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HAD学术 | 古城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论坛全纪录

清华建筑设计院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2024-09-07

2023年10月18日,“清华设计院-中铁十八局”城市更新及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在武昌翟雅阁博物馆举办“古城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主题学术论坛。该学术论坛为“武昌1800首届武昌古城保护发展论坛”重要环节,聚焦存量更新之时代格局下我国古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从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综合与可持续更新策略,强调在运用综合性、整体性、公平性的观念与行动来解决古城更新存量发展问题。


论坛开始前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庄惟敏现场连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总建筑师刘玉龙为本次论坛致辞。本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唐燕副教授担当学术主持人。我院宜居城乡规划设计所所长暨城市更新及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野、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崔光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副主任、小城镇规划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蹇庆鸣副教授在本次论坛进行主题汇报演讲。
更多本次活动信息请点击 >>>THAD新闻 | 我院在武汉举行古城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论坛

清华设计


Tsinghua Design

Speech

系列讲堂

城市守望——基于武昌古城保护发展格局下得更新实践探索


▲城市守望——基于武昌古城保护发展格局下得更新实践探索 | 王野 ▲



王野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宜居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铁十八局"城市更新及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2020年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宜居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和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城市更新及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中心致力于“产-学-研-投-建-营”的城市更新模式探讨与实践,以“守护城市记忆,唤醒城市空间,活化城市街区”为基点,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城市文脉。


中心强化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城市文化的保护传承,通过空间格局优化、新型产业催化和文化场景活化重塑城市蓝图。

以“中心”近几年的项目实施为例,用“礼”、“情”、“境”、“变”、“化”五个关键字来探讨古城更新开发中的具体手法。


礼——“营城布局,形制秩序”,古城的文明大道

以武胜门为发展中心用礼制演绎的古都城“双阙”,创意来源“阙楼”营建制式,结合“武胜门遗址公园”共同打造了武昌北门户形象,形成“大汉仪阙、三镇之门”的空间布局。古轴双阙对望黄鹤楼的古今传唱廊道,是城市绿色发展“礼”之轴线的重要节点。


△“古轴双阙”和武胜门遗址公园与黄鹤楼景区形成古今对唱©THAD


情——“夜市千灯,高楼红袖”,古城的千年烟火气


克守“留改拆”的顺序,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对“老街巷”空间整治更新,用“共生院”、“平流层”的概念模式及“镜面建筑”等创意手法激活城市公共空间,并创新业态模式以推动商文旅加速“迭代”,进而争取成为网红打卡地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典范。


△武昌古城东城壕街巷空间改造©THAD


境——“山川造化,心之意境”,古城的诗画魂


以“文化艺术介入”手法强化高台楼阁的意境美和环境优,延续黄鹤楼的前世今生和历史传说,推动“黄鹤楼”品牌文化的价值影响力的持续发展。通过得胜桥片区 “千年古轴”的九大文化场景,再现文人骚客笔下的“诗画武昌城”。


城市文化场景再生节点——“阙台观楼”©THAD


变——“因时因事,制宜方术”,古城民生新画卷


以“万花楼文旅综合城”项目中异地迁建“状元楼”为例,我们邀请民间工匠原貌复建,原汁原味,并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新功能,使其获得新生的同时又进化了场地基因。而对另一座民居“田中宅”则是拆解应用,结合在地材料,重组成了 “壮锦八音”、“万花戏台”和“侨史看台”三大标志性文化艺术景观装置和空间,让它们成为当地人休闲消费的创新场所,最大化的践行活化应用的思想。


△万花楼城市遗产活化应用——“状元楼”异地迁建©THAD

万花楼城市遗产活化应用——“万花戏台”©THAD


化——“演化蜕变,生生不息”,延续古城文化根脉


在“兰州雷坛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我们首创了“EOD+A”生态艺术融合的治理模式,利用其特殊地理风貌,打造四位一体的“三明治”空间发展模型,即“生态水空间+经济带+大地艺术带+居住带”。形成该区域的文旅发展新“底盘”,为雷坛河流域创造更多产业发展的可能性。


