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法基础知识——毛笔书法基础知识

关注👉 学习园地2号 2023-01-02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往期

1.汉字的特点

2.汉字的演变过程

3.汉字的造字方法——象形(附常见的象形字)

4.汉字的造字方法——指事(附常见的指事字)

5.汉字的造字方法——会意(附常见的会意字)

6.汉字的造字方法——形声(附常见的形声字)

7.汉字的造字方法——转注

8.汉字的造字方法——假借

9.汉字的笔画名称表及写法

10.汉字的笔顺规则表

12.汉字的偏旁和部首

13.汉字的间架结构

14.汉字——同音字(附1-6年级常见的同音字)

15.汉字——形近字(附形近字组词)

16.查字典——音序查字法

17.查字典——部首查字法

18.查字典——数笔画查字法

19.规范写字入门练习汇总(共19集)





毛笔书法基础常识




我们先介绍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和基本笔画。

(一)写字姿势

书写姿势是根据作品的篇幅、形式、字的大小等因素来确定。

书写姿势一般可分为三类:坐势,站势,蹲势。(这里只介绍坐势)

 

坐势:端坐桌前,腰背自然伸直,上身可略向前倾,与肩同宽,左臂弯曲,手自然放置桌上,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手也可压在纸上,起到稳定纸的作用。右手执笔,笔不必正对头的中间部分,可偏向头的右侧,以能看到笔尖运动为宜。即平时的口诀:“头正腰直腿放好,一尺一拳一寸高”。要领是:   

1.身手头足均正,平衡为要。使心运臂、运腕、经指及于豪端成为一体,灵活自然为上。

2.心态要轻松、自然、舒适,才能持久,精神要专注。

3.右手执笔,略偏右,勿超出肩宽。左手手掌心向下平放,按住纸,起到安定平稳的作用。

4.笔管略向右倾无妨,但不可过于偏斜,致运笔时,易成偏锋。

5.执笔高低、握笔方式,或站或坐,书体或草或楷,态度都不尽然相同,但原则上是稳定灵活的。

执笔高,运行方便灵活,利于表现流畅;

执笔低,利于表现沉稳雄强。

字大宜站,字小宜坐。 

无论软笔、硬笔,坐姿要求都是一样的

(二)执笔方法

就是根据手指的生理特点,使手指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执笔。

要解决的就是五个手指如何合理地安排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保证顺利地书写。

 

毛笔执笔可分为狭义执笔法和广义执笔法。

狭义执笔法仅指五指操作或加上腕部一起动作,主要用于写中、小字,主要是调整指、腕执笔时的姿势,涉及身体的部位很少。

广义执笔法是指手指、掌、腕、前臂、肘关节、上臂、肩关节等整个身体系统的合作动作。

 

古今书法理论,有关执笔方法的探讨比比皆是,五花八门,如握管法、单钩法、双钩法、握管法、撮管法、捻管法、拨镫四字法、回腕法等等。这些方法中有的言之成理,有的则是故弄玄虚。

 

但是使用最广泛,被普遍接受的还是“五字执笔法”:是用(擫或按、押、钩、格或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各司其职,通力配合,使笔能上下左右,灵活运动。

1.握笔方法:

大拇指第一节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

食指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

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

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

 

2.五字含义:

,是按、抵的意思,是指用拇指的第一节紧按笔管的左、后侧,力量由内向外。

,通压,是指食指第一节压住笔管的右、前侧,力量由外向内,与拇指相对捏住笔管。

,是弯曲、钩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弯曲如钩,用第一节指肚前端钩住笔管外侧,力量从外向内,中指与食指合力,对着拇指,以更稳地控制笔管。

,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顶住笔管的内侧,力量从右内侧向左外侧推出。

,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靠无名指而不接触笔管,以增强无名指向外的推力。

3.执笔要领:

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管直

(1)指实:是手指执笔要有力量,要实实在在地执住笔管,外侧四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内侧拇指中部骨节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圆如马镫形,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执笔要松紧适度。太紧,运转不灵;太松,使不上劲。指实,才能做到"毫无虚发,墨无旁溢,力聚管心,执笔稳定。"

 

(2)掌虚:手掌不要握紧,放松自然,掌心有一定空间,能够自由运笔即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曲指塞掌,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好像手心里握着一个鸡蛋。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要张开大些。这样,运笔就能稳实而灵活。掌虚的目的是使手掌的筋骨肌肉放松,否则手指和腕部就会僵直、紧张,不利于运笔。

 

(3)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尽量竖起来。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运转自如;否则,就会导致笔管歪斜,笔锋不正,笔画易成偏锋病笔。

 

(4)腕平: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康有为说:"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写字时是通过腕部将力量传送到笔锋,为了便于运腕,所以要腕平。腕平和掌竖二者 是互相关联的。管直则锋正,这与运腕、掌竖有密切关系,掌竖、腕平、管直、锋正,加之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力。因为运笔的关键在于腕力。

 

(5)管直: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纸面垂直,使笔画容易保持中锋。但在具体的运笔过程中,笔管有时要有俯仰倾斜的情况,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稳。

