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赞】接连上演“生死时速”大片,佛中医胸痛中心建设显成效


  12月5日、6日及7日,佛山市中医院胸痛中心接连快速抢救了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对其成功施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手术)。目前,3名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病情稳定,状态良好。我院胸痛中心院前与院内无缝链接,多学科密切协作,当中1例从首次医疗接触患者到导管室球囊扩张时间(FMC2B时间)仅用了60分钟,用时是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标准FMC2B时间120分钟的一半,可见我院胸痛中心阶段性建设成效渐显。


事件回顾


接连突发三例胸痛病例

胸痛中心快速有效应对



 12月5日13:00

   62岁丁先生与家人吵架后突发胸痛,呈压榨样,持续不缓解并放射至肩背部,伴有心悸、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家人即呼120求救,我院于13:14接电即时出诊,于13:20急诊医护人员到达现场评估病情,13:28完善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按照胸痛中心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流程,13:29出诊医师将心电图上传至胸痛中心工作群。介入专家罗智敏副主任医师即时报告胸痛中心医疗总监陈伟强主任并启动急诊PCI流程,导管室技师预热设备,医护人员迅速到位,一切准备就诸。13:40患者送回到急诊抢救室,予以心电监护、吸氧及全面的体格检查等。患者所患为急性广泛前壁抬高型心肌梗死,若不及时开通闭塞血管,生命堪忧。经与家属商量同意后,于13:50分将病人送至导管室行急诊PCI。14:03第一幅造影图像清晰显示,患者严重钙化狭窄病变,根据心电图提示的闭塞血管狭窄程度为95%,远端血流缓慢,且斑块极不稳定,命悬一线。14:08造影结束后介入小组医生与丁先生家属短暂商议,取得同意后对闭塞血管进行手术干预,14:30球囊扩张,14:50支架植入结束手术,患者闭塞血管恢复血流供应,胸痛明显缓解。FMC2B时间为70分钟。

  第二天患者复查肌钙蛋白峰值为1.19ug/l,快捷有效的血运重建,挽救了大量的缺血心肌,患者的心功能得到了极大的保留。

患者于导管室接受PCI手术



 12月6日8:10

  53岁的心内科住院病人丁先生大便时突发胸痛,大汗淋漓,回到床位更衣时,疼痛加重,呈刀刺样,家属立即按铃呼救,心内科介入小组成员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8:15到达导管室,8:30开通闭塞血管



 12月7日10:25

  38岁沈先生在工作中突发胸痛,在同事陪伴下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汤琪主治医师通过胸痛中心工作群迅速上传心电图,介入小组阅读后并立即反馈——开通绿色通道,准备介入手术。由于患者是外地人,急诊科经医务科同意启动了先抢救后收费的流程,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立即送往导管室行PCI手术。FMC2B时间为60分钟


患者到达急诊科


转运至导管室


介入小组施行PCI手术中


  由于家属沟通到位,极短时间即签字同意胸痛中心规范化抢救方案,医院各科配合默契,救治救治及时有效,三位患者皆转危为安。目前病情稳定,恢复良好,现在心内科病房进行后续观察治疗。


按照国家标准建设

持续优化救治流程

  胸痛症状不可小视,急性心肌梗塞、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胸痛疾病,随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其病情特点为“危、急、重”。因此,快速准确的诊断以及规范有效的治疗是提高胸痛救治成效的关键。当前,佛山市中医院正积极按照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筹建高水平的胸痛中心,倡导“区域协同救治”,提高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救治水平,进一步推进我院胸痛中心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从这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救治情况来看,胸痛中心阶段性的建设初显成效。


早前医院先后召开胸痛中心多学科协作会


  据陈伟强介绍,胸痛中心创建的良好开端得益于我院多年来绿色通道建设。与传统的绿色通道对比,胸痛中心最大特点是患者首次接触医疗时便开始启动“计时器”。对于急性心梗患者,目前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的重要标准之一是FMC2B时间少于120分钟,国际指南要求从患者到达医院门口至冠脉闭塞血流复通时间(D—to—B时间)少于90分钟。以上2例院外病例及1例院内病例均达到指南的要求。


  此外,国家级认证的胸痛中心对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的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远程传输时间、 确诊时间、开始(溶栓或转运PCI)知情同意时间等都有明确要求。


  按照国家级胸痛中心的建设标准,我院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建设已延伸至院前,做到了“病人未到、信息先到”。急诊出诊医生将首份心电图上传相关工作群,心内科医生迅速阅读并反馈,立即开通导管室。患者和家属同意手术后,立即完成术前准备,必要时绕行急诊科,将患者直接送入导管室进行PCI手术。相关专科密切协作,先救治后收费,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信息实时互动,最大限度减少延误,全力为患者的救治赢得时间。


  参与12月7日急性心梗患者沈先生救治的汤琪感言,按照国家级胸痛中心的建设标准要求,我院对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明显提高。“最大感觉是比以往救治更加快速、顺畅、高效!”胸痛中心医疗副总监、急诊科主任李旷怡教授表示,多科室紧密协作,早期识别,规范的流程管理,各专科成员意识、技能提升等,让胸痛中心的成效很快就凸显出来,让患者能够真正受益。


整合多科资源

提升硬件条件

  据了解,我院胸痛中心整合了急诊科、心内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介入室、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等多科资源,采用区域协同救治机制,统一诊疗规范,优化诊疗流程,为胸痛患者提供高效、便捷、最佳的治疗途径及方案。


  在硬件配置方面,我院最近购入一台飞利浦FD20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 ,使介入诊疗更精准、更安全。据医学影像科主任张家雄介绍,该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介入诊疗设备之一,具有最先进的系统操作功能及先进的应用软件,影像质量好且辐射低。该DSA的应用可同时满足心脏、神经和外周血管等介入诊疗需求,具有超大宽的检查范围和可靠稳定的图像质量,将使诊断更为明确、治疗更加精细,大大提高了介入诊疗的效率。


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培训计划全面覆盖

  目前胸痛中心各项建设工作正稳步向前推进,多家基层医院与我院胸痛中心达成协议,通过科学高效的转诊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提高区域性胸痛患者的救治质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提高,持续优化救治流程。”陈伟强主任表示,持续的改进培训与教育将会对胸痛中心所有参与人员,包括医院领导、中心核心成员、专科骨干、医院后勤部门、院前120、网络医院、社区等等逐步铺开,切实将每一环节都精推到位。


  胸痛中心主任、副院长何明丰教授强调:胸痛中心建设不仅是要通过国家认证,更重要的是在建设过程中,把我院急诊科、心内科与及相关科室的抢救能力推上一个新台阶。


冬季心梗高发,危险信号需注意


  另外,冷空气频繁,气温变化大的冬季心梗疾病高发,陈伟强主任也提醒,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少运动、冠心病家族史等急性心梗危险因素的市民要多加注意,对于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休息后很快缓解的现象要提高警惕,这可能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信号,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

(叶惠欣/文  冯灿等/摄影)


亲,觉得文章实用请别忘了转发和点赞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