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章以诺:谁肯带“勺子”见耶稣呢?

2017-04-06 章以诺 章以诺的声响

章以诺按:上面是昨天发朋友圈,很多人点赞的清明期间照片,都说我瘦了一圈,继续锻炼身体,写得更久!今天起,要外出一周,不知道能不能有时间和网络发新文,特挑选一些旧文重发,温故而知新。这一篇是电影观后感,尝试前半写给非基督徒,后半写给基督徒,事实上是失败的,读的人很少。(我自己其实很喜欢,但厨师不能自我欣赏,要食客满意才好。)


无论怎样,“基督在我心,我手写我心”,我会写下去。请为我的福音文学写作事业继续代祷!谢谢!(2017年4月6日出发前)

章以诺:华人基督徒文艺兵当闻鸡起舞

章以诺:火车上传福音的人

原创|范学德:让我们一起挺挺这几个弟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015eih67j&width=500&height=375&auto=0

谁肯带“勺子”见耶稣呢?

——陈建斌电影处女作《一个“勺子”》观后感


一、从《给那个谁的第一首诗》谈起


生于新疆的回族演员陈建斌演而优则导,主演及电影导演了处女作《一个“勺子”》公映,苍凉的西北童年 34 44073 34 15232 0 0 2418 0 0:00:18 0:00:06 0:00:12 2953长,转化为记忆与现实的视觉冲击,他作词作曲一首《给那个谁的第一首诗》成为该电影推广曲。歌词:“进城跟着我姐上学,第一节课进错课堂,他们笑着看着多出来的我,跟我们村的人不太一样。第一次吻过的姑娘,第一次受过的伤,我奶教我认得第一个字,给那个谁写的第一首诗,八家户我的小村庄,庄稼地已盖满了房,只有月光闪耀着还和从前一样,八家户我的小村庄,白瓷砖已贴满了墙,只有雪花飘落着还和从前一样。你的名字就是美丽的牧场,望着天上下的雪,他比不上我家乡的大,这里的酒也比不上我家乡的烈。望着姑娘的眼睛,她比不上我家乡的野,她们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倔。乌鲁木齐,你的名字就是美丽的牧场;乌鲁木齐,你的名字就是美丽的牧场。写到这儿我的泪水流淌,有多少时光已被我淡忘,我想着我看着镜子里的我,和我们村的那个谁一样。”

几天前在作家北村先生转发的朋友圈里听到这首歌,北村先生说:“建斌这是要抢人饭碗?推广一下(笑脸)”。这首歌有点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那种淡淡的乡愁乡怨的感觉,《小芳》是知青上山下乡后又回城的情感追忆,而《给那个谁的第一首诗》则是农村少年进城多年后再回乡的情感冲击。农村少年进城能功成名就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则是处在融不进的城市与回不去的乡村的夹层,眷恋与逃离的挣扎,纠结与救赎的碰撞。


陈建斌与蒋勤勤是回汉联姻,这双重的民族身份又从西北而来闯京畿,边疆青年到大学生到演员到明星到组建婚姻家庭,这多重社会身份的人生体验堆积,浓烈如酒,诗言志溢出:乌鲁木齐,你的名字就是美丽的牧场。写到这儿我的泪水流淌,有多少时光已被我淡忘,我想着我看着镜子里的我,和我们村的那个谁一样。”



二、《一个“勺子”》能看到上天的公正吗?


看似闲人的小人物的我要走进影院看一场电影也是需要机缘,终于在感恩节头一晚走进影院观看电影《一个“勺子”》。影片以王家卫那种风格开头,镜头在晃晃悠悠的现场感中将西北牧区的小县城为背景展开叙事,少了王家卫的妙语旁白,直接以冷峻的纪录是片风格跟踪拍摄的现场感将观众带进电影。


只见黄土地上的片片残雪点缀旷野,记忆中那西北的天空本该有苍鹰盘旋的画面没有出现,除了羊影片始终连麻雀都没有一只,即便有些车来车往的高速路穿过荒凉的西部,似乎也与当地无关,而高速路下的桥洞与冰凉的铁丝网无声地陪着流浪汉“勺子”(金世佳饰演)与男主角“拉条子”(陈建斌饰演)角力,虽然拉条子夫妻属于典型的中国人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心理,偶然被缠上,试图甩掉一个社会都不要的包袱“勺子”,但“勺子”却固执的以为他的妻子“金枝子”(蒋勤勤饰演)是“妈”,以为她是人世间最亲的人,当然是一根筋的缠到底。电影里的一个镜头,拉条子雪在地里捶死一样的狠心下他都不还手,执拗不走,看得我泪流满面,正是傻子的真诚,换来恻隐之心在拉条子夫妻身上越发光。“恻隐之心是整个人类存在最主要的法则,可能也是唯一的法则。”(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他们逐渐在接纳傻子,勺子一面喊“妈”一面大口大口的海吃着,邋遢的流浪汉被理了头发,换上“儿子”的衣装,俨然拉条子家多了个儿子,不幸的家庭似乎幸福起来。




