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HAD中轴线特辑 | 鲜活的“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 7.8 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城市轴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受北京市文物局委托于2009年开始持续承担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申报文本编制工作,并成为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重要技术咨询力量。今年北京中轴线申遗已进入了冲刺阶段,我院将陆续发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助力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鲜活的“北京中轴线”

吕舟

摘要:当今人们更期待文化遗产能与当代生活相互交融,在现实生活中活跃起来,积极地成为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因素。“北京中轴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共同讲述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北京故事。



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结晶,在传统保护观念中,最好的方法是把它们通过技术或管理的方法凝固下来、陈列起来,让人们远远地观赏,赞叹先人的智慧,感受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辉煌。尽管这种方式仍然是人们学习历史、欣赏古代艺术的方式,但它不能满足当代文化体验要求,也不能满足今天人们对文化遗产促进当代社会发展的期待。人们更期待文化遗产能与当代生活相互交融,在现实生活中活跃起来,积极地成为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因素。


01

以人为中心的保护

Human-centered Protection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市正在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这是一组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区域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南北总长度7.8公里,占地超过600公顷。其中包括纪念建筑、古代皇家建筑、坛庙、城市管理设施、20世纪重要公共建筑以及传统商业街道、桥梁等。从遗产价值的角度,“北京中轴线”表达了中国传统国家秩序、都城秩序以及这种秩序背后的天人关系、传统哲学和审美意识以及城市规划方法。这样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巨型遗产不仅是重要的历史遗存,更是当代北京社会生活的载体。从2017年开始,北京市通过对“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引发社区和市民对于北京历史文化的关注,吸引市民参与到遗产价值阐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当中,使更多的人关心、参与遗产保护方法的讨论。“北京中轴线”因此成为北京市民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20世纪80年代末期,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在“世界文化发展十年”项目中提到“发展的文化维度”,而今天人们更清晰地感觉到这一文化维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在 2014-2021年中期战略中,教科文组织强调了遗产在“促进社会稳定、建设和平、从危机局势中恢复以及发展战略”方面的作用与意义。世界遗产委员会在2007年将社区的内容纳入世界遗产的“全球战略”,并认为社区参与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遗产保护的方面,也在于实现联合国新千年宣言的基本目标—结束极端贫困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这种观念在世界遗产的辨识、保护、管理过程中不断得到凸显。在今天的遗产保护中,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已经被普遍接受,以社区为基础的遗产保护也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中国,《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修订)》特别强调了文物古迹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强调了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强调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本质是对文化传统的传承。这些观念也体现在“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当中。


02

吸引青年人参与

Attracting Young People to Participate


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对遗产价值的传播吸引青年人,在生活中将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转化为当代文化创意,促进基于悠久历史的文化在当代得到持续的传承。“北京中轴线”正在被北京的中小学,特别是中轴线周边的学校纳入各种课程和课外活动当中。位于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内的育才学校把所在的先农坛所表达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作为学校的课程内容;灯市口小学、西城外国语学校组织学生通过绘画和作文描写“北京中轴线”;黑芝麻小学的学生自己拍摄了讲解“北京中轴线”的短视频;实验中学引入了关于世界遗产的课程。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他们生活的环境中的这样一处历史文化遗产的强烈兴趣和自豪感。 

作为一个城市的热点话题,媒体对北京中轴线保持了高度的关注。电视媒体关于“北京中轴线”的综艺类节目,受到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喜爱,形成了一种新的的综艺类遗产传播形式,在播出时段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各社会机构从不同的角度举办了大量的关于“北京中轴线”的展览,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其中。在2021年北京市组织的“北京中轴线”文化创意大赛中,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征集到了近3.5万件作品。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前,冬奥会组委会专门制作了“北京中轴线”上各遗产构成要素为题材的冬奥会开幕倒计时纪念徽章,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03

延续传统功能

Continuing Traditional Functions


保护和延续传统功能是“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被特别强调的方面。“北京中轴线”体现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想的“面朝后市”的布局方式。地安门大街是“后市”的主要部分,自13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繁荣的商业功能。在这一街区的保护和环境改善过程中,尊重商户的意见,在改善遗产环境的同时,改善商户的营商环境,使这一区域的商业功能得到更好的延续。 

饲养信鸽是北京传统生活的一部分。“北京中轴线” 是北京老城的核心区,许多居民保持着饲养信鸽的传统,但各种各样的鸽舍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街道形态的混乱。在环境改善过程中,征求居民意见,设计人员帮助居民重新设计了鸽舍,既延续了北京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有效地改善了街区的环境。 

“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过程中的社会推广和社会参与产生了巨大溢出效益。由于“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引发的话题,成为北京这个超大型都市的社会热点,激发了市民参与的热情。无论是居民、商户对遗产保护和环境整治的参与,还是由此激发的对传统文化要素的关注和相关文化创意活动的开展,都赋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北京中轴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共同讲述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北京故事。

作者单位

吕舟,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

*本文已发表于 今日中国,2022,71(05)


撰稿 | 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辑 | 企划部
版权 | THA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如需转载,请联系THAD企划部


欢迎关注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新媒体矩阵!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THAD推介 | 传世工程 赓续文脉 |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THAD推介 | 配角的精神 |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动物实验中心

THAD新作丨水磨地区集体产业项目

THAD合集 | 2023年即将竣工项目

点击“在看”

分享THAD的项目及最新动态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