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章以诺:网红范雨素的文让我想起梵高的画

2017-04-27 章以诺 章以诺的声响


几天范雨素特别的火,默默在野的草根作者以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刷屏朋友圈。网友评论:“没有激烈言辞,甚至没有突出的感情色彩,作者是自己人生的亲历者,也是周围人人生的记录者。大社会,小人物,跃然纸上。” 范雨素这野百合也有春天,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腾讯图片《中国人的一天》)


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以文学对抗苦难的范雨素是位七零初大姐。她来自湖北农村,初中毕业,北京打工,现居北京皮村。在近万字的长文里,她以第一人称的记叙文笔触,像余华的《活着》里面那头牛一样讲述这“被命运装订地,极为拙劣的生命”。


(范雨素在皮村图书馆)


范雨素朴实的文字能够引起关注,正是诗文在民间、历史在民间的写照。大时代里虽然少了战争与斗争仍然是半生坎坷的悲欢离合。所幸,从小的阅读习惯是范雨素一旦下笔如有神助的关键。


她在北京婚姻失败,带着两个女儿回娘家时写道:“按照襄阳农村的传统,成年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母亲没有帮助我的权力。母亲是政治强者,但她不敢和中国五千年的三纲五常对抗。爱我的母亲对我说,我的大娃子不上学了,不要紧,母亲每天会求告老天爷,祈求老天爷给她一条生路。”


(雕塑:祈求上苍  作者不详) 


“母亲”、“求告”、“老天爷”、“祈求”,都是无意识留下的关键字眼,而对于母爱的回报是爱将良好的阅读习惯传给了孩子:“大女儿学会了看小说后,我陆陆续续去潘家园,和众旧货市场,废品收购站,给大女儿买了一千多斤书。为啥买了这么多呢?有两个原因,一是论斤买太便宜,二是这些进过废品收购站的书太新了,很多都没有拆下塑封。一本书从来没有人看过,跟一个人从没有好好活过一样,看着心疼。”


(范雨素与正在皮村工友之家排演节目的工人们)

 

范雨素认为:“艺术源于生活,当下的生活都是荒诞的。”为了更好的表达,她也学习过:在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开课,我听了一年。范雨素是原生态,她的孩子也是:“我的大女儿跟着电视里的字幕,学认字,会看报看小说了。后来,大女儿在小妹妹不需要照顾后,在14岁那年,从做苦工开始,边受苦,边学会了多项手艺。她今年20岁,已成了年薪九万的白领。相比较,同龄的丁建平、李京妮,因为没有亲人为他们求告老天爷,他们都变成了世界工厂的螺丝钉,流水线上的兵马俑,过着提线木偶一样的生活。”

 

这里又出现“亲人为他们求告老天爷”,可见范雨素实际上是有所敬畏,相信代祷求告“老天爷”价值的人。正是良心中的敬畏之心,无论她是不是基督徒,却行出了基督徒应该践行的价值:“在我成年后,我来到大城市求生,成为社会底层的弱者。作为农村强者的女儿,经常受到城里人的白眼和欺侮。这时,我想:是不是人遇到比自己弱的人就欺负,能取得生理上的快感?或者是基因复制?从那时起,我有了一个念头,我碰到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弱者,就向他们传递爱和尊严。”


(范雨素参加皮村工友之家的草根文化活动,让我想起写《纳尼亚传奇》鲁益师与写《魔戒》的托尔金等在伦敦的“淡墨会”,文字大师们每周二晚咖啡馆里的切磋)


范雨素的文让我想起梵高的画。梵高的画作中天真的用色常常闪烁着儿童艺术的光芒,那些短促的线条、色点与圈圈、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天成,似乎人人都可以画出来,但是在梵高之前,没有画家这么画。梵高敢这么画与他当年在乡村的穷传道生活与画廊数年的工作经验是分不开的,他画笔下的世界正是他生活的世界,转化为强烈的知觉和视觉体验。梵高作品是一种热情洋溢的视觉拥抱,他用心作画,跨越时空,和你握手。


(《吃土豆的人》,梵高当时认为这是他的最佳杰作,记录他在矿区见到的底层人物生活场景,也可以看出来他当时深受荷兰画家如伦勃朗等人光影的影响)

 

梵高执着的心,在给弟弟的信中,他写道:“画家就得努力工作,像鞋匠那样;我还是孜孜不倦地在我画布上耕耘,就像农夫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一样。”从画廊的普通职员到画家的长成,梵高总是与卑微职业所激发的强烈职业道德感并存。这一点和范雨素是一样的带着良知的谦卑。


(《播种者》,梵高受米勒色彩浅浅的灰《播种者》的影响而作,天空是黄绿相间,大地是蓝紫色和橙色相间。) 


喜欢看书的范雨素说:“我没有文学天赋,也不自信”,但我相信是阅读给了她一双超越生活的眼睛,终于完成了从阅读者走向了写作者,以十年磨一剑的坚持,独特视角写出看似简单却饱含了当代问题与思考的心灵史诗。

 

喜欢看画的梵高,最终都走向了自己动笔的绘画。他渴望绘画承载预言性的光芒,这是他在贫穷的矿区传道时深刻地体验。他在给弟弟信中大胆的写到:“耶稣是一个艺术家,他的媒介是人道主义(道成肉身)。” 在梵高的身上,可以感受到艺术也可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梵高开创的绘画艺术,无疑是色彩史上浓墨重彩的通天“神迹”。