悲情的故事并没有在人性的一点温暖中戛然而止,在这靠老天恩赐才能吃上饭的地方的山坳,各样消息以奇特的方式传播着城与乡共生中盘根交错,犬齿互扯。拉条子和金枝子心中百二十个不愿意,傻子以其自闭症一样的固执搭上了这个家,霸王票上了这艘船,他们默然承受这一切。如果不是贴了寻人启示,不久有人认领了傻子。紧接着又有自称傻子的家人陆续出现,说拉条子把傻子卖了,傻子起码能安然居住到拉条子的儿子出狱。别看他们脸上泛着日光下的高原红那么淳朴,羊皮袄子反穿也遮不住人不分民族的罪性,现代文明与原生态牧民之间只是丑态百出的戏剧效果不同,事实上“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今天正撵着昨天的脚步引出明天的浪头,风暴中的人们从母腹开始就没有真正的平安,“一离母腹,便走错路,说谎话。”(《诗篇》58章3节)电影中的西北小镇,就是人间的缩影,来了一拨又一拨的骗子,加上本地行行行色的伪善者们与拉条子一家围绕“勺子”展开了博弈。


命运之神似乎给这个家庭开了玩笑,麻烦接踵而至,拉条子逐渐明白上当受骗却有口难言,投诉看似有门却摸不着门道。这个世界怎么了?不管动机如何,恻隐之心下的好事怎么就成了说不清楚的坏事?拉条子两口子使出浑身解数,借债倒贴都不能自证清白,真是播种的是良心,收获的是人财两空,附赠恐惧惊慌。



(章以诺拍摄:野夫先生《一九八零年代的爱情》重庆读者会)



(摄影家刘晓松拍摄:章以诺与野夫合影留念)


上天公正吗?这个世界就像土家野夫先生谈论文革中底层之恶时说的那样:“你必须表现出人性中的恶,否则自身难保。”拉条子曾救助了一个流浪的姑娘金枝子,后来成了他妻子,对于双方都是一种幸运,似乎这是上天在赏赐善良。当收留“勺子”带来行善的危机后,上天真的对行善有好报吗?当拉条子穷尽点子躲避祸患骚扰时;大冬天在自己家跟做贼似的翻墙进入、跳窗熄火忍饥挨饿时;在拉条子再打“寻人启事”以有偿五千元想把傻子找回来被村长误解奚落时;在歇斯底里的金枝子扬手打了他一记响亮耳光,并骂他你有病之时,上天的公正在哪里?真的是好人有好报吗?


贫贱夫妻本来就百事哀,又遇上儿子坐牢,天上掉下个流浪汉“勺子”塞进家门,这荒诞残酷的现实啊,上天为何如此捉弄人生?


拉条子两口子为了帮儿子减刑疾病乱投医,似乎被村里的杂货铺“三哥”穿针引线至“大头哥”(王学兵饰演)处合情合理忽悠走五万块钱,其中两万还是借来的,更显悲催。金枝子处在疯掉的边缘不让拉条子进门,像流浪汉一样住进羊圈里,体会“勺子”的心境,为了防冻他穿上“勺子”的衣服梦境与幻觉交织的杀死的自己竟然发出“咩咩”羊叫,村长吵醒了恶梦却从最信任的基层干部那里收获噩梦,那份曲解百口莫辩。




上天公平吗?当拉条子战战兢兢地找警察以为如村长通知的大祸临头却出人意外的得知儿子被减刑的不真实之感,跟“大头哥”解释不再要回那五万元的时候,大头哥仿佛《大话西游》里那个受不了唐僧啰嗦而自杀的小妖,竟然不信直接掏出五万元钱强塞回五万元在拉条子的内衣里意外的完璧归赵。


