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这本顶级1区期刊刚刚宣布:明年起将不再拒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学之策 Author 铁非
期刊观察 | 第067期
今日观察:eLife出版模式
eLife是创刊于2012年的一本生物医学类开放获取期刊,虽然影响因子不高(2021IF:8.713),但在学界具有很高的地位,被普遍认为仅次于CNS,与PNAS相当。
一直以来,eLife都是一本极具“鲜明特征”的期刊,首先其主编就非常地特立独行。
eLife的主编为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之前还担任过PNAS的主编。其曾于2013年在英国《卫报》上公开撰文,写到:学术界的三大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和Cell“正在摧毁科学”,并宣布自己的实验室将“永不投稿”至这三本期刊。
敢于封杀CNS,气魄可见一般。
有这样的主编,eLife心气也是奇高,对于影响因子这一评价体系根本就不感冒。兰迪·谢克曼甚至说道:以期刊影响因子论英雄是“懒人做法”。
所以,eLife在2013获得的首个IF就为8.519,但此后10年,除2014突破9分(9.322)之外,其余时候都在8分左右晃荡。
在影响因子如房价一般大跃进的年代,所谓“不涨就是跌”,这10年eLife的IF算是大跌了。
但eLife才不Care,反而推出了一系列出版界的革新措施,基本都是在挑战传统的出版模式。
2020年12月1日,eLife宣布,自2021年7月起,将只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的论文,如bioRxiv、medRxiv或arXiv,被视为是“先发表,再评审”。
eLife的审稿过程也一直为人所称道。大多数期刊,编辑往往受审稿人影响严重,有审稿人坚决拒稿的话,稿件基本凶多吉少。而eLife则会在作出决定之前,经过编辑和审稿人的充分讨论与沟通之后再做决定,甚至有时候还会要求多个审稿人投票表决,从而可以更加公平地对待稿件。
而就在昨天(2022年10月20日),eLife再次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从2023年1月31日起,所有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eLife都不会作出接受/拒绝的决定,而是直接发布在其网站上。
下一步做什么的决定将完全掌握在作者手中:无论是修改和重新提交,还是宣布它为最终版本。
为什么要作出这种改革?
eLife声称:稿件接受同行评审并发表可能是缓慢而令人沮丧的,在编辑选择接受你的论文之前,似乎会有没完没了的评审、重新提交和拒稿。
而且当稿件被拒时,作为评审过程的一部分所提供的丰富的评价就丢失了,而这些评价可以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另外,对期刊名称的依赖意味着你在哪里发表文章往往比你发表的内容更有价值(变相diss CNS啊)。
所以eLife,要选择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这种新模式将预印本的即时性和开放性与专家同行评审相结合。经过评审的预印本可以在评审过程完成后的几周内在线发布,并附有公开评论和eLife评估,旨在帮助读者评估你的工作。
然后由你来决定你下一步想做什么。
eLife认为这是一种更透明、更快速、更公平的发表研究的方式。
新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提交
提交你的论文(预印本),编辑决定是否进行同行评议(这好像是唯一可能被拒稿的地方,看起来编辑的初审是最重要的)。
2、同行评议
你的论文经过该领域专家的评审,并收取出版费。然后,你将收到eLife评估、公开评论和审稿人关于如何改进论文的保密建议。
3、发表
你的论文在eLife的网站上作为预印本与eLife评估和公开评论一起发表。然后就可以引用了。
eLife评估反映了研究结果的重要性和预印本中报道的数据和论证的强度。你还可以包括对评估和评审的回应。
4、作者修订
你可以控制要进行哪些修订,以及是否以及何时重新提交。如果你修改,eLife将出版一个新的审查预印本,更新审查和评估。
5、记录的版本
在同行评审后的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选择将你评审过的预印本作为“记录版本”出版。在作者校对并符合期刊政策后,eLife会将你的论文发送到PubMed上进行索引。
最后,这种全新的模式,是否会起到示范作用,对学术出版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学之策,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和摘录;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