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竞赛方案 | 有限介入,以“空” 激活场所——苏州大新桥巷25,26,27号地块的保护与更新设计

CCTN CCTN筑境设计 2022-12-14

* 欢迎将筑境设计设为星标公众号
不错过任何精彩资讯*



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大新桥巷25,26,27位于该历史保护区,属于控制性保护建筑群落。本次的设计要求是在保护大新桥巷建筑群落的基础上,更新设计为特色精品酒店。


△基地位置


地块包括大新桥巷25、26、27三组传统住宅,均是一、二层砖木结构为主的典型的苏州清代传统民居,由正落和辅落构成。由于历史原因,后迁入几十户人家,后期改扩建严重,传统形制被遮蔽,造成环境拥挤,缺少适度的开放空间,使得居住品质很低,也为本次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建筑群落现状



保护原则——依循苏州传统居住建筑的特点,保护其历史文化信息,及建筑的型制、空间、样貌及结构形式,同时以激活为目的积极保护,而非流于现状的消极保护。


更新原则——以激活地块及传统老宅空间活力为目标,以苏州传统宅院的基本格局为基础,通过更新手段的有限介入,最大程度地提升地块的生命力,让当代生活得以在此延续,让传统宅院真正得到良好的保护与利用。


整体鸟瞰图


有限介入,以“虚空”最大程度激活场地,通过虚空的引入、整体的连接、多维的融入、场所感的呈现四个部分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展开。


虚空的引入——首先拆除破坏原有建筑型制及空间的后期搭建部分,恢复被遮蔽的院落及空间;其次,以“虚空” 激活场地的中部空间,带动周边建筑群落,拆除和改建中部附房,释放部分中部公共空间;最后,建立以院落和中部开放空间相结合的“虚空”的格局。


△虚空的引入


整体的联接——建立中部公共空间与两侧客房单元相结合的布局形式,该布局形式在适应未来使用方式的多种变化可能的同时,中部公共区域也连接了南北街巷空间,激活了周边街巷空间;


△整体的联接


多维的融入——在中部开放空间融入江南园林,营造即开放又层次丰富的可游、可观、可静享、可交往的活动场所;其次,消解中部正厅东侧原备弄的墙体,将其面向中部开放空间(庭院)打开,充分呈现其典型苏州民居结构及空间特点,也使正厅空间与庭院空间相互交融。


中部开放空间融入江南园林


△融入老街的入口空间


宁静雅致的入口庭院


层次丰富的前院空间

舒朗宜人的庭院景观


洒满阳光的中部庭院


洒满阳光的中部庭院


△通透开放的正厅空间


通透开放的正厅空间


同时,融入差异性的功能布置,营造具有传统宅院特点及家园感的旅居生活场所,使一层客房享有独立庭院,二层客房则围绕庭院紧凑布置,这样既呈现原有老宅的庭院、檐廊、门楼、天井,同时又融入当代的生活方式;最后,结合街巷融入若干商业功能,激活沿河及巷弄空间活力,呈现即具有历史感又贴合当代使用的建筑场所。


围绕院落的生活世界


围绕院落的生活世界


△步移景异的丰富体验



层平面图

中部园林东立面



中部26号剖面图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苏州大新桥巷25,26,27号地块的保护与更新设计
项目地点:苏州市姑苏区
用地面积:2908.5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690.7平方米
主创建筑师:
王幼芬
设计团队主要成员:骆晓怡、岳凯、金玉泽、谢家豪
项目状态:苏州古城复兴建筑设计工作营第二名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筑境设计品牌部
cctn@acctn.com
0571-8530245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