这一幕让我想起《道德经》中的老子,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道德经》)人所能见的光谱好短,人所能听的音频好窄,人能感知的温度好少,这些局限之下,人习惯将“祸”“福”从人出发的对立起来,先哲老子警告世人有了“祸”要想到与之对立的“福”,有了“福”要想到与之对立的“祸”,并且要从“祸”中看到“福”的希望,从“福”中看到“祸”的存在,这样才能较好地处理“祸”“福”矛盾。这已经超越了一般人的眼界,“祸”就是“祸”、“福”就是“福”,而看到深一层的“祸”还能带来“福”、“福”又能带来“祸”,从而在处理“祸”“福”矛盾时多一份平静去接纳。西汉刘安以此得了灵感,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记下塞翁失马》,成为在中国人人熟悉的一个典故,也影响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事实上历史长河中有个人比老子和刘安看得更远,他就是古代中东乌斯地的约伯。约伯面对飞来横祸时对不理解他的妻子说:“难道我们从上帝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约伯记》2章10节)约伯也认识到:“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



想起小时候过年最盼望的是骑在父亲的肩头去县城看“玩龙灯”,当中最刺激的是看“打铁水”,铁匠拿着长勺将炉里耀眼的铁水小心舀出来,抛向空中,另外一个人像打棒球一样空中接龙,“砰”的一声,铁水遇上铁杵,在空中溅出流星雨般的如梦如幻的礼花,飞溅的小铁珠在高空与氧气燃烧,完全不知晓它落在哪里,一面想看一面又害怕落到脖子里,还想去捡大一点落在地上的铁蛋子来玩。当年确实有落在易燃物上造成火灾和落在人身上烫伤的造成事故。这确实和“勺子”与拉条子正是遭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患”的经历很像。




杂货铺店主“三哥”真像老家一个人,小时候村头有个杂货铺,店主名叫马九龄,名字的寓意是望他长寿吧。我父亲38岁患病突然离世,她的母亲是村里有名的“麻雀”(她的诨名),到处说我父亲年纪轻轻过世,一定是“过恶事”(老家话,最坏的坏事)做多了。面对论断,母亲只能以泪洗面,约伯一样仰望她所信的神——上帝。我则认为上帝不公正,没能尽神责,反对母亲去教会礼拜。几年后,马九龄竟然早上起来上厕所晕倒在茅房里,抬到医院不治,离世时还不到35岁。村里有好事的就去问“麻雀”你以前说人家章主任(父亲是基层村干部)做尽了“过恶事”打“嫩癫”(老家话,有“天谴”的意思),你家马九龄做了什么过恶事呢,这算不算打“嫩癫”?“麻雀”哑口无言,谁能明白生死祸福,人审判人的是非呢?


观众中同样没有一个人能为明日自夸,“因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有信仰的人就像约伯那样超脱,约伯跌宕起伏的人生的高潮是“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 因为素来所信的神亲自的出现,那种现场的真实感中敬畏之情更上一层,约伯知道一切的一切出自上帝虽然没有正面回答苦难,疑难迎神而解。约伯的真实人生经历被记下来成为《圣经》最早写成的书卷。《约伯记》成为人类认识苦难的智慧经典,被文学大师雨果称赞为:“约伯记乃人类心灵中所产生出来最伟大的杰作。”人生真该像约伯那样成为明道得道的人,当知所信的是谁,也要深信所交付在上帝手里的生命,即使苦难也是祂的旨意,只要靠主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享受永恒的生命中的福乐。



三、那只被杀而烹之“羔羊”的联想


看完电影感触良多,回家上网搜索才知道一些花絮。陈建斌在2006年才开始上网,直到2013年他还不会电脑打字,只能依靠手写输入。在两部电影加半部电视剧的拍摄间隙,他用了4个月一笔一画写完了自己的电影剧本,名字就叫《一个“勺子”》。蒋勤勤回忆,戏中本有一个镜头,是她觉得自己出道多年演得最好的,但陈建斌却被一只小羊的表现打动,为了使用羊的全景而剪掉了她的镜头,断送了她“本可能会得最佳女主角”的机会。影片中那只小羊羔确实卖萌可爱,它那一声声“咩”贯穿电影始终,与“勺子”一声声叫的“妈”竟然是那样的相似,产生神奇的蒙太奇,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可是拉条子后来竟然为了摆脱纠缠需要智慧的答案而狠下心,在荒地上献祭般把频频出现在家的无辜纯良小羊给杀了,下一个镜头便是锅里炖好的羊肉被“孝敬”小卖部店主。



让我想起一个迷失的人,就是历史上卖主的犹大,他出卖耶稣的罪和彼得不认主的罪从本源来说是半斤八两,结果是认罪的态度,彼得就出去痛哭,听说耶稣复活,彼得起来,跑到坟墓前,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独在一处,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上帝赦免并复兴他成为了使徒中的中坚,天主教更是将他追封为首任教宗,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每天人流如织。而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我并不是否定陈建斌借拉条子这个人物杀羊表现出世人的寻找答案的勇气,只是从中看出人的有限和无奈,拉条子找三哥就是耶稣说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马太福音》第15章14节)


