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不寻求与中国“新冷战” 新加坡质疑“四国机制”

石煜 南洋时评 2022-05-13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访新期间,美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联办一场美国外交政策讨论会,安排三名随哈里斯出访的美国高官,在陈庆珠教授的主持下,讨论美国的印太战略等课题。



陈庆珠教授曾出使美国16年,她是新加坡外交部巡回大使。同样在滨海花园举行的这场讨论会,在开场时,陈庆珠先邀请戈登阐述在短短几个月内,美国防长、国务卿以及副总统以视讯或亲身出访的方式,与亚细安成员国交流,这个区域为什么突然获得美方重视?


陈庆珠也表示,亚细安国家希望中美能够找到新的平衡点,避免出现冷战或者热战的局面。她请出席讨论会的三位高官,就中美竞争是否会引发冲突分享看法。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副国家安全顾问戈登(Phil Gordon)在回应时指出,中美两国虽然在原则和利益上存有差异,但美国并不寻求发动“新冷战”。他说,学界有很多理论,比如“修昔底德陷阱”或者“中美注定一战”等,但这并不是美国政府的看法。


他强调,美国在本地区有积极议程。美方在印太地区有很多合作伙伴,应对冠病、供应链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是美国必须与合作伙伴追求的共同利益。“作为政策制定者,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追求这些利益,同时避免触发这个地区人们所担心的冲突,因为这对任何一方都不利。”

另一位出席的高官是总统特别助理兼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和大洋洲事务高级主任卡根(Edgard Kagan)。他重申了哈里斯在演讲中表达的立场:美不要求任何国家选边站。



他说,美国不是在追求对抗性关系,而是在尝试构建一个由志同道合国家组成的联盟。“这些国家都相信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卡根还指,冲突很多时候是“行为”(behaviour)导致的,并指在中印边境、南中国海、东海、新疆、香港和台湾海峡,“都出现了让区域国家关注的行为”。


另一位高官是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局资深局务官梅健华,他曾经任职美国在台协会处长。他重申了美国的“竞合抗”说法,即“该竞争时竞争、能合作时合作、必须对抗时对抗”。他说:“有时候会有敌对关系,我们会在必要时捍卫我们的利益。”



对于亚太国家十分关注的自贸协定课题,戈登说:拜登总统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恢复美国经济的活力,而任何新缔结的外贸协定须考虑到国内劳动力以及环境的保护。“如果它不是可持续的,或没有美国民众的支持,就会产生各种溢出后果。这就是我们目前不寻求缔结新贸易协定的原因。”


陈庆珠随后也问及在阿富汗局势后,美国会不会更难说服本区域国家合作?接着,围绕印太四国机制(Quad),陈庆珠接连提问:如果印太四国的共同远景是建立自由、开放、包容、健康、民主、不受胁迫的地区,为什么自由开放的印太还需要印太四国机制?四国机制未来是否会扩大,让其他东亚国家加入?

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组成的四国对话机制,层级逐年提升,今年3月更举行了历史性的印太四国峰会,这引起一些亚细安国家担忧被边缘化。因为在亚细安之外,美国在本区域还有一个如此突出的参与。


卡根解释说,印太四国并没有正式的组织架构。印太四国仍是印太的一分子。戈登和梅健华则回答,印太四国短时间内没有接纳新成员的计划,但不排除未来有这个可能性。



不过陈庆珠直言:虽然美国在发言时对亚细安的核心地位给予“口惠”,但美国知道亚细安不希望显得“排外”,也不乐意参加一个“针对某一国家”的机制。那么,美国以后会如何在印太四国对话的工作中引入亚细安,或者把亚细安加入到印太四国对话的一些计划中?


对此,卡根强调,四国机制(Quad)不针对任何国家。他说,即使是今年3月的领导人峰会,其主要议程还是讨论冠病疫苗等非常实际的问题。他重申,美国接受“以亚细安为中心”的安排,能让本区域更美好。


相关阅读:


- End -




南洋时评——南洋视角、深度观察、时政分析、财经盘点、历史回眸、环球热点评述。

【敬请关注:南洋时评】


点击阅读原文可参与随笔南洋论坛的相关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