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军军官远赴美国弃武从文,揭开中国两千年大败局的谜团

Mr海 海那边 2019-05-22




01


国军军官弃武从文远赴美国

独创“大历史观”



1950年,“中华民国”驻日本军事代表团的团长朱世明将军,因为官场失意而被解职,从此,这个二战胜利后中国驻日本的军事团体随之形同虚设,他们面对的,是大陆回不去,台湾难容身的尴尬境地。


团长朱世民与许多团员就此留在了日本,也有的去了别的国家,其中朱世民将军的一位副官去了美国,多年以后,这位副官的名字和他的作品一起传遍了中国,他就是黄仁宇,他那本成名作就是《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18岁那年考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仅读了一年之后,抗战爆发,“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黄仁宇和当时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一样,投笔从戎,加入到了抗战的队伍中去。


他先是考入军校,后历任国民党陆军步兵第14师的少尉排长、中尉代理连长,新编第一军代理参谋,在抗战的前线为国家民族舍生忘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抗战胜利之后,黄仁宇获得了赴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学习的资格,学成回国后任国防部第五厅科员,后被派往日本。等到1950年驻日军事代表团人事变动之后,黄仁宇对于官场已经心灰意冷,又想起了少年时求学的梦想,于是,凭借这之前在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的学分,报读了密歇根大学的新闻系,开始了自己的美国学术生涯。


正是因为这样的转变,华人世界少了一位平庸的军官,而多了一位大师级的历史学家。


在美国拿到新闻学硕士之后,黄仁宇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历史学,于是又报读了密歇根大学的历史系,成为了著名学者余英时的关门弟子,获得博士学位。求学期间,他没有正式工作,只能靠打N份工来养活自己,经济状况一度窘迫。


毕业后,他开始在美国大学任教,期间参与编写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剑桥中国史》这两部著作,有了正式的工作之后,生活才逐渐没那么窘迫。


1976年,他的《万历十五年》已经写好, 但因为他用了独创新颖的“大历史观”进行写作,导致许多出版社一时无法接受,纷纷不愿意承印。辗转好几年之后,终于遇到了识货的耶鲁大学出版社,1981年,《万历十五年》出版,次年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等多个奖项。


在这本后来一版再版,至今仍然销量最多的中国历史书籍,黄仁宇用前人从没有过的视角解读了中国历史,并为我们揭开了中国两千年大败局的谜团。




02


大历史观:

揭开中国两千年大败局的谜团



中国文明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儒家道德和文官制度,曾经令西方折服。但从明朝开始,这一套制度就开始走向下坡路。当西方文明开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古老的中华文明,实行了两千多年道德教化的文官制度,开始无可挽回地走向了大败局。究竟我们做错了什么呢?


万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在黄仁宇之前,从来没有人重视过这一年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但只有黄仁宇看出这平平无奇的一年,正是明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这一年,万历皇帝成为了“真正的皇帝”。在此之前,他认为阻碍他乾纲独断的人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老师张居正,一个是自己的生母李太后。五年前,张居正去世,这位让万历皇帝从小到大都惧怕的老师,如同他心中一个巨大的阴影,无时无刻不战战兢兢。当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将张居正的后人杀死,家产没收,张家一些老弱妇孺因为来不及搬离被封的府邸,困在里面活活饿死。


等到了万历十四年,年迈的李太后已经无力再管束儿子,彻底地放飞了万历皇帝。所以到了万历十五年,当以为自己终于成了“真正的皇帝”,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万历皇帝,却遇到了更大的阻碍。


这个更大的阻碍,就是文官集团和儒家道德体系。万历皇帝想要改立太子,把继承人改为自己喜欢的小儿子。这本来是他的家事,但在文官集团们看来,皇帝的家事既是国事,以不合祖制,不符礼法为由极力反对,万历皇帝经过与群臣的几次交锋,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这个皇帝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连想立谁为太子都说了不算。


于是,万历皇帝开始了20年的罢工,从此身居后宫,20年不上朝,以此来对制度进行报复。


万历皇帝的困境,如果放在更大的历史和空间里来看,实际上是整个中华文明和制度的困境。依靠着儒家道德和文官制度建立起来的中华文明,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种文明不仅对万历皇帝掣肘,也对当时社会另外一些人物起到了悲剧性的作用。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还讲到了张居正、戚继光、海瑞这几个人物,这些人尽管地位、思想各不相同,但都与万历皇帝一样,因为深陷在传统文明的困境之中,成为了悲剧性人物。


比如说张居正,他的改革新政本来很有效果,让明朝的国家收入大增,有了十年的粮食储备。



但当他去世之后,新政就彻底瓦解,表面上看,他是触动了利益集团,死后遭到清算。更深层的原因是,他突破了传统的制度。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想要统治一个如此巨大的帝国,只能依靠传统道德的约束和地方官员的个人素质,中央就算再集权,也没有能力处理每个州县的事情。