耶稣说:“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加福音》第19章10节)耶稣还说:“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马太福音》第18章12-13节)


牧羊人丢了一只羊,心是何等的焦急,当代中文译本这么翻译:“你们试想,假如一个人有一百只羊,其中的一只迷失了,难道他不留下那九十九只在山野间、去寻找那只迷失的羊吗?我告诉你们,他找到了这一只迷失的羊一定非常高兴,比他有那九十九只没有迷失的羊高兴多了!同样,你们的天父不愿意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迷失。”耶稣寻找迷失的人也是如此,但凡是父上帝交托给耶稣的,他必然要去寻找,让他们一个也不失落。当一个迷失的人被找到的时候,天上的天使天军也要为他们来欢呼庆贺。



电影中多处有拉条子与大头哥对话后被赶下车,反复出现在车的后视镜里渐行渐远,让我想起艺术家旺忘望的一组画:《擦肩而过》。耶稣在中国,耶稣基督的福音与多少人擦肩而过呢?


很多时候做好事的拉条子神情里却充满了木讷,像丢了魂一样。我对于陈建斌导演仅仅围绕拉条子电影叙事虽然成功塑造人物而没有交代“勺子”的最终去向看似留白,实际上感到遗憾和不安。所幸现实中我们并不遗憾,因为我们如同迷失的“勺子”却听到了耶稣基督的福音,没有擦肩而过,而是因信称义,信了福音。


四、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义人”与“你很特别”


大头哥很有意思,导演一直也没有给他个特写,人物形象却异常深刻。滑头也有底线,在误解中不忘记自己江湖中的尊严而还钱。而拉条子在这样的大悲大喜中拉条子分不清现实了,不由自主戴上了“勺子”留下的破烂红色遮光太阳帽,逐渐沦落成别人眼中的傻子,任由顽童欺凌。


夜深人静坐在电脑前不得不发表观后感,这是一部深沉到扎心的电影,抓住了一九四九年以后培养起来的农村人的神韵,从此傻子的被冒领始终到彼傻子的进入角色,生旦净末丑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在大头哥的还钱那时以为是喜剧式的结尾却成了悲剧的开端。村长的老道透着底层之恶、派出所以事情结束了而一直不上心、店主三哥那张杀人不见血的嘴脸、三拨骗子拙劣的演技当局者却无法识透的愚昧荒诞,叠加出无巧不成戏。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能拍出同样是“傻子”题材的《阿甘正传》里面“阿甘”形象的广度与深度,如果傻了的拉条子能够将五万元抛在空中缤纷如雨落在旷野的沟壑之间,就如同同样题材的世界名著《白痴》中女主人公娜斯塔霞·菲立波夫娜将十万卢布一捆钞票扔进壁炉付之一炬,拍摄出煮鹤焚琴的震撼场景,那将是怎样的心灵冲击啊!


当然,我不能对陈建斌的处女作说三道四,在商业片横行中以农村题材,傻子叙事本身就已经难能可贵了,希望他能再接再厉转型成功,在电影史上留下丰碑。人性随时都在经历就是善与恶的争战。善恶势不两立,不分宝马车还是脚踏车。人与人之间相互倾轧的丛林模式,如何能够超越呢?一叶知秋,当电影《一个“勺子”》以纪录片的方式冷峻的揭示出这出产鲁迅笔下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的土壤至今还没消失,社会转型期间更是群魔乱舞。扭曲的生命活法下众生出路在哪里?



(鲁迅笔下人物形象从左到右:阿Q、孔乙己、祥林嫂)


影片结尾处孩子们的雪块、石块砸在拉条子透着红光的破帽子上蹦蹦作响,也砸在了我的心上。两千年前,在以色列地,那里有一种刑法叫石刑,有人抓住淫乱的妇女来找耶稣处置。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她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耶稣诞辰是公元前后的分水岭,两千多年过去了,现代文明中残酷的石刑虽然被禁止,但它幽灵般还盘踞在阿拉伯和印度等地屡禁不止。中国的孩子们砸向无辜的傻子的雪块石块与石刑骨子里是一个祖宗——人性的罪恶,这罪恶来自哪里?人生来肯定不是为了成为“勺子”与欺负傻子,孩子迷失的国度没有未来,救救孩子。



五、不与救恩《擦肩而过》,谁肯带“勺子”见耶稣呢?


