴地宣布,Carbon Energy首届65位青年编委正式集结完毕!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新成员吧。


01

Yu Wang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Germany.

Research  Interests:Nanocluster; Nanocatalysis; Energy Conversion.


02

陈 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新型可充电电池应用于大规模储能。


03

窦玉海


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教授

研究方向:类石墨烯二维材料的合成、改性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04

韩晓鹏


天津大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金属基催化材料的设计及控形控性制备;材料表界面结构调控及电催化物化机制;能量储存与转化器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05

梁超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员。

研究方向:钙钛矿光电器件及其超快载流子动力学.


06

梁风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高能量密度电池及材料;新型碳材料制备及应用。


07

刘铁峰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电池回收。


08

刘同超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

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SEI膜,先进原位电池表征。


09

路战胜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能源材料的计算模拟与设计。


10

孟宪光

华北理工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碳基能源小分子催化转化。


11

宋云

复旦大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电化学储能材料和储氢材料。


12

田子奇


中科院宁波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储能及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13

王利光


浙江大学研究员。

研究方向:电化学;电池材料;同步辐射原位表征等。


14

王娜娜

伍伦贡大学研究员。

研究方向:新型二次电池体系的基础研究与开发


15

吴超

伍伦贡大学研究员。

研究方向:高比能金属基电池。


16

张明


湖南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储能材料与器件、超敏感气体探测器等。


17

赵赫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微纳米材料的设计、可控合成、机理探索以及力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往期推荐

1.湖南大学唐杰Balogun|广州大学黄勇潮 Carbon Energy:柔性自支撑材料储锂化学解读

2.《Carbon Energy》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简报

3.官宣!CarbonEnergy首届青年编委入选名单公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