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在可可西里的帐篷小学教书,用牧歌与舞蹈传播环保。
真正的高端公益人士,永远是公益草根儿们。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水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三江源生态系统受到巨大冲击。阿拉善SEE基金会自2012年开始资助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环保人网络”项目,现已有75个乡村环保带头人,共700多名环保人参与到保护三江源的行动中。通过微信平台,我们将会陆续为大家讲述这些无名英雄真实感人的故事。他们多数是普通的牧人,草根环保人,却用生命无私的捍卫着我们人类共同生命源头。
人物介绍
猛德出生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治多县,这里是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腹地,也是藏区特有珍稀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天堂。1998年高中毕业后,猛德加入了藏区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环长江源生态经济促进会。随后在哈希·扎西多杰等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加入了索加乡莫曲村“帐篷小学”的教师团队,无偿为孩子们教学。教学期间曾与16名学生不顾生命危险扑灭一场火灾。2012年成为阿拉善SEE基金会和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的环保人 。2015年,他出版了用5年时间搜集和整理的《卓巴仓》—一本关于藏族地区天气、科学、环保、婚礼、牧业等相关知识的书籍。同年,带队“东日青年师生环保同行者”小组与当地民众对东日牧区的多个水源进行“水祭祀”等保护行动。在转至治多县完全小学任职后,他在学校开设民族文化兴趣班,让孩子们通过原生态牧歌与舞蹈从小认识到保护环境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可可西里2017年申请世界自然文化成功,世界遗产是被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自然财富。
猛德老师的自述:
投身环保工作的根源要从我高中毕业说起。98年我高中毕业,那时候莫曲村还没有学校,许多牧民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外出上学路途遥远等问题没法上学,只能在家干活。 2000年的时候,当时的索加乡党委书记哈希·扎西多杰老师提出了建立“帐篷小学”的想法。在环长江源生态经济促进会(UYO)的统筹以及Marc Foggin等社会各界人士和组织的帮助下建立了“帐篷学校”。应扎多老师邀请,我也就加入成为了这所“帐篷小学”的老师。
刚开始建校的时候除了没有资金和教学设备之外,最困难是找不到老师,由于道路偏远条件较差,许多人待不下去。最终只有我和我的高中同学诺布智美,刚开始的两个月我俩是一边当老师又一边当厨子。
可可西里帐篷小学时代的扎多老师(中排右)文扎老师(中排左)猛德老师(后排中)诺布智美老师(后排左)。
在帐篷小学难忘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有一回,学校附近的一户人家着火了,我带着16个学生们不顾危险去救火,当时火势非常大,差不多蔓延了6公顷,花了三个小时才控制住;还有我和罗布老师在一个雪夜去学校拿设备,然而回来的时候却迷了路;同样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学校里一个牧民的孩子去世了,为了通知他的父母,不得不骑马连夜赶路,雪下的太大马也不大愿前行,同时又害怕会有野狗围攻。经历了太多的困难,无法忘怀。
帐篷小学的孩子。
现在想来,扎多老师带领我走的是多么珍贵的一条道路。我24岁成为帐篷小学的老师,青春奉献在这里,也获得了孩子们和莫曲村的群众对我的信任,面对青春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和赤子之心,就觉得没什么遗憾了。我在帐篷小学工作的同时,也加入到扎多老师所在的环保协会。成为志愿者后,不仅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关于环保的感悟,对宣传环保的工作也更有信心了。从那时起,我的环保之路也慢慢开始清晰。
孩子们通过原生态的牧歌,舞蹈学习生态文化。
2012年考上事业单位的我,成为了治多县完全小学一名教师。在学校由于孩子们需要学习的课程多且规模大,无法去专门开一个环境保护课程,但是我们每周都会有一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上有关环境的课程,同时在四到六年级里挑选几个学生组建一个兴趣班。兴趣班主要的课程内容是教孩子们原生态的牧歌,学习民俗及生态文化,希望由这些歌曲启发孩子们对牧民文化以及大自然的思考。
猛德老师在做环保教育。