(《星空下的道路和柏树》,梵高在1890年6月写给画家高更的信中说:“我还在画星空下的柏树,最后再试一次吧——夜空中暗淡无光的月亮,纤细的新月从地球投射到月亮的不透明中显露出来——而星光则出奇的明亮,在群青色的夜空中闪着温柔的粉色和绿色的光芒,云朵则是匆匆经过。” 

 

梵高画画,是希望现代艺术赋予《福音书》的功效,点亮一盏灯,通过狂喜的观看产生抚慰和救赎心灵的作用。他认为艺术应该承载救世主的使命,通过直觉感知,与悲惨的穷人和文盲连接起来。底层的人们是工业社会伤害最深的伤员。世人的阴冷和疲惫、生活磨难的痕迹在画家的笔下自然交融,梵高的画有一种“文以载道”的使命,引人入圣去接受自然无限的天启。


(《欧韦教堂》,梵高1890年6月5日写给妹妹的信中说:“我画了一大幅画,画的是村子的教堂。在天空的深蓝色和纯净的钴蓝色下,整栋建筑染上一层紫罗兰色。教堂的彩色玻璃像是布满群青色的斑点,紫罗兰色的屋顶有一部分变成橙色。在前景中,有一些正在开花的绿色植物,而砂石路则在阳光下反射出粉色的光辉。” 


范雨素说:“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用拥抱传递母亲的爱,回报母亲的爱。我的大女儿告诉我,她上班的文化公司,每天发一瓶汇源果汁。大女儿没有喝饮料的习惯,每天下班后,她双手捧着饮料,送给公司门口、在垃圾桶里拾废品的流浪奶奶。”


(哈勃望远镜拍下:《上帝之眼》的星云)


科学家观察宇宙的膨胀,得出宇宙在时间里的有限存在。这与《圣经》时间观念中时间之前是永恒,时间之后也是永恒契合对应。我想,这不是巧合,个体的人乃是万物之灵,人的存在不是猪狗,有超越的目的。不该局限于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境界,抬起头来仰望上帝,发现自己身上独特的存在价值。

 

(《》位于芬玛克郡阿尔塔海湾、临近北极圈的阿尔塔岩画群,分布在5公里长的临海斜坡上,于公元前4200-前500年雕刻的这些挪威宗教岩画散布于七个地区45处。


让我们先越过范雨素与梵高,来看早期人类信手画在岩洞的岩画,追忆那些口口相传的上古传说。从摩西带回记下上帝十条诫命的石板,到动笔写下《创世记》再到穿越1600多年的时间最后写成《启示录》,可以看见这不是人手能完成的工作,却在文字传递着道的真谛。

 

文艺自古以来成为传承的艺术,这是沉重肉身下向着终极的极目远望,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因此,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对文艺的热爱是不分种族信仰、不分高低贵贱的传唱。


(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这幅巨型壁画历时4年多才完成,由于长期仰面艰苦作画,他颈项僵直,书信都要置头顶仰视。画中亚当的形象体态健壮,气魄宏伟,具有强烈的意志与力量,显示了艺术家在写实的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予同时代人深刻的启示。)

 

范雨素的“母亲每天会求告老天爷,祈求老天爷给她一条生路”,实际上是人在尽头寻找上帝。人天然有一种寻求依归上帝的本能,透过人生的揣摩,其实上帝造人时在人心预留了寻求上帝的原动力。上帝造物不是徒然,祂离我们各人就不远,圣经说:“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徒17:28)在《罗马书》108节进一步指出:“‘这道离你不远,正在你口里,在你心里。’就是我们所传信主的道。”

 

有限的人在有限的时空向着无限的上帝无限的神的国度眺望,活在当下的短暂里聆听永恒的讯息。将心里的、眼里的、口里的、触摸的像范雨素那样写吧、像梵高那样画吧!带着天地间的大悲悯,诚实的对待生活,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上帝。

 

开始写吧!活在当下,让妙笔生花,让生命透光。早已超越了有限,透过文学艺术表达出来,不仅是留给当代与后代,更是留在永恒里的雁过留声。人啊!有谁不想在永恒里留下身影呢?(2017年4月27日上午初稿)


(《光中十字架》,摄影:章以诺,详见:寻见比藏传佛教更早进入藏区的信仰 


我心里涌出美辞。

我论到我为王作的事,

我的舌头是快手笔。

——《诗篇》45:1


【猜您还想阅读

1、开始写吧,至少也能写出个章以诺

2、开始写吧,你敢“背道而驰”吗?

3、开始写吧!文学改变人的命运,让你的故事精彩起来


范学德:让我们一起挺挺这几个弟兄


章以诺的声响+天天谈




⊙  作者 | 章以诺

⊙微信公众号:

    1、章以诺的声响 ID:zhangyinuo2014

    2、快手笔  ID:zhangyinuodekoubei

⊙文章配图配乐:电影《悲惨世界》等

⊙媒体转载请联络章以诺的微信:

       Z13592742869

⊙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公号,请勿擅自修改文章内容


原创福音文字写作不易,章以诺为此持续“天天谈”;请转发同工: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林前9:2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