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历史:80年代三大神童,为何全部神秘销声匿迹?

泄密食堂龙大姐 GO野 2021-06-14


【Go野】已经陪伴您1825天

 *文末有福利送~


今天又是龙大姐写的原创文章,俺们坚持五年了,还在不停地写,并且永不停息。


在这个社会里,嚣张的人必定有自己的绝活,因为没绝活的傻X嚣张一次基本上都挂了。


80后的朋友们可能小时候都听说过“三大神童”的传奇故事,宁铂、谢彦波和干政这三个名字出场率极高,相信您和我一样,都有过被“学神”事迹支配的恐惧……


许多家长时不时拿一张珍藏的剪报出来,吓唬自己天资平平的孩子:“你看看人家!”


怎么同样都是数学题,人家能答出来,我就只能被家长打出来呢?


如今40多年过去了,当年如雷贯耳的名字,如今全都销声匿迹,境遇一个比一个凄惨。“伤仲永”的故事发生在现代,还是很让人唏嘘的。



宁铂:第一神童最终遁入空门


1977年10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写信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举荐江西赣州13岁的天才少年宁铂。


11月3日,这封得到方毅亲笔批示的信,直接促成几个月后中国科大少年班的诞生。


当时,宁铂与副总理下了两盘棋并获全胜。



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互联网,这件事仅靠媒体报道和口口相传,宁铂就成了全国红人,粉丝遍布全国。


报道中,宁铂从小就智力超群,在诗词、围棋、医学等多个领域各有所长,所有人都觉得他长大之后前途不可限量。


1978年3月,中科大少年班正式成立,宁铂正是第一届学生中的佼佼者。



可惜的是在选择专业时,宁铂没能如愿学习自己热爱的天文学,而是与同一批学生一样,被安排研究理论物理。


理想与现实的撕裂让宁铂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之后他三次报考研究生,三次都因为各种理由退出,甚至连考场大门都没踏进。


“神童”的标签让宁铂恐惧失败。


19岁,宁铂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讲师,他在中科大度过20多年,却感觉时时刻刻都是煎熬。



1998年,宁铂参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一期有关神童教育的讨论,针对神童教育,他表达出不予肯定的态度。


2003年,研习佛法多年的宁铂做出重大决定,毅然出家,在众人的关注中销声匿迹,有人说他可能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据报道,2018年3月宁铂已还俗,研究佛法,同时为人做心理咨询。不知道这是不是宁铂想要的“归宿”,但我们至少明白了一点,“神童”光环带来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好的坏的都只能接受,无处可逃。



2.谢彦波:不知道怎么与人相处


与宁铂一样,谢彦波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第一届的学生,甚至比宁铂还要小2岁,11岁就读科大,15岁读硕士,18岁读博士,所有人都认为他有希望在20岁之前获得博士学位。



谢彦波虽然才华横溢,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不会与导师相处。


他在中科大读博士时,师从副院长周召光,因为和周院长关系极其紧张,很有可能拿不到学位。


命运还是眷顾天才的,给他开了另一扇窗——谢彦波得到机会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跟随鼎鼎大名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菲利普·安德森教授学习。


安德森并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他无法忍受谢彦波的傲气,更别说谢彦波的博士论文选题,在他看来完全是在反驳自己的理论。


最终,谢彦波还是没能获得博士学位,灰溜溜地回国,以硕士身份在中科大任教。虽说算是还不错的职位,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个结果实在是低于所有人的预期。



3.干政:找不到工作陷入疯狂


安徽神童干政,2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熟读《水浒传》。


入学时,中科大少年班的招生老师问干政,一只西瓜横竖各切多少刀后会留下几块西瓜?


数字不断上升,12岁的干政却始终对答如流,直到招生老师惊叹,你简直是天才!


几乎一夜之间,干政成为了新的“神童代表”。


在赴美研究生考试中,干政考了第二名,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就读。


您没看错,就是谢彦波去的那所大学。



大学相同,俩人的命运也相似,与谢彦波一样,干政不擅长处理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更是十分紧张,导致最后他无法继续读书,只能回国。


归国后,中科大曾邀请干政在国内读博,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友善的提议会遭到他的拒绝。


几年之后,干政申请回到母校科大工作,但此时科大任教必须有博士学位,他只有硕士学位,并不符合标准。



有人劝他继续读博,干政表示,这书谁爱读谁读,反正我是不读。他预计用一年的时间来找工作,结果却不尽人意。


据传,屡屡受挫的干政罹患精神疾病,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与世隔绝。


有记者联系上他,他在电话里说:“我的生活天天如此,没有工作,非常单调,没有任何好说的”。



我倒是觉得这帮学神确实是赢在起跑线,但人家也未必输了后半生,只不过是期望过高,定的目标太大,才产生了一定落差。


80年代之前,中国整个社会一度被“读书无用论”误导,耽误了不少时间。全国人民都想把耽误孩子教育的那段时间找回来,以三大神童为代表的少年班出现,就跟青春励志大片儿似的,多提气啊,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


三大神童是时代的产物,是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宠儿也是时代的弃子。所以现在咱们养孩子,还是别拔苗助长了,对着神童别羡慕,自己的孩子自己看好,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走,多多陪伴,如果忽略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什么神童都得变精神病。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大也不小,我特别想说,面对那些看着还过得去的人和事儿,您也不用太羡慕别人,说不定别人往往还tm正在羡慕您呢?就像去动物园,笼子里的和笼子外的没什么差别,都是闲扯淡。


人活一生,比起神童,我更羡慕弱智~


龙大姐原创回顾


►埃及法老死后三千年办护照、坐飞机、出国看病?

喝完皇后的“玉乳”就嗝儿屁,史上死得最冤的开国皇帝是他…

食人狂魔专吃小孩心脏,处死后被制成干尸供人参观60年

尸体黑市交易:欧美贩尸人盗墓偷屍,成交只要几美金...

污秽慰安所,德军的花样比日军多,阶下囚还有“奖励卡”

黄家驹死亡真相:3大未解之谜曝光,意外还是谋杀?

乱世名妓赛金花:床上救国,靠情色交易保住老北京城

魔术史最大骗局:美国人”山寨“中国戏法,丧命“死亡子弹”

“性邪教”or魔法隐修会?神秘的土星兄弟会仍在运行...



今天依旧送出八幅我写的小品--知足


语出《老子》:“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留言排在前八名的朋友,也就是获得zan最多的八位同志,一人一幅字!


今儿留言的话题是:说说你上学时经历的逗事儿~





 历史很骚,它比小说可要精彩多了 

点个“好看” ↓ 再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