参照执笔方法的附图,笔管略微右侧倾斜。因为在用毛笔写字的时候,笔管不是始终保持正直的,要随着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不断变换方向。

 

4.腕法要点:

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

枕腕法:手腕枕在桌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只靠手掌来运笔,因为活动范围较小,适宜写小字(2寸以下)。

悬腕法: 执笔的手腕提起,离开桌面,臂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范围变大,宜写中字(3寸4寸)。

悬肘法: 执笔的手臂全部提起悬空,但手肘不要高于肩膀,用手掌及肩膀的力度运笔,活动范围大,适宜写小字、大字。是最佳的书写方式,也是书法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如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蒂,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其功力之深。 

作为一般初学者,需要循序渐进。

起步阶段,因对毛笔的性能一点也不熟悉,可先用枕腕法或悬腕法写二、三寸见方的楷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笔法稍有把握以后,手也慢慢听使唤了,再采用悬肘法来练习。

当然,突然将手臂全部悬空,一上来有一定的困难,手会酸麻、疼痛,只要坚持便会解决。快则一个星期,慢则一个月。如果开始阶段就怕疼,或者看看写的字还没有原来枕腕时写得好,仍把手臂放回到桌面上,那很可能一辈子手臂都悬不起来。

 

5.执笔高低与松紧。

执笔的高低,是指执笔的手指(无名指)与笔头之间的距离,

距离长就是执得高,反之,距离短就是执得低。

 

执得高,手执在笔杆的中部或尾部,书写时手腕或手指移动一分,笔毫就会在纸上移动一寸,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结体也会奇趣横生,

这种方法有利于写行书和草书。但由于执笔高,手中之力传递到笔尖的距离远,笔画容易浮滑。

 

相反,执笔低,笔力易于到达笔尖,笔圆较沉稳,有利于写篆书、隶书及楷书。

 

初学者练正楷,执笔应该低一些(离笔根约1寸),使笔画稳健些。

执笔高了,变化大,写楷书就不容易掌握。

   

笔执得太紧,手太用劲就会颤抖且手指疼痛。

执得太松,一点力也不用,笔就会掉下来。

 

初学者,从未拿过毛笔,心理比较紧张,因此可适当放松些。

当然,写字不是不用力,古人说“力在笔尖”,是要将力量通过执笔的手传递到笔尖上,不能停留在手臂或手指上。

 

写字用的是巧力而不是死力。

巧力来自久练,就如骑自行车一样,会骑了,习惯成自然,并不感觉到自己在用力。

 

写毛笔字如果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运笔自如了,也就过了执笔关了。

 

也有人说,写毛笔字是用手指、手腕或臂肘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的。

就是“运指、运腕、运肘”:

纯粹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点画的书写的叫“运指”。

由手腕的运动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腕”。

由手臂和肘部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肘”。

   

(三)基本笔画介绍

汉字的基本笔画8种,即点、横、竖、撇、捺、挑、折、勾。    

:圆点、长点、顿点、甩点、上挑点、短横点、短竖点;

:上仰横、下斜横(下滑横)、长横、短横、拱弧横;

:长竖、短竖、左倾竖、右倾竖、左弯竖、右弯竖;

:短撇、长撇、波浪撇;

:真捺、直捺、拖尾捺、带挑捺、回锋捺、波浪捺;

:点挑、斜挑、竖挑、撇挑;

:圆角折、尖角折、直角折;

:藏钩、长尾钩、平钩、圆钩。


音乐是旋律的艺术,摄影是光的艺术,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更体现在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当我们掌握毛笔字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后,就需要运用各种运笔方法来参照字帖训练基本笔画,继而临摹熟悉书体和字的间架结构!

 

最后是谋篇布局,完成整个书法作品!

每一件书法作品,都是虚实相生、相承起复、参差变化的。

 

虚实相生——是书法的辨证之理,显示出一种中和之美。

有字黑处为实,无字白处为虚。黑与白、实与虚、密与疏、浓与淡,处理好这些矛盾,安排好文、款、印,达到虚实相生,极为重要,这是章法布白的核心。如过于实,则臃肿笨拙,如过于虚,则轻浮乏力。虚实相生,辨证统一,体现了中国人传统审美观念的中和之美。舒缓自若,清新隽逸。

 

相承起复——是书法的行气之理,显示出一种韵律之美。

书法之时序性为“行气”。“笔顺”,也是因写的时序而产生的。“笔顺” 产生“笔势”, 点点画画,一笔接一笔,顺时而出,顺势而出,有秩序、有节奏、有起伏、有徐疾、有轻重、有韵律,相承起复,形成了自然的流动之势,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这种笔顺笔势,且与书写者的心律和呼吸具有同步性。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是无声的音乐,具有韵律之美。

 

参差变化——是艺术本质之理,显示出一种生动之美。

变化是自然规律,宇宙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有变化就有发展。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变”的历史,学古变古,学法变法,单就草书就有“三变”,隶书变章草,楷书变今草,今草变狂草。善变者活,少变者呆,不变者死。古今不一法,千人不一体,这才是最高层次的书法艺术。书法是艺术,艺术是无法重复的。如可以重复,那就是美术字了

来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1-9年级学习资料汇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