在“武昌得胜桥古轴片区更新项目”中,我们提出在原址上开辟一条与老城墙遗址等宽的10公里长的“软城墙”概念,形成城墙文化体验廊道。在“软城墙”内投映区域历史和生活记忆,同时这也是规划中绿道之上的活的“日夜休闲带”。将消失的城墙在保留记忆的同时质变成融入当代生活的新的活力空间。


武昌古城“软城墙”历史文化廊道

武昌古城“软城墙”改造前后对比©THAD


城市更新及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会一如既往的基于城市更新理论研究,坚持创新和实践积累,为推进高质量的城市更新发展而努力。


清华设计


Tsinghua Design

Speech

系列讲堂

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古城更新


▲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古城更新 | 崔光海 ▲



崔光海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标志着中国的古城保护进入以保护为基础强调传承的阶段,也标志着古城保护工作进入到体系化、整体化的发展阶段,更标志着从国家层面把古城保护更新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整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使命与路线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心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当代华章,需要系统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讲好中华文明的生动故事,以及丰富有效供给,回应人民文化需求。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分为两大方面,第一正本清源,通过以价值为导向,建设一个中华文明的谱系。第二部分守正创新,通过文化赋能工作去统筹发展的架构。顶层设计向下,要完成构建国家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继而是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即在2025年通过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活化利用经验的模式,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全面融入城乡建设中,此举明确国、省、市三级联动的保护传承体系。


四种保护更新理念模式


第一种模式 深圳南头古城模式:新旧并置、有机更新


南头古城是以主要的街道为主,植入南头古城留下的历史遗迹所提炼的古代元素,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这是深圳分院的同事和我们一起完成的。现在全部是开放的状态已经完成了,这个就把很多活态博物馆、创意公园、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相得益彰,是创意设计集合地。


△深圳古城图

△深圳市南头古城


第二个模式 吉安的永新古城模式:以点带面、重点激活


永新古城模式在古城内选取重要节点,继而采用大师工作营模式,百花齐放去激活这座城市,通过“以点带面”、网红打卡手段实现城市的整体激活,从城市各种细节,策划、园林、规划、灯光设计等等,包括经济运营、局部的建筑设计到非遗展示都在此处应用。


永新古城


第三种模式 南京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模式:小尺度渐进、自主更新


这是动作很小,与当地居民共同完成的小规模渐进、社区自主更新模式,工作非常细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认可的一种更新模式。



第四种模式 九江市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模式:多元拼贴、小拆建绿


面对具有各个明确历史时期,时间从古至今跨度巨大,是将所有景象拼贴形成非常丰富的街区特征,是通过街道设计提升整条街道空间品质通过很小的动作将文物亮出来,还文物以尊严的一种手段。



清华设计


Tsinghua Design

Speech

系列讲堂

双碳目标下旧城更新的改造方法和路径探讨



▲双碳目标下旧城更新的改造方法和路径探讨 | 蹇庆鸣



蹇庆鸣

副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副主任,小城镇规划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本研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相关课题,通过旧城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碳排放核算及现状诊断方法,构建双碳目标下的旧城更新设计评价体系。通过探讨我国旧城更新在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生态绿化、市政设施、建筑性能、能源资源、实施运维等方面的减碳固碳方法与路径,为我国双碳目标下的旧城更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企划部 |  撰稿 

企划部 |  编辑 

 THA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版权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转发至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如需转载,请联系THAD企划部)


THAD


关注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了解更多信息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THAD招聘 | 2024校园招聘开启!

THAD特辑 | 西北筑丝路, 清华共创新 | 西北地区业务实践

THAD特辑 | 清华创设计,湾区新征程 | 大湾区业务实践

THAD特辑 | 扬子江畔建筑韵,清华艺境传情馨 | 长三角地区业务实践


点击 【在看】【赞】让建筑设计之光照向更远的地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