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鲁迅之子周海婴:竟敢这样拍照片!?

泄密食堂龙大姐 GO野 2021-06-14


 --【Go野】已经陪伴您2417天 -- 

                                                                             

龙大姐按:




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点“在看”,喜欢的话顺手也分享一下。
否则,你就看不见我了~


                                            

                                             

                                              

                                              

                                              

                                              

鲁迅是个硬核boy,弃医从文,在线骂人,一生活得愤怒、恣意但又有钱。
                                              
                                              
托教科书的福,大家对鲁迅的长相都熟,所以那天龙大姐在网上看见有人说“鲁迅的儿子长得像宋小宝”之后,感到十分诧异——鲁迅和许广平俩人那啥相加之后,不论怎么排列组合,也不可能等于宋小宝吧?
                                              
然后我就看到了这张老照片
↓↓↓↓↓↓↓
                                              


很多人都说这是鲁迅之子周海婴的照片。
                                              
错!其实他只是1949年上海霞飞坊的一名熟食小贩。
                                              
当然,周海婴也并不是与照片全无关系,他不是主人公,而是照片的拍摄者。
                                              
                                              
周海婴,我们在某度百科上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关个人信息:1929年出生于上海,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
                                              
他并没有子承父业拎起笔杆子,却也不是一个纯纯的理工男,在世人看不到的角落,他端起相机,从人文的角度记录了整个时代。
                                              
周海婴正在尝试使用反光相机(1947年,北京)
                                              
1929年,周海婴出生时,鲁迅已经48岁了。老来得子,宠上天也不稀奇,巧的是周海婴自小身体不好,鲁迅日记里都是带儿子就医的记录。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1936年时鲁迅去世,周海婴刚刚7岁,年幼的他深深记住了鲁迅的临别赠言: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周海婴与朋友们(1947年,上海)

除去“无线电专家”这一主业,摄影大概就是周海婴为自己找的“小事情”,10岁起,他就拿起了相机,开始记录生活。

许广平与周海婴在鲁迅墓前(1946年,上海)

俗话说得好,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现代人想要玩摄影都是件很奢侈的事,更别提上世纪了。鲁迅多有钱这事儿咱们不赘述,反正他就算不是四合院随便买的大富豪,也是高收入高消费的高知中产阶级,留下的家底儿足够支撑周海婴的摄影梦想。

周海婴与新式相机(1953年)

“我出生100天便被父亲抱去上海知名照相馆拍了照片,自儿时开始潜意识里对照相不陌生,甚至有莫名的新奇和亲切感。在镜头前我收敛调皮变成乖乖儿,这是镜头随人选择的奇妙,抑或是我10岁便拿起相机开始记录人生的机缘。”

虽然对摄影有着无比热爱,一生拍摄两万余张照片,但实际上周海婴并未公开发表自己的摄影作品。他一直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水平一般,贸然发表恐怕会影响父亲的名声。

是的,周海婴并非是自己有偶像包袱,而是觉得父亲自带偶像包袱,他得负责维护……

周海婴(左三,1947年,上海)

于是,直到21世纪周海婴之子周令飞(曾是摄影记者)帮助父亲整理底片并筹办摄影展,人们才了解到这样一位隐藏的“摄影大师”。

摄影评论家刘铁生曾说,周海婴先生的摄影有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历史深层次的东西,对于了解鲁迅同时代的人,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李济深将军(周海婴作品,1949年,沈阳)

说实话,周海婴的摄影技术在现在看来,单纯是被胶卷“喂”出来的。很多比较中肯(或者说爱挑刺)的人表示,从专业以及艺术角度上看,周海婴的水平并不高,如果有人能够像他一样,有钱有闲有相机有人脉,说不定比他拍得好多了。

唐山火车站(周海婴作品,1949年,河北)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周海婴的作品有一定的人文价值,作为纪实类作品的创作者,他足以凭借这些照片在摄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周海婴(右)(1948年,丹东)

“周海婴先生的摄影作品,有几个部分引起了专家和摄影爱好者浓厚的兴趣:

一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生活,包括中产阶级家庭和弄堂生活两个方面;

二是民主人士从香港到东北解放区的照片;

三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的生活,包括辅仁大学、北京大学的大量照片。

这些照片,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霞飞坊农口的杂货店(周海婴作品,1949年,上海)

去年在中国美术馆有个周海婴摄影作品艺术展,龙大姐去看了。我记得当时是为了纪念其90周年诞辰而举办的,现场观看之后,印象深刻。

先不说摄影技术的问题,我认为周海婴观察世界,记录世界的视角其实很接地气。



曾经有人就此采访周海婴,他答道:“为什么我特别留意于难民、战患、市井风貌等?主要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当年他对底层人民的关爱,特别是替受伤的黄包车夫包扎伤口等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这种潜意识中的教育对我影响极为深广,可以说是父亲教我怎样去拍照,使我懂得如何用平民的视角去关注社会和关爱大众。”

鲁迅用文字关注社会,周海婴用镜头做了同样的事,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子承父业”了吧。。。。


下面龙大姐分享一些他的“优秀作品”,集中带大家感受一下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文风貌。

解放周年庆游行(周海婴作品,1950年,上海)

王任叔和他的儿子王克宁(周海婴作品,1949年,北京饭店)

沈阳农村土改(周海婴作品,1949年,沈阳)

沈钧儒、李富春(周海婴作品,1948年,沈阳)

沈钧儒(周海婴作品,1949年)

高跷队正在休息(周海婴作品,1949年)

婴儿的胆量(周海婴作品,1949年,上海)

车、车库、女人(周海婴作品,1950年,上海)

绍维昌(周海婴作品,1949年,上海)

难民(周海婴作品,1948年,上海)

庆祝八一游行(周海婴作品,1950年,北京)

农业展览(周海婴作品,1950年,上海)

大石作(周海婴作品,1952年,北京)

酒仙(周海婴作品,1949年,北京)

马迪尔宾馆(周海婴作品,1949年,哈尔滨)

沈阳故宫(周海婴作品,1949年,沈阳)


圆明园(周海婴作品,1953年,北京)

卢湾区"二六"事件(周海婴作品,1950年,上海)

三八游园会部队演出(周海婴作品,1950年,北京)

学扯铃(周海婴作品,1950年,上海)


启明茶社,相声大会(周海婴作品,1949年,北京)


洗马桶(周海婴作品,1956年,浙江)



看完你会发现,那个年代上海市民的打扮即便今天来看也不算过时,街头还有猛男游行。。。社会风气真特么OPEN!


骚文 · 尽情看 洪金宝家族打底有什么背景? 华盛顿纪念碑上,为何有一段清朝的汉字? 亚洲“最浪的渣女”,睡了多少鲜肉男... 请问他还活着吗 x3 钟南山:母亲投江自杀,是我永远的痛! 第一个割小JJ的人是谁…( 狂涨姿势 ) 脱下军装,她赤身裸体躺进了希特勒的浴缸... “美国永久居民”罗玉凤,你快把自己玩死了! “成人哺乳、特殊服务”:喂奶圈荡浪姓癖好 中国古代最牛比的 “弄死你” ,不服不行!


公众号:GoyeChina

【泄密食堂】主持人龙大姐,热衷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Go野是全中国最糟糕的公众号之一!酒足饭饱,茶余饭后,向世界传递最性感的虚情假意


关注二维码,来弹我JJ

 历史很骚,它比小说可要精彩多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