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猜灯谜 | 这些有趣的五邑侨乡中秋习俗,你能答出几个?

A2 江门日报 2021-12-10


↓推开窗户看月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你和家人会选择怎么过节?

江门历史悠久
加上宋元崖门海战的影响
五邑地区
有不少自己的特色中秋习俗
甚至有些习俗
已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习俗你知道多少?

快来自测吧~


中秋之夜信号起

各地英勇竞相随

(打四字江门习俗)

烧塔拜月

点击这里揭晓谜底


习俗详解


在蓬江区棠下镇沙富东方村,一种独特的过中秋习俗——烧塔拜月。相传烧塔是元朝末年,江南一带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中秋之夜以“烧塔”为信号而纷纷起义而延续过来的习俗。现在烧塔则演变为祈求幸福、财运、健康等的一种方式,同时又能为中秋佳节助兴。


烧塔拜月时,村里会搭建起来砖塔,整个塔由36层砖块垒成。明月升起高挂后,村民们就来到灯光明亮的篮球场,摆上20多张方桌,端上栗子、田螺、鱼粥、月饼、水果和饮料等。中秋赏月庆祝活动正式开始,村民们把堆放在砖塔周边的干柴扔进塔里,然后浇上汽油等易燃物,引燃干柴,直到把塔身烧得通红。等到整个塔身烧得通红的时候,村民就拿起手中的铁铲,把放置在身边的海盐一铲一铲地抛向塔内,海盐遇着火热的砖头,发出阵阵“噼噼啪啪”的响声,其火焰也嗖嗖地往上蹿,高达4至5米。而周围的村民也不时往塔内扔进鞭炮助兴,夜空下,火苗与明月相映,烧焦的海盐声与鞭炮声也唱起“二重奏”,场面十分壮观。村民还会在现场燃放烟花,朵朵焰火升上夜空,火树银花,与塔火相辉映,与明月一起照亮了整条村落,人们沉浸在欢乐中。

点击查看回答

点击下方空白查看照片




叶公座上宾

嬉戏云雾间

浴火重生处

舞动百数年

(打四字江门习俗)

开平火龙

点击这里揭晓谜底


习俗详解


没有特殊情况,每年的中秋节当晚,开平的大梧村、樟村、虾村都有舞火龙的习俗。而其中以大梧村最盛,除了中秋节当晚舞龙之外,八月十六的晚上也要舞龙。舞火龙作为一项全民参与的集体活动,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村内的团结,还强化了人们的凝聚力,也为传承传统文化搭建了平台。


大梧村舞火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十六两晚,组织大型舞龙活动,一条长达48米的大火龙由27名舞龙手组成,舞火龙的时候,由穿统一服装的村民举着龙身下的竹把,在村场和村巷中舞动,还伴有醒狮。


大梧村是开平关族始祖荣公的故村,舞火龙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除了上个世纪6、70年代曾停止过外,数百年来年年都舞火龙。


始于祈福,世代传承。一条“火龙”在侨乡舞动数百年,承载的不仅是侨乡儿女对美好生活、中秋团聚的不变期待,也蕴藏着炎黄子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延续。

点击查看回答

点击下方空白查看照片

△郭永乐 摄



三四五来象把弓

十五十六正威风

头天不去翌日去

亲朋治酒团聚中

(打二字江门习俗)

追月

点击这里揭晓谜底


习俗详解


民间有一句俗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是一种天文现象。而在侨乡江门,“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却有另一番涵义。


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 


“中秋节是团聚的日子,不少在海外拼搏的华侨会选择中秋节期间回乡团聚。”黄柏军说,“中秋节当晚,从海外回来的乡亲要和家人团聚。到了八月十六,他们会选择和在家乡或者海外其他地方的亲朋好友一起赏月团聚,就逐渐形成了‘追月’的习俗。”

点击查看回答

点击下方空白查看照片

△郭永乐 黄俊儒 刘米高 摄于江门



柚壳刻通花

孩童踏歌行

(打三字江门习俗)

耍禄仔

点击这里揭晓谜底


习俗详解


“耍禄仔”是过去中秋节十分流行的儿童游戏,以柚子壳刻通花,中可悬灯,儿童提着成群结队游乐,或提着各种动物、瓜果形状的灯色,沿街踏歌而行,一边唱着“耍禄歌”:“耍禄仔,耍禄儿,点明灯。识斯文者重斯文,天下读书为第一,莫谓文章无用处,古云一字值千金,自有书中出贵人……”


儿童们在尽情游乐之后散去,各自回家吃月饼果品之类。

点击查看回答

点击下方空白查看照片



俗语有云:
“冬唔饱,年唔饱,八月十五得餐饱。”

在江门,除了特色的中秋习俗外
各地还有不少特色美食
成为华侨和家人中秋团聚的“必备品”

快来“翻牌”看看
有没有你爱吃的中秋传统小吃?


台山,每逢农历八月十四这一天,人们纷纷回到家里,晚上制作芋头包、芋头糍,次日上午,将制好的芋头包、芋头糍和先前已准备好的月饼、菱角、柚子、椰子等一起拿来拜神。


鹤山民间比较盛行中秋赏月吃芋头。民间于中秋节前就把芋头购回来放在太阳下暴晒两三天,用水煮熟,这样吃来非常可口,用酱油蘸或用上汤泡来吃味道更佳。


恩平城乡在中秋佳节则有“吃濑粉、过中秋”的习俗。濑粉是恩平地区的一种独特的食品,当地老百姓还特别把濑粉作为中秋节的传统小吃。


文章最后动动手~

一起点亮中秋佳节幸福瞬间!

 ↓ ↓ ↓



第三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

系列活动网络投票


由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明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乡村振兴局、省侨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活动已进入网络投票阶段,投票时间为9月16—25日。


我市推选了鹤山市古劳镇上升村、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台山市海宴镇五丰村4条村参与“广东美丽侨村”类别的评选,以此展示江门侨资源、侨文化、侨魅力。街坊们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票选窗口,为他们投票吧。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严建广 徐蓓蓓 实习生/卢春兰 )

责任编辑:徐蓓蓓

中秋前夕,长空万里,天舟飞去会天和!现场视频来了→

危急!江门一女子被生锈钢筋穿肩!关键时刻幸好有他们……

警惕!国内新增本土确诊28例!广东一地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

党史学霸速看!江门这个火爆活动又来了!这次更精彩,还有奖金等你拿!


转发一下

点赞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