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签证|将监控申请人的社交媒体账号❗️

2016-01-07 👉 美国中海国际旅游



现在的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社交媒体了,每天睁眼第一件事便是刷遍朋友圈,每天闭眼前最后一件事就是翻一遍微博,看看哪只拉了个仇恨发了个吃喝玩乐顺带秀恩爱晒萌娃~~可这样的社交媒体似乎并不是好事,有时候还真会惹麻烦,为啥这么说呢~~~~奥总这边就要查你了!


  • 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言


1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年终记者会上说,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审查外国游客等签证申请人的社交媒体账号,美国执法人员及情报人员会监控用户在社交媒体帐户发的公开内容,并将其作为签证申请流程审核的一部分。意思是,你在微博上说了什么,都会被视作签证申请的审核内容。



👆这是美国科技杂志《连线》(WIRED)的原文报道



奥巴马说,政府不会查私信或者日记,只会查公开内容,但是:“政府会以‘最适当’的方式应对潜在的威胁。”


此前,有报道称美国国土安全部正制定一项计划,将申请人的社交媒体的内容作为其签证申请流程审核的一部分。事实上,早在12月14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 就已经发布消息称,美国政府将保留对签证申请者社交网络账户信息的检查权。他说道:“在办理签证的过程中,如果领事馆的工作人员认为有必要检查申请人在社 交网络的账户信息,就会进行检查,但并非对所有情况都进行检查。”


这里提醒大家,想要赴美的朋友们,无论你们打算去美国旅游还是留学,请先查看一下自己在社交媒体上都说了一些什么,有无一些过激的言论,否则有可能会被拒签哦。



  • 我们先来看看奥总这么做的原因❗️


今年巴黎事件之后,ISIS点名指出下一个目标便是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为了美国群众的安全,纽约市长加大了对时代广场以及市区内部的安全维护。而后不久,加州圣贝纳迪诺枪击案发生枪击案件,这让美国市民陷入了极度恐慌中。


于是乎~美国社会集中关注情报部门如何从社交网络获悉恐袭线索,越来越多的国会议员呼吁政府审查所有申请赴美签证人员的社交账号信息。其实,这也是为了反恐~


  • 奥总为何也认为这样做事对的呢


奥巴马表示,一个人通过社交账号公开发布的信息”与“社交账号之间的私密通信”这是两回事。情报和执法官员已在频繁审查社交账号公开发帖内容,但私密信息涉及隐私保护问题。


  • 审核的社交媒体平台都有哪些


奥总并未点明社交媒体账号包括哪些,有网友分析,应该是指facebook、Twitter这些国外知名的社交媒体,而中国的微信、新浪微博,前者主打熟人关系,有一定隐秘性,微博虽然言论公开,但并未实行实名制,短时间内应该不会作为被审核渠道之一,但不排除被审核的可能性。


  • 这么说审核的都是发布出去的内容❗️


那么,如何对待两位用户进行的私信交流内容呢?对此,奥巴马称美国政府会按照适当的方式与高科技公司进行协作,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说,我们仍不确定用户之间发的私信是否已经被监控。



  • 社交网站信息可能影响美国大学申请结果


虽说近期推出的申请赴美签证,个人社交媒体内容将被查询审核的政策比以往更为严格,但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言论作为进入美国的被审核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 对最终大学录取结果的影响


申请大学时,是否被录取已经不再单纯的取决于你的年级、考试成绩、自我评估类文书等。在录取每个学生之前,美国高校招生官往往会利用Facebook、 Twitter和LinkedIn等社交网络来更多地了解该学生。据调查显示,35%的入学考试考官曾经在网络上访问过申请人的社交媒体页面。这些大学招 生官们想知道申请者是否在社交场合有酗酒经历或者是否曾经有过暴力行为或者其他非法的活动。这也就意味着对于正在考虑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来说,申请者发布 的一条“推特” 或者“脸书”上的一条记录,都有可能正在威胁着自己被大学录取的机会。



据开普兰测验准备公司(Kaplan Test Prep)的调查显示,现今查核申请者脸书、推特或YouTube等的大学比例达到26%,相较于2008年仅有10%,成长数倍。而且,这项原只是偶一为之的背景查核,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标准审查作业之一。


而且,从历年调查结果可得知,因查核申请者社交媒体内容而被拒绝入学的比例,从2010年的12%,到2011年骤升到35%。除了查看脸书等社交网站外,大学利用谷歌来搜寻申请者的网络资料的比例,也从2008年的10%,上升到2011年的25%。


文章素材|搜狐教育、中新网、侨报网、美国科技杂志

编辑整理|本平台

《 点击下方图标 👇 直接进入相关文章 》





@旅行我们在纽约为您传递美国最前沿旅行方式

分享更多旅行经验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