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2、1…… “欢迎来到东方科学家的新时代”

孙诗诗 东方新报 2021-09-27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科学理想和浪漫情怀,在东方文化里共生。

 

神舟、北斗、天眼、蛟龙……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推进下,这些都成为了现实。从6月23日开始,由解读中国工作室出品、英国斑马线公司联合制作的五集系列纪录片《超凡未来:你不了解的中国科学故事》在优酷视频上线,从航空航天、深海探索、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再到绿色能源,用15位主要人物的故事展示不一样的中国科学家群像。上线第一天,第一集《宇宙无垠》就拿下当日中国网络播放平台科技纪录片热度榜第一名,纪录片热度榜第二名。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与我们也是息息相关的。进入东方科学家的新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无垠宇宙里挑灯看剑

 

中国人放飞孔明灯,用自己美好的祈愿和太空对话,向月亮寄托对家乡的眷恋。这也是第一集《宇宙无垠》里出现的镜头。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对接。后者摄像机拍摄的壮美太空日落的视频也被公布。“从太空俯瞰地球是什么体验?”这种知乎体的问题,中国科学家在幕后给出了答案。

 

林宝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是正片出镜的第一位科学家。



林宝军


 

做卫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林宝军说:“小的时候有上天、看天的情结。我在想,我能不能自己亲自做卫星呢?北斗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官子破晓湛泸剑。”

 

林宝军回忆说,这是北斗卫星收官的一发星的时候,他写的一首诗里的一句。

 

湛泸剑是中国十大名剑,无坚不摧,却并不是为了称霸世界,这是一把仁者之剑。

 

“我就用这个比喻北斗,”林宝军说。

 

探索者、竞赛者和农民

 

中国科学家上天遁地的故事,充满东方文化里的虔诚和谦虚。科学家的热忱,不止在眼前。有人在片中自我介绍时,最爱用的词并非某某专家,而是“探索者”“一场比赛的参与者”和“农民”。

 

“探索者”欧阳自远,真实身份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他说,实现载人登月、建设月球空间站,“并不遥远,是这样的”。



欧阳自远


 

人类对海底的认知和了解,甚至远不及月球、火星表面。第二集《探索无界》里,深海探测工程师崔维成,也是蛟龙号副总设计师,还是另一位“探索者”。他说,不了解是因为没有好设备。于是,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制的仪式,是为了让人类能够反复地进行探测。



崔维成


 

与自然赛跑是第四集《抗疾治病》的主题。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肾脏病学家侯凡凡和干细胞生物学家裴端卿在无人之地探险,“我们都是这场比赛的参与者”。



蒲慕明

 


2021年,中国痛失袁隆平这位“稻田里的守望者”,但走在田地里的身影并没有离去。在最后一集《以食为天》里,中科三安植物工厂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龚化勤,坐在镜头前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叫龚化勤,我是一个农民”。不过,她也并非传统意义的农民,她要打造的是,具有未来感的农场。

 

不管如何定义身份,就像射电天文学家、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说的,中国科学家的征途是星辰宇宙。



李菂


中国天眼

 


让导演“缺氧”的地下实验室

 

这部中英合作的科学系列纪录片的导演是来自英国的Christopher Riley。他拥有行星科学的博士学位,曾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纪录片,被本片的双语制片人陈艳霞(Lilian Chen)评价为“学者型的纪录片导演”。



导演克里斯托弗·莱利


 

Riley第一次到中国是在1990年,待了几个月。而这一次,他为什么想到拍摄中国的科技故事?

 

“尽管我花了很多年拍摄有关科学和科学家的电影,但我并不知道许多在中国开拓自己研究领域前沿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名字。当有机会讲述他们的故事时,我非常有兴趣了解他们是谁,并帮助他们与中国以外更广泛的观众分享他们的科研成就,”Riley回答说。


用15位主要人物来展现当代中国科学家的群像,面对这样庞大的选题,拍摄团队的定位很明确。

 

制片人陈艳霞说:“对专家人选的选择,我们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是很明确的:能代表中国当今的科技发展水平;科研内容与普通观众能联系到一起,能引起海内外观众的共鸣;科学家们是真实、鲜活、立体、有魅力的;他们所从事的科研内容不能太抽象和枯燥,是我们可以用影视语言来呈现的。”

 

真实的纪录片背后有难忘的记忆。在被问及拍摄中印象最深的经历时,导演Riley和制片人陈艳霞都“默契”地提到了拍摄物理学家王贻芳的经历。

 


纪录片摄制工作照



陈艳霞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团队和王贻芳院士一起深入到地下700米深的中微子实验室的建筑工地。这是拍摄难度最大的一个故事。地下施工现场的环境是非常艰苦的。我们的团队要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团队的安全和摄像器材能否正常运转都是我们最关心的。在拍摄前我们和王贻芳的团队详细沟通了现场的情况,完成了拍摄安全评估,并做好了安全应急预案。拍摄时,地下水不断渗出,有些地方就像下雨一样,我们的机器和人都湿透了。拍完回到地面以后,导演更是需要吸氧才慢慢缓过来。现在回头看,我们只是短暂停留,但是对于这些工人们和科学家来说,工程长达数年,这是他们的工作常态。我们很庆幸拍到了这些画面,希望观众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辛苦付出。”

 

Riley也讲述了这段让他“缺氧”的经历:“我觉得《探索无界》是最难拍的一集。我们想让科学家们研究一些听起来难以触及的课题,比如地球海洋最深的部分,亚原子世界最深的部分和宇宙最深的领域。这三个话题就需要我们跟物理学家王贻芳教授深入地下,到最新的中微子探测器的建筑工地。我们跟着王贻芳教授视察了工地现场进展情况,那里的拍摄条件对摄制组和拍摄设备来说都非常艰苦。地下工地温度超过30摄氏度,湿度超过100%,所以摄制组必须非常小心地操作相机,而且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保证摄制工作照常进行。当我结束拍摄,回到地面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了,需要呼吸一段时间的氧气。”




 

最后,关于这部纪录片,制片人和导演希望观众能感受到什么呢?

 

陈艳霞在接受采访时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不同的议题有不同的见解,但科技是个世界性议题,人类面临的许多挑战都是相同、相似的,科学要服务于人类的福祉。我们希望观众看《超凡未来》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科学并不是抽象的,相反,科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是有趣而神奇的。”

 

Riley对中国观众寄语:“在我和中国科学家相处的短短时间里,我真的被他们追寻梦想的决心所鼓舞。在观看这个纪录片时,我希望你也能这样。”






■热点回顾
华人在日本泥石流中“死里逃生”,新房被毁,当地政府如何对应?
中国驻名古屋总领馆举办“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线上新闻发布会
打造“日本版狂欢节”,日本旅游文化推介疫情期间也不停
“最安静”奥运会,直播平台将迎黄金时代?
华人直播带货在日本发力,助日企紧跟中国节奏
驻日大使孔铉佑向日中友好团体发表庆祝建党百年署名文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