在我们开办这些活动的时候,发现县城的孩子们虽然他们也是牧民的孩子,但是由于政策移民已经远离了自然,他们对牧民的传统文化和大自然也已经变得陌生,所以在周末我们会开办活动,让孩子们去野外、去河边,给他们讲山的故事、水的故事,给他们讲传统文化与大自然。但是我自己对结果不怎么满意,仔细想想在近20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虽然孩子们能通过学习对环保有一些基础的印象,但我自己觉得成效还是差强人意。
帐篷小学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他们继续跟随昔日的老师一起做环保。
在2015年的工作之余,还和“帐篷小学”毕业的孩子一起成立了“东日青年师生环保同行者”小组在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的带动下,我们以环保与当地民俗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水源保护活动,比如说用“水祭祀”等仪式让牧户他们自己有保护当地的环境的意识。
环保是当地人自发自觉的行动。
以上这些就是我的环保历程。环保这一条路是我喜欢的,所以我还会继续做下去。环保工作说大了是整个世界的事,小了也是每一个人力所能及的行为。保护环境是我能为这个世界,能为万物生灵所能做的一件最有益的、有贡献的事。
三江源保护协会志愿者德吉白珍对猛德老师的采访:
Q1: 请问帐篷小学建立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第一个是刚开始学校的选址,学校的地点要让各个地方得学生都方便,同时要看政府是否批准以及考虑水草是否丰茂的问题(学校那时候有牲畜需要放养)。由于这些原因,学校选址总共换了三次地方才定下来。第二是经济上的困难,学校的食堂和宿舍都是通过以扎多老师、文扎老师和Marc Foggin等为主的社会各界人士资助来的,教学用的桌椅也是老师们自己掏钱买的,连生活用具也是挨家挨户向村民说明情况,村名捐助得来的。食物是孩子们家里寄来的,可是由于道路偏远交通不方便,外来物资总是推迟好几天才能到。当时住的地方只有帐篷了,大冬天天气特别冷,冷风嗖嗖的吹,实在是特别困难。第三是师资和工作人员的问题,没有固定的教师资源是最大的问题。
Q2:帐篷小学的成果以及孩子们毕业后的去向?
成绩好的孩子一般是继续上学,有些甚至考上了公务员。有一些孩子是上到三或六年级,他们的父母认为所学的东西已经可以让他们在社会上立足了,就让留在家里帮忙干活放牧。还有一些孩子现在也在跟着我做“东日青年师生环保同行者”有关的环保工作。大概是2009年,具体时间我记不大清了,莫曲村获得了“扫盲优秀”奖。与其他社区注重道路和水电通达程度不同的是,莫群村的知识经济和环保意识在治多县索加乡成果更为突出,这都得益于“帐篷小学”的建立。
Q3:能和我们谈谈有关《卓巴仓》这本书吗?
《卓巴仓》这本书起先是受到扎多老师的启发,他建议我去写一个这样的有关牧民知识的书籍。在学校教书的过程中,我更是发觉《卓巴仓》这本书的必要性。因为现在的很多小孩,他们虽然是牧民的孩子,但是对游牧文化、游牧民的历史和生产生活都不清楚,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出这么一本书。还有在当地的牧民、朋友和父母的鼓励下写下了这本书。《卓巴仓》这本书主要是从游牧民的衣、食、住、行、歌舞等几个方面描写牧人的智慧,介绍游牧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牧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高原游牧文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Q4:在教育工作与环保事业中您是如何保持二者的平衡?
我觉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是为了幸福的生活。教育不光是教书,我们说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是放在第一位的,道德的范围很大,道德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而且是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需要道德。有了环保这个工作,不仅是学校,而且从家庭、从社会都需要这样的一个“德”。我认为这个是第一位的。
Q5:您觉得一个人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精神或信念的呢?
我觉得是“公益”精神和“团结”精神以及“自力更生”精神,有了前两种精神,我们在团队中任何事情都会好办很多,后一种是人在社会生存中不能老想着靠别人、靠政府,需要自己认同自己,自力更生是必不可缺的。同时,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领导与群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信任。
猛德老师与帐篷小学毕业的学生们
感谢猛德老师,感谢曾经为可可西里帐篷小学建立所付出的人们,感谢那些帐篷小学毕业之后继续做环保的孩子们,感谢阿拉善SEE基金会对环保人项目的支持,也感谢三江源保护协会所有的志愿者,是你们的无私奉献让我们疮痍遍布的地球母亲有了一线希望。
敬请关注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微信平台,我们将陆续为您讲述近百位民间环保人的感人故事。
讲述人:猛德
撰稿人,采访:德吉白珍
编辑: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