于是想要把新政在全国推行,张居正就必须培养自己的人,而这些人为了向张居正邀功,会想方设法完成交待下来的硬性指标。比如一年要求收多少税,帮助多少户贫困户,抓住多少盗匪,打掉多少黑恶势力……可想而知,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会有多少冤假错案,瞒报谎报。


张居正的新政,对于只能适应小农社会的中国传统文明和道德体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本来皇帝就要靠地方官才能统治全国,而当地额税收本来是要被地方官克扣的,现在张居正要把全国可以交税额土地都统计清楚。没错, 张居正得势的时候,确实可以这样做,让朝廷的税收翻倍,国库充盈,可当你一死,强大的传统立即会让你和新政灰飞烟灭,社会又换新回到传统制度上来。


这就是张居正之流改革家注定的悲剧结果。


同样悲剧的还有戚继光,这位军事天才,抗倭名将,通过一系列改革让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大增。在此之前,70余名倭寇就可以在南京周围屠杀4000人,而南京地区的明朝守军有十几万,可见当时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有多差。


戚继光改革军队,要求士兵能够精准完成每一个配合动作,然后再将这些士兵组成一个又一个的鸳鸯阵,这种阵法每组12人,拿着各式武器,其中还有一人拿着火铳,他们分工清晰,有人负责扛住第一波猛攻,有人负责用毛竹攻击敌人下盘,有人负责一击致命。倭寇遇到这样的鸳鸯阵,大败而归。


但是,倭寇一般都是海盗,只有登陆之后戚继光的鸳鸯阵才能起到作用,而其余时间明朝的边防都要严防死守倭寇入侵,花费巨大。当时有人就向戚继光提出,为何不打造一只海军,在海上将倭寇的船队一举歼灭,另外,火铳这样的先进武器,安全可以量产,组成火铳队,比鸳鸯阵额杀伤力大多了。


这些道理,戚继光又何尝不懂,但他更明白的是,中国自宋朝以来,重文轻武,对于军人的提防之心始终没有放松。如果他去向朝廷提出建造大型海军,量产火铳的建议,必定会引来无数猜疑甚至杀身之祸,文官集团绝对不会允许一个军人做大。


所以戚继光为了能够生存,不得不去依附当时的首辅张居正,后来张居正一死,他也被牵连,一代名将就这样郁郁而终。


还有海瑞,这位以道德、刚正闻名的官员,犯了一个大忌。儒家的道德只不过是统治工具而已,大家嘴上虽然仁义道德,背地里却结党营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点事情。而只有海瑞把道德圣人那一套当了真,这注定了他的悲剧。





03


世间已无“黄仁宇”



在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下,中华文明两千年的大败局早已注定,不是某个皇帝,某个忠臣能够逆转的。


他指出:中国在几千年前为了对抗外族侵略,早在二千多年前已完成大一统。为了方便治理这个大一统国家,不断以意识形态用作统治国家的工具,整个政治架构由文官集团主导,而皇帝的权威亦不过是由道德上的基础维系。


他还提出了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传统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金字塔式的传统社会和道德评价为中心的文化结构,压抑了需要超越道德和感情的数目字管理。


所谓的“数目字管理”,黄仁宇曾经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明朝5000名皇帝的护卫的工资,并不是由国库调拨,而是由官员指定5000个纳税人,把他们应交的税直接送到这5000名护卫的家里。这种以赢补亏而不由上级机关总揽收支的财政制度,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在当时的明朝处处皆是,由此产生的一大笔烂账和贪污腐化,无法清除。这就是“数目字管理”的反面教材。


黄仁宇还提出了要实施“数目字管理”的前提环境:“统治大众的方法不出三途:一、精神和道德的激励,以宗教或党义主持之;二、警察权逼迫就范,以军力和法庭为后盾;三、是在法制上依循各人私利观,使公私利害凝合为一,各人在争取名利时,也无形中增强了国家社会的组织与结构。前两者是古代社会的统治方式,不能在数目字上进行管理,而后者是现代社会的统治方式,是可以在数目字上进行管理的。”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依法治国,尊重人权,国家利益与私人利益不冲突,国家不与民争利,人民有主人公的意识和责任。


2000年1月8日,黄仁宇在纽约病逝,他的《万历十五年》自从被引进到中国大陆之后,一直都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除了学术上的争议能够理解,还有一些是无法接受中华文明时代局限性的人,感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打击,连黄仁宇的书都没看过,就开始一通歪批。


世间已无黄仁宇,但他的作品和“大历史观”还在,希望我们能够从“大历史观”中认识到我们文化的局限和不足,不要再为腐朽的思想和制度招魂。


推荐阅读:(点击蓝字可直接阅读)

一个班学生全被美国名校录取:18万一年的中国中产家庭美国梦

她被新华社批为“堕落的女人”,国人因她争吵,最终不堪压力移民德国

他蒙冤入狱三年,却在狱中上演了中国版“美丽人生”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评估最适合你的移民国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