回想电影中拉条子家的羊圈最开始是“勺子”睡的地方,几次导演用镜头语言细腻的表现拉条子在锁门,他特别换上粗一点的木头做插销,几次睡前还特意去看看门栓紧实了没,他担心“勺子”半夜出去会被冻死。《圣经》:“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提摩太后书》第4章2节)浮现在我脑海,使徒保罗劝勉提摩太的话也是在劝勉我,以上帝的国度看世人,世人都是失踪的“勺子”。“勺子”就是迷失的羊,一只迷途羔羊,不单单是主人心里焦急,迷羊如拉条子般心里也是焦急,甚至更加迷失。在外面的世界里面饥渴饥饿,魔鬼如吼叫的狮子。面对拉撒路死了,“耶稣哭了”,不仅爱拉撒路是何等恳切,叫死了的拉撒路复生才是耶稣的心肠。“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第3章9节)上帝托付给我们的使命,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将那迷失的“勺子”像寻找迷失的羊带回羊圈一样。



《圣经》里上帝借着先知以西结之口说:“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以西结书》第36章26节)从前我们不过是蓬头垢面的“勺子”,石心如魔,罪的缠绕之下,沉重得踹不过气来,上帝正向动了恻隐之心的拉条子夫妇给“勺子”的爱。人的爱何等有限,上帝的爱是无限的,祂给了我们一颗肉心,让灵性复苏,使我们披戴“基督”而成为圣洁,不再有罪的辖制而真的自由了。  


感恩的是,那个二十四年前父亲离世后不让母亲去教会的少年人,如今已经三十八岁,到了与父齐肩的年纪,十三年前的圣诞节前我“勺子”归家,归正了迷失的信仰,下到水里成为了基督徒。十三年的日日夜夜当然不是一帆风顺,少了中庸的人生哲学,更多的时候因为内心良知的引领还造成“周围遭患难,外有争战,内有惧怕”的日子经历了不少。行走在天地间,我感觉自己不具备八面玲珑的大头哥那种狡黠,也不做不到村长及女警那样的冷漠,我的信仰底线约束着我绝不愿成为三拨骗子那样完全沦丧,将灵魂卖给了魔鬼的人。


因为尝过上帝恩典的滋味便深深体会使徒保罗的心境,他说: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我们为基督的缘故算是愚拙的,你们在基督里倒是聪明的;我们软弱,你们倒强壮;你们有荣耀,我们倒被藐视。直到如今,我们还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并且劳苦,亲手作工。被人咒骂,我们就祝福;被人逼迫,我们就忍受;被人毁谤,我们就善劝。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我写这话,不是叫你们羞愧,乃是警戒你们,好像我所亲爱的儿女一样。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 (摘自《罗马书》第4章9-15节)保罗能够泰然处之并安慰今天的我们,是他曾有三层天上的超凡经历与大光中蒙恩的特殊恩典,如同约伯之“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的奇特经历,保罗被上帝记念成为了将福音传向万邦的使徒,基督教传播成为世界上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遍布世界242个国家。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遍布世界242个国家。目前,世界人口70亿,其中有基督徒30亿,占世界人口的34%。天主教徒有10亿。东正教2亿。(数据来自百度搜索)


公元前七百多年前,那时孔子、苏格拉底尚未出生,以色列先知以赛亚却已经受圣灵感动知道地球是圆的,他说:“上帝坐在地球大圈之上,”(《以赛亚书》40章22节)比十六世纪初麦哲伦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来证明地球是圆的早了两千年,充分证明这不是出自以赛亚而是上帝给他的智慧他看到的异象。上帝还借着以赛亚的口说:“没有寻找我的,我叫他们遇见;没有访问我的,我向他们显现。”(《罗马书》第10章20节)基督教从耶稣出来传道加上十二个使徒后续的使徒行传算起成为今日世界的广泛分布的三十亿正是应验了《圣经·以赛亚书》的预言,是上帝在人类历史中主动在拣选。



“没有寻找我的,我叫他们遇见;没有访问我的,我向他们显现。”(《罗马书》第10章20节)他(耶稣)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当年是使徒和初期教会的门徒,今天谁肯带“勺子”见耶稣呢?想起以赛亚所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以赛亚回答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这能成为你我的回应吗?耶稣说:“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路加福音》14:13-14)这样,谁还不肯快快地带“勺子”见耶稣吗?(2015年11月26日感恩节初稿,因为要到外出事工,2017年4月6日重发温故而知新)

 

亲爱的读者,这篇观影感受前半部是想写给没信的人看,写着写着就拐到了写给你们看了,因为我相信读者中绝大部分都是基督徒。因为不想修改到更自然的信仰衔接(这样就可以发表到某媒体平台)我不想精简掉我主要想表达的是写给你们“主内的肢体”,就让我原滋原味的行文散下去。让一切自然长成,君不见,耶稣说:“